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从意识里流淌出来的文字

来源 :都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于我而言,有着太深的意义。它给了我莫大的慰藉,犹如孤单寒夜里的灯盏。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文学。我被那些文字的力量所深深震撼,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读得越多,思考得越多,終于,也开始动笔了。
  小说不仅仅是讲故事这么简单。在创作过程中,小说与生活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慢慢显露在我眼前。小说固然依靠着情节,刻画出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人物。这些都是虚构的,但一定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小说是一个故事,一种感觉,一种人生,一种命运,一种态度。而小说,就是要表现这一切。
  在落笔前,我会勾勒好大致的人物、情节以及故事发生的大背景。这也就是所谓的小说三要素。但这并非一成不变,在实操中,构思与实际落笔的差别还是不小的。落笔时,只要有个大方向,剩下就交给情感。
  在创作过程中,情感始终处于我脑海的上游。或者说,推动我往下写的动力即是情感。我坚信文学是人的情感的本质力量,这一力量会通过文字这一媒介物化呈现出来。我在写《走在森林里的人》时,几乎全篇文字都是从我的意识里流淌出来的。这篇小说采用了意识流手法,把意识里的幻象组合成一个意识里的世界。文字跟随意识不断推进,把脑海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流动着的,组合成一个巨大的意象空间。当完成之时,有种畅意痛快之感。这种感觉是极其舒适的,也仅仅在完成一篇满意的作品时才能体会到。
  创作是个痛并快乐的过程。所谓“痛”,大概是无可避免的。处于瓶颈期时完全写不出一个字的感觉十分痛苦。这个时候便要努力“克制”自己,一旦挤破了头想去构思,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在那个时候不能绷紧了弦,而要松下来,灵感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这个时候只要把它捕捉记录下来就好了。
  我是个平凡的人,从各个方面而言。世界太大,宇宙太大,大到有些时候我会忘记我是存在的。但唯有在写作的时候我能感受到我还存在着。最后我想引用《至爱梵高》里的一句话:“总有一天我会用我的作品昭示众人,我这个无名小卒,心有瑰宝璀璨绚丽。”
其他文献
读《一生此刻》尤为缓慢,我是在翻动书页时谛听到了什么或是在字词之间要努力搜寻什么?也许全不是,我只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慢,来体会作者行走在尘世的姿态。  与小虫可以说得上是君子之交。心意相合,无热络来往,更不絮叨日常琐碎。但我知道,不管在太原还是重庆、成都,不管他在旱西关街口叫我一声姐,还是远隔千里于华岩寺一间小屋里寂寞地抄录碑文,都是原来的那个小虫———眼神干净、心性悲悯,有情感、有血性,更有对诗
期刊
家长有话说  我的担心,你永远不懂!  不少家长通过QQ、微信等社交媒体“倾诉”他们对孩子某种行为的担忧和焦虑。  兮兮妈:孩子最近脾气很大,想做一件事情总希望马上去做,不然就急得哭,还有就是别人说不得她,说了也要哭,反正就是喜欢哭。  丹丹妈:我家孩子一点也坐不住,老师反映说她在幼儿园总喜欢跑来跑去的,这令我很烦恼。  蕊蕊妈:蕊蕊特别喜欢说脏话,总是不分场合地说“狗屎”“大便”之类的话,有时候
期刊
纵观诗坛,谁会想到在纪念百年新诗之际,除了一些占山为王的伪诗人和伪主义外,还有一些横踢马槽的狂妄之徒,更多的是一片混乱和芜杂,丑陋和放荡,荒唐和恶搞的无耻之境,令人生厌,而更为痛心的是,一些诗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些掌握话语权的要人还在推波助澜,更使乱象横生,混淆了人们对诗歌的真正认识。  诗坛泥沙俱下,坚持个性写作和主体价值写作的诗人愈来愈少,而诗人王立世却是个例外。  在生命旅程中坚守探索精
期刊
《张顺走了以后》是我第一次尝试小说创作,但在动笔之前已经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小说在处理故事性并不算强的非宏大题材方面应当如何入手?老实说,故事性对于读者来说一直拥有永不衰竭的魅力,但我思量再三,还是想尝试以非故事性的写作方向做一次努力。  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我写下了《张顺走了以后》。这篇小说讲述了大学生张顺在暑假打工期间在串串店所遇的种种。令人暖心的左美美给他专门炒了一碗剩下的莜面,却被众人闲话
期刊
闲时我喜欢看电影,当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后,被震撼到了,于是自己也想尝试写一个类似主题的故事。  《阳光灿烂的日子》着重表现马小军经历青春的洗礼,省略他最后如何变成了和大家一样灰色的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故事则更像是一个寓言,着重展现导致小四杀死女同学所经受的无形压迫。  不同于两种电影的侧重,我在这篇小说里想更多地表现少年面对理想与现实两个世界差异的反应。库切曾说
期刊
王珂(东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著名诗评家):梁老师好!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我在做关于诗歌的一个全球性的访谈调查,以便给后代和研究者留下一些音像资料。梁老师是老朋友,1980年代主编《城市文学》发过我的诗,尤其是发表了包括《城市天桥》在内的组诗,对我是重要的一首,显示了梁老师作为编辑的眼光。1991年我们在甘肃嘉峪关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年会上第一次见面,2014年和2017年又在重庆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
期刊
一  这是一部不合常规常理的有些异质的“我行我素”的长篇小说。但是,这又是一部写故乡、土地、人物、人性、自然、现实、历史和社会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一部不仅朴素、简单、自由,而且快乐、忧伤、美丽的长篇小说。  《一个人的哈达图》(北岳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让我想起了著名女作家迟子建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我对文学与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有知
期刊
面孔是我一直都喜欢的一个意象,不知道为什么,我脑海里总是有这样一幅景象:无边的平原上,巨大的面孔升起。这可能是一个梦,以一种恐怖的面貌出现,却并不恐怖。从此以后,在各种写作的尝试里,我便致力于去展现一个人或某个人的面孔。《面孔》就是在这样一种情绪下产生的,当然,简单来看,这和那个“面孔”的恐怖景象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可是,一个不可知的图景和脑海里的虚构,并不一定就需要什么确切的联系。  在小说
期刊
十六岁那年,我第一次见到海,那次旅行,我们住在民宿里,想象中高贵的鲍鱼像白菜般堆在桌上,我并不觉得好吃。我们穿着泳衣从村子里走到海边,我们扑进海里,海水咸得要死。与山崖上那块石碑合影要花钱,同行的人都没有合影的意思。我们花钱坐船在离岸不远的地方转了转,每个人紧抓着船边张大嘴笑,还没十分钟,我们又回到了石头滩上。  《乔江》这篇小说源于一则新闻,台风过后,渔村的海滩上发现一具渔夫的尸体。我把这个新闻
期刊
人总有什么想表达的东西,可我却不善言辞。  我喜欢写小说,我想表达一些东西,将我平日不说的话和一些想说的话在文章中展示出来。通过我的视角,我观察事物的角度去讲述一些故事。我的文学功底不够,我尽可能地去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去还原一件事的经过。对于小说的一些技法我不是很会用,文字功底也不够,不过我想我能真实地展示出一些东西,让小说人物贴近生活或许也是可以的。  我和家人去一个养牛的山头回来之后,我萌生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