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而放荡,是他的羽翼(随笔)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世间的少年游
  1924年9月30日,杜鲁门·卡波特落地在新奥尔良。生下他的那位女子才18岁。四年后,这位年轻妈妈与丈夫离婚,4岁的卡波特由亲戚抚养。到他9岁时,母亲改嫁,他有了另一个爸爸。本以为还能——有个相对完整的家庭,却不料母亲改嫁过去不久便选择了自杀。
  草率出生,匆匆涉世,他把经历都记在心里,并为它们找了一个出口——写作。
  他11岁开始写作,每天一放学,便回到家里写,一写就是近三个小时。
  17岁开始发表作品。我只是意识到自己想当一个作家。但直到15岁左右时才有把握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那时我开始莽撞地向期刊投稿。当然,哪位作家都不会忘记自己作品第一次被采用的情景。可是,在我17岁那年,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同一天早晨的邮件中,我一连接到三个作品采用通知。噢,告诉你,我都激动得快要晕过去了,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那种心情!
  五年后,卡波特拿下欧·亨利文学奖,从此成为文坛闪耀的新星。
  在此之前,认识他的人都不会将他与“闪耀”二字扯上任何关系。他长得如此矮小,举止那样怪异,谁能把这样的人与闪耀的明星作家想到一起呢?他只有一米六一,面目有女孩子的清秀与阴柔。他轻易引人好奇,也轻易招人厌恶。他成名前在《纽约客》打工,该杂志创始人之一哈罗德·罗斯第一次在走廊上看见他时,便惊呼:“老天啊!那是什么东西?”
  可这都无损于他的成名,无碍于他做人世间的少年游。他从一开始对人间就有种游弋的态度,天宽地阔,我自横行。他纸醉金迷,纵情声色,语出惊人,四方树敌,他甚至毫不掩饰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他曾这样云淡风轻地自述生平,就像是在谈论别人的事情:
  我在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在南方的好几个地区长大——冬天在新奧尔良,夏天在亚拉巴马和新佐治亚。
  我在学龄前就已开始读书,此后一直按照我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从不在乎别人的想法。我受的教育主要是自学。
  直到今天,我都背不出字母表或乘法表。
  我从14岁开始写短篇小说,其中有几篇还发表了。
  我在15岁辍学,16岁到《纽约客》杂志社工作,这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正式工作。
  二、自毁第一部长篇小说
  年少成名,22岁就拿到的欧·亨利文学奖是对他短篇小说创作的肯定。而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却不是那么成功,至少,有两个对他而言很重要的人认为不是那么成功。这也决定了这部小说最终被卡波特抛弃的命运。它叫《Summer Crossing》。
  卡波特完成这部小说的手稿后,就嘱咐保姆将手稿和其他废纸揉到一起拿去扔掉。感谢慧眼独具的保姆,她非但没有按卡波特嘱咐的去做,反而将手稿偷偷藏起来,直到去世也未曾透露。很久以后,保姆的亲戚发现了手稿,几经周折,于2004年得以出版。
  关于《Summer Crossing》讨论得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卡波特本人不想出版它?
