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花样的年华,迥异的个性,为何学生的习作总是落入“雷同”、“空洞”的俗套?是什么淹没了学生习作的激情与灵性?如何帮助学生在习作中觅得生活“百”味?本文作者认为教师在探索彰显学生“个性”生命力的习作历程中,应从“生活、真实、想象、情感、开放”五个方面加以训练、培养。习作,要敢为“先”、善为“新”;既可写,又可画。
关键词: 习作教学 “个性”生命力 “花样”习作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包括间接经验)进行思维,用自己颇具个性的语言加以提炼、表达的创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仔细推敲,课标旨在体现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充分关注,即对“个性”生命力的张扬。
在教学中,习作教学应是最具个性,最需独特情感投入、最能体现“人本”精神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习作的“个性”生命力。
一、生活——孕育个性的土壤
在日常习作中,学生习作素材雷同的重要原因是缺少丰富的习作素材。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习作教学应当克服以往将学生封闭在课堂里,把学生与鲜活的社会生活剥离开来的现象。要打破这个隔离层,教师就必须进学生心灵,了解他们关心的东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多彩的生活,为学生的习作训练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事实上,许多学生在丰富的生活面前却扮演着“最熟悉的陌生人”角色,感到“生活是陌生的,思想是空洞的,笔端是沉重的”。由于学生的观察、感知活动受到他们所具有的随机性、偶然性、主观性等局限,他们在生活面前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在较长时间面对众多习作的现象、素材,仅能发现一两件而已,而这些所谓的“发现”,琐碎、空洞得丝毫不能让他们的习作激情荡漾半点涟漪。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细腻观察,用心感触,在习作中“还原”生活,“再现”生活本色,却又不拘泥于生活。
理想主义启示我们,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该追求一种境界——花样年华,“花样”习作,让学生习作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斑斓色彩。习作事实告诉我们,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让学生拥有异彩纷呈的生活素材,“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便会慢慢地孕育着茁壮健康的“个性宝贝”。
二、真实——彰显个性的生命
“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叶老的这段话启迪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必须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为谁而写,为什么而写)。“自我表达”就是走入内心张扬自我。“与人交流”,需要以心换心,心灵碰撞。这两点都要以“真”作基础。真实是习作的生命。因为只有说真话、吐真情,才能使人信服,使人感动,引起共鸣。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样,学生的情感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逐步养成一个习惯:习作一定要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甚至是说“丑”话;写真事,抒真情;切忌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这样,“真实”的文章才会显得优美、具体、充实、“耐读”。我班一位学生观察了“猫抓老鼠”这一情景后,写出的作文就很真实,洋溢着生活的气息:“猫捉到老鼠后并不是马上吃掉它,而是先找一个空地方放开它,然后便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瞅着。老鼠吓傻了,不敢动,猫就用爪子拨弄它;当它欲走或走了几步时,猫又马上蹿过去把它按住,如此反复玩弄,直到把老鼠弄得奄奄一息,无法动弹时,才会真正地‘大开杀戒’。”还有一学生描写鸽子“谈恋爱”:“姑娘咕咕地唱着情歌,眼里满是无尽的柔情,动情地望着心上人。一会儿又跑到心上人跟前,用小嘴巴尽情地帮他梳理着漂亮的毛发,卿卿我我,似乎有说不完的甜言和蜜语。”
通过这两个小小的片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真的将习作写出了“花样”。这些看似“另类”,甚有“叛逆”之嫌却又不失真实的习作,真的融入了学生观察“入木三分”的深刻,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三、想象——放飞个性的翅膀
著名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的想象大胆、出神入化,上天、下地、入海,无所不能,令人心神向往,如痴如醉。由此看来,想象对吴承恩“习作”的作用可见一斑。同样,只有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生才能把日常事物写得光彩照人,把单调的事情写得平中见奇、一波三折,写得独具个性。
想象与真实其实并不矛盾,它们相辅相成。真实的素材是想象的依托,是想象的源头活水;想象是真实的一种抒怀,是真实“清流”里激起的迷人涟漪,必将极大地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美感性。
