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导学”是为彻底改变传统的教条主义教学模式而探索出的一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方向的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学案与导学相辅相成密切结合,其重点在“导”,旨在变传统的“要我学”模式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我要学”。学案必须要能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为主体,教做主导”,将学习的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这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几点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经验,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改变教学模式和理念
“学案导学”以导为教、以导引思,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狭隘的教学模式,摒除“填鸭式”教学等弊端。科学利用“学案导学”,能让学生体会到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设置导学。
1.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要努力做到上课伊始就引人入胜,牢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实际的认知状况和教材内容,精心安排好开讲导语,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比如,在学习《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先让学生进行成语填空:千 万缕,锦 前程,牛郎 女,衣 还乡, 入扣,花拳 腿。
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参与,然后教师讲述:这些成语都和丝或丝织品有关。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中国的丝绸举世闻名,古代西方称中国为“丝国”,反映了他们对古老东方的美好想象。历史上贯通东西方的一条著名的国际交通要道就是以中国的丝绸命名的,即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将追溯历史的足迹,感受先辈的辉煌,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探究之旅——寻访“丝绸之路”。
2.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学习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精心组织的学习活动,教师搭建学习平台,给学生预留探索体验的空间,提供学习资料,引领探索方向。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研习教材内容和资料素材,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新知识,在新知识与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思考。
比如,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烧杀抢掠,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犯下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学习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日军侵华罪行,最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如“日本在南京以中国青年作为拼刺刀的对象”“日本侵略者用活人做细菌试验”“日军制造细菌炸弹”等血淋淋的真实照片,给学生构成视觉冲击,之后进行感想讨论交流,让学生感悟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学生纷纷表示要毋忘国耻发愤图强。
3.构建网络,拓展升华
历史网络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学生把教材中散落的历史事件和联系通过总结贯通形成系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初中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网络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理清历史事件的线索,抓住主线,进行横向联系,纵向相关,多层次、全方位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才能达成历史学习目标。比如在教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课的最后教师可提问:“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了解,你是怎么认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学生通过思考,明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反映了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英法美综合国力强,成为巴黎和会的操纵国,美国成为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受到的凌辱是当时中国落后造成的。今天要提高综合国力,就要大力发展科技,发展科技的历史重担就落在同学们的身上。这样,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从而使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到实现。
二、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编写学案
教师要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编写不同的学案,保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那么应当怎样科学地编写学案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初步的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学习目标
学案编写时,要认真参照课本内容仔细研究和深入分析,杜绝照搬照抄课标上笼统的条目式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设计学案目标要分梯度,依据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可将学案目标分别设为基础目标、发展能力目标和延伸目标,学案必须标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2.把握内容
在编写学案时要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并作出明确的具体要求。具体地说就是要深入研究教材,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学习目标,总结出哪些内容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哪些内容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并分别将它们编写在学案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要求。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
历史学案的设计需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继续深入学习。编设学案时,要依据学习要求积极拓展知识,研究方法,发现规律,并把它们设计成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
历史课会涉及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的内容,学习这类内容时,我尝试改变传统的先让大家分析原因,再描述过程,最后总结结果的死板单一的授课模式。我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当时的君臣或谋士,积极设计方案,开展辩论,选出最佳方案,大家兴致很高,踊跃发言。比如,学习鸦片战争内容时,我让学生以朝臣的身份说出朝廷应该怎样应对殖民者的鸦片倾销和坚船利炮。大家经过思考讨论,纷纷发言列举应对措施,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也自然地引出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积极反抗殖民侵略的忠臣志士的爱国思想及抗争事迹,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当然,创设探究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提问要具体,杜绝大而空,问题之间要有层次性。在探究阶段,注意营造和谐、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才符合心理学“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学得最好”的原理。
4.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如果当堂已经涉及较多的跟踪练习题,或者是学习涉及历史规律和方法总结相对较多的课,需要给学生留出整理时间,安排他们自我归纳和总结,以利于他们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如果当堂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少,思维容量较小,而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时,可以筛选几个检测题进行当堂测验。当然,课堂测验题要掌握好难度和数量,尽量做到“少而优”,最好使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
总之,为了方便使用和保存,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学案的设计需要根据教材具体章节的内容确立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分梯度导学导练,拓展知识面等内容。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思路清晰,更娴熟地把握知识衔接;才能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历史问题的理解和探究上来;才能扩充课堂的思维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注:本论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为2010tjk313。
参考文献
[1]武传伟等.“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8).