  原因与这两个人有关。
  一位是名叫罗伯特·林斯柯的编辑,负责卡波特的出版事宜。读完《Summer Crossing》后,这位编辑给卡波特的反馈是,故事不错,可惜随便一个作家都可以写出类似的长篇。
  这还不是对这部小说最大的否定。最大的否定来自卡波特的同性情人杰克·登菲。
  杰克·登菲读过卡波特的手稿后,直言这个故事太浅薄。是的,没什么比来自情人的否定更刺痛人心的了。卡波特随即告诉他的编辑林斯柯,他已经把《Summer Crossing》的手稿撕毁了。可他没想到,这部作品竟在他过世20年后的2004年“重见天日”。
  《Summer Crossing》讲的是美丽的富家女Grady爱上了停车场看管员Clyde的故事。两人身份地位的悬殊导致这场狂热迷恋最终走向悲剧。
  卡波特的编辑和情人没错,无论在内容还是技巧上,这部作品比起卡波特之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的确失之浅薄。
  《别的声音,别的房间》是卡波特23岁时的代表作,有自传性质。写的是一位少年寻找自我的历程。有爱恨情仇,有孤独和恐惧,有对心灵的探问。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直戳人心:
  头脑可以接受劝告,但是心却不能,而爱,因为不懂地理,所以不识边界。
  小说华丽、璀璨、大胆而炫耀的写作技巧,非卡波特不能为之。他惊人的语言驾驭能力让这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中期文学的试金石”。
  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21岁时的一次林中漫步。那时他正在构思一部小说,但他担心它会是“空洞、肤浅、淡漠”的。这天下午,他沿着亚拉巴马州乡下的一条小溪散步,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荒废的磨坊前,这个磨坊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思维开始飞转,他被灵感击中,陷入了“创作昏迷”当中。天黑后,他回到家中,连晚饭都来不及吃,急忙爬上床,手握铅笔,在一叠纸的第一张上写下:Other Voices , Other Rooms.(《别的声音,别的房间》)。
  整本书的写作行云流水,仿佛有人在他耳畔亲自指导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而卡波特不过是负责把他说的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而已。《别的声音,别的房间》也因此成为卡波特作品清单上无可替代的一部。后来他回忆说:
  我重读自己的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这是八年前出版后第一次重读,我感觉仿佛是在读一个陌生人写的东西。其实,对那本书来说我就是一个陌生人,写那本书的人跟现在的我自己似乎已经没有多少共同之处了。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内在气质已完全不同。那书虽然显得笨拙,但却有一种惊人的张力,有一种真正的冲击感。我很欣慰自己在能写出这部作品的时候写了它,否则恐怕永远写不出那种感觉来。
  三、纯洁而放荡,是她的羽翼
  真正奠定卡波特文学大师地位并让他声名大噪的是1958年问世的《蒂凡尼的早餐》。   他从1955年就开始写这部小说,但由于各种事情穿插进行,直到1957年才得到在家里静静书写的机会。直到1958年春天,《蒂凡尼的早餐》大功告成。一经出版,很快成了时尚都市人追捧的对象,瞬间俘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小说主人公郝莉·戈莱特拜金、追逐名利,可就是不惹人讨厌。相反,她充满了无穷魅力,是男人们争抢的对象。她从不按常理出牌,她在自己想象的国度自由自在。纯洁而放荡,是她的羽翼。
  她从小失去家人,是一个“野东西”。14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一个中年人,原因是“我还没结过婚呢”。她就是如此直率而单纯,任性而为,不问结果。
