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一直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大多数经济学者认为,尽管近期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仍具巨大增长潜力。
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趋稳
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从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的组合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好的,经济增速仍保持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并已经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随着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趋稳。我们将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充分利用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空间较大的优势,充分发挥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实施结构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着力刺激消费需求,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着力稳定外部需求,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温家宝在答问时说:“我可以告诉大家,今年我们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没有超出财政预算的硬约束,也就是说完全都在财政预算内进行的。我们之所以这样,把今年的增长速度降低到7.5%,就是为了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无论是货币还是财政,还有充足的力量,即使财政近两个月增速也有大幅下降,但是到7月底我们收支相抵还有一万亿的余额,我们历年结余的还有1000多亿的稳定调节资金,我们将适时地把它作为预调微调的措施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解读说,当前,我国加快重点项目的投资安排和支出进度,这方面已经可以在两会批准的预算框架之内解决,已经够用了,不涉及其他储备政策的问题。当前预算安排包含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大,不需要效仿1999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制定的“政策加码式”的预算调整方案,只要适当地加快支出进度,就可以实现预调微调概念之下的政策扩张。
贾康预计,今年我国安排8500亿元的财政赤字,目前财政收支相抵还处于盈余状态,根据经验,随着支出进度的加快,今年最后一两个月会使赤字的具体表现在指标上明朗化。
中国经济前景依然看好
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开幕首日,中国经济成为各方与会人士最为关注的议题。与会人士纷纷表示,尽管近期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放缓,但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仍具巨大增长潜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认为,“本轮经济危机可能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但中国经济还能以8%的增速持续增长20年,中国经济应该能在今年第四季度恢复(增速),但中国必须留点余地,为中国应对长期的全球金融危机做好准备。”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了32年,这本身就是世界的奇迹,过去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表示,短期看“中国经济三季度应该见底了,主要是因为投资项目四季度能够发力了,明年一二季度就往上了。”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未来三四年放缓是必然,但不认为会持续十年之久。如果能在未来十年中的前3至5年抓紧时机深刻改革,很可能会出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李稻葵指出,中国经济至少未来10年还会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因为尽管过去33年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尽管过去10年增长速度接近11%,但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贫穷的经济,人均发展水平也仅仅是美国的18%。就算中国经济未来出现问题,出现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出现拉美化,中国经济仍然还可以达到美国经济的35%的潜力,如果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则可达到美国经济的75%。这个潜力是非常大的。
“尽管潜力存在,但要面对的现实是中国经济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是内部问题。”李稻葵说,投资增长速度的下滑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投资增速从过去25%左右下降到今年的20%(已经包括物价因素),如果考虑物价则更慢。固定资产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是房地产的投资额下降很快,从往年的30%下降到今年的15%。假如房地产增速能从15%提升到20%,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就能从7.9%提升到8.2%。
“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并不代表中国经济在放缓,我们不觉得是悲观的。因为经济要长期保持增长本来就是挑战,所以我们对中国的商机是非常有信心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对新兴市场以及全球经济也是非常有信心的。”波士顿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Hans—PaulBürkner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表示,现在全球经济都在下降,外需很弱当然也会对中国经济有影响。除此之外,中国经济还面临国内结构调整的因素,所以中国经济落到8%左右,这不是坏事。但是要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稳定增长,也很重要。这是平衡的两个方面。现在中国政府正在出台很多政策,来支持经济的恢复,这是很好的。
依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
2012年天津达沃斯论坛期间,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应该抓住当前经济放缓的关键改革期,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行,并就当前经济政策指出,可以更多依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
