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复合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2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按Tile分类方法对骨折进行分类:B2型7例,B3型6例,C1型4例,C2型1例,C3型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对20例患者采用复合固定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根据影像学Matta法和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优13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应用复合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骨折的复位和功能恢复均满意,并显著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复合固定技术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复合固定技术;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观察
  
  骨盆骨折一般是由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等所导致的严重创伤,为高能量致伤,约占全部骨折外伤患者人数的3%-9%。根据Tile分类,可将骨盆骨折分为三种类型即 A型、B型和C型。其中A型为稳定型损伤,即骨盆前环、骨盆边缘或骶尾骨骨折,但骨盆后环完整; B型为单纯旋转不稳定型骨折,即骨盆前环骨折合并骨盆后环部分损伤; C型为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损伤,即骨盆前环骨折合并骨盆后环完全损伤。B型和C型骨折均为不稳定骨折,在骨盆骨折患者中占到半数以上。传统治疗中对骨盆骨折患者往往多采用保守治疗的非手术方法,常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后遗。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骨盆骨折的解剖、病理生理、生物力学等领域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我国骨科学乃至固定器材的不断发展,目前治疗的重点已经更多的转移至重建骨盆的稳定性。最大限度的恢复骨盆环结构的连续性和功能的稳定性是我们外科学治疗的主要目标。因此,主张在血液循环稳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减除患者病痛,降低致残率。我院2006年7月-2010年8月采用复合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20例,随访10个月~3年,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选取自2006年-2010年在我院手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3岁-65岁,平均年龄33岁。交通事故导致伤12例,高空坠落8例。合并膀胱损伤7例,腹腔脏器损伤8例,尿道损伤3例,阴道损伤2例。骨折类型按Tile分类: B2型7例,B3型6例,C1型4例,C2型1例,C3型2例。20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4h-47d,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骨盆前后位、入口位、出口位X线以及骨盆CT扫描、三维重建检查。
  1.2方法
  1.2.1早期处理在治疗早期给予患者抗休克处理并积极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患者出现血液循环不稳定情况的要均先对其予以输血、输液等方法进行抗休克治疗,而后给予骨牵引、骨盆悬吊等处理,对进行积极抗休克治疗后,患者血液循环仍不稳定的,则行剖腹探查。
  1.2.2外固定术对患者进外固定支架、外固定骨盆环经髂嵴外固定术,使患者处于仰卧状态,在局部麻醉加系统镇痛剂下,在患者髂嵴上距离髂上棘1~1.5 cm处钻孔,与矢状面成25°~40°角度,向尾侧倾斜10°~15°。每侧拧入螺纹固定针2枚,针距2~3 cm;透视复位后连接固定连杆。根据复位难易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合并损伤情况等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复位。
  1.2.3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在患者伤后6~12d均在全麻下对患者进行手术。依据X线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了解患者骨折类型,从而选择入路及相应的固定方法。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支骨折采取耻骨上横切口,将重建钢板固定于耻骨联合的上方或前方、耻骨支的上方;合并髋臼、髂骨骨折,可行髂腹股沟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骶髂关节脱位采用前外侧入路,前方接骨处固定,或经皮导向装置引导下骶髂关节空心钉固定。对于合并四肢骨折同时手术内固定。
  1.2.4患者术后的康复评估及处理术后行负压引流,24~48h拔除引流,不进行骨牵引和外固定,3~4d恢复坐位,被动活动关节并行静力性肌收缩,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2d开始时患肢扶双拐不负重,根据骨折的类型以及影像学检查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于术后8~12周开始完全负重。C2型及C3型骨折患者根据骨盆后环损伤类型于术后8~12周开始扶拐进行步行练习。根据Matta骨折移位评定标准,采用X线片及CT扫描测量术后骨盆后环分离移位的最值,分级为优(<4 mm)、良(4~9 mm)、中(10~20 mm)、差(>20 mm)。根据Hannover骨盆功能及影像学评分标准,采用影像学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评定,总分为7分,分级为优(7分)、良(6分)、中(5~4分)、差(2~3分)。
  2结果
  本组患者20例,均获得10~36个月随访。根据患者骨折复位、疼痛、步态、肢体长度,髋关节活动度等将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级。其中疗效优患者13例,临床表现术后无疼痛,肢体等长,患者行走自如,髋关节活动正常,骨盆骨折分离<0.4 cm;疗效良患者5例,复位满意,术后偶感疼痛,肢体短缩<0.5 cm,行走正常,髋关节活动正常,骨盆骨折分离0.4~0.9 cm;疗效中患者1例,复位基本满意,患者术后有轻、中度疼痛感,轻度跛行,快行困难,髋关节活动稍稍受限,肢体短缩0.5~2.0 cm,骨盆骨折分离1~2 cm;疗效差患者1例,复位不满意,肢体短缩>2 cm,关节活动受限,骨盆骨折分离>2 cm。本组优良率为90%(18/20)。其中2例患者疗效欠佳,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
  3讨论