[2]胥子明.合作学习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0(3).
[3]于霞,马世章.“学案导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2001(4).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改变教学模式和理念
“学案导学”以导为教、以导引思,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狭隘的教学模式,摒除“填鸭式”教学等弊端。科学利用“学案导学”,能让学生体会到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设置导学。
1.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要努力做到上课伊始就引人入胜,牢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实际的认知状况和教材内容,精心安排好开讲导语,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比如,在学习《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先让学生进行成语填空:千 万缕,锦 前程,牛郎 女,衣 还乡, 入扣,花拳 腿。
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参与,然后教师讲述:这些成语都和丝或丝织品有关。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中国的丝绸举世闻名,古代西方称中国为“丝国”,反映了他们对古老东方的美好想象。历史上贯通东西方的一条著名的国际交通要道就是以中国的丝绸命名的,即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将追溯历史的足迹,感受先辈的辉煌,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探究之旅——寻访“丝绸之路”。
2.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学习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精心组织的学习活动,教师搭建学习平台,给学生预留探索体验的空间,提供学习资料,引领探索方向。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研习教材内容和资料素材,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新知识,在新知识与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思考。
比如,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烧杀抢掠,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犯下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学习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日军侵华罪行,最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如“日本在南京以中国青年作为拼刺刀的对象”“日本侵略者用活人做细菌试验”“日军制造细菌炸弹”等血淋淋的真实照片,给学生构成视觉冲击,之后进行感想讨论交流,让学生感悟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学生纷纷表示要毋忘国耻发愤图强。
3.构建网络,拓展升华
历史网络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学生把教材中散落的历史事件和联系通过总结贯通形成系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初中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网络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理清历史事件的线索,抓住主线,进行横向联系,纵向相关,多层次、全方位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才能达成历史学习目标。比如在教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课的最后教师可提问:“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了解,你是怎么认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学生通过思考,明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反映了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英法美综合国力强,成为巴黎和会的操纵国,美国成为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受到的凌辱是当时中国落后造成的。今天要提高综合国力,就要大力发展科技,发展科技的历史重担就落在同学们的身上。这样,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从而使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到实现。
二、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编写学案
教师要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编写不同的学案,保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那么应当怎样科学地编写学案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初步的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学习目标
学案编写时,要认真参照课本内容仔细研究和深入分析,杜绝照搬照抄课标上笼统的条目式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设计学案目标要分梯度,依据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可将学案目标分别设为基础目标、发展能力目标和延伸目标,学案必须标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2.把握内容
在编写学案时要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并作出明确的具体要求。具体地说就是要深入研究教材,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学习目标,总结出哪些内容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哪些内容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并分别将它们编写在学案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要求。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
历史学案的设计需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继续深入学习。编设学案时,要依据学习要求积极拓展知识,研究方法,发现规律,并把它们设计成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
历史课会涉及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的内容,学习这类内容时,我尝试改变传统的先让大家分析原因,再描述过程,最后总结结果的死板单一的授课模式。我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当时的君臣或谋士,积极设计方案,开展辩论,选出最佳方案,大家兴致很高,踊跃发言。比如,学习鸦片战争内容时,我让学生以朝臣的身份说出朝廷应该怎样应对殖民者的鸦片倾销和坚船利炮。大家经过思考讨论,纷纷发言列举应对措施,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也自然地引出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积极反抗殖民侵略的忠臣志士的爱国思想及抗争事迹,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当然,创设探究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提问要具体,杜绝大而空,问题之间要有层次性。在探究阶段,注意营造和谐、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才符合心理学“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学得最好”的原理。
4.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如果当堂已经涉及较多的跟踪练习题,或者是学习涉及历史规律和方法总结相对较多的课,需要给学生留出整理时间,安排他们自我归纳和总结,以利于他们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如果当堂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少,思维容量较小,而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时,可以筛选几个检测题进行当堂测验。当然,课堂测验题要掌握好难度和数量,尽量做到“少而优”,最好使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
总之,为了方便使用和保存,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学案的设计需要根据教材具体章节的内容确立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分梯度导学导练,拓展知识面等内容。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思路清晰,更娴熟地把握知识衔接;才能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历史问题的理解和探究上来;才能扩充课堂的思维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注:本论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为2010tjk313。
参考文献
[1]武传伟等.“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8).
[2]胥子明.合作学习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0(3).
[3]于霞,马世章.“学案导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2001(4).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