  几年后,她从深爱她的中年丈夫那里逃出来,不断寻找混入上流社会的机会,一心想嫁入豪门。她辗转于富家公子和社会名流之间,成了有名的头牌交际花。当丈夫来找她时,她依旧给他拥吻,但也深知自己变了,回不去了。她这样劝告丈夫:
  “千万别爱上野东西,贝尔先生,”郝莉劝告他,“大夫错就错在这里。他总是把野东西带回家。一只伤了翅膀的秃鹰。有一次是断了一条腿的大山猫。但是你不能把心掏给野东西:你越是那样,他们恢复得越快。总有一天他们有了力气可以逃到树林里去了。或者飞上了树。接着又飞到更高的一棵树。最后飞上了天。这就是你好心得到的好报,贝尔先生。要是你爱野东西,你最后只有抬头望着天空的份儿。”(《蒂凡尼的早餐》)
  小说里的郝莉·戈莱特充满生命力,无论身处何种境况,她都能以激情相拥。她想过纸醉金迷的生活,她的追求如此简单纯粹,以至于没人忍心指责她的这种追求。相反,面对死水一潭的生活,人人都想做郝莉·戈莱特,虽然放荡,却仍然保有纯洁——“我希望有一天早上醒来在蒂凡尼吃早饭时,我仍旧是我”。
  纽约社交界里,那些聚集在卡波特身边的女性,读完《蒂凡尼的早餐》后,一个个争着宣布“我才是郝莉·戈莱特的原型”。评论家们也纷纷对这部作品表示好感。美国作家诺曼·梅勒如是评价:
  与我同辈的作家当中,卡波特是最接近完美的。他遴选一个个词语,节奏之间环环相扣,创造出美妙的句子。《蒂凡尼的早餐》没有一处用词可以替换,它应该会作为一部绝妙的经典留存下去。
  小说原计划发表在女性杂志《时尚芭莎》上,但由于书中有涉及同性恋的笔墨,且怕读者误会郝莉是个高级娼妇而有损杂志形象,因此转而刊登在男性杂志《时尚先生》上。最终,小说为该杂志创造出压倒性的巨大销量。紧随其后,1961年由派拉蒙公司拍摄的同名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大获成功,这更是将卡波特推上了时代浪潮之尖。
  电影女主角由奥黛丽·赫本饰演。据说卡波特本人并不满意,因为郝莉这个人物有着惊世骇俗的奔逸,还有对性无限制的开放。他认为郝莉身上纯洁的放荡感在奥黛丽·赫本这位女演员身上是看不到的。卡波特甚至坦言,玛丽莲·梦露才是他心中的郝莉。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郝莉这个人物形象究竟如何,只能由每一位读者到小说中去探求,她就像是一个谜,有着永远解读不完的谜面。
  四、不再少年,有了更深的积淀
  小说和电影的成功,让卡波特名利双收。纽约社交界持续不退的高温热情环绕着37岁的卡波特。他本人则一面恣意享受身为名流的繁华生活至死方休,一面对这个世界表达着激烈的爱憎。赞美与厌恶,光鲜与丑闻,在他身上同时存在,交替出现,同样激烈。
  毕竟不再是少年。
  种种激烈并没有激荡出他更多的创作灵感。他承认自己已经不再是“能自然而然写作的年轻人”了。继《蒂凡尼的早餐》所创下的巨大成功而来的,是痛苦延绵的日子,他领受过上帝的赏赐,也要领受上帝的鞭子:
  有一天,我开始写小说。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将被一位高贵却无情的主人用锁链囚禁。上帝在赐予你才能的同时,也给了你鞭子。鞭子是用来狠狠地抽打自己的……现在,我独自待在黑暗的疯狂之中。孤单一人,手里握著一把卡片……当然,这里也放着上帝赐予的鞭子。
  作为一个宅在家里写作的人,卡波特有着属于自己的写作“怪癖”:
  我完全是一个平躺着工作的作者。如果不能躺下,我就不会思考。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平摊在沙发上,手里拿一支香烟,咖啡近在身旁。我老得吹着、啜着。下午渐渐过去,我的咖啡也换成了薄荷茶、雪利、马提尼。我不用打字机。从一开始就不用。我用铅笔写出第一稿,然后再彻底修改一番,也是用铅笔。我基本上认为自己是一个文体家,而文体家会变得连一个逗号的位置和分号的分量都让他困扰不已,这种困扰以及我在其中投入的时间搞得我简直不堪忍受。
  可惜完成《蒂凡尼的早餐》之后,很长时间内,他的任何一个写作“怪癖”都无法帮助他完成创作。题材一旦用尽,写作的痛苦就随之而来。这个天赋异禀的讲述者,手握卡片,鞭打自己,渴望催生更好的作品。世间繁华,却似荒原,无能提供给他一株可以救命的稻草。他成了自己编织的囚笼里的囚徒。就像他在《蒂凡尼的早餐》里描述的郝莉的处境一样:“其实你已经身在笼子里了,这是你亲手建起来的,不管你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它都会一直紧随着你,不管你往哪去,你总受困于自己。”
  必须走出去!走到外面去!这似乎是上帝给他的第二次指引。
