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阳光照心田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uwan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还是找个好工作呢?紧张繁忙的高中生活让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觉得自己正在遗忘儿时的理想,正在偏离自己的方向……”这几天,翻看学生的周记,已不止一次读到这样的话,他们怎么了,这让我陷入了沉思。一直以来,我自以为很了解他们,很关心他们,但从周记看来,这似乎只是假象,我的关心他们真的感受到了吗?我的教育他们又接受了多少呢?
  这让我想到了代建荣老师。一名智障学校的普通体育老师,但是他却培养出了近百名的奥运冠军,改变了无数孩子的命运。他说: “我只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每天告诉自己,我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或简单或复杂的体育动作,更要通过这些教给孩子们如何去爱别人,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当看到他为教会孩子们一个简单的系鞋带的动作却要重复几百遍,几千遍时,我不禁扪心自问,我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看待了吗?我关注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人生了吗?语文老师的责任难道就是板着脸,把教材、字典上的东西复制到课堂上吗?仅仅是教会学生读几个字,做几道题,最后考一个皆大欢喜的成绩吗?毋庸置疑,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钱理群先生认为,语文重在重建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太大,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我或许做不了太多,但我可以时时刻刻做一缕温暖的阳光,在和学生相处的每一节课,都能暖暖的照进他们的心田,慰藉他们的心灵。
  记得前段时间讲了一节公开课《荆轲刺秦王》,我由“斩首行动”这一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又结合时下盛行的穿越剧,设置了“如果你穿越历史,成为荆轲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做?”这样一个互动题目,一节课下来,师生配合得很默契。当我准备完美收官这节课时,在最后的拓展思维这一环节中,一个男生同学意外的提及了中日钓鱼岛问题。正当我不知如何继续时,突然看到教室后面的 “爱国主义”教育板报。于是,我便借机让学生们思考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这件事。最后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白:爱国是要通过努力来强大自己,而不是空喊一句“钓鱼岛是中国的!”。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其实理想、爱国、责任等等,不仅仅需要专门的说教,它更应该像春雨那样,润物无声的融入我们的每一节课里,融入我们的思想和理念中。
  记得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每次的作业后面都会给我留一两句话,比如:“老师,这次作业我写的特别认真,希望您能满意;老师,这是我从小到大写的最认真的字,您看好吗?”虽然话不长,但却是我每次批作业最期待看到的,因为那短短的几句话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感觉很温馨。当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她说:“因为您每次批作业都给我们写几句话啊!”我才发现原来老师的习惯也会被学生无声的模仿。就像钱理群先生所说,有时候“教师本身其实就是教材”。所以,只要我们为人师者愿做这一缕阳光,它就能照进孩子们的心田。阳光因为温暖,所以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田,而这又恰恰是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人文关怀。很多青年教师有这样的困惑,课堂气氛太难把握。有个比方特别形象,“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像中国的市场,常常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通常会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和学生们签订了《语文课契约》。上面明确的规定了老师和学生各自的责任、义务,包括课堂听课、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等几个方面。在我详细解释相关条款,每个同学认真阅读理解后,师生双方签字。这样只要有人违反,就严格按照契约来处理,对事不对人。记得有一次默写,班上一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居然反常的只对了一个,课下我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因为默写那天早上心情不好。于是,我什么都没说,默默的把贴在课本后面的《语文课契约》递给他,上面有一条是“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上语文课的情绪”,我不知道他是否真正体会到了这份契约代表的信任和责任,但是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一缕阳光虽不多,却能温暖一方心田。
  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是我坚持不懈的追求,构建学生们的精神家园我也责无旁贷,但我深知这一条路艰辛而坎坷,所以我愿意做一缕阳光,怀着惭愧而又幸福的心情,坚守在这小小的讲台,用人性的光辉,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其他文献
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而构造的词,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它既有口语的朴实,又有音乐的旋律;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还能表达丰富的情感。那么叠音词的这些作用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以为它的描写作用、音乐作用都是加强抒情效果的方式。因为前者属形式,后者属内容,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就强调指出,叠音词的使用是形象描写客体,反映主观情感的需要。我国从古到今众多的文学作品都十分擅长运
