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诘难”应当缓行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低迷时期,高管最需要激励还是最不应该激励?答案不言自明。可悲的是,在公众看来,理解薪酬激励机制远比炒作薪酬数字麻烦,所以我们看到的报道中总是充斥着让人胆战心惊的数字,却很少能看到理性的分析。
  出于工作需要,我订阅了关键词为“高管薪酬”的邮件新闻。这服务还真好,每天自动把你想看的新闻送到你的信箱,风雨无阻。早上一上班,我总会满怀期待地打开电子邮箱,好奇地看看那些平日里风光无限的商界成功人士们到底挣多少钱,然后评论一番:或因为他们干得多而挣得少而表示同情,然后在这一天剩下的时间里加倍努力工作,珍惜现在的好日子;或因为他们干得少而挣得多而捶胸顿足,感叹人世间的不平等。产生消极怠工的“邪念”,严重时甚至会失去理智地破坏生产工具——我时常想,阅读者以这样或好或差的心情展开一天的工作,工作效率相差得有多大啊!
  最早还觉得触目惊心,时间久了不免有点儿审美疲劳,而最近——看看邮箱里静静躺着的120多封未读邮件就知道,事情已经快发展到让我麻木的地步了,因为千变万化的新闻标题背后都在讲述同样的故事:拿着高薪的高管们灰头土脸。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似乎到了该说点儿什么的时候了,但又理不出头绪。一片喊打声中,要给出独立见解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平静的心绪。我擦掉头上的虚汗,放慢急促的呼吸,泡上一杯茉莉花茶,决定从我最擅长的付薪理念说超。
  
  需要怎样的付薪理念
  
  请先回答以下问题:在大家就“金融危机下应对高管限薪”普遍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限制高管们的哪部分薪酬?
  A 2009年基本工资
  B 2008年待发放的绩效奖金
  C 2009年的目标绩效奖金
  D 其他(如各类福利、补贴)
  你的答案就是你的付薪理念。简单统计了一下我看过的相关新闻,显然当下的主流答案是B,连大洋彼岸的奥巴马都被AIG给高管发放巨额奖金的事气得在演讲中失声,命令财政部长想尽一切办法阻拦,国会也威胁要对这群胆敢顶风作案的过街老鼠们征收高达91%的个人所得税——老美们玩儿起狠来还真不含糊。
  由于有具体的奖金数字作为证据,上述新闻的作者们语气都很“义愤填膺”。但问题是,也许高管会更加义愤填膺:当初绩效合同就是这么定的,公司现在也有支付能力,凭什么就不发给我了呢?就因为遭遇了金融危机?是,从道义上我们知道应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但好歹也得和人家商量一下呀!说不给就不给了,这不是中途修改游戏规则吗?
  最近Hay(合益)集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项题为“金融危机下的薪酬管理”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72%的受调查公司将不会调整2008年的奖金支付计划;在亚洲,这个数字是66%,跨国企业在华分支机构中则有82%的公司将不会调整2008年的奖金支付计划。意思是说:不分国界,地球上大部分雇主都决定在艰难时期尽量兑现当初许下的承诺。
  不管别人怎么说,在我看来薪酬有两大看似矛盾的特性:兑现时间的滞后性和激励作用的前瞻性。也就是说,企业所有者在给高管定薪的时候,希望通过薪酬的刺激改变他们未来的行为,督促他们努力工作,创造出好业绩。在这里表达的是支付意愿,谈论的是目标薪酬(换成白话,就是原本想给你的钱数)。通常股东或企业所有者这样表达支付意愿和目标薪酬:“如果你能做到……(目标),我就给你多少万奖金”,或“我会给你年薪多少万,只要你能做到……(接动宾短语,宾语是业绩目标)”。当高管实际领取薪酬的时候,具体数字往往是根据已经过去一段时间(通常是一年)付出的努力或达成的业绩计算的,这时候谈论的是实际薪酬,背后则是以支付能力为前提。表达方式通常是这样的:“根据你过去一年的考核结果,你今年的年终奖是多少万”,或者“综合考虑你过去一年的绩效和日常表现,我们将在原先目标奖金的基础上奖励/扣除多少金额”。
  
  戒掉“数字偏执症”
  