  骨盆骨折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中压砸、轧碾、撞挤等或高处坠落等多种高能量损伤所致。因肌肉强烈收缩导致发生撕脱性骨折,此外盆腔壁血管丰富,盆内邻近脏器多,常发生合并休克、尿道及女性生殖道的损伤,神经血管损伤,直肠肛管损伤,以及其它部位的合并伤,伤后患者多出现休克及其它合并症状。当前医疗水平,诊断骨盆骨折并不困难,但由于其合并伤较多,因此如果处理不当,留下畸形、下肢缩短和活动障碍等后遗症,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甚至出现死亡的严重后果。
  3.1早期治疗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早期需要综合治疗,骨盆环损伤常合并其它系统的损伤,早期死亡率主要是由于继发不可控制的出血,晚期死亡率主要是由于合并伤造成败血症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在早期,尽快复苏、抗休克及早期骨折复位固定是控制出血、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3.1.1补足血容量以抗休克 骨盆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极易出现合并脏器损伤,所以要给予抗休克、输血、输液、吸氧、制动、骨牵引等常规处理积极抢救生命。骨盆骨折发生后骨盆局部组织,尤其是髂部骨质的出血形式常为渗血,出血量不易被察觉,但进展较快。尤其对于骨盆骨折的老年患者,血压纠正比较困难,如果等到血压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时再补充血容量、采取抗休克措施,往往会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没有危机生命合并症的前提下,对于骨盆骨折患者的治疗,应该首先考虑补足血容量,积极采取抗休克治疗。积极备血,多在1000~2000 ml以上。临床上早期抗休克的关键在于及时开放多条静脉通道、控制输液、输血的速度。由于患者负伤后大出血时纤维蛋白原大部分被消耗殆尽,且又有大量输入含有抗凝药物的库存血,很易导致术中大出血,因此术前要注意复查凝血因子5项。
  3.1.2积极处理合并伤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合并有血管、神经、内脏损伤,因此在受伤当时应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和并发症,如颅脑外伤、肝脾破裂等。积极检查有无内脏损伤,有条件的医院一定要请专科医师检查,防止内脏大出血或腹膜后形成血肿。此外还要注意腹腔脏器损伤与腹膜后血肿的鉴别,腹膜后血肿患者血压不稳定,血压下降难以纠正,而腹腔穿刺常不能抽到血液,易漏诊,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外固定或内固定复位。
  3.2手术治疗临床上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长期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骨盆骨折解剖和生物力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普遍认为早期骨折复位固定在减少出血、防止后期并发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外固定架加压固定可以有效减少骨盆容积,从而起到控制出血的作用,防止搬动过程中已凝集血栓脱落而再次出血,有利于患者的复苏,同时为进一步诊断及相关处理提供可靠的帮助。也有研究表明内固定是近年来治疗骨盆骨折的的理想方法,更符合生物力学特点,病人可早期活动及负重行走,在使骨折复位及固定方面明显优于其它方法。
  3.2.1骨盆外固定架的应用严重骨盆骨折早期,骨盆外固定架的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主要系统进行检查和抢救处理后,对骨盆骨折类型进行初步诊断,应选择简易有效的外固定架或骨盆钳来处理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特别是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外固定架在伤后应尽早安放以达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目的,使患者处于半卧位状态。对患者进骨盆外固定的目的是控制出血及缓解患者疼痛。由于骨盆外固定通常只需要15~20 min,因此骨盆外固定应该作为一种急救措施应用。本组患者采用了骨盆外固定治疗,为抢救休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然骨盆外固定架很少能够达到解剖复位;若复位仍不满意或难以维持,可在患者全身状况稳定后行骨盆重建手术。
  3.2.2骨盆环重建手术研究表明骨盆骨折伴有明显的远期病残率,尤其伴有骶髂关节脱位者。骨盆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可以实现骨盆环重建,降低病残率,远期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的关键有术后伤口安置闭式冲洗引流。不稳定骨盆骨折应首选复合固定技术治疗,早期外固定,病情平稳后10 d左右行内固定治疗,有利于骨折解剖复位。术后可早期活动,以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也能降低晚期后遗症的发生。术前严格精确的评估和对损伤性质的判断非常重要,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因此必须要有充足的血源、血液回收装置及标准的骨盆复位和固定器械。术前评估包括动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详细检查骨盆的稳定性、骨盆周围的损伤、神经损伤情况。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骨盆前后位、入口位、出口位X线片及骨盆CT扫描、三维重建,从而明确骨盆骨折的类型。骨盆骨折治疗的目标是稳定血液循环,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预防不愈合、畸形愈合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均采用复合固定技术治疗,早期外固定结合后期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本组手术治疗结果表明,手术可最大限度地复位固定骨折,对提高疗效和改善后期功能状况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恢复骨盆的解剖形状和近似正常骨盆的力学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患者病情稳定,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林春豪;吴华贵;黄伟东;内固定与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19期
  [2]王其湧;曾永平;;骨盆外固定架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5年11期
  [3]Routt ML Jr,Nork SE,Mills WJ.Percutaneous fixation of pelvic ring disruptions[J].Clin Orthop RelatRes,2000,375:15-29.