李稻葵表示,可以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CPI不会很快增长,应该会稳定在2.5%,全年会在2.8%以下,但核心的并不是货币政策,而是财政政策,还是要刺激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可以分为四类,李稻葵表示,一类是民生性建设,第二类是投资新兴、绿色产能,这两类都是应该推出的。而第三类重复性建设、第四类与当地资源禀赋不相匹配的投资建设,都是要不得的。
李稻葵还说,未来三到五年,可能是中国经济20年来最重要的时间段。如果能下定决心采取根本性措施,那么就能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释放发展的潜力。三件大事非常重要:一是改变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础,完善法制环境;二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基本的福利制度,市场经济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必须有基本的福利制度来保障,基础的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对中国非常重要。三是重新认识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更加积极地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
林毅夫提出,推动内需有两大工具,投资和消费。其中投资能够在短期内刺激经济,提高生产率,并进一步拉动消费;而欧洲依靠消费拉动经济的模式已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对于近期中国制造业、外贸等官方数据呈现的景气度低迷,林毅夫强调,中国需要更多依靠财政支出而非信贷支出来拉动经济。货币政策的宽松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和金融投资活动,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这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创造就业岗位,为经济高增长奠定基础。而消费在刺激需求方面则是缺乏可持续性的。
朱民表示,中国经济还面临着巨大的结构调整的任务,因此,在整个刺激经济的过程中,要将拉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有利于民生这三重目标结合起来。“要达到这个目标很不容易,但是可以做到的,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只是为了经济增长速度而过分的强调投资。调结构的任务应该同样包含在支持经济增长稳定之中。”朱民说。
对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中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要把中国的自主创新从原来的粗放型转为可持续发展。不能像以前那样拼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成本,而是要加大研究、开发自主品牌。其次,在转型的过程中要注意就业问题。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转型中可能会减少一些工作岗位,这必须通过服务业来跟上,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这是转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此外,一定要解决三个方面的差距,就是收入分配的差距、城乡的差距、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如果把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就会很顺利。
魏建国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潜力需要我们来挖掘。比如利用好科技的力量,将产、学、研紧密结合,制造有科技含量的产品,推广并贸易市场化。这将为中国经济创造巨大的活力。在他看来,新兴产业,包括新材料、新工艺、化学工业、生命化学、能源、低碳经济等行业未来最具增长潜力。此外,服务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趋稳
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从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的组合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好的,经济增速仍保持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并已经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随着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趋稳。我们将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充分利用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空间较大的优势,充分发挥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实施结构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着力刺激消费需求,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着力稳定外部需求,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温家宝在答问时说:“我可以告诉大家,今年我们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没有超出财政预算的硬约束,也就是说完全都在财政预算内进行的。我们之所以这样,把今年的增长速度降低到7.5%,就是为了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无论是货币还是财政,还有充足的力量,即使财政近两个月增速也有大幅下降,但是到7月底我们收支相抵还有一万亿的余额,我们历年结余的还有1000多亿的稳定调节资金,我们将适时地把它作为预调微调的措施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解读说,当前,我国加快重点项目的投资安排和支出进度,这方面已经可以在两会批准的预算框架之内解决,已经够用了,不涉及其他储备政策的问题。当前预算安排包含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大,不需要效仿1999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制定的“政策加码式”的预算调整方案,只要适当地加快支出进度,就可以实现预调微调概念之下的政策扩张。
贾康预计,今年我国安排8500亿元的财政赤字,目前财政收支相抵还处于盈余状态,根据经验,随着支出进度的加快,今年最后一两个月会使赤字的具体表现在指标上明朗化。
中国经济前景依然看好
