“读懂高中数学教材”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省级数学专项课题“‘读懂高中数学教材’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过程,阐述了读懂数学教材的意义与价值,阐述了《学习设计》编著的思路与使用的方法。“数学教材”是最优秀的老师,读懂数学教材的过程就是向“数学教材”请教的过程。《学习设计》是最好的导师,学生完成《学习设计》的过程就是跟导师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学习模式;数学;教材
  数学教材,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读懂数学教材的过程,正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方法、技能及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读懂数学教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读懂数学教材的过程,正是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能让学生掌握一套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的方法,积累一套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经验。所以,引导学生读懂数学教材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懂数学教材的过程,正是引导学生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获得系统知识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读懂数学教材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百折不挠的意志,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老师采用的上课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以“讲题”为主,学生学习以“做题”为主,导致大多数学生依赖教师而被动学习。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创造力得不到训练。那些只会做题不会思考的学生,在未来注定会被淘汰。
  世界變化日新月异,我们未来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学生。该给学生怎样的教育,这正是我们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怎样学,学点什么,才会让学生更加有创造力,才能不落伍,受益一生?
  一、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与关键举措
  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从引导学生读懂数学教材开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百折不挠的意志,并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解决问题的关键举措是构建一套“读懂数学教材”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听”得明白向主动“学”得明白转变,使老师的工作重心从被动“讲”得明白向“引导”学生主动学得明白转变。编著一套与“学习模式”相匹配的辅导资料《学习设计》,有效引导学生读懂高中数学教材,并为老师实施“以学定教”提供原始的准确依据:学生有没有坚持采用“读懂教材”的方法进行学习?学习到什么程度?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点拨或带入课堂与同学进行交流?
  二、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强调指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这应该作为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这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史宁中教授说过: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而数学的眼光就是抽象,数学的思维就是推理,数学的语言就是模型。因此,引导学生读懂数学教材,是学会学习的基础。我们经过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读懂数学教材”的学习模式。它的基本环节是“读懂教材、精做练习、归纳总结”。
  (一)读懂教材,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它有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数学教材,逐步掌握读懂数学教材的方法,初步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
  研读教材的过程,就是与数学的标准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与数学教材真情对话的过程。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习惯,使“数学教材”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最好的老师。
  第二步鼓励学生努力完成《学习设计》,进一步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与经验。
  1.《学习设计》的编著思想
  《学习设计》的编著思想是以问题为导向,把老师的讲解过程、学生的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串,引导学生一边看教材、一边练习,亲身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使它好像导航一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一页一页地、一章一章地把教材读懂读通。
  例如,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并集。
  读懂教材(第10-11页),亲身体验并集运算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的过程。
  问题1: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是怎样进行运算的?
  1.实数有加法运算。如把筐A的2个苹果与筐A的3个苹果,都放进筐C,则筐C有多少个苹果?
  通过类比,集合A={1,2,3},集合B={4,5,6,7},我们把集合A与集合B的所有元素,都放进集合C,则C={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农村致富观念的更新,農村生产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外出务工人员的人数不断递增,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仍然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关怀与爱护,在亲情感和家庭教育缺失的特殊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可能会渐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然而,农村教育尚不发达健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甚少,未在留守儿童的关键成长道路上做到有效引导,这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雪上加霜。基于此,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下,初中道法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新内容和新内涵。本文以疫情期间我国治理成就与国际贡献,抗疫英雄人物与事迹等为素材,可厚植、拓展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新冠疫情;爱国主义;道法课堂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一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道法课堂中,教师以时政热点和现实事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应有之意。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击全国。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
【摘要】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笔者认为,我国是制造业规模大国却还不能算是制造业强国。各行业的产品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科研能力还相对较弱,现在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企业大胆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创立有生命力的品牌,还有政府相关报告提出需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知是行之始”,课堂上除了传授基本知识、让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外,在情感态度层面,从小培养学
【摘要】家庭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家庭作业缺陷明显,教师应适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要求,及时调整改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将针对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设计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问题;设计策略  提到家庭作业,家长和学生痛苦不堪。家庭作业布置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学以致用,拓展延伸。那
【摘要】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是不少学生的噩梦,会对被欺凌的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而实施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也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本文重点讨论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原因,同时提出一些防治策略。  【关键词】校园欺凌行为;现状与原因;防治策略  校园欺凌事件中,在校学生是关键群体。校园欺凌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校和家长也尤为重视。2017年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学生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的心理更健康,我作了以下尝试: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交往,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培养健全的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教学以阅读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进行引导。教师需要提前做好:首先为学习古诗词做好准备,即大致了解诗人创作背景;其次朗读,即在朗读中读出节奏、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最后深入体会诗人情感,即在读中感悟。以此,最大限度地基于语言建构的教学策略价值。  【关键词】统编教科书;基于语言建构的教学策略;三个方向  “古詩词”向来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
【摘要】以《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为例,展示“动力学—操作性—成功感”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强习作动力;通过写作思维操作技术,进行作文思维、写作思维的建构;通过作文互改师评的肯定褒奖以及广义发表,产生习作成功感。  【关键词】动力激趣;思维操作;教学设计;教学模型  在理念和做法上,马正平先生提出的“动力学—操作性—成功感作文教学模型”是一个“课程—教学”模型,它的独到之处在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古诗词鉴赏成为小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领悟诗词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动态之美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三种古诗词教学方法,以充分地提升小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  【关键词】审美体验;小学生;古诗词;教学质量  古诗词的学习过程能为小学生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能从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到古典文学之美,因此学习古诗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这需要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让语文课堂更多姿多彩。笔者就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应用到阅读和写作当中,极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视野,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