  经济低迷时期,高管最需要激励还是最不应该激励?答案不言自明。金融危机、利润下滑、成本紧缩可能导致支付能力不足,因而扣减当期薪酬,但没有理由停止激励高管在未来扭转困局。换句话说,不能因为当前形势困难,就排除了从未来业绩增量中拿出一块来激励高管的可能性。如果代价不那么高,而且不需要现在就付出这个代价,何乐而不为?当前国有企业暂停股权激励的做法值得商榷。毕竟,基于增量的股权激励工具如股票期权,其基本原理就是激励高管努力提升业绩,在未来公司价值的增量中分享一部分收益。尽管从会计处理上,这会影响当期损益,但只要事前科学设计、事后诚实披露,确保这样的制度安排能刺激高管改变行为提升业绩、带领公司走出困境,得远大于失。
  可悲的是。在公众看来,理解薪酬激励机制远比炒作薪酬数字麻烦,所以我们看到的报道中,总是充斥着让人胆战心惊的数字,却很少能看到理性的分析。前一阵人们奔走相告:马明哲居然想拿6000万元,我的美国同事们吓得差点儿把咖啡泼在笔记本键盘上。因为几天前我还对他们说,李荣融主任的讲话提到国企老总平均年薪不到60万元。美国同事听着我苍白无力的解释,心里一定在想:不是中国国企高管薪酬体系一夜之间被颠覆了,就是这家伙疯了。
  举一个例子。A公司高管的固定薪酬是10万元,目标奖金是30万元,但根据业绩好坏实际支付奖金在25万至35万元之间。公司决定今年在维持目标奖金30万的基础上,把实际支付奖金范围扩大,变成15万~45万元,同时提高业绩目标。股东希望通过这种变革来强化绩效导向。然而见诸报端后,这个故事的题目很可能变成“A公司高管逆市涨薪,最高年薪从45万飙升至55万。”这让我联想到国足世界杯预选赛惨遭淘汰后看到的一篇新闻报道。当时中国男足在7场不胜提前出局后,回光返照般地在最后一场毫无意义的比赛中胜了已出线的强队澳大利亚。这篇报道的题目就是:“中国队以一场胜利结束了南非世界杯之旅”——不明真相的群众还以为中国队在世界杯决赛中击败了巴西队,捧着大力神杯载誉而归。
  我曾经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滔滔不绝谈了三个多小时,试着构建我心目中适合国情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看到记者一边频频点头,一边记了密密麻麻好几页笔记,我不禁喜出望外,甚至违反采访惯例抢着买了单。然而文章发表后一看,三个小时的所有谈话内容都被简化成了一个个薪酬数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拿着杂志气得浑身发抖的样子。
  
