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种苦恼的传统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zhu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上次写蒋复璁(字美如,号慰堂)老师,是1990年他去世的时候,我正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斯机构(Smithsonian)作研究。文章发表在台湾《新生报》。转眼间,20年过去,那家报纸已经没有了。
  蒋老师在台湾做过中央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我上他的课,是史学系的博士课程。他教我们“版本目录学”,地点在故宫博物院宿舍。学期结束,他都要请我们吃饭,那是一件大事。
  大约30年前,蒋老师曾经跟我们讲过,“中国知识分子的毛病,在于不谦虚”。当时我对这句话,没有什么了解。但是这种话少有人说,也就印象深刻,记到现在。30年后,这句话我有了体会,对老师更加佩服,更有无限的感念。
  在中国,儒家一直是知识界的主导学派;知识分子自然也多所遵循其传统教化。儒家的基本形象,大概可以用“温良恭俭让”几个字形容。这几个字可以代表孔子的形象,也可以代表儒家的形象。换句话讲,儒家是以谦恭有礼的谦谦君子形象著称。但是,《史记》上却记载,两千五百年前当孔子见老子的时候,老子劈头就说他“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孔子回去对他的学生说:今天我看见龙了!表示他对老子的佩服。
  老子为什么说孔子骄傲呢?儒家不是在行为上要求谦虚有礼吗?老子的说法必有其深义,他绝对不是说孔子的言行举止骄傲;如果他说孔子的言行举止骄傲,那是与孔子形象完全相反的事情。老子在说什么呢?
  儒家由孔子开其宗。孔子个人有一种气味,而影响到整个儒家风格;那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固执态度。这种态度,并不是在社会上蔑视习惯礼数,所谓的没有礼貌;而是骄傲地面对自己的存在及命运。在老子的立场,他认为这种态度完全不实际,没有用,所以他说“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老子说孔子骄傲,是说孔子面对自己的存在及命运时不谦虚;是说孔子以为主观和客观可以相对抗,理想和现实可以相对抗的态度不谦虚。老子出于一片好意,表示不要活得太辛苦了。孔子也受教,但是他做不到!否则他也不必说老子是龙;龙代表千变万化、可望不可及。
  孔子到了一定年龄,个性也有所改变。例如他说“五十而知天命”,司马迁也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可见50岁以后的孔子,渐渐知道天命难违;知道主、客观间的互动与妥协,是人生常态。《易经》是强调主、客观变化,而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完全相反的学问。孔子注意《易经》,表示他对存在与命运的骄傲有了转变。他开始对存在与命运有了谦卑的感觉,他终于了解老子要他谦虚是什么意思。他的“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那句话,非但谦卑且有忏悔的意思。孔子不再年轻气盛。
  虽然如此,辛苦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仍然是儒家的主轴精神。子贡是这样,所谓“赐不受命”;孔子家乡的人也是这样,所谓“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后世的孟子、荀子以至世世代代的儒家信徒都是这样;对于个人的存在不谦虚、对于命运不谦虚。这种不谦虚,孟子表现得最激烈,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老子说孔子的“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就是这种“舍我其谁”的骄傲。以个人而言,“我”之于社会中,何其渺小;抱持着绝对的高人一等心态,与整个社会相计较,何其痛苦?以社会而言,若是人人都怀抱“舍我其谁”的心态,相互纷争,社会何其混乱?这种骄傲不是为人处事上的、礼貌上的骄傲;而是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自尊的表现。这种心态若是不得控制,便走上狂妄自大的路;所谓“狂简”。这是老子批评孔子的原因,也是两千多年来,儒家信徒的痛苦根源。
  儒家自汉代起,成为中国的法定学术。印度佛教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也对中国有极大的影响。佛教有好多派别,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很大;以佛教的立场而言,那种差异称之为因缘说法。而各种派别间,最能够为中国知识界接受的,自然要说到禅宗。