  [4]王金堂;李天清;张小卫;李萌;;复合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22期
  [5]刘宇林;曾参军;颜晓峰;;复合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07年05期
  [6]Riemer BL,Butterfild SL,Diamand D,et al.Acute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injuries to the pelvic ring,the role of early patient mobilization and external fixation[J].J Trauma,1993,35:671-67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比较以活血化瘀、通络疗痹药丹参、川芎嗪为主要成分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88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其中44例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另44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次/日,2组均以15d为一疗程。结果丹参川芎嗪组总有效率为87.3%,显效率55%;低分子右旋糖酐组总有效率为7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跌打止痛胶囊在治疗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口服三七跌打止痛胶囊,对照组47例口服伤科接骨片,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骨折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8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七跌打止痛胶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用于骨折的中成药,能快速促进骨折愈合,无任何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关键词】 三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薄型安普贴 (通用名:安普贴薄膜)外贴治疗PICC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使用薄型安普贴外贴治疗PICC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部位,使用安普贴薄膜时不附加其他外用药;对照组30例,用50%硫酸镁的湿敷PICC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部位。结果:实验组治疗静脉炎的有效率为93.3%,平均治愈时间为3.4±1.06天;对照组治疗静脉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异氟醚对全身麻醉术后苏醒的效果。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5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异氟醚进行全麻。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及语言应答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躁动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躁动程度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ASAⅠ-Ⅱ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早期使用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预防静脉炎的方法和可行性 方法 将18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置管后24小时后即采用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每天3-4次,每次20分钟,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15天内发生静脉炎的百分率 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为2.22%,对照组为21.11%结论 早期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预防PICC致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穴位肾俞、大肠俞穴、腰挟脊穴、下肢取足三里、三阴交、委中穴,对4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行针灸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经针灸治疗后优21例,良15例,优良率为90.0%,疗效非常显著。结论 针灸能消除肿胀、痉挛、疼痛和麻木,可用于慢性腰腿痛的治疗。  【关键词】针灸;慢性腰腿痛;疗效观察    慢性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殊治疗方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1-3岁幼儿肺炎时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及呼吸系统阻力(Rrs)的变化 。方法 选择56例1-3岁肺炎患儿,55例健康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单阻断法测定两组幼儿的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Crs/kg)、呼吸道阻力(Rrs)、呼吸频率(RR)。结果 经过仪器体重校正,肺炎组Crs/kg为(11.28±3.13)ml/kPa·kg,Rrs为(7.23±0.35 )kPa·s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心房颤动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水平,并与同期25例健康者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心功能组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心功能组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心功能组之间超敏C反应蛋白、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内镜活检胃粘膜在胃癌诊断中作用。方法:对近年来胃镜活检胃粘膜标本观察分析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胃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结论:胃镜诊断胃癌要紧密结合癌细胞形态特征,浸润性生长方式和临床病例资料。  【关键词】纤维内镜;胃癌;诊断    胃癌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治疗主要依赖外科手术切除,治愈率的高低取决于胃癌发现的早晚。从临床表现上胃癌的症状与胃溃疡极为相似,有食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培养的破骨细胞分离,分别加入10-6mol/l,10-7 mol/l,10-8mol/l的葛根素。并设立正常对照组。于实验3.5.7天动态观察吸收陷窝在骨磨片上的形态的。7天培养后进行HE染色。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固定,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吸收陷窝改变:10-6mol/l,10-7 mol/l,10-8组mol/l浓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