期刊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卷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翻译又是其中的重点,分值高,不容轻视。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学生普遍感到知识点繁琐,枯燥,不易识记,因此复习兴致不高,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用课文句子来带动文言复习。  其实文言文的知识基本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而翻译的涵盖面大,可以包含几个知识点,要想把一个文言句子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符合“信、达、雅”的标准,就
期刊
十年前看三毛看的狂热,看得心痛,看的忘记了读书,看的天空时而灰暗时而晴朗,看的失去了鉴别能力,失去了原则,数学课上,无所顾忌地看《梦里花落知多少》,老师给撕了,再买一本。在建筑工地上捡奇形怪状的石头,如获珍宝。在垃圾堆旁捡汽水瓶,用清水洗净,插上一大把青草。看到我无法模仿的时候,就掉眼泪。美丽的青春忧伤起来。  没想到大学的同桌也喜欢三毛,我们便约定做一生一世的好友,校园里我们长发飘飘,我们穿上长
期刊
新课程标准试行后,在现代文大阅读部分设置了二选一的命题模式,主要涉及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两类作品的阅读理解。其中实用类文本是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开设的选修课,于2007年第一次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它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使试题进一步贴近生活,引領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是新课标试卷的显著特色。实用类文本主要包括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在具体题型中对应新课程标
期刊
我们山东教育的改革,为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基本不变的课程内容和缩短过半的授课时间,以及每天近三分之一的自由学习时间,再加上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都亟待提高的高一新生,都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出了严峻地挑战。  多么渴望找一本针对性强、极具参考学习价值的书啊。《魏书生文选(第一卷)》,尤其是其中的《培养学生的效率感》一文,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使我豁然开朗。文中
期刊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说: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 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嫌尤其美”(《绿水亭杂识》)。另外、王国维也认为“词之最工者”当首推“后主”,“南宋诸公不与焉”(《人间词话册稿》)。的确,李煜词不仅继承了前人的风格和成就,融入了自身的经历和艺术创作和开拓,还影响了秦观、李清照这些颇具成就的婉约派词人,同时也启发了苏轼、辛弃疾那样的豪放大家,以后受其影响者也不乏其人,时至今日依然有
期刊
近几年来,语文逐渐沦落到“爹不疼,娘不亲”的地步,其学科性质致使它愈加不受重视,但作文却是每年高考之后备受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作文的成功与否也是决定语文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出色的考场作文呢?我觉得除了让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多读、多看、多写之外,在评讲这一环节上,教师上好每一节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多姿多彩的评讲课也至关重要。  评讲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若想让学生
期刊
“培优”是学校工作中一个重要任务,为了让一些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老师们绞尽了脑汁,耗费了大量的心力,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在培优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警惕尖子生的心理问题  优秀学生因为成绩好,一向被老师们关注、照顾,时间长了,容易引起骄傲心理,自视甚高,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曾经有一个学生,在几次大考中都名列前茅,学校把他作为明星级的学生到处宣扬,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期刊
进入高中以来,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学习占据,彼此很少交流,同时,由于能力不同,学生之间差距也越来越大,尖子生和落后生各有各的生活空间,彼此更是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怎么才能让学生更加团结呢?我以为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一、设立互帮互助小组  老师可以把学习好的和较为落后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多给他们合作探究的空间,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期刊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怎样披文入情呢?想象。想象是披文入情的钥匙。赏析文学作品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还原作品所描绘的情景,可以创造性地加入自己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境、情感、意蕴。  一、通过想象再现意境  对于写景散文和诗歌,通过想象再现意境,更容易感受到景物的特点,同时也更容易揣测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比如教学《荷塘月色》,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