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峦说过:“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就是跛脚的阅读教学。”确实,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他的这一论述给小学作文教学带来的启示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文本为切入点加强随文练笔,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仿写文本精彩处——让学生“会写”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精彩之处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就能从文本中领悟到写作的技巧,从而达到“会写”的目的。
  1.仿写精彩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精彩句式,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精彩句式进行仿写,学生在句子仿写中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例如,在《荷花》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描写荷花的精彩句:“这么多的白荷花,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分析这个句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有的学生这样写:“天空中的风筝很多,看看这一只,很美;看看那一只,也很美……此时,我也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只风筝,张开双翅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有的学生这样写:“水里的鱼儿真多呀,看看这一条,真美;看看那一条,也很美……此时,我似乎觉得自己就是一条小鱼,穿着花色的连衣裙,在水里高兴地游着。”这样,学生通过仿写就掌握了这个句式的写作技巧,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有效提高。
  2.仿写精彩段。不仅要让学生模仿文本中的精彩句,还要让学生模仿文本中的精彩段,这样才能学会写作思路,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
  例如,在《新型玻璃》中有这样一段:“有人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它就是“吸热玻璃”。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模仿这一段的结构写一段话。有一位学生这样写:“有人想,要是汽车不用汽油也能跑,那该有多好!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汽车就会诞生的,它就是‘太阳能汽车’。在晴天,车子全身的阳光吸收孔充分地吸收太阳光并转化成能源,不但能满足汽车晴天行驶的所需,而且还能贮存能源以备夜间及阴雨天使用。这样,既环保又解决了全球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危机。”
  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内容指导学生对精彩段落进行仿写练习,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与日俱长。
  二、补写文本空白处——让学生“能写”
  文本空白是文学作品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文本空白能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导读者与之进行深入对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也经常留下一些空白,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文本空白引导学生进行补写练笔,从而让学生达到“能写”的目的。
  1.补写情节跳跃处。在一些小学语文课文中,会出现一些情节跳跃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往往会留下空白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这些情节空白点补上,让文本内容更具体,更生动。例如,在《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中对黄山的奇石有这样一段描写:“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在这里,文本说的那些叫也叫不出名字的石头,到底是怎样的并没有具体描述,留下了情节跳跃空白。教学时,我这样启发学生:“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黄山上的小导游,带领你的游客团队观赏黄山的这一些奇石时,会怎么向他们介绍呢?请选择一块你最喜欢的石头,把解说词写一写。”此时,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过了几分钟后他们写出了精彩的作品。其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你们看,在前面的两座山峰中间,有一块石头,看上去就像是一位披着长发的仙女。她刚好路过黄山,被黄山迷人的景色迷住了,于是,拿出琴弹奏起来,来赞美这美丽的黄山景观图。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女弹琴’了。”这样,学生通过补写练笔,把文本的情节空白补上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丰富了文本内涵,而且有效提高了写作能力。
  2.补写情节想象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是根据文学精品进行改编的,在改编的过程中,由于要符合学生的语言特点,因此,一些课文情节高度浓缩。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空白进行想象情节补写,以补充连缀空白、丰富情节。
  例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中,当作者得知老人已经死去的消息时,便把老人最后一次喂养海鸥的照片作为老人的遗像。海鸥意识到了人们要把老人的遗像带走,于是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此处,留下了文本空白。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此处进行补写,想象如果我们听得懂海鸥的语言,会听到它们在说什么。有的学生写道:“亲爱的爷爷,您别走,我们舍不得离开您。您十年如一日地喂养我们,我们怎会忘记您的养育之恩呢?”有的学生写道:“爷爷,您虽然走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那慈祥的面容,永远不会!”此处练笔,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人鸥之情”通过学生的练习在他们的脑海中定格。这样既使学生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续写文本结尾处——让学生“善写”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的结尾令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余音。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文本结尾的余音处进行补写练笔。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展开想象,促使已近尾声的情节再掀波澜。
  1.情节续写。对于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未尽处,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进行情节延伸续写。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结尾充分发挥想象,写一写西蒙的孩子在桑娜家是怎样生活的。有一位学生以《西蒙的孩子有了新家》为题,写渔夫与桑娜收养了西蒙的孩子之后,由于家中人口增多了,这个原本贫穷的家庭就更困难了;渔夫更加早出晚归,桑娜也更加操劳,既要忙家务又要抽空挣一点钱贴补家用,比较大的孩子也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们也遇到了饥饿、疾病等困扰,但他们努力去解决,“穷人的心是相通的”,村子里其他的穷人家有时也会帮帮他们;就这样,桑娜一家人相依着艰辛又温暖地生活着。在这个地方进行补写练笔,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想象丰富,有效地培养了写作能力。