  他勇敢地离开了虚构世界,将视线转向现实生活。
  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堪萨斯州一家人被杀的报道,突发激情,想要对此次杀人事件进行彻底调查。这一调查长达六年,最终使他完成了《冷血》这一享誉世界的杰出的非虚构作品。
  卡波特在《冷血》中讲述的这一凶杀案发生在1959年美国中部堪萨斯州贺甘村。
  村里的吉特先生是一个基督教徒,很受他人尊重。他从经营一个小农场起家,雇用了十八个农工。他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孩和一个男孩。两个大的已搬出父母家,并开始他们的成人生活。另外两个孩子是高中生,仍然住在家里。吉特的妻子有抑郁症,已丧失工作能力。   1959年11月15日,两名堪萨斯州立监狱的前假释罪犯,找到吉特一家,犯下抢劫和谋杀罪。犯罪动机是,罪犯之一曾在狱中吹嘘说自己认识吉特先生,说他家很有钱,在家里某个地方有个放着大量现金的保险箱。两人商量拿到现金后,就到墨西哥开始新生活。
  事实上,吉特先生手头根本没有现金,他的农场只用支票交易。那个吹嘘出来的“装满美元的保险箱”让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罪犯走到了一起,犯下罪行。整个事件颇具荒诞性。
  卡波特对这起事件的调查是与儿时伙伴、女作家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一起完成的。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写了6000多页笔记。
  其间,卡波特常与那个已经被定罪并被判绞刑的杀人犯佩里·史密斯深入交谈,这让卡波特对佩里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甚至,卡波特想到自己也有着被父母抛弃的相似经历,从而对眼前的杀人犯生出怜悯和同情:
  我和佩里就像在一所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不同的只是他从后门出去而我从前门走。
  甚至,有人怀疑同性恋卡波特爱上了佩里。普利策奖获得者奈德·罗伦,在1963年的一次午餐会上说:“卡波特和佩里显然坠入了爱河。”还有人记录下了堪萨斯监狱管理员说的话:“他们在监狱里相爱了。我不能证明这一点,但他们确实一直在一起,卡波特甚至常常偷偷塞钱给守卫,让他走远点儿,你知道,他们两个都是同性恋。”
  不可否认,卡波特对佩里充满同情,至于是否相爱,不得而知。佩里更是把卡波特视为知己,一次次把减刑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卡波特也曾想为佩里寻求减刑机会,但最终还是决定“牺牲”佩里以完成创作。他目睹了佩里的绞刑。而佩里成了他笔下最具个性的人物之一。这一切,绝非他坐在书房手握卡片冥思苦想所能得到的。
  历经六年,《冷血》问世,轰动全美。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纪实文体,他被公认为非虚构小说鼻祖及新新闻主义先驱。时效性、可读性、文学性,方方面面,堪称完美。与这一次成功相伴相生的,是卡波特对“牺牲”佩里的自责,以至于终生无法对自己的残忍释怀。
  《冷血》毫无疑问地成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现象级作品,随后几年,卡波特都被认为是美国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作家。根据这部作品拍摄而成的电影也被划入经典之列。
  后来,卡波特对这一案件的调查以及《冷血》的创作过程,均在影片《卡波特》中得到重现。这部影片深入到卡波特敏感而又残酷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人性的多面。
  主演菲利普·塞莫尔·霍夫曼借此拿到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影片另外还获得多项世界级奖项提名: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
  毫无疑问,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卡波特通过自己的行动完成了几个世界性的不朽创作,收获了名望与金钱。甚至,他自己还参演了电影《怪宴》。
