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54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的质量高低影响孩子的成长、成人乃至成才。特别是语文学科,它影响孩子的终身,陪伴他们一辈子,它是长效的,不衰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这番话让所有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原来课的质量不只是决定学生这堂课的收获、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而是决定学生的学习生命和成长的质量!
  咀嚼着,反思着,我们发现,原来最美的课堂不是学生的热闹,不是教师的机智,而应是课堂内在的高效。它应是容量与效果的双赢,是宽度与深度的交汇,是急缓有序、张弛有度的完美演绎,是学生各得其所、学有所长的提升。这样的发现,让我们开始急于寻求高效课堂的捷径。在我看来,有效设计和使用自主学习单,便是高效课堂的捷径。
  一、自主学习单——学习任务的呈现
  明确任务先行驱动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品词析句、体验感悟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当然,要真正发挥学习任务的驱动、激励作用,首先必须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如果不明确教学任务,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将会各有侧重,难以统一。所以,一张有效的学习单应当明确告知学生这一学习时间内的学习任务,即“做什么”。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学习任务。
  1.课程目标的分解与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别提出各学段的“阶段目标”。阶段目标是针对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设置的,既具针对性又具可操作性,也让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呈现出科学梯度。每一堂课甚至每一个学习任务,实际上又是“次阶段目标” 的确立,因而每一次的学习任务不应是笼统、模糊,甚至割裂、肢解的,它应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落实,应是系统而有层次的。如何让具体的每一个堂课真正为实现课程标准服务,或者说如何让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能在课堂上得以实现,这就是一张有效学习单最需要考虑的。
  第二学段(3~4年级)在阅读方面有这样一条标准: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那么教师在设计学习单时,应考虑安排提升学生这些阅读能力的相关任务。如《祁黄羊》一课便可以设计以下内容:“略读课文,你发现课文主要讲了____
  让____推荐____,____先推荐了____(填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接着又推荐了____(填清他们之间的关系),真正是一个____。”这样的学习单为学生提供了略读尝试,并让学生明白略读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量,更是阅读概括,明确中心的一个良策。这既是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也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基石。
  再如,《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板块提出“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要求。那么,在教学《卢沟桥烽火》一课时,我们不妨设计这样的学习单:(1)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表现我军的正义和敌军的卑劣的词语。(2)反复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写双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这样的作业,可以充分利用敌我双方交火时作者褒贬不一、精妙绝伦的战斗场面描写,让学生好好体会、辨别褒义词与贬义词不同的情感色彩,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文本特征的体现与捕捉
  有效学习单的设计,其根本目的是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构建习得、领会的一个高效学习平台。一张有效的学习单,就应该是文本特点的准确捕捉,是引领学生感受文体特征,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媒介。
  对于故事性、情节性强的文章,可以布置学生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说出自己的喜好、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如《三打白骨精》一文,具体可以设计如下:(1)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试着根据这六要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故事中出现了不少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词语分别概括。
  对于哲理性较明显的一类文章,则主要设计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其哲理的学习任务。如《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计:(1)“弯曲”的本意是什么?“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一句中的“弯曲”是什么意思?(2)东坡的雪松能存活的秘密是什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3)由此,你一定想到了不少关于以屈求伸的一些名言警句或俗语,请写下一两句。这一连串作业的设计,无疑为学生领会“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样的中心,作出了必要又及时的引领,不能不说是一个妙举。
  对于说明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能抓住事物特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洋既能____又能____的两面性。分别用上____、____等说明方法,从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来阐述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语文课离不开入情入境的体验感悟,离不开品词析句的理解鉴赏,离不开模仿运用的迁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针对文体的特征设计合理的学习单,才是有效课堂的最大保障。
  3.学生兴趣的关注与引领
  学习单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具体操作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收获与发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考虑学生的兴趣所指,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也是确定学习任务的关键。
  对于故事性强的文章,不妨设计故事续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创意(适用于低中年级);语言形式特别的文章,不妨让学生感受文字形式的妙处,也用诗一样的文字去写一写(适用于高年级);在理解四字成语后,不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语境,在小组交流或全班展示时考验其他同学的理解、运用能力……总之,设计学习任务时既可以把内容的“生动”作为诱饵吸引学生兴趣,也可以充分用好形式的“互动”来引领学生兴趣的关注。
  二、自主学习单——学习标准的明确
  有任务还得明确目标。在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让他们知道眼下的任务该做到怎样的标准才算学会。不然,可能只是高耗低效的时间的消磨,学到最后也只是“学了”,却不是“学会”、“学好”、“学成”。
  以学习生字新词为例,一定不能没有针对性地、笼统地表述为“学习文中的生字”;一定要明确到究竟读几遍,写几个,是否要求准确区分前后鼻音或平翘舌音,是否要另外找找它的同音字或形近字,是否要为它组词等。读课文,要明确读几段,是默读还是朗读,读的时候除了读准确、读流利,是否要做到声情并茂甚至熟读成诵;圈画批注,究竟要用中心词凝练地概括,还是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去表达……
  如《长江之歌》第一课时的学习单设计,针对文中的生字与其他形近字容易混淆的问题,我设计了以下学习单:
  (1)读生字“慨”、“埃”各三遍,在书本后的生字上完成描红,在课文中注音,并联系词语准确理解它们的意思。
  (2)“慨”、“概”与“溉”字形非常接近,请你辨一辨,填入合适的括号里,并仔细读读体会它们的意思。
  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慨”的读音与字形有了深刻的识记,在以后的练习中就不会出现错误。
  当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字词学习单的设计可以当做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就轻松完成。如果生字并非易错字或多音字之类,可以不把学习单的设计放在生字上。通过实践,我发现学习目标的明确是学习任务得以有效落实的保证,是学习任务的指导与细化。要求越明确,学生的学习越有方向,会向着目标进发。
