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逐步上升的毕业生人数使师范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目前如何解决师范生就业困难是当务之急,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剖析原因,着眼于现实,明确国家和政府的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并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做好师范生的就业工作,增强和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线。教育工作既是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也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可见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而对于师范生的培养则是对增强未来教育力量的坚实根基,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未来教育的质量。师范生是教育的一大主力军,我们必须给师范生的就业方向注入新的活力。
师范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教师岗位的需求量大,竞争力大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后,学生数量逐渐变多,对教师的需求量变大,但因为学历层次,经验等的不同,各个地区对教师的要求不同,但教师岗位竞争力大。加之高校扩招,导致这几年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中小学教师应聘过程中,不仅面对应届毕业生,而且也面向在职没有编制教师及往届毕业生,教师岗位竞争压力大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状况造成了师范生就业困难。
2、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规模的调整和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同时毕业生人数也是逐年增加。每年需就业和待就业的人数高达4000万,促使师范毕业生的人数大量增长供大于求的矛盾显现,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师范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面对就业市场需求量减少,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师范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中小学人数的锐减形成极大的反差,造成师范生就业出现膨胀性失业的局面。
3、自身就业值过高,期望与实际现状不符
目前高校师范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多,而实际掌握师范技能较少,平时不注重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导致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适应能力不强,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些师范生喜欢用想象喂养自己,认为自己毕业之后就会有稳定的工作,其实这恰恰相反。在求职过程中眼高手低,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就业期望值过高,只想选择到大城市及发达地区、工资待遇好、公办学校有编制的单位去求职,有的师范生没有遇到合适的就业单位,宁可先待业,也不愿意到偏远、不发达地区就业。没有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一下,所学的知识及能力是否能够胜任自己想要就业岗位,从而自身提高了求职门槛,减少了就业机会,造成就业困难。
师范生应对措施:
1、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师范生自身应有危机意识,加强师范专业的基本功训练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师范生能否顺利就业,自身过硬的素质才是关键。扎实的职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教学工作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水平、现代教育技术、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等等,平时能够通过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加强自身的基本功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武裝自己,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2、师范生应该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合理地对自身进行评价与定位,明确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坚持不懈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要善于抓住就业机会,在就业前要正确的对自己能力、水平、薪资期望、心理承受力等进行全面分析,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理性的择业行为,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经验。
3、树立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师范生在校期间就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扎实的基本技能,不断努力学习,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对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为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奠定基础。要善于捕捉国家的就业创业政策,把就业的着眼点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师职业,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这也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的一咱新趋势和新途径。
4、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毕业生保持
良好的心态,不要轻易被打倒,即使失败了九十九次,第一百次也要站起来。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为知识的传播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上。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工作,还应该成为教师的事业。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自身价值得到提升的过程。
教师是一个爱的职业,没有爱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当你为学生付出爱时,学生是知道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情感教育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站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尊师爱生的和谐气氛一旦形成,内化的结果便形成良性的情感循环,进而優化育人的心理环境。教师对学生宽严相济,不仅靠原则、宗旨、理想,而且靠情感来维系师生关系,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受到教育。老师们力求同步感受学生的心灵诉说,化解、分担学生内心的忧郁;用平等沟通师生的心灵,架起理解的心桥;用思维多元化的启发来代替单一的现成答案。
教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二是社会责任。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需要教育来承担,这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线。教育工作既是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也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可见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而对于师范生的培养则是对增强未来教育力量的坚实根基,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未来教育的质量。师范生是教育的一大主力军,我们必须给师范生的就业方向注入新的活力。
师范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教师岗位的需求量大,竞争力大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后,学生数量逐渐变多,对教师的需求量变大,但因为学历层次,经验等的不同,各个地区对教师的要求不同,但教师岗位竞争力大。加之高校扩招,导致这几年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中小学教师应聘过程中,不仅面对应届毕业生,而且也面向在职没有编制教师及往届毕业生,教师岗位竞争压力大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状况造成了师范生就业困难。
2、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规模的调整和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同时毕业生人数也是逐年增加。每年需就业和待就业的人数高达4000万,促使师范毕业生的人数大量增长供大于求的矛盾显现,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师范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面对就业市场需求量减少,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师范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中小学人数的锐减形成极大的反差,造成师范生就业出现膨胀性失业的局面。
3、自身就业值过高,期望与实际现状不符
目前高校师范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多,而实际掌握师范技能较少,平时不注重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导致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适应能力不强,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些师范生喜欢用想象喂养自己,认为自己毕业之后就会有稳定的工作,其实这恰恰相反。在求职过程中眼高手低,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就业期望值过高,只想选择到大城市及发达地区、工资待遇好、公办学校有编制的单位去求职,有的师范生没有遇到合适的就业单位,宁可先待业,也不愿意到偏远、不发达地区就业。没有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一下,所学的知识及能力是否能够胜任自己想要就业岗位,从而自身提高了求职门槛,减少了就业机会,造成就业困难。
师范生应对措施:
1、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师范生自身应有危机意识,加强师范专业的基本功训练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师范生能否顺利就业,自身过硬的素质才是关键。扎实的职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教学工作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水平、现代教育技术、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等等,平时能够通过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加强自身的基本功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武裝自己,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2、师范生应该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合理地对自身进行评价与定位,明确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坚持不懈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要善于抓住就业机会,在就业前要正确的对自己能力、水平、薪资期望、心理承受力等进行全面分析,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理性的择业行为,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经验。
3、树立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师范生在校期间就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扎实的基本技能,不断努力学习,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对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为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奠定基础。要善于捕捉国家的就业创业政策,把就业的着眼点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师职业,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这也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的一咱新趋势和新途径。
4、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毕业生保持
良好的心态,不要轻易被打倒,即使失败了九十九次,第一百次也要站起来。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为知识的传播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上。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工作,还应该成为教师的事业。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自身价值得到提升的过程。
教师是一个爱的职业,没有爱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当你为学生付出爱时,学生是知道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情感教育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站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尊师爱生的和谐气氛一旦形成,内化的结果便形成良性的情感循环,进而優化育人的心理环境。教师对学生宽严相济,不仅靠原则、宗旨、理想,而且靠情感来维系师生关系,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受到教育。老师们力求同步感受学生的心灵诉说,化解、分担学生内心的忧郁;用平等沟通师生的心灵,架起理解的心桥;用思维多元化的启发来代替单一的现成答案。
教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二是社会责任。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需要教育来承担,这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