  此后,他更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举办盛大的化装舞会,在电视上频频露脸,不停地透露自己下一步写作计划,却始终没写出东西来。这时他已无力举起上帝赐予的鞭子,更不想搜肠刮肚地寻词觅句。他把更多力气用在抓住世俗名誉上。他想取悦的,不再是上帝,而是世俗之人。可惜,他的言行举止都让他渐渐不为上流社会所容。酗酒、吸毒、荒淫纵欲,他被万人唾弃。
  1975年,他用了好几年创作的《得到回应的祈祷》中的一段节选被刊登在了《君子》杂志上,本以为能因此赢回已经丧失的名誉,没想到此举相当于宣告了这本书的死亡。因为文中暴露了一些名流的隐私,得罪了他的很多富贵朋友,他被那个以他为核心的圈子抛弃在外,再也没能回去。
  晚年的卡波特,只发表了两部小说散文集《犬吠》和《变色龙的音乐》。而在吸毒和酗酒方面,并未有所悔改,甚至更加不知节制。最终在1984年,因用药过度,猝死于友人家中,享年59岁。
  五、盛宴易散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卡波特的一生,不算长,来得草率,去得匆匆。他的到来似乎是为了诠释“这就是我”。在大家都不敢活出自己的时候,他选择勇敢。他对这个世界敞开一切,毫不遮掩。他是他笔下的郝莉·戈莱特,纯洁而放荡。
  他在喧哗与骚动中活着,极爱热闹,又有无尽的寂寞。孤独无依时,他对一封信的渴望都万分强烈。在给林登的信中,他说:“今天我觉得对你充满了爱,一醒来就想起你,并希望今天不是星期天,那么起码还渴望有封信。”
  他时刻渴望交流,所以经常给友人去信。他甚至可以为了督促友人写信而写一封信,信中会说:“给我写信吧!”“再给我写一封有趣的八卦信吧!”“喂!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啊?”“给我写信吧,因为爱你的这位朋友在对你日思夜想。”
  纷纷扬扬的信件,繁华一片,却也像易散的盛宴。
  他极擅长给自己喜欢的朋友取昵称,既有老套的“宝贝”“心肝”,还有“亲亲小羊”“我美丽的玉兰”“称心梅”等。他像个时刻渴望被宠爱的孩子,一秒钟的孤独对他来说都是莫大的折磨。
  孤独的卡波特找到了一個自己擅长的领域来缓解孤独感。他在文学创作中,用“爱”来抵抗孤独。孤独和爱,这两个永恒主题成为他的小说的主旋律:
  在《别的声音,别的房间》中,伦道夫堂弟说:“任何存于人的天性中的爱都是自然、美丽的,只有伪君子才会追究一个人所爱为何。”
  在《蒂凡尼的早餐》中,有人对郝莉说:“是的,生活就是这样。人们相爱,互相属于对方,因为这是获得真正快乐的唯一机会。”
  在《花房》中,奥蒂莉问:“恋爱时你是什么感觉?……啊,罗西塔眼神迷醉地说,你感觉好像辣椒撒在了心口,小鱼仔在你的血管中游弋。”
  在《草竖琴》中,库尔法官把爱当成某个宏伟计划的一部分:“一片叶子,一把种子,一阵骤雨,然后,一个能接受你从叶子那儿学到的东西、降雨催熟了的东西的人。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知道吗?它能占去一辈子的时间……爱是一条长链,就像自然是一条生命之链一样。”
  孤独的人对爱尤其渴望,而人类又无往而不在孤独之中。
  在别人眼中,卡波特是“怪胎”,也是天才。
  他有那么多毛病和怪癖:
  从不给某些人打电话,因为他们的电话号码加起来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
  不会住某个宾馆的房间,因为房间号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
  看不得黄玫瑰,因为黄玫瑰是他最喜欢的花;
  不允许同一个烟灰缸里摆着三根烟把儿;
  不跟两个修女乘飞机旅行;
  不喜欢在星期五结束或者开始一件事;
  他自称自己不能做以及不喜欢的事情简直无穷无尽……
  他因为一篇未完成的小说涉及某些名流隐私,而失宠于上流社会;又因为长期吸毒酗酒而于1984年8月25日这一天死去。他离开了,但恋着世界。他把足迹留下,他通过文学作品把足迹留下。
  时至他去世34年后的今天,人们一想起他,就想起《蒂凡尼的早餐》,想起《冷血》,想起《别的声音,别的房间》,想起与他相关的一切。我们也会在提到郝莉·戈莱特,提到玛丽莲·梦露的时候,用一瞬间想念这个叫作杜鲁门·卡波特的小个子男人。
  责编:梁红
其他文献
