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789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高考考纲要求的能力之一。而实际实验教学又存在时间有限、设备简陋等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就成为每位中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从近几年的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可看到,对实验考查形式多样;既增加了比例,又体现了能力。因此,对生物学教材实验进行教学与复习时,应从多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不是机械地重复。以下我谈谈增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瞻前顾后,事半功倍
  高中教师应该对初中教学内容有所了解,否则无意间就使教学难度加大,甚至会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实验的信心。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因为实验要求的是学习高倍镜的使用,导致很多教师只讲解高倍镜的使用,必然导致知识断层现象。高考要求考查的实验中有6个涉及显微镜使用,高中教师若能在初中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从低倍镜讲起,就会事半功倍,继而影响整个高中阶段实验教学效果。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是设备简陋,实验落实情况差。而且初、高中生物教学时间跨度大,知识遗忘率高。这些都对实验教学有效性产生了很大影响。若能进行改进,就对高中教学有质的影响。
  2.学案导学,减时增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规定的实施,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减时不减效,甚至是减时增效等问题,是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案导学应用于实验教学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案导学过程如下:
  实践证明,在实验课中应用学案导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若能利用学案进行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则必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有效性。三是符合建构主义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因此,利用学案导学不但达到了有效掌握知识的目的,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型课堂
  3.1教师点拨,培养能力。
  新课程理念中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应把握高考方向,针对教材实验开放地引导学生探究一些问题,将验证性实验和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分组实验,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极有利的。在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后,教师若能加以点拨,将实验进行替换、拓展与深入研究,则能为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提供生动的情景材料。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后,要求学生以此实验为基础,思考测定一些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自主设计鉴定细胞活性的多种实验方法。这样,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既达到了建构的目的,又将知识进行了升华,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利用探究实验,制造认知冲突。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探究性实验中,常会在学习者面前呈现出与原有认知经验相冲突或意想不到的现象。当学习者要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解释这些现象时,往往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利用实验设置认知冲突,更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所要注意的是,一定把实验现象的呈现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实验现象作为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而不是仅仅让学生了解实验现象。如在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为学生准备蔗糖试剂和硝酸钾试剂,一组用蔗糖试剂,另一组用硝酸钾试剂做。结果发现一开始都发生了质壁分离。但一段时间后,用硝酸钾试剂做质壁分离的细胞自动复原了。这里就会引发认知冲突,有了认知冲突,就会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做避免了“满堂灌”现象,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3善于捕捉教学时机。
  当在实验中遇到意外时,要大胆地让学生探究原因,是必然的还是操作失误引起的,应怎样控制和操作,把实验意外开发为学生辨析的资源。如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时,发现图像不规则,视野中细胞膜凹凸不平,并没有如教材上呈现的圆滑有致。引发学生经历探究过程,重要的是学生培养了探究能力,树立了严谨、坚韧的治学态度。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教学时机,重视知识生成过程。
  4.落实双基,提高应试能力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因此,精选练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注重习题的精选,所选习题有针对性,有实际情境,有利于学生落实双基、感悟方法、培养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反思。同时注重设计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提高应试能力,从而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5.教然后而知困
  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后反思也是备课的继续。在教学后及时总结其体会和不足,将课前设计和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是教师认识教学缺憾、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如“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制作大量琼脂块难度大;要倒去大量琼脂块,造成较大浪费;NaOH属强碱,实验潜在较大危险等问题。经过反思及改进探讨,将“琼脂块—碘液”替代“酚酞—NaOH”,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改进后的实验效果显著、试剂安全、用时适中、琼脂循环使用,有效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总之,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于科学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将为高三的生物实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科学日新月异地变化着,新课程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化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并巧妙地渗透到各专题的教学内容中。因此,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就不能只停留在对过去陈旧知识的总结上,应适当增加新内容,改进新教法,并通过新内容的学习,学生开阔视野,体会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迅猛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 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在编辑思想体例和选材等方面
目的:近年来,由三芳基甲基(trityl,T)自由基和氮氧(nitroxide,N)自由基组成的一类杂化型TN双自由基受到了广泛关注。该类双自由基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诸多领域呈现很强的应用前景,如生物分子结构领域的自旋标记物,氧化还原探针以及动态核极化(DNP)试剂等。DNP是一种增强核磁共振灵敏性的有效方法,结合魔角旋转固态核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膜蛋白质、淀粉样蛋白、功能化多孔材料和纳米颗
脂质性肉芽肿(Erdheim-Chester disease)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原发于眼眶脂质性肉芽肿临床实属少见.本文对临床上一例原发眼眶脂质性肉芽肿患者的
课堂提问是课堂中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精心设计、恰当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提问的方法和艺术,所提的问题往往带有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以致常常陷入课堂提问的误区。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
“自觉、自能、自测、互助”的教学模式简称为“三自一助”,它充分体现出化学新课标的最基本理念: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课堂的引导者,并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和单纯的知识灌输者。“三自一助”的课堂教学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中心,学生不仅是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主体,还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知识并不是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是从马兜铃属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硝基菲类化合物,是马兜铃酸肾病和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一般认为AA除可引起肾损伤外,还可与DNA形成加
化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产生化学,化学反映生活。高中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在研究的课题。  一、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强调教师务必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化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对化学创新教学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现谈谈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营造宽
成矿定量预测和深部找矿对于提高我国矿产开采量而言意义重大,故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首先,从理论方面对成矿定量预测和深部找矿进行阐述;然后结合具体实例介绍成矿定量预测
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产妇进行分析,方法:将该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76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