  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的说法,除了天台、法相、三论、华严四门以外,密、净土、律、禅是专门讲如何解脱修行的法门。这四个解脱修行法门中,禅宗最能够与中国原有的老、庄思想相结合。同时因为禅宗不讲鬼神,与其说它是宗教不如说它是哲学。这种介于宗教与哲学间的思想,很受中国知识分子青睐。魏晋清谈,固然可以说已有禅宗影子,唐宋以后的知识分子,谈禅更是普遍。宋代理学混合儒、释、道三家,那释的部分不涉鬼神,便以禅宗为主。明代王阳明建立心学,也是名义上遥接孟子“求其放心”之旨以为儒学延续,实际上禅味十足。否则王氏末流泰州学派,也不会得“狂禅”之名了。
  禅宗对中国知识界影响大,而禅宗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要将禅宗与其它宗派作个比较了。禅宗所以不像宗教,因为它非常强调自修,也就是认为人可以因为修行而成佛。唐代六祖慧能到黄梅见五祖弘忍时候,二人的对话,把禅宗的风格表露无遗。五祖说:“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立刻顶他一句“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六祖这句“惟求作佛”把话讲得很清楚:不做和尚。不做罗汉,不做菩萨,只要作佛;其它都是“余物”——剩下的东西!这种精神的涌现,似乎又见儒家孟子那种“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的凌厉气势。而“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更是能够和“惟求作佛”千古辉映,不过一个要成圣,一个要作佛。
  就宗教而言,要作佛虽然是大气魄,但是要作佛是苦的。这个苦处并非过程辛苦之苦,而是它与宗教的基本功能背道而驰。宗教很简单,它的存在目的是予人安慰;通过对于一种未知而不得求证的信仰,让全能者赐予保护与希望。但是要作佛,却是通过修行,让自己变成那个虚无飘渺的全能者。既然要做全能者,可以因为修行而变成全能者,那么,所有全能者能够给予人的安慰,便都因此而消失了(因为,自己即是那个想象中的全能者)。这是禅宗作佛之苦,它的苦与儒家那种要成圣的苦一样:因为对存在与命运的骄傲,导致现实上与精神上的磨难。
  宋代禅宗五派之一,法眼宗三祖永明延寿禅师在《四料简》上说得好:“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禅宗修持加上净土宗修持,好像老虎有了角一样厉害)什么意思呢?原来净土是要上西天,而礼拜阿弥陀佛的。延寿禅师希望禅子们除了一心作佛之外还要念佛礼佛,希望禅子们除了自参自修外,还要对佛菩萨表示一定的尊敬,表现一定的谦卑。进而明白人定胜天固然不错,但是天助自助又未尝不好?除去自我修持,让佛菩萨加持、帮助有什么不好?既然信佛,何必拒佛于千里之外?去掉这种无意义的骄傲与固执,才是成佛之道。
  孔子的“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和永明延寿的“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是儒家与禅宗领袖的真心法语,无上忏悔。然而,千年过去了,儒家依然慷慨激昂,禅宗依然慷慨激昂;中国的知识分子,也依然因为慷慨激昂而苦恼。因为,面对存在及命运时的不谦虚,是一种最大的苦恼根源。
  蒋老师说“中国知识分子的毛病,在于不谦虚”,是一种深刻的观察。
其他文献
华少,《中国好声音》的当家主持,在2013年的夏天引爆了一股网络热潮:“正宗好声音,正宗好凉茶。欢迎收看由凉茶领导者xx宝,独家冠名播出的xx宝中国好声音。这个夏天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好听的声音……”。8秒钟113字的广告词,超快语速一时间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竞相模仿。华少由此被人们称为中国好舌头。过去,伶牙俐齿的主持人,往往被人们称为国嘴、省嘴、市嘴;如今,则常常被诙谐地称为中国好舌头、x省x市好舌
美国史学家汤姆斯(Thomas Laqueur)在钻研了西方历代医学和自然哲学的相关文献后,于1990年发表论著(Making sex:body and gender from the Greeks to Freud)指出:我们今天熟悉的生物学上的所谓男女差异的言说,其实并非自古皆然的共识。在特定的历史情境和二元价值体系支配下,长期以来西方生命科学对有关男女性别差异的自然知识做了一系列非客观的诠释
读到陈俱先生翻译、复旦大学陈绛教授校阅的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SamuelWells Williams)所著的《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煌煌两大册,极其厚重,不禁对两位陈先生付出的艰辛劳动由衷敬佩。此书出版,令我心情格外激动,是因为我也曾想将此书译成中文,并已翻译了一部分。后因此项工作实在太艰巨而作罢。2002—2003年,我曾到香港浸会
