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革命老区盐池作为宁夏首个具备脱贫退出条件的贫困县,2018年将迎接国务院考核验收,但脱贫只是底线任务,实现乡村振兴、富民奔小康才是新时代的新目标。在全区脱贫富民、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中打好頭阵、当好先锋,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方针,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把盐池打造成宁夏乡村振兴和脱贫富民的示范县。
围绕产业兴旺,做精做优特色农业。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导向,完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强县。壮大“1+4”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擦亮“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中国荞麦之乡”金字招牌,做大做强以滩羊为主、黄花、中药材、小杂粮、牧草为辅的特色产业,坚持高品质、高端化、高效益发展路子,集中打造中北部现代草畜、北部沙生中药材、南部绿色小杂粮三大特色产业带,加快推动特色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不断扩大盐池特色品牌影响力,力争到2020年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名牌农产品40个以上,以滩羊为主的特色农业总产值超过16.8亿元,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加快三产融合发展。研究出台《盐池滩羊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规划》,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努力把盐池建成全国高端羊肉生产核心示范区和宁夏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光伏+”等新业态,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游、黄花菜采摘节等特色旅游,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各类家庭农场和专业化合作组织,加大龙头培育力度,拓展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完善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到2020年,建成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18家,培育鑫海、坤美等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家,积极支持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等龙头企业上市。
突出生态宜居,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以开展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抢抓国务院督查激励土地利用等政策机遇,协同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生产方面,坚持绿色发展,围绕全国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县工作,深入开展全县土壤详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控网络。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快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改造进度。到2020年,新建气化乡镇4个,全县45.6万亩扬黄及库井灌区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全覆盖。生活方面,重点从建设思路、技术细则、产业结构、功能分区、村镇绿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定位每个村镇的主题特色,尽可能保持乡村固有的历史、文化、风俗、风貌,尽可能体现乡土气息、盐池特质、宁夏风情,让人记得住乡愁。到2020年,全县美丽小城镇建设实现全覆盖,所有中心村达到美丽村庄建设标准。生态方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抓好移民迁出区、生态脆弱区、沙化土地的生态恢复,因地制宜推进美丽村庄绿化、灌区林网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产业化,加快发展柠条平茬转饲利用、生态旅游、庭院经济等绿色产业,把生态资源变为促民增收的绿色财富。到2020年,全县林木总面积达到390万亩,草原补播改良面积达到277万亩。进一步深化完善农村环境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美丽乡村长效管理主体责任和管护标准,不断提高长效管理能力,提升农村整体品位。
紧扣乡风文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推动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风清气正的文明乡村。持续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围绕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巩固提升“育人塑魂”工程、“诚信盐池”建设成果,深入开展“三先开路话脱贫”主题巡回演讲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传承创新乡土文化,培养一批乡土文艺人才,通过举办“盐池县文学艺术奖”系列评选活动,深入挖掘盐池优秀的红色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文化,并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发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各类农村文化阵地,广泛开展充满浓郁乡村特色、农民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展现新风貌,弘扬真善美,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引导农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实现乡风民风建设与全面小康建设协调发展。
立足治理有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总体治理思路,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夯实基层基础。以开展“三大三强”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基层党建活力提升工程,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向农村各类社会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延伸覆盖。深入实施“三个带头人”工程,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着力壮大基层干部、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深化县委巡察工作,狠抓“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涉农领域不正之风,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大力推行代办协办帮办制度,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创新治理模式。大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实村代会和村监会制度,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加强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和“惠民诉讼服务站”建设,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以“法官村干部双助理机制”为主的多元矛盾调解机制,深入开展“无上访村(社区)”创建活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大力塑造乡村德治秩序,注重树立宣传新的乡贤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农民家庭和睦、守望相助,实现“德”润万家。
聚焦生活富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好日子。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项目,统筹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程,既要脱贫,更要富民。要加大农村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保障力度,特别是抓好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示范、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的落实工作,让广大城乡居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着眼长远,抓好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又要立足当前,抓好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既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主动性;既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又要吸引和激励各类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伟大事业中来。总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富民战略在盐州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G