  2.例举续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能带给人思辨。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明白了文本蕴含的哲理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蕴含的哲理进行例举续写,这样学生就能加深对文本意蕴的认识。例如,作者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中,给我们阐述的深刻哲理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溯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教完这一课内容以后,我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课外去收集国内外一些能体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例进行例举续写,学生写的内容十分生动,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了文本蕴含的这一深刻道理,有效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总之,随文练笔是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与学生写“大作文”相比,随文练笔具有操作简便、写作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进行仿写、续写和创写,这样,不仅优化了阅读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责编夏天)
其他文献
“當代劳动教育对于个体而言不仅具有工具性的外在价值,更具有存在性的内在价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代人最重要的存在方式。”语文学科同样担负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劳动教育,是语文人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  统编语文教材已然自觉渗透了劳动的精神。从高中必修上册“劳动光荣”主题单元来看,所选课文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和劳动精神,旨在引领学生认识劳动的意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新课标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帮助学生爱写话,会写话,写出自己独特感受的个性写话,我在二年级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造条件,让学生喜欢写  1.紧扣教材中的训练素材  如二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以春天为主题的
课的质量高低影响孩子的成长、成人乃至成才。特别是语文学科,它影响孩子的终身,陪伴他们一辈子,它是长效的,不衰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这番话让所有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原来课的质量不只是决定学生这堂课的收获、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而是决定学生的学习生命和成长的质量!  咀嚼着,反思着,我们发现,原来最美的课堂不是学生的热闹,不是教师的机智,而应是课堂内在
《狼和鹿》一课通过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变化,揭示了要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理。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自然地体会这一深奥的道理呢?在教学时,我尝试运用表格这一数学教学常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使课堂洋溢出一股独特的简约、高效的语文之美。  一、 出示表格,自主学习中理思路  课堂实录  (上课伊始,学生提出了质疑: 是什么使贪婪而凶残的狼成了“功臣”,活泼而美丽的鹿却成了“祸首”呢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更是如此,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课堂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的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找准最佳的“问点”,择时择机在课题处、矛盾处、关键处、疑难处、空白处设疑,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定能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因此,教师
语文教学应该充满诗情画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师生、生生通过互动进行创造性的诵读、体验、感悟和品味,从而突破难点,训练语言,润泽身心,陶冶性情。  《五彩池》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异的画面:四川藏龙山上有许许多多玲珑多姿的五彩池,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特别是一个关于天上五彩池的传说,更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借助文中生动的描写展开想象,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验五彩池的
我们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组合。我们的教学落脚点是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呢,还是文本所存在的形式?这个认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正因为很多教师对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准,导致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陷在“沉醉不知归路”的泥潭里。  相信看《最后一头战象》的三个教学片段,能给大家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方法上有一些启示。    片段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他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的故事。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我为学生营造了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饮酒》《春望》是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中的前两首。因为学生在七年级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所以八年级可以在一节课内教两首,增加教学容量,变换教学节奏,打破一课一篇的单一形式。虽是教两篇,却不是简单地一加一,须进行“组元”,将两首跨越时空的名篇组合起来,进行主题提炼,建立密切联系,使两首诗的教学形成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春望》之“望”字,有“眺望”“盼望”“渴望”
一天推门听课,老师正在板书课题,坐在我旁边的两位学生还在兴高采烈小地声地说着什么。下课后,我走到她们面前说:“小姑娘,上课刚开始时什么事让你们俩这么高兴?”一位学生在笑,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当时在说老师写过课题后一定会让我们先读课题,接着会让我们谈谈通过课题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再分自然段读课文,最后指导写字。”我惊讶极了,因为她说的正是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我陷入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