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引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leit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法治专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法律知识,再加上法律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及情境实施教学。这样可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基本权利;法治思维;义务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9-0066-02
  笔者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为例,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运用法治情景剧和以案说法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唤醒权利意识,培养法治思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
  2.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3.遵守权利界限,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明确权利界限,学会合理维权,树立法治意识。
  [教学过程]
  一、现实事例引思考,尝试提出问题
  1.实例:同学们,我第一次给大家上课,看到你们开开心心地坐在教室里,每天学知识、学本领,成为爸爸妈妈的骄傲,是多幸福、多美好啊!可是朱老师以前的学校有一位小勇同学,连续好几天没来上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听音频)
  我们学校有这样的事情吗?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你们是幸运的! 在我国偏远山区、经济落后地区,有些孩子就可能因为这样的原因失学了。这涉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2.提问:对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预设: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有哪些?公民该如何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利……)
  3.揭题:这节课,就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一一展开讨论。
  二、生活场景促交流,走近权利内容
  1.过渡: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有哪些?孟家琪、梁思源、沈一诺三个同学的聊天内容涉及了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2.交流:公司的做法是违法的!《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如梁思源姐姐的平等权被侵犯了。《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如沈一诺的爷爷享有物质帮助权利。《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看宪法的规定,除了老人,还有哪些人也享有物质帮助权?(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
  3.拓展:休息权、平等权、物质帮助权等都是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着眼于我们的成长经历、校园生活,能不能举个例子说一说?(预设:受父母抚养的权利,受教育权,休息权,隐私权……)
  4.反思:原来,作为一个公民,我们享有这么多的权利,真好!刚刚我提到的我们学校的小勇同学,他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说说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第四条,使学生明确:宪法在保护一般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同时,还保障着特定群体的权利。
  5.连线:这些权利,你们知道它们都来自于哪些法律法规吗?请打开书本第33页,找到“活动园”,拿起笔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保障权利实现的法律條文画下来。
  明确:公民享有的权利很广泛,涉及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方面面,且公民的基本权利伴随人的一生。
  6.补充: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公民的这些基本权利都是得不到保障的。1954年颁布的宪法在第三章第八十五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982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制定了很多法律,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三、小组合作共分享,依法保护权利
  1.讨论:既然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是有法可依、有法保护的,那么小勇同学该怎样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请大家分组讨论,一起帮他出出点子。(预设:和父母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求助社区、街道、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向人民法院起诉……)
  2.小结:感谢同学们的智慧锦囊!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经小勇班主任冯老师反反复复地和小勇的妈妈打电话、发微信,在教育局的帮助下,小勇目前已经重返校园,和你们一样坐在课堂上,快乐地学知识和本领。
  四、案例视频齐演绎,培养法治意识
  1.法治情景剧: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是不是无限的?无度的?完全自由的?请大家走进法治情景剧场。(学生表演)
  (1)思辨:高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别人真的无权干涉吗?在这件事情上,你支持谁?请亮出你的观点。(学生讨论)你们说得都挺有道理的,那法律又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时至14时、18时至次日8时,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产生噪声的装修等扰民作业。”
  (2)小结: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2.以案说法厅: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最近香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香港市民对社会有诉求,他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行使他们的基本权利。请看视频。
  (1)思辨:他们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他们做了些什么?这样做对吗?   (2)小结: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3.链接生活:你身边有没有哪些人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侵犯了别人的权利或集体的利益?(预设:妈妈偷看孩子的手机、日记,将同学的照片上传至网站,小区的狗叫扰民,公共楼道堆放杂物……)
  五、归纳总结升认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总结:同学们,每个公民都享有广泛的权利,学会正确行使权利,不犯法、不违法,不损害国家利益,我们的社会就是文明的、法治的、和谐的、友善的社会,这也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写入宪法,国家不仅要提倡依法治国,还要提倡以德待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每个人正确行使权利开始。
  2.作业:同学们,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别忘了还必须履行宪法所规定的义务。课后请学习宪法第二章的内容,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
  [教学反思]