  国企如何赢得未来
  
  “国企高管应该限薪”观点的另一个主要论据是:他们今天的业绩是在非市场竞争中,通过国家行为提供的资源才做到的,谈什么薪酬与国际接轨?非常好的观点。目前外企经理人市场和国企经理人市场之间的双向流动很少,最高管理者尤其如此。但要实现国资委“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大型国有企业”的远景目标,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可以看到这两个市场真正打通?尤其是相当数量的全球顶尖职业经理人通过“市场的手”而不是政治等因素流向中国的顶尖国企?或者,我们可以自信到认为根本不需要“引进外援”就能打造通用电气、IBM这样伟大的企业?
  当奥巴马发出高管限薪令的时候,一位知名学者不无担忧地说:“欲望洪水总要找到一个出口,在这里被堵住,它就会找到另一个渠道释放。”我们在和许多国企的合作中,见到一些非常优秀的管理者时,有时忍不住想问:和来自外企的高管相比,论才智、辛劳程度他们都毫不逊色。为什么愿意接受低得多的薪酬?有人说,因为除了薪酬之外,他们可以获取诸如权力、职位晋升、职务消费等方面的非薪酬补偿。有的高管年轻时选择了这条道路,从文化到领导风格都完全融入了企业。他们面对外资和民营企业抛出的橄榄枝最终都选择了放弃,因为担心离开的转移成本太高,也不一定能适应新的环境。但是,对于校园里那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才俊们,两种迥然不同的职业生涯将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暗示?这暗示又将带来怎样的行为选择?还有那些看了央企全球招聘广告后跃跃欲试的海外职业经理人,他们在得知真相后该不会惊吓过度吧?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游戏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政府的眼界可以很开阔,思想可以不受约束,但行为一定是谨慎而理性的。在引导民众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高管薪酬方面,舆论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毕竟,我们还指望国企高管们带领经济走出困境,走向复苏。对于那些踏踏实实埋头拉磨的老黄牛们,除了扬鞭,是否也应该考虑在他们前面吊上一捆香喷喷的干草?
其他文献
中国互联网界的风云人物方兴东曾于2002年创立了当时最新锐的博客中国网站。然而快速扩张却留下了一系列管理问题,原本前景乐观的第一次创业遭遇失败。如今,年逾不惑的方兴东决心重整旗鼓。然而,市场的变化、以往与风投合作的教训、个人管理经验的匮乏,使得再次创业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般容易。方兴东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创业路上,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让打击来得更猛烈些。”以“挑战微软霸权”闻名的IT评论
期刊
如今,待价而沽的并购标的遍布全球,中国企业面临着通过并购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机遇。然而,并购活动不容轻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不应以交易价格为本,而应高度专注大局和核心目标,并落实六大关键,让并购成为企业的领先能力。    虽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全球并购活动有所减缓,但在中国境内涉及中国公司的并购活动仍然保持强劲势头。2008年间,全球并购活动的总价值从历史高点下跌了约40%,但同期中国企业的国内并
期刊
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真的成熟了吗?应该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及企业到底有何影响?    在2009年之前,人民币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还主要是理论研究的课题,即使有一些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是从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化进程来看,这种进展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  而2009年的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大危机,让中国深切地体会到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掣肘,以及中国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相对被动的地
期刊
我们需要从“未来是湿的”角度理解社会性软件和社会性网络。原因无他,中国社会太干巴巴的了,需要加湿。  湿,是协同合作的态度。  湿,是社会资本的累积。  湿,是思维范式由一维而万维。  湿,是政治文化从一元到多元。  湿,是交流空间打破鸦雀无声,走向众声喧哗。  互联网,就,是中国的加湿器,未来的加湿器。    互联网和其他技术进步给群体动力学带来了一系列改变,使有机组织的产生穿越了地理和文化的鸿
期刊
“威士忌”一词由苏格兰盖尔族语“生命之水”衍生而来,是苏格兰民族的骄傲,亦在全世界范围内盛销不衰。2008年,苏格兰威士忌出口超过30亿英镑,相当于每秒钟出口97英镑。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十分钟情于威士忌,他在《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里喃喃低吟:“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只要我默默递出酒杯,你接过,静静送入喉咙即可,非常简单,非常亲密,非常准确。”  作为洋酒的种,威士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十
期刊
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微软与vc有类似之处,但也有深刻的不同,微软比VC更有长远打算,更注重发展战略。在微软创业的本质,是“在微软成功”,公司在文化、激励、人才培养等各个层面,建构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在公众眼中,微软公司就像它的软件产品一样,是一个严谨的可以精密运行的系统,但事实上,包括内部创业在内的一系列管理体制却让这家公司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每个员工不仅能够乐在其中,从公司的成功感受到自
期刊
商人的国度    杨晨:当前中国的企业家更多的意义上还是商人。传统的商人是低买高卖,依靠差价赚钱。从盈利模式上来讲,可能企业家是先采购原材料,然后进行研发,在价值链当中增值。不单单是赚取差价,还要担当社会的公益、股东的利益,他更多的是兼顾民众、政府部门,这可能是西方现代意义上现代企业家的观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是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十几年内形成的,超越商人意义的企业家有娃
期刊
近10年前,管理创新成为热门话题,现在再提起这个词,有着非常的意义。  这一段时期,美国模式不断带给各国企业以警钟与镜鉴,其中通用汽车的命运尤其引人反思:就是这家企业,曾经帮助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写成了《公司的概念》和《管理实践》两本巨著,因此被喻为了现代管理学的发源地;然而半个多世纪后,它却行将破产倒闭。  哪里出了问题呢?我们没有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策略大师加里·哈默在著
期刊
几近崩溃的全球金融系统显示出该系统在结构上的缺陷和监管上的问题。如何防御“系统性的缺陷”再度发生,二十国(G20)峰会开始重新审视整个系统。  不幸的是,二十国峰会依然老调重弹。依然遵循着金融稳定论坛、美联储和其他机构的做法。这些做法包括针对金融机构的不透明性,过度金融杠杆作用,过于庞大的金融机构,逃税天堂和对金融大亨贪婪的报酬奖励,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等问题的方案。以上的问题都很重要,但唯独忽
期刊
长远的社会史和经济史,与生命有机体一样,都在经历一个产生、发展、衰变、毁灭和再造的重复形式。这种周而复始的破坏式创新在诸多层面上都发生着作用:从个体企业到整体行业,从单一部门到整个国家经济体。  我们所从事的商业活动的周期是短暂的。以股票市场为例,时常面临着许多随意的波动,很少或几乎没有任何模式可循。无论管理学大师们试图告诉我们什么,历史并不会在个体企业或商业部门的层面上重复自己。正如古希腊哲人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