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读”是古诗文教学的灵魂,诵读是学生吸收古诗文丰富语文素养,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语感、提高阅读写作水平、发展思维、增加文化积淀的有效途径。古诗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训练。
  【关键词】诵读;古诗文教学;语文素养
  【分类号】G623.2
  现行语文版义务教育的教科书,全册共七个单元,最后两个单元皆为古诗文单元,将近占了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深刻认识诵读教学法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通过诵读训练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品读诗文,解析诗文,进入作品的意境,达到情景再现,感受作品的美感,体会作者主观的情感。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下。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很多老师在古诗文教学中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没有个性的阅读必然导致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造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二、诵读教学法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诵读。学生经常性地诵读,其结果必然是熟能生巧。首先,经常诵读的人能够逐步取得说话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感染力强的效果。其次,经常诵读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语汇句式,变为自己口语语库中的储备,丰富自己的口语表现力。第三,经常诵读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语感,便于正确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培养语感。韦志成在《论语感及其训练》中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言语主体对语言对象的一种直觉,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用感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所谓“语音感”,就是对口头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语义感”,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内涵的敏感;“语法感”,是对语法现象的敏感;“语用感”,是对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运用的敏感。诵读要求用普通话,从语音上要求标准,从词汇、语法上要求正确。诵读时,声、韵、调、轻重格式等必须讲究规范,这对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有着积极意义。
  (三)发展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诵读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诵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二是诵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三是诵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古人早就注意到“读”与“思”的关系,朱熹谈到他的读书六法,其中一条就是“熟读精思”。张志公先生说:“看一篇文章,先读一遍,得其大要,再读,才知道文字结构层次的安排,又读,才能体会哪些词、句子用得准确、生动,从而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加深了一步。”由此可见,诵读不是“有口无心”的机械重复,而是时刻伴随着思维活动。因此,经常诵读,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自然会有明显的提高。
  (四)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写作水平。大量的诵读是丰富语言积累的最基本有效的手段。唐代诗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提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美学家朱光潜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中回忆了他诵读古文后的感受:“头脑里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的姿态,等你下笔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老作家巴金对诵读记忆的作用说得更为直接,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味到它们的好处。……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了。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有赖于大量的积累,对于本身与我们就有时代和语言隔阂的、用文言写成的古代诗文来说更是如此。而诵读正是积累储存的最有效方法。
  (五)提高审美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詩文尽得传统文化的精髓,皆是文质兼美的名篇,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经常诵读这些古诗文,在诵读中感受和欣赏美,对于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增加文化积淀。 古诗文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仅从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古诗文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这里面有传统的道德文化、礼仪文化、风俗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等,这里面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这里面有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精神、意志品质。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强化诵读训练
  首先,引读。即由教师做示范朗读。当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播放范读录音。通过引读,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朗读的世界。
  其次,认读。认读是学生朗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这一步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读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采用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形式。实际教学中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要读到不读错音,不读断词不读破句子,不漏字不添字、不颠倒,才算完成认读的基本任务。
  第三,朗读。朗读就是指出声读、大声读,读出语调、语气,读出节奏韵律、读出抑扬顿挫。进行到这一步,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音字义上,而应引导学生把握核心句、关键句、诗眼,进而弄清结构层次,理解难句,领会诗文的主题思想。
  第四,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指引导学生进入声情并茂的“表情朗读”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学生深入了解作者,透彻理解作品内容,在感情上与作者沟通,还要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教师要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将作者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最后,诵读。通过上述的各阶段训练,才可以达到诵读的阶段。此时,学生对作品的主题、结构、内容及其他相关知识基本可以达到了如指掌的程度。反复朗读之后,那些美好的、精练的、深刻的词句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出口成诵是可以做到的。
  四、结语
  总之,诵读法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只有以诵读为本,才能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鉴赏水平,从而使古诗文教学走出一条高效、便捷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其他文献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大量的观察事实及心理学研究发现,凡是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该门功课的成绩则较好;反之,学生如对某门学科缺少应有的学习兴趣,则不大可能在该门学科的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  关键词: 学科;小学数学;兴趣  【分类号】G623.5  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黄蚜小蜂属(Aphytis),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总科(Chalcidodea)蚜小蜂科(Aphelinidae),是农林作物上介壳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该属种类都是盾蚧科(Diaspididae)介壳虫
[摘要]:全球知识经济高速化的发展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显著发展标志。英语已成为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人们沟通的重要工具。高中英语作为学生从英语学科基础掌握阶段到价值运用阶段的重要衔接,其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高中英语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方法依旧单调、枯燥、低效,己经严重阻碍了髙中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能力发展。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第一线的执行者,是否具备精湛高超教学能力水平,是否采用足够的优质高效合适的教学方
摘要: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处于形式和内容深刻变革的时期,教育教学要取得实际效果,就需要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型的教学思维引导教育教学活动。在高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处理手段,丰富学生学习知识范围,给予学生更加有趣的教学活动实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属于新兴科目,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成果,也发现了很多问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创新方
摘要:课堂实验是高中生进行化学学习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有着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积极作用,新课程标准对有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也做出了明确的说明。科技创新是一切学科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将科技创新融入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能够极大的提升化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程度。笔者就科技创新在高中化学中实验教学中的提升作用,进行以下的探讨。  关键字:科技创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提升作用  【分类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这节课的新课教学中运用了小组合作教学,用小组成果展示单来展示和评价小组的成果。下面针对这节课就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课堂教学
【摘要】人在幼年时期形成良好习惯比学到一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而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家园同步教育,才能使每个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受益终身。《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我校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导学案和课件成为课堂教学的两根“拐杖”,教材是导学案和课件的来源,因此好的导学案和课件与教材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材、课件、导学案”融为一体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巧设导学案,再根据导学案来制作课件,使它们的思路达到一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将“教材、课件、导学案”自然的融为了一体。  关
本文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俄合作办学为切入点,结合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指出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俄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摘 要: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具有内容丰富、实验性强、趣味化强、生活化浓等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努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生物;兴趣;恰当设问;实验教学;多媒体  【分类号】G633.91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