因而,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他们的创造性劳动给予较高的评价;要教给学生联想思路和方法(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等),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跨越时间限制,冲破空间阻隔,反映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同时还要加强想象习作的训练,常见的想象习作类型有创设情境式、推测式、幻想式、课文延伸式、童话式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习”到一个神奇的世界,“创”出许多神奇的故事。学生掌握了想象的方法,其悠远的遐想、合理的想象,可以丰富习作的内容,增强习作的感染力,给习作的个性插上翅膀,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意象,想出花样,写出新意。
如在一次指导学生描写“柿子”的习作训练前,我带领学生来到“果树园”。时植秋天,柿子成熟,一个个红通通的,煞是惹人喜爱。我让学生加以细致观察,甚至可以品尝一下。学生很快便观察到了柿子的特点(学生发现的特点有共识,也有独特见解),在学生兴致高涨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中注入想象的活力。后来,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中佳句连篇连我也感到吃惊:“秋天到了,一阵秋风,将柿子全吹熟了,一个个挂在枝头上,像一盏盏小红灯笼”;“咬开柿子,先是有点涩涩的麻,后来又是一阵沁人心脾的甘甜,一直甜到我的心窝……品尝着甘甜的柿子,我仿佛看到了果树园里的伯伯、阿姨们正在兴高采烈地采摘着熟透了的柿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学生的文章写得很美,很传神,使人既有身临其境之感,又生翩翩联想之意。
四、情感——触动个性的琴弦
有了对事物比较清晰、有序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写作对象的表层,要把我们的观察所得描写得有血有肉,除了要展开合理的想象,还要融入最真实的情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人生来就怀有情感的核,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由于少年儿童对物、对人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情感,因此,激发学生点燃情感的火花,必将会触动学生习作个性的“琴弦”。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交融其间,观察情境时移情入境,观察物象时体物入情,观察人物时触发情感共鸣,让万事万物,特别是没有生命的物在我们的观察中“闪烁”生机,让山川湖海、风花雪月都饱含深情,让自己与观察的人物“通心气共甘苦”、“同命运共悲泣”;在动笔行文时,眼前要时时浮现当时当地的情形,心情要随之起伏,让强烈的情感冲动转化为创作欲望,独特的内心感受随笔尖自然流淌。如此,让学生在观察、审美、发展认识能力的过程中,享受到情感“一吐为快”的快慰与满足,使情感成为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习作的内在动力。
在习作教学中,我常常有意无意地触动着学生情感的弦。后来,在学生的言谈中、日记本中,我领略到了众多“如此震撼人心的感动”:“母亲总说不爱吃鱼,平时餐桌上她让我尽情地享受鱼的鲜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发现母亲偷偷地躲在厨房剔吃我吃剩的鱼骨头……”“天空黑压压的一片,风雨欲来时,荷叶妈妈总是紧紧地搂住小莲蓬……”
五、开放——打开个性的闸门
语文课标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需要我们在习作教学中也要遵循这一全新的理念,为学生习作个性化确立基本的指导思想。
(一)观念开放。教师要打破传统习作教学的羁绊,要敢为“先”、善为“新”,切切实实把习作教学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来。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习作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我心表我意,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习作教学力求做到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
(二)内容开放。习作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他们眼里的世界和跃动的童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与生活“零距离”接触的处所与机会,让他们静静地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积累素材。习作训练中要降低要求,淡化文体,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倡导学生的个性见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同时,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不仅写,而且画,让他们大胆地在习作本、日记本上为自己的文章配上适量注释性的插图、叙述性的漫画等,让这里真正成为学生诉说心声、表达心意的“乐园”。
(三)形式开放。把习作训练延伸到家庭、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练写与仿说相结合。采取课内习作、课外练笔相结合的方法,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召开演讲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编辑“花样年华”小报等多种训练形式与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让学生有想写、想说的强烈欲望。
另外,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厚积薄发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包括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知识,积累语言。只要细心观察和真切描绘,以独具个性的眼光、心灵去体味、感悟,在想象的世界里振翅翱翔,学生就一定能写出真实而独具个性的文章。到那时,“花样”习作也就真正地让学生寻得生活“百”味了。