  三、自主学习单——学习方法的引领
  如果说学习任务是起点,学习目标是终点,那么学习方法则是良好的引领。学习方法的引领是保证学生完成高质量学习任务,顺利达成学习目标的捷径。所以,有效学习单应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极佳载体。
  以二年级下册的《识字7》为例,可以设计一张侧重于生字学习的学习单,在学习单上加上这么一句:“除了上面学到的‘示’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如果有困难就去找字典老师帮忙。”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让他们知道了学习生字的另一种方法——查工具书。
  如果是理解词语,可以在学习单中这样表述:“联系上下文准确领会词语的意思”,“用这个生字组组词,试着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想想加点的词可以换成哪一个词,但意思不变”……
  上面提到过的《三打白骨精》一文的学习单设计中有这样一条:“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试着根据这六要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这里面也渗透着方法的指导。当然概括文章大意时,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尝试。
  自学并不是学生盲目地学,并不是为了收集错误、看学生暴露不足,而应是学生课堂前的积极探索,是一种兴趣盎然的尝试,是没有教师干扰下的一种自我获取。方法的渗透是学生所需要的,也是自主学习前的必要。
  四、自主学习单——学习时间的把握
  一张有效的学习单还应明确规定学习时间的多少。明确时间,对学生来说既是约束又是引导,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节奏,减少无效思维对课堂时间的浪费。当然,教师在安排学习时间时,一定要关注内容的难易、容量,做到合理、科学。如果时间安排过多,不但使课堂节奏显得拖沓松垮,更让学生觉得问题轻而易举能解决,完成后形成思想上的轻视;如果时间安排过少,学生均没有完成,那会流于形式,从而失去学习意义。
  总之,一张出色的学习单应是针对课堂重、难点的有效设计,也是课堂重、难点突破的关键。当然,学习单的使用,既可以让学生人手一份,实实在在地在学习单上完成相关练习,也可以以全班PPT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只出现在教师的教案预设中,一切因课堂而决定,因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定。自主学习单是高效课堂的捷径,必然为高效课堂提速。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一、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志倾向,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兴趣是和情感相联系的,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具有探求知识的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然而,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对内容感悟不够,体会肤浅,使对话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使沉寂的课堂因对话而充满生命活力呢?下面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的“文本解读”是对话的源泉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潜心与文本进行对话,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感悟作者的思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的习作教学确实有了一些变化,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习作内容的丰富性与习作评价都有了明显转变。但是,认真审视我们的习作课堂,不难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对新课标理念简单理解或片面理解,实际教学中缺乏对习作教学的研讨与探索,造成了习作教学的不少问题,致使习作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提高我们的习作教学质量呢?  一、用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弥漫着淡淡香气的精美散文。作者以生动传情的笔触描写了父母之间的互相关爱,有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芳香宜人,抒发了对这种美好感情的赞美之情。题目新颖别致,能激起人的阅读兴趣,但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将“爱”与“茉莉”挂钩呢?课文是通过若干的细节描写反映出来的,因此,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文章的细节去领悟“爱如茉莉”,感悟爱的真谛是教学的重点。那么,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应该是扎扎实实地阅读课。学生只有深入阅读文本,才会走进文本,获得体验。本设计旨在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以“一条主线”“两个板块”进行整体规划,深切感受“我”和小红车主人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从而享受阅读乐趣,体验美德,并在浓厚的人文气息中品读课文、品悟哲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诚实与信任》
寓言,由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陈忠义称之为“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寓言都有着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能让学生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促进学生理性辨析能力的提升;寓言所具有的哲理性、讽喻性等特点,能让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给予人们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有言:“比较是—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小学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比较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展开联想,进行比较,多维发散,系统组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之跳出或超越复制性思维的禁锢,充分释放学生多向探索的潜在激情和突破陈规旧习的思维个性,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落实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的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分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独特的文体,即编者精心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显的现代白话短文中,根据古诗的内容,简明生动地介绍与这首古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以及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配合插图,形象地再现古诗的内容、意境。  这种编者精心编写的教材体文本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到哪些有关语文的教学内容呢?  一、“文包诗”文体的困惑:文与诗的纠缠  “文包诗”里的“文”是带有散
“當代劳动教育对于个体而言不仅具有工具性的外在价值,更具有存在性的内在价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代人最重要的存在方式。”语文学科同样担负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劳动教育,是语文人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  统编语文教材已然自觉渗透了劳动的精神。从高中必修上册“劳动光荣”主题单元来看,所选课文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和劳动精神,旨在引领学生认识劳动的意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新课标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帮助学生爱写话,会写话,写出自己独特感受的个性写话,我在二年级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造条件,让学生喜欢写  1.紧扣教材中的训练素材  如二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以春天为主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