(作者系盐池县县长)
责任编辑:花菊萍
围绕产业兴旺,做精做优特色农业。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导向,完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强县。壮大“1+4”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擦亮“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中国荞麦之乡”金字招牌,做大做强以滩羊为主、黄花、中药材、小杂粮、牧草为辅的特色产业,坚持高品质、高端化、高效益发展路子,集中打造中北部现代草畜、北部沙生中药材、南部绿色小杂粮三大特色产业带,加快推动特色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不断扩大盐池特色品牌影响力,力争到2020年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名牌农产品40个以上,以滩羊为主的特色农业总产值超过16.8亿元,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加快三产融合发展。研究出台《盐池滩羊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规划》,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努力把盐池建成全国高端羊肉生产核心示范区和宁夏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光伏+”等新业态,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游、黄花菜采摘节等特色旅游,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各类家庭农场和专业化合作组织,加大龙头培育力度,拓展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完善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到2020年,建成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18家,培育鑫海、坤美等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家,积极支持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等龙头企业上市。
突出生态宜居,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以开展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抢抓国务院督查激励土地利用等政策机遇,协同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生产方面,坚持绿色发展,围绕全国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县工作,深入开展全县土壤详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控网络。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快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改造进度。到2020年,新建气化乡镇4个,全县45.6万亩扬黄及库井灌区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全覆盖。生活方面,重点从建设思路、技术细则、产业结构、功能分区、村镇绿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定位每个村镇的主题特色,尽可能保持乡村固有的历史、文化、风俗、风貌,尽可能体现乡土气息、盐池特质、宁夏风情,让人记得住乡愁。到2020年,全县美丽小城镇建设实现全覆盖,所有中心村达到美丽村庄建设标准。生态方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抓好移民迁出区、生态脆弱区、沙化土地的生态恢复,因地制宜推进美丽村庄绿化、灌区林网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产业化,加快发展柠条平茬转饲利用、生态旅游、庭院经济等绿色产业,把生态资源变为促民增收的绿色财富。到2020年,全县林木总面积达到390万亩,草原补播改良面积达到277万亩。进一步深化完善农村环境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美丽乡村长效管理主体责任和管护标准,不断提高长效管理能力,提升农村整体品位。
紧扣乡风文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推动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风清气正的文明乡村。持续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围绕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巩固提升“育人塑魂”工程、“诚信盐池”建设成果,深入开展“三先开路话脱贫”主题巡回演讲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传承创新乡土文化,培养一批乡土文艺人才,通过举办“盐池县文学艺术奖”系列评选活动,深入挖掘盐池优秀的红色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文化,并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发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各类农村文化阵地,广泛开展充满浓郁乡村特色、农民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展现新风貌,弘扬真善美,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引导农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实现乡风民风建设与全面小康建设协调发展。
立足治理有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总体治理思路,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夯实基层基础。以开展“三大三强”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基层党建活力提升工程,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向农村各类社会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延伸覆盖。深入实施“三个带头人”工程,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着力壮大基层干部、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深化县委巡察工作,狠抓“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涉农领域不正之风,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大力推行代办协办帮办制度,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创新治理模式。大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实村代会和村监会制度,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加强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和“惠民诉讼服务站”建设,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以“法官村干部双助理机制”为主的多元矛盾调解机制,深入开展“无上访村(社区)”创建活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大力塑造乡村德治秩序,注重树立宣传新的乡贤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农民家庭和睦、守望相助,实现“德”润万家。
聚焦生活富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好日子。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项目,统筹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程,既要脱贫,更要富民。要加大农村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保障力度,特别是抓好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示范、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的落实工作,让广大城乡居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着眼长远,抓好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又要立足当前,抓好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既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主动性;既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又要吸引和激励各类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伟大事业中来。总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富民战略在盐州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G
(作者系盐池县县长)
责任编辑:花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