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开幕首日,中国经济成为各方与会人士最为关注的议题。与会人士纷纷表示,尽管近期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放缓,但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仍具巨大增长潜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认为,“本轮经济危机可能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但中国经济还能以8%的增速持续增长20年,中国经济应该能在今年第四季度恢复(增速),但中国必须留点余地,为中国应对长期的全球金融危机做好准备。”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了32年,这本身就是世界的奇迹,过去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表示,短期看“中国经济三季度应该见底了,主要是因为投资项目四季度能够发力了,明年一二季度就往上了。”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未来三四年放缓是必然,但不认为会持续十年之久。如果能在未来十年中的前3至5年抓紧时机深刻改革,很可能会出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李稻葵指出,中国经济至少未来10年还会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因为尽管过去33年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尽管过去10年增长速度接近11%,但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贫穷的经济,人均发展水平也仅仅是美国的18%。就算中国经济未来出现问题,出现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出现拉美化,中国经济仍然还可以达到美国经济的35%的潜力,如果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则可达到美国经济的75%。这个潜力是非常大的。
“尽管潜力存在,但要面对的现实是中国经济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是内部问题。”李稻葵说,投资增长速度的下滑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投资增速从过去25%左右下降到今年的20%(已经包括物价因素),如果考虑物价则更慢。固定资产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是房地产的投资额下降很快,从往年的30%下降到今年的15%。假如房地产增速能从15%提升到20%,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就能从7.9%提升到8.2%。
“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并不代表中国经济在放缓,我们不觉得是悲观的。因为经济要长期保持增长本来就是挑战,所以我们对中国的商机是非常有信心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对新兴市场以及全球经济也是非常有信心的。”波士顿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Hans—PaulBürkner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表示,现在全球经济都在下降,外需很弱当然也会对中国经济有影响。除此之外,中国经济还面临国内结构调整的因素,所以中国经济落到8%左右,这不是坏事。但是要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稳定增长,也很重要。这是平衡的两个方面。现在中国政府正在出台很多政策,来支持经济的恢复,这是很好的。
依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
2012年天津达沃斯论坛期间,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应该抓住当前经济放缓的关键改革期,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行,并就当前经济政策指出,可以更多依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
李稻葵表示,可以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CPI不会很快增长,应该会稳定在2.5%,全年会在2.8%以下,但核心的并不是货币政策,而是财政政策,还是要刺激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可以分为四类,李稻葵表示,一类是民生性建设,第二类是投资新兴、绿色产能,这两类都是应该推出的。而第三类重复性建设、第四类与当地资源禀赋不相匹配的投资建设,都是要不得的。
李稻葵还说,未来三到五年,可能是中国经济20年来最重要的时间段。如果能下定决心采取根本性措施,那么就能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释放发展的潜力。三件大事非常重要:一是改变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础,完善法制环境;二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基本的福利制度,市场经济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必须有基本的福利制度来保障,基础的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对中国非常重要。三是重新认识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更加积极地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
林毅夫提出,推动内需有两大工具,投资和消费。其中投资能够在短期内刺激经济,提高生产率,并进一步拉动消费;而欧洲依靠消费拉动经济的模式已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对于近期中国制造业、外贸等官方数据呈现的景气度低迷,林毅夫强调,中国需要更多依靠财政支出而非信贷支出来拉动经济。货币政策的宽松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和金融投资活动,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这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创造就业岗位,为经济高增长奠定基础。而消费在刺激需求方面则是缺乏可持续性的。
朱民表示,中国经济还面临着巨大的结构调整的任务,因此,在整个刺激经济的过程中,要将拉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有利于民生这三重目标结合起来。“要达到这个目标很不容易,但是可以做到的,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只是为了经济增长速度而过分的强调投资。调结构的任务应该同样包含在支持经济增长稳定之中。”朱民说。
对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中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要把中国的自主创新从原来的粗放型转为可持续发展。不能像以前那样拼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成本,而是要加大研究、开发自主品牌。其次,在转型的过程中要注意就业问题。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转型中可能会减少一些工作岗位,这必须通过服务业来跟上,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这是转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此外,一定要解决三个方面的差距,就是收入分配的差距、城乡的差距、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如果把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就会很顺利。
魏建国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潜力需要我们来挖掘。比如利用好科技的力量,将产、学、研紧密结合,制造有科技含量的产品,推广并贸易市场化。这将为中国经济创造巨大的活力。在他看来,新兴产业,包括新材料、新工艺、化学工业、生命化学、能源、低碳经济等行业未来最具增长潜力。此外,服务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