手风琴,是恋人的一种。  与小瓶分开后,我成了一名异性恋。倒不是说特意或者什么特别的缘由,只是自然而然地从那时起,遇见合心意的对象多半会是异性,渐渐地,我也就开始了与异性的交往。  和小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头发长度总是一致的。不论是我特地把头发烫卷也好把头发修短也好,不出半个月,多半会长成与小瓶一致的长度。久而久之,我也就懒得理发,只要小瓶把她的头发修好,我的头发便会趋向相适应的长度,像两个相约长
期刊
一、小 蓝  楼上的女士,我乐意把她想象成我的小白,除了小白,从来没能从哪位女性身上见过这般温文尔雅的举止。她说话声音不大,别人说话总能认真倾听,不急于发表意见。曾经在楼梯口听到有人称呼她为老师,但我知道,这世道,被人叫着老师的不见得就是老师,大师老师满街跑。我的“二主人”苹果也被人叫作“老师”,我至今不知道她是不是真老师。苹果吃喝玩乐无所不能,我几乎没见过她认真备过一次课,经常是睡到闹钟一叫再
期刊
一、镇与城  小说《对人世的怀念》被收录到作者第四部短篇集以前,没有单独发表过,而在小说集出版以后,这个被安排到集子底部的文本同样未能引起读者太多注意。从谋篇布局来看,《对人世的怀念》包含四个章节,第一章写回忆,第二、第三章是回忆勾连起来的当下,第四章既非回忆亦非当下;而从叙述节奏看,《对人世的怀念》又像是过于仓促结束的故事。但我以为这篇小说的写作至少曾被阿乙认真对待,于写作之初,他也必定是想将其
期刊
生與死的尊严(散文)
期刊
去年秋天,跟几个朋友聊了一次《理想国》(又译《王制》)。我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小伙子起身质问:你讲了这么久,只是讲故事,能不能总结一下柏拉图的观点、立场?  我立刻像个遭到投诉的淘宝卖家,细问客户需求。小伙子说,他在教科书或专业论文里读到的柏拉图,都是有观点有立场的柏拉图。而所有那些观点、立场,都可以简化成一句话或一个公式,等待现代聪明人的检验、反驳。小伙子认为,一场关于柏拉图的讲座,应该让聪明人就
期刊
1.一场冒险的战争  大军连续奔走了七天,快要进入敌人的腹地。寒风吹过阵阵黄沙,天气干燥,人马都困了。美翼王下令就地扎营,召众将领聚于中军帐,商讨进军路线。  长者师旷献计说,前方中路是广阔沙地,左侧是一条峡谷,只能容纳两三个人通过,右侧高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如今我军长途奔袭,士兵疲惫,宜先休整三天。敌军数倍于我军,以我对高鼻王的了解,他最有可能把大军驻扎于屏障之下,在广阔的黄沙地上摆开阵势
期刊
听,与一声鸟鸣醒来  被盗窃的微笑回到嘴角  晴朗的日子,和声留住金色的空间  眼下,十月中旬的雨掩盖了鸟影  雨傘下的生活,难以觉察之处  都是苟活的边缘  阳光或者雨水,再绵长一些  为这忧伤的人间,从前你爱它的暖色  现在你不得不适应漫长的沉闷  而这一切之前也发生过
期刊
收割完最后一茬晚稻,田间旷野就像谁的头发被剪掉了一样,可惜这理发师的手艺也太差了,东一块西一块那么难看,好像给癞痢头剪的。  鸡蛋大小的灰色大嘴雀一只一只地聚集起来了,整天就看见他们最活跃,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一大群一大群从山村里的这头飞到那头,那头飞到这头,远远看去,密密麻麻的如同一窝蜜蜂飞过。  腊风吹起来了,在阳光下,呼呼响,而且是乱风,呼一声卷起地上的树叶杂草,吹送到这边,呼一声又吹送到那
期刊
他脸上的光线柔和起来  岭南的明月抚慰了他的大海  从长安望回童年的韶关  崇山叠着几重峻嶺  再苦的地方,贫瘠的众夜  月亮,它不曾放弃每一座故乡  开通梅关,他释放了梅的光源  身着长袍在时间的大道疾走  滚滚长河夹带来庄严落日的小号声  他做过宰相,被皇帝赞许  那又怎样,他的身份只是一种角色  为诗歌所记忆,每一个乘月之夜  他才是唐朝的一枚月亮
期刊
夜色从失眠开始  我想睡却无从进入  梦境 仍然是往事  带来了风声 它们依稀  是一幅画的草图与完稿  一部电影的上集和下集 它们不相遇  它们本来就不可割裂  就像夜色与未眠的人  就像我追随失眠沉没于夜色之中  我在夜色里行走  唱记忆遗失的歌  玩成年后疏忽的游戏  它曾离开我 此际又回到我身边  空气里飘忽的声音充满暧昧的味道  如同花园酒店天桥下走走停停的女子  目光游游移移 张着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