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而言,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的更新.如果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那么就会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上好《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任课教师们一直在探索。下面就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上好每一堂课,至关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组织得好坏,而认真备课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必须熟悉各章的知识点,找出各章的重点和难点,准备丰富的教学素材;其次,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准备教学方法;再次,在课堂上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处于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和教师沟通,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课堂互动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如讲一个新的知识,可以先提问学生:你期望Word文档排版成何种风格?这种问与答的导入方式能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或运用前面学到的有关知识加以编辑。如果遇到实际操作的讲解,可以运用相应的素材,将常用的操作合理编排,先进行操作演示,然后邀请学生在课堂上模拟,举一反三,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融会贯通课堂知识点。
2、因人施教教学法。由于学生存在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别,这就决定了计算机教学需要因人施教。对于那些技能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有难度的课题给他们,并指导他们实践提高。比如说:在对高年级进行PPT授课时可以出示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如如何对幻灯片进行背景着色等;而对那些技能稍弱的学生就采取多辅导、多练习的方法及时巩固课堂所学,不断地培养学生取长补短、善于总结的能力,如如何建立一张新的幻灯片、如何在幻灯片中添加文字等,有效地提高综合能力。
3、形象化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辅助教学软件,可以增强感染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例如:给学生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可以通过图形、声效等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将相关的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显卡、声卡等图片,用幻灯片边演示边向学生讲解,比单纯抽象地讲授理论知识要形象得多。
二、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更新得都要快。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而言,必须通过在计算机上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1、上机操作实践。每周的上机操作课都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绝不允许一人动手大家拷贝这种现象的出现。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独立工作、多动手的意识。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每次实验课,教师尽可能多地准备一些实验素材,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有事可做并且严格要求学生做完上机实验所有题目后都必须获得检查结果,当场打分后方可离开。凡无结果或结果不理想者,必须补做或提供条件让其重作,促使学生在实验中勤动手,也使学生们具有成就感,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拓展知识、提高能力。
2、实训操作实践。除加强每个课堂实践环节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大作业或实训课题,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要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每次实训操作,若有的学生在某个环节的实验结果不正确,要严格要求他必须对实验结果及前面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改正,这样才能达到实训操作的目的。
三、不断自我提高,树立良好榜样
(1)爱岗竞业,不断提高。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及工具变化较快的形势,对计算机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地再学习,将最新的知识带给学生;在计算机教学岗位上,不仅能主讲计算机理论课,还能参加实验课的指导;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不回避、不马虎,不断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向同行的老师学习,向实验技术人员学习。要干一行爱一行,在学习改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2)从严要求,教书育人。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为了和学生们共同完成《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在教学中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如果学生能把老师当朋友,那么他自然也就愿意听你的课,并努力去把它学好。
以上是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在这个信息的时代,计算机应用已成为今天人们必备的一种技能,它迫切地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上好每一堂课,至关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组织得好坏,而认真备课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必须熟悉各章的知识点,找出各章的重点和难点,准备丰富的教学素材;其次,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准备教学方法;再次,在课堂上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处于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和教师沟通,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课堂互动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如讲一个新的知识,可以先提问学生:你期望Word文档排版成何种风格?这种问与答的导入方式能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或运用前面学到的有关知识加以编辑。如果遇到实际操作的讲解,可以运用相应的素材,将常用的操作合理编排,先进行操作演示,然后邀请学生在课堂上模拟,举一反三,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融会贯通课堂知识点。
2、因人施教教学法。由于学生存在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别,这就决定了计算机教学需要因人施教。对于那些技能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有难度的课题给他们,并指导他们实践提高。比如说:在对高年级进行PPT授课时可以出示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如如何对幻灯片进行背景着色等;而对那些技能稍弱的学生就采取多辅导、多练习的方法及时巩固课堂所学,不断地培养学生取长补短、善于总结的能力,如如何建立一张新的幻灯片、如何在幻灯片中添加文字等,有效地提高综合能力。
3、形象化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辅助教学软件,可以增强感染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例如:给学生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可以通过图形、声效等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将相关的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显卡、声卡等图片,用幻灯片边演示边向学生讲解,比单纯抽象地讲授理论知识要形象得多。
二、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更新得都要快。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而言,必须通过在计算机上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1、上机操作实践。每周的上机操作课都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绝不允许一人动手大家拷贝这种现象的出现。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独立工作、多动手的意识。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每次实验课,教师尽可能多地准备一些实验素材,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有事可做并且严格要求学生做完上机实验所有题目后都必须获得检查结果,当场打分后方可离开。凡无结果或结果不理想者,必须补做或提供条件让其重作,促使学生在实验中勤动手,也使学生们具有成就感,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拓展知识、提高能力。
2、实训操作实践。除加强每个课堂实践环节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大作业或实训课题,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要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每次实训操作,若有的学生在某个环节的实验结果不正确,要严格要求他必须对实验结果及前面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改正,这样才能达到实训操作的目的。
三、不断自我提高,树立良好榜样
(1)爱岗竞业,不断提高。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及工具变化较快的形势,对计算机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地再学习,将最新的知识带给学生;在计算机教学岗位上,不仅能主讲计算机理论课,还能参加实验课的指导;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不回避、不马虎,不断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向同行的老师学习,向实验技术人员学习。要干一行爱一行,在学习改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2)从严要求,教书育人。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为了和学生们共同完成《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在教学中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如果学生能把老师当朋友,那么他自然也就愿意听你的课,并努力去把它学好。
以上是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在这个信息的时代,计算机应用已成为今天人们必备的一种技能,它迫切地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