关键词: 习作教学 “个性”生命力 “花样”习作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包括间接经验)进行思维,用自己颇具个性的语言加以提炼、表达的创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仔细推敲,课标旨在体现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充分关注,即对“个性”生命力的张扬。
在教学中,习作教学应是最具个性,最需独特情感投入、最能体现“人本”精神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习作的“个性”生命力。
一、生活——孕育个性的土壤
在日常习作中,学生习作素材雷同的重要原因是缺少丰富的习作素材。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习作教学应当克服以往将学生封闭在课堂里,把学生与鲜活的社会生活剥离开来的现象。要打破这个隔离层,教师就必须进学生心灵,了解他们关心的东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多彩的生活,为学生的习作训练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事实上,许多学生在丰富的生活面前却扮演着“最熟悉的陌生人”角色,感到“生活是陌生的,思想是空洞的,笔端是沉重的”。由于学生的观察、感知活动受到他们所具有的随机性、偶然性、主观性等局限,他们在生活面前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在较长时间面对众多习作的现象、素材,仅能发现一两件而已,而这些所谓的“发现”,琐碎、空洞得丝毫不能让他们的习作激情荡漾半点涟漪。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细腻观察,用心感触,在习作中“还原”生活,“再现”生活本色,却又不拘泥于生活。
理想主义启示我们,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该追求一种境界——花样年华,“花样”习作,让学生习作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斑斓色彩。习作事实告诉我们,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让学生拥有异彩纷呈的生活素材,“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便会慢慢地孕育着茁壮健康的“个性宝贝”。
二、真实——彰显个性的生命
“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叶老的这段话启迪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必须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为谁而写,为什么而写)。“自我表达”就是走入内心张扬自我。“与人交流”,需要以心换心,心灵碰撞。这两点都要以“真”作基础。真实是习作的生命。因为只有说真话、吐真情,才能使人信服,使人感动,引起共鸣。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样,学生的情感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逐步养成一个习惯:习作一定要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甚至是说“丑”话;写真事,抒真情;切忌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这样,“真实”的文章才会显得优美、具体、充实、“耐读”。我班一位学生观察了“猫抓老鼠”这一情景后,写出的作文就很真实,洋溢着生活的气息:“猫捉到老鼠后并不是马上吃掉它,而是先找一个空地方放开它,然后便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瞅着。老鼠吓傻了,不敢动,猫就用爪子拨弄它;当它欲走或走了几步时,猫又马上蹿过去把它按住,如此反复玩弄,直到把老鼠弄得奄奄一息,无法动弹时,才会真正地‘大开杀戒’。”还有一学生描写鸽子“谈恋爱”:“姑娘咕咕地唱着情歌,眼里满是无尽的柔情,动情地望着心上人。一会儿又跑到心上人跟前,用小嘴巴尽情地帮他梳理着漂亮的毛发,卿卿我我,似乎有说不完的甜言和蜜语。”
通过这两个小小的片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真的将习作写出了“花样”。这些看似“另类”,甚有“叛逆”之嫌却又不失真实的习作,真的融入了学生观察“入木三分”的深刻,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三、想象——放飞个性的翅膀
著名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的想象大胆、出神入化,上天、下地、入海,无所不能,令人心神向往,如痴如醉。由此看来,想象对吴承恩“习作”的作用可见一斑。同样,只有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生才能把日常事物写得光彩照人,把单调的事情写得平中见奇、一波三折,写得独具个性。
想象与真实其实并不矛盾,它们相辅相成。真实的素材是想象的依托,是想象的源头活水;想象是真实的一种抒怀,是真实“清流”里激起的迷人涟漪,必将极大地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美感性。
因而,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他们的创造性劳动给予较高的评价;要教给学生联想思路和方法(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等),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跨越时间限制,冲破空间阻隔,反映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同时还要加强想象习作的训练,常见的想象习作类型有创设情境式、推测式、幻想式、课文延伸式、童话式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习”到一个神奇的世界,“创”出许多神奇的故事。学生掌握了想象的方法,其悠远的遐想、合理的想象,可以丰富习作的内容,增强习作的感染力,给习作的个性插上翅膀,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意象,想出花样,写出新意。
