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质疑,努力生成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1974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追求在有限的课堂里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充分做到开放而创新,我认为应当着重抓好思与辩两个方面,在思辩中生成高效课堂。在思辩中生成高效语文课堂,必须做到三步走。
  一、质疑促思,做足思与辩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质疑是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发表见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文本是一种引导,教师是另一种引导,要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首先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要有精彩的生成,就要有精心的预设。学生的自发质疑要建立在教师有效抛疑的基础上。
  二、思考促辩,在辩中深入理解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学生的质疑只能够作为思辩的基础,要在课堂上实现教学目标,还得在课堂上充分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唇枪舌战中放飞思想,步步深入理解,最后得出明确答案。
  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学生的质疑大多围绕着课文讲了一个皇帝由于痴爱新装而上当受骗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以免被骗,以及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在嘲笑皇帝的愚蠢的同时,对于一个一眼就能看穿的骗局,为什么能畅行无阻,直至最后被一个小孩戳穿?两个骗子为什么竟敢毫无顾忌行骗到皇帝头上?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研读课文。有说是因为皇帝太爱新装了,骗子投其所好,所以能行骗成功。但马上就有不同声音出现,有人说如果皇帝不是自身没做好,自觉没有尽职尽责的话也能识破骗子的谎言。这时又有人说是大臣的的问题,如果大臣能说真话也能戳穿骗子的骗局。几种看法争执不下,于是新的辩点就自然地生成了。这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促使学生在辩中继续思考,骗子、皇帝、大臣三者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学生继续思考,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说是骗子骗倒了皇帝,大臣们才不敢说真话的;有说是骗子先骗过了大臣,再由皇帝信任的大臣使皇帝彻底相信的。这时候,笔者继续让学生思考大臣为什么由怀疑到相信,并且还充当了骗子的帮凶?直到此时,学生才弄明白骗子之所以能够行骗成功,主要是因为有昏庸的皇帝才会有不说真话的臣子,之所以有不说真话的臣子就是因为有昏庸的皇帝。皇帝都不能分辨出真话了,说了真话结果又会怎样呢?于是在一个虚伪的世界里,是谁也不敢说真话的。最后被一个小孩戳穿的真正原因就是小孩子还没有被这种虚伪的社会风气污染。
  三、思辩结合,自然生成高效课堂
  真正高效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乐学,能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于无疑处生疑”,激发学生争议的精神,营造便于争议的条件,培养善于争议的能力,让师生在互动、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上《羚羊木雕》的时候,我想起了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以上的分析重点体现的是矛盾冲突的父母一方应作出的反思,那么“我”呢?“我”是否就“全不怪”呢?“我”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呢?我把这些疑问一一向学生提出。很快学生就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孩子的友情最珍贵,而父母在送“我”木雕时并没告之如何的宝贵,送人之后却重财轻义,父母的方式欠妥,要怪的是父母;一派认为“友情诚宝贵,亲情价也高”,做儿女的应该体谅父母,并为父母着想,而“我”的表现太消极了,应该怪“我”。正在大家为应该怪谁而争论不休时,有个平时很少出声的同学脸涨得通红。笔者马上意识到她有话要说,于是把她请了起来。她接过话筒就说:“他们有的说父母的方式欠妥,有的说“我”的表现太消极了,那为什么不讨论一下怎样做才好呢?”接过她的话题,我马上就让学生从辩中转入对新的问题的思考。经过一番思考,学生各抒己见。有说父母应该与儿女多沟通,从而避免女儿不知木雕的重要而误送人的矛盾发生。有说女儿也应主动跟父母交流,也许能以我与万芳的珍贵友谊打动父母,从而使父母在真情与宝物之间重新衡量,重新抉择。还有的说从万芳的表现可以看出万芳是个明白事理的女孩,如果“我”把事情跟她说清楚,并真诚地跟她道歉,就能够取得她的原谅,她们依然是好朋友,这样的处理也能避免与父母的冲突。通过这样的疑促思,思生辩,辩中思,思后再辩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已经突破了文本。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学习衬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围绕文章如何塑造藤野先生这一“伟大”形象梳理课文,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较长,是用早期白话写成的,又有很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要多读课文。课上时间不可能通读,只能是有重点地朗读。  2.本文
期刊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深有感触: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找了武夷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个小学教师都要面对的,我的做法是: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
期刊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多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但是怎样引导,引导成功与否,所起的作用也大相径庭。  我们怎样引导呢?  初中阶段的学生,怀着一个颗稚气的童心,对他们所学的以及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美的向往,怎样让他们的世界更生动美好呢?这就要我们下功夫,力争把语文课上的丰富多彩,以下是我上语文课几点的心得:  一、课前充分的准备(吃透教材,根据学生构思教学)  二、
期刊
情感是一种教育动力,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运用得好,可以大大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具体表现为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活动,情感教育则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结合个人语文教
期刊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学生主体,因材施教  新课改依然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就是把学生学习是课堂的主体地位这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教师所面临的主体就是学生。所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体现出来,所有的教法和学法都应该以学生为
期刊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要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
期刊
我校语文组提出了“诗意语文”的设想,并创立了“诗意语文工作室”。也是从那个那时候开始,我才明白原来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是充满诗意的。  就在我深深迷醉于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的时候,我也陷入了深深地迷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该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种诗意的氛围呢?  巧的是接下来学校下发了《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这本书,我便如饥似渴的读起来了。不久,我校荣幸的邀请到了余老师来我校讲课,
期刊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里头,首当其冲,是重头戏。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让人感到头疼的问题,它不像阅读训练那样有课文、有教参,重难点一目了然。因此,老师怕上作文课,学生怕写作文。其实,从古至今,阅读与写作文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们应当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机的渗入到课堂阅读训练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写作水平。怎样才能让二者有机结
期刊
在21世纪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为语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有了信息技术这双翅膀,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信息技术,精炼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故事,远离生活实际,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的困难。而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