  经过课前观察、访谈,笔者了解到六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只略知一二,权利意识模糊,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另外,学生是弱势群体,面对侵权受到伤害,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因此,对学生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基本权利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课程伊始,笔者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六年级学生小勇的父母不允许他去上学这一真实事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聚焦基本权利。接着,运用教材第32页的三个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感知这些公民的基本权利;再基于生活经验,让学生着眼于自身的成长经历、校园生活,举例阐释自己已经享有的公民基本权利,为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维护自己的权利做铺垫;再回到教材第33页的“知识窗”,介绍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完善历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国家为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所做出的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活动园”中通过连线游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宪法和法律保护。课堂一开始通过真实事件,让学生了解小勇的受教育权被侵犯,再让学生用法律知识帮助小勇维护合法权利,这是一个层次的递进、深入,与课始教学相呼应。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笔者将教材第34页中的“高叔叔装修影响邻居休息事件”改编成一个法治情景剧本,在演一演的过程中引发思辨,使学生懂得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侵犯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笔者在此基础上以案说法,补充香港民众示威游行的事件,目的是讓学生明白行使权利和自由时要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一旦触及底线,要承担法律责任。最后,笔者链接实际生活,说一说身边的侵权事件,让学生由人推己,将案例知识迁移到自身,回顾自己的基本权利有没有被侵犯,鼓励学生使用公民权利知识,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学会使用“法言法语”。
  最关键的一点,笔者觉得课程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引领,于是在结课时引导学生把视线聚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即让学生明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每个人正确行使权利开始。
  (特约编辑
其他文献
[摘 要]最好的教育不是告诉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真棒,而是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展示,让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就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传统节日》时,教师通过开展活动、引入情境、落实渐进策略、引导探究拓展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去学习、去发现、去展示,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关键词]语文课堂;主动学习;活动;情境;渐进;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
[摘 要]创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意实践素养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创意实践素养的培育依托一个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新的思维与行为,建构实践新可能的过程。《椅子的设计》以中国元素的识读、创生为创意实践源点,关注学生认知、思维、个性等的发展,致力于为学生的素养发展而教。  [关键词]创意实践;学生视角;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价值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实践操作中参与科学探究,亲自经历科学知识的形成、架构和运用过程,是幼儿自己亲自建立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幼儿的科学活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的观点来认识科学活动,预设科学活动的动态生成,有效地推动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关注动态生成,让幼儿在和谐的活动氛围中亲临感知、在真实的活动氛围中快乐成长。
[摘 要]要办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儿园,必须重视教育科研,其有效方法主要有: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构建合作化的反思研究平台,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引导教师在研究中积累,在积累中实现自我发展;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内容,以不断改善教师的实践行为。  [关键词]教育科研;良好氛围;合作;积累    要办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儿园,必须重视教育科研。自上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教师即研究者
[摘要]例题是知识的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用实、用好、用活例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外方内圆”这一例题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巧设变式,深化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一题多变;认知;深化;外方内圆;例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03-02  【课堂回放】  (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在学前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水平,则需要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由樊文汉主编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组织与指导》(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是以实践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手册,它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提供了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方案与策略。该书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各环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同伴合作学习的关键价值在于促进儿童的认知改变,而同伴合作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儿童认知改变是由于两个重要因素,即“同伴间的差异”和“积极的语言交流”。因此,为了促进儿童同伴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应确定适宜的合作学习任务,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提高儿童语言交流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儿童同伴;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为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自理能力不强,识字量有限,做好语文作业设计,让他们爱上语文,是低年级语文老师一直探讨的主题。低年级的语文作业应旨在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作业设计只有在适当、适量和适时的时候才会有效。那些遵循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练习和作业,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巩固、强化和拓展知识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低年级语文作
[摘 要]电影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将电影这种宣法方式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影课 教育 教学 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80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糅合了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容。科学巨匠
[摘要]民办小园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股力量。凭借投入少、收费低、离家近、机制活等优势,民办小园获得了极大发展。但相比于乡镇中心幼儿园、上规模的民办幼儿园,民办小园又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发展的困境,为此有必要建立有利于提升民办小园教育质量的管理渠道和制度,规范民办小园的办园行为。具体来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努力建立阶梯式民办小园管理网络,密切联系不同职能部门对民办小园实施年检与常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