如在一次指导学生描写“柿子”的习作训练前,我带领学生来到“果树园”。时植秋天,柿子成熟,一个个红通通的,煞是惹人喜爱。我让学生加以细致观察,甚至可以品尝一下。学生很快便观察到了柿子的特点(学生发现的特点有共识,也有独特见解),在学生兴致高涨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中注入想象的活力。后来,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中佳句连篇连我也感到吃惊:“秋天到了,一阵秋风,将柿子全吹熟了,一个个挂在枝头上,像一盏盏小红灯笼”;“咬开柿子,先是有点涩涩的麻,后来又是一阵沁人心脾的甘甜,一直甜到我的心窝……品尝着甘甜的柿子,我仿佛看到了果树园里的伯伯、阿姨们正在兴高采烈地采摘着熟透了的柿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学生的文章写得很美,很传神,使人既有身临其境之感,又生翩翩联想之意。
四、情感——触动个性的琴弦
有了对事物比较清晰、有序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写作对象的表层,要把我们的观察所得描写得有血有肉,除了要展开合理的想象,还要融入最真实的情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人生来就怀有情感的核,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由于少年儿童对物、对人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情感,因此,激发学生点燃情感的火花,必将会触动学生习作个性的“琴弦”。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交融其间,观察情境时移情入境,观察物象时体物入情,观察人物时触发情感共鸣,让万事万物,特别是没有生命的物在我们的观察中“闪烁”生机,让山川湖海、风花雪月都饱含深情,让自己与观察的人物“通心气共甘苦”、“同命运共悲泣”;在动笔行文时,眼前要时时浮现当时当地的情形,心情要随之起伏,让强烈的情感冲动转化为创作欲望,独特的内心感受随笔尖自然流淌。如此,让学生在观察、审美、发展认识能力的过程中,享受到情感“一吐为快”的快慰与满足,使情感成为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习作的内在动力。
在习作教学中,我常常有意无意地触动着学生情感的弦。后来,在学生的言谈中、日记本中,我领略到了众多“如此震撼人心的感动”:“母亲总说不爱吃鱼,平时餐桌上她让我尽情地享受鱼的鲜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发现母亲偷偷地躲在厨房剔吃我吃剩的鱼骨头……”“天空黑压压的一片,风雨欲来时,荷叶妈妈总是紧紧地搂住小莲蓬……”
五、开放——打开个性的闸门
语文课标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需要我们在习作教学中也要遵循这一全新的理念,为学生习作个性化确立基本的指导思想。
(一)观念开放。教师要打破传统习作教学的羁绊,要敢为“先”、善为“新”,切切实实把习作教学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来。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习作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我心表我意,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习作教学力求做到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
(二)内容开放。习作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他们眼里的世界和跃动的童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与生活“零距离”接触的处所与机会,让他们静静地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积累素材。习作训练中要降低要求,淡化文体,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倡导学生的个性见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同时,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不仅写,而且画,让他们大胆地在习作本、日记本上为自己的文章配上适量注释性的插图、叙述性的漫画等,让这里真正成为学生诉说心声、表达心意的“乐园”。
(三)形式开放。把习作训练延伸到家庭、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练写与仿说相结合。采取课内习作、课外练笔相结合的方法,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召开演讲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编辑“花样年华”小报等多种训练形式与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让学生有想写、想说的强烈欲望。
另外,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厚积薄发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包括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知识,积累语言。只要细心观察和真切描绘,以独具个性的眼光、心灵去体味、感悟,在想象的世界里振翅翱翔,学生就一定能写出真实而独具个性的文章。到那时,“花样”习作也就真正地让学生寻得生活“百”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