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政治课“吸引力”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改变滞后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现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这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究与变革,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趣味教学
  怎样使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学习,使学生感到学得愉悦轻松、实际有用?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教师能够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它具有观点的哲理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话题的新颖多变性等特点,这为教师组织趣味性教学提供了可能。
  我们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和知识有丰富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以自己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热忱,促使学生热爱知识,勤奋学习。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感,以具有适当难度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以精湛完美的教学艺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以具有创造性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二、创新教学
  传统教学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忽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正是提出问题才是“知识之母 ”,才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来看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我们要从引导学生思维的求疑、求异、求广做起。
  第一,求疑。古人把读书看成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明代陈献章认为,“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陶行知先生更把“疑问”和创造发明联系起来。但是,在我们现在的学校里,从编写的教材到教师的讲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往往都要求一个完美而严整的体系。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知识会越来越多,而问题却越来越少,其实,任何公认的理论、完美的体系都包含着许多未知的领域和可疑的成分。因此,“信”总是相对的,“疑”是绝对的。疑问是一种未知的知,是由未知通向知的桥梁。我们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教师的问题必须提得确当,有一定难度,使学生有兴趣。
  第二,求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另一途径是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就是变换一个角度,用不同一般的甚至是逆向的、反常的思维思考。学生在获取知识或解决问题时,通常总是会采用一套习惯的思维方式,但是如果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培养的话,那么这一套思维方式很容易形成学生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我们生活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常规情况下,思维定势会习惯地、迅速地做出反应;但另一方面,如遇到新情况或情况发生改变时,思维定势常因不能变换而使思维闭塞、呆滞和僵化。我们应鼓励学生一不迷信权威,二不人云亦云,要有独立见解。
  第三,求广。具有创造思维的人,往往能在一定时间内,对一个问题从各个不同方面进行思考,从同一个对象中产生多种分化因素,发散出大量观念,从而得到一个恰当的观念。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常会遇到不存在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答案的情况,或者即使有这样的答案,但当时还不知道或未被认识。于是我们也常会想出两个或几个可解的答案或假说,其中很难说一个一定比另一个好或正确。
  三、课外教学
  学校教育从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而走向专门化,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然而,学校教育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个严重缺陷,把自身隔离在与社会绝缘的高墙深院内,封闭在狭窄的课堂之中。这种封闭的教育与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生活隔绝,使学生思路闭塞、视野狭窄,面对现代开放社会的种种复杂变化会束手无策,难以适应。
  在只重视传授知识的传统思想影响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内容到形式是封闭式的,学生仅活动于课本和课堂的小天地里,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现代社会要求通过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大批适应时代变化的、具有开放性思维方式、多元智能结构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学要联系实际,注重实践。
  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时代性、现实性。要把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新成就以及国际风云变幻的新情况不断补充到教学中来,特别是要结合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使教学内容看得见摸得着,具有现实性。
  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新颖性、活动性。教学过程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建构多途径、多渠道的,具有新颖性的社会活动,改变单一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迈出校门,面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考察访问等社会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中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并思考社会现象和问题,从而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
  在教学形式上,要有直观性、多样性。教学形式应该为教学内容服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中学生思维的形象直观性很强,教师应注意用大量生动、贴切的直观性事例加以分析引导,同时注意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
其他文献
一个学校办得好与坏,关键要看政教工作是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要培养出一批什麽样的人才,关键看政教工作详细塑造出人们可效仿的怎样的榜样。由此从一个榜样到十个崇拜者,再由十个崇拜者发展为一百个跟随者,又一百个跟随者带动上千个响应者。为此说,政教工作是方向,是灵魂。如何体现政教工作的方向及灵魂的作用,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量管方案,使人们的行为有章可循,使人们的思想有形象可追随。  思想方面以雷锋的事迹教育
期刊
关键词:电脑音乐、高潮、编配    前言:一首歌曲的质量往往由音乐的高潮部分决定,因为高潮是给听众印象最深的地方。因此处理好音乐的高潮部分是每一个从事电脑音乐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一首音乐作品中,高潮是最激动人心的部份,能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它是歌曲情感的最好表达。质量高的音乐作品其高潮部分往往处理得非常好,能给听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音乐高潮一般分为两大类型,积累型和爆发性,积累型的音
期刊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研究不仅是新课程标准下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这两门学科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语文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是既包括语文现象又包括文学现象的。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它是用以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是人们彼此交际的工具。人们在使用这一工具时所形成的语言现象,显然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内容。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本身就有一部分直接隶属于艺术美的范畴,是传统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期刊
学语法,找规律,做个有心人;变复杂为简单,巧记固定搭配。下面就部分语法知识进行归纳:  一、非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可分为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它在句子中的作用很多:除了不作谓语外,它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与复合宾语(主语补语或宾语补语)。有些及物动词后面接不带to的不定式作复合宾语。这些动词归纳如下:一感,二听,三让,四看。再加上help somebody(to)do so
期刊
“即兴”本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术语,其含义是对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它是瞬间产生的一种思维反应。课堂教学中一节课或一节课中的某一环节,因故没有(或不能)按原定的教学程序进行授课,由教师随机自由地组织教学;或者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或即时信息或学生思维反应等创造了一种最佳教育契机,促使教师变通性、创造性地实施教育,这便是“即兴”教学艺术。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化学教学中的“即兴”发挥,对
期刊
内容提要:如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幼儿自私、胆怯、不会交往、不会合作等社会性行为能力的缺乏。通过创设区域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能力的发展。因此,探索以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创设、指导原则、方法、途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揭示区域活动和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内在联系,尤为重要。  关键词、区域 社会行为 促进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
期刊
内容摘要:中老年教师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要进行教育观的尽快转变,用现代教育观代替陈旧思维定势,树立现代学生观、现代教师观、现代教学观。  关键词:主导 主体 教学观    立国富民,教育为本。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深入,信息化现代教育走进课堂,标志着人类教育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理化生实验室高标准的建设和实施,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切近实际,切近生活,更具有操作性、验证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
期刊
查重是图书分类的先决条件,是图书馆编目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查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分类标引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个机读目录数据库的质量,最终影响文献的开发和利用。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推动了图书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使图书编目利用网络进行已成为现实。在编目过程中,文献查重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查找馆藏重复记录,而是包括查找可以利用的外部数据库资源,分编工作的重
期刊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学生求知欲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求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探究学生的学习规律,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做过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点滴感受。  一、利用生动语言, 增强探索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
期刊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一提起英语写作,则是学生挠头,教师摇头。每次无论是月考,还是期中期末考,甚至是平时的小测验,面对最后的写作题,大多数学生都要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半天才能勉强凑出一篇自己也不大懂的文章来,而面对这样的作品,阅卷老师们则只有摇头叹气的份了。高中的英语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学了四、五年英语的学生,为什么写一篇像样的文章会那么难?板子究竟该打在谁的身上,老师还是学生?下面笔者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