《浮光流年》是一本随笔集,作者的网名叫西西里柠檬。据说这个人在网络上很火,还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一名干部呢!在封面上找了半天,未知真名何许?出差途中随手翻一翻,就觉得吸目夺魂,不可抵御。轻灵飘逸的思绪、幽婉洒脱的风格、一往情深的诉说、一气呵成的文字,如风吹起,如云飘散,如花初绽,如影摇曳,或激昂、或悠扬、或深沉、或嘹亮,生命的歌咏凝聚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溯流而上,我发现作者的心灵深处埋
官无封建 吏有封建  问:您在新著《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一书中谈到了近世中国历史关键点的问题,您认为中国历史的关键点都有哪些?  韩毓海:历史的实质就在于变化,而只有抓住历史变化的关键点,方能透悉历史规律——即变化之所以然。  考察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整个汉代乃至古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就在于上层贵族与基层豪族之间的争斗,而国家只有抓住了盐和铁这两个最大的社会财富,才能调停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版,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已清晰明确,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终究是隐性的,如何让隐性的素养显性化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所言:“以往的教学多在知识技能与教材上呈现,现在主要考虑基于教材的情境建构,以及如何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1]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环境,是人们行为
我藏有两本林纾译作的早期印本。这两本书是十来年前在地摊上以今天看来是极低廉的价格买来的。一本是《海外轩渠录》,“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1906年)孟夏月首版”,“中国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第五集第六编,署“英国狂生斯威佛特”原著。另一本是《吟边燕语》,“光绪三十年七月首版”“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说部丛书第一集第八编,原著者署“英国莎士比”。  《海外轩渠录》即今天大家熟悉的《格利佛游记》,所谓大人
《人与衣:张爱玲(传奇)的服饰描写研究》,邓如冰著,即将出版  秦兆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发表过一篇文学论文,题目叫《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当时我读了颇受感动,至今认为是在那时读到的一篇很好的文学论文,现在我将它的副标题移用于女性文学研究上。  一个文化领域的兴起,都是在与旧有的文化传统对立的意义上被自觉提倡的。女性文学也是在与男性文学对立的意义上发展起来的。这几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带有规律性
由中共西湖区委、西湖区人民政府、西溪湿地管委会主办,杭州西溪研究院、中国湿地博物馆、杭州西溪红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杭州与红楼梦”研讨会不久前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行。蔡义江、周思源、土默热、孙玉明等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学专家齐聚西溪,探讨杭州与《红楼梦》的文化渊源。  中国红楼梦学会发来贺信,著名红学收藏家杜春耕向杭州西溪红学研究中心捐赠了我国最早的《红楼梦》连环画、红楼梦镜画、《红楼梦》甲戌本等
西湖的景致美不胜收:夜观三潭映月,33个月亮的奇观令人惊艳;烟雨朦胧的断桥残雪使人想起优美的传说;众多的名人墓碑发人们思古之幽情;西湖泛舟又让人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不同的意境。这真是“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无怪乎苏轼发出衷心的赞美:“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无怪乎一年四季,西湖总是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不知是否受孔老先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