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它以短小的篇幅、优美的旋律、凝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而倍受世人喜爱。
  我国是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诗经》。可以说,诗的语言贯穿整个汉民族的历史。尤其是今天,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养成;注重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样,在汉语教学中,利用诗歌的文学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之一。下面,笔者就多年的学习实践,对诗歌教学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重视诗歌教学。《礼记》——《经解》中,孔子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意思是凡亲身到一个地方,那里的教育情况就可以看出来,凡是老百姓温柔敦厚的,那便是诗教的结果;老百姓不仅温柔敦厚而且很聪明,那便是学《诗经》学得很深入了。这就是说学诗的作用在移情,在改变人的性情,使人心走上正道。其实,《论语》里也记载了孔子对诗的看法: “不学诗无以言”。就是说,不学诗连讲话都讲不好。还一再强调诗歌的作用“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也就是通过诗歌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团结他人,表现自我,调节心理。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重视诗歌教育,有时甚至把它放到教育的首要地位。当然,我所说要重视对诗歌的教学,虽不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诗人,但我们能把美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里,丰富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那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其次,要重视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新教材初中语文每册所选诗歌在十五首左右,加上现代诗,初中阶段所选诗歌多达百余首。其中很多诗歌文字浅显易懂,无须做过多的讲解,正确朗读,读出节律,读出意境,读出感情就可以了。而中学生因为生活、生理、心理因素的变化,往往容易忽视诗歌的朗读,特别是公开的场合。如郭沫若的《街市》、李白的《行路难》等,教师在教学中不多让学生反复朗读,就很难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内涵。可是,诗歌的学习只停留在朗读阶段是不够的。好的语言,需要我们长期学习和积累。古诗和现代诗里有许多优秀的语句,在教育人们、启迪智慧方面是别的文学体裁无法替代的。学生和教师在学习时,无不被其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所打动。而这些精练的语言如不指导学生背诵,让它成为自己的语言,不是太可惜了吗?因此,在教学中,对那些写景、抒情、议论比较深刻的句子,每学期我都要组织学生花很长时间去记背。
  诗歌大多是作者情绪和情感的抒发,不像别的文体,内容丰富,表意完整。它美丽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受文体的限制大多隐晦,甚至很抽象。需要我们在学习中用心去体会。中学生通过六七年的学习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学习研究一首诗(无论是新诗古诗),我们更应该关注诗人心中的念头(志向,情感,情调);关注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关注诗歌构造的艺术境界。而脱离了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学习,是达不到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的。在诗歌教学中,往往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太注重一字一句的翻译和理解,而不注意诗歌的整体感知。一首诗的教学,教师用很长时间去讲解,学生埋头将书本记得满满的。在这样的分析理解中,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韵味很难在教学中突显出来,实在是废力不讨好。其实很多诗歌的意境和思想,都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比如,我们在学习陶渊明的《饮酒》诗时,只注重字句的理解,就很容易忽视作者归隐田园的闲适心情。在教学中,我总是先引导学生读诗的韵味、节奏、意境。通过反复朗读,务必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多指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诗意的条件下,再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很少作单一的翻译。即使要讲解,也要让学生多谈自己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
  其实,学习诗歌如此,学习别的文章也要这样。教学方法的改进只不过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所有学科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初中学生在学习中暴露的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教学中,我除了使用上述方法之外,也在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不错。比如,自编自唱。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流行歌曲,用古诗歌中的一些名篇来配流行歌曲的曲调会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如《满江红》、《春江花月夜》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成了课堂里学生喜欢的歌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古诗、《致橡树》这样的现代诗,用流行歌曲的曲调编辑给学生唱,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能不高兴吗?
  多媒体技术已在普遍使用,如利用它来提高学习效率,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的传统教学,课堂容量太小,形式太单一,学生易生厌倦情绪。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这样的教学手段,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中,我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等多媒体现代技术来教授诗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春望》、《使至塞上》等诗时,我用电脑技术将诗歌的作者、背景、内容、意境展示到大屏幕上。甚至诗歌的配音朗读、背景音乐、实时画面制作到屏幕上去。学生上语文课,就像在看电影、看电视一样。学生每次上课后,都会产生意犹未尽的感叹。
  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写作诗歌,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也很期待。我总是在教学结束后,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如用不同的书法形式,在废旧的报纸上用毛笔抄写,或是根据所学诗歌的特点,自己仿写。这些做法,虽不能让学生一时写出精美的诗歌,但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增强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组稿编辑:陈丽萍
  (作者单位:16285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尼尔基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在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班主任也应将“和谐”理念引入班级的建设和管理上来,不断理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以达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班主任应协调哪些方面的关系呢?  一、协调好班主任自身与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若存在一种亲密无间、形同鱼水的关系,班级的一切工作便会顺理成章,一切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同水火、格格不入的话,即便是制定最严格的
期刊
【摘要】对校园文化的定义,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对象、范围下定义、举例子、用图示的方法进行论述,重新认识校园文化建设。  【主题词】校园文化 建设 新认识  校园文化,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笔者做了八年的校园文化建设者,在改中做,在做中改。但校园文化建设仍不规范,仍是这里贴几句名言,哪里挂几幅标语,红、蓝、白相互映衬,花花绿绿,还着实感觉自己在做校园文化建设。有时在教师们津津乐道授业、解惑的时
期刊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思想转变为前提,以趣为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开创小学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新的教学方法,这才是关键。我认为要实施创新教育,应努力做好以下五点:  一
期刊
语文是一门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学科。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形象性,注重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的任务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要调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云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和愉悦进行形象思维的活动增强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和进行形象思维的兴趣。有效增强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教师在其具体的教
期刊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是初中语文教师的迫切任务。   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师生角色  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
期刊
“老师,谢谢您!”   这是我在南川区任教时所教的一个孩子在今年教师节时给我的来信中的第一句话。他在信中说道:“老师,是您对我的信任,让我有了重新学习的勇气;是您对我脆弱心灵的小心呵护,才使我能够健康成长。”这是当初在全校老师中小有名气的“不愿教”吗?我半信半疑的往下看。  “还记得那次我在教室里小解在同学的饭碗里吗?”看到这句话,我深信他就是以前那个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小强了。“那天早上,我一来
期刊
要搞好班级工作,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坚持“一个标准”,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教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
期刊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的、难点、重点及学生实际,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并能准确解答出的一种教学手段。有研究表明,提问的艺术和问题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注意提问的态度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
期刊
低年级是以识字为重点,教师应让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有兴趣,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自主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