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来源 :桂海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ngge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许多深刻论述,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文章主要就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新的起点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等方面论述了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体会。
  关键词:习近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6-0044-06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未来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我国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基础上提出的重要论断。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
  我们既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经济总量排名位居世界第二位,更要看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位居世界第90位左右;既要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东部发达地区,更要看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既要看到繁华的城市,更要看到落后的农村;既要看到我国有不少中高收入群体甚至千万、亿万富翁,更要看到目前我国还有上亿的贫困人口,到2012年底还有将近1亿农村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还有2000多万城市人口依靠各种救济生活;既要看到部分领域科技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更要看到不少关键技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巨大差距;既要看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巨大提升,更要看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只有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才能清醒认识我国今天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立足国情制定改革、开放、发展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只有用发展办法才能化解前进中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们的需要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和提高中,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必然产生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居民收入快速增加,需求层次呈现多元化并加速升级趋势。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不能适应快速变动和提升的物质文化需求。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深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如消费需求不足、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广大人民群众反响比较强烈的环境、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归根结底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足导致的。前进中的问题需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从发展与稳定、改革的关系看,发展是稳定的前提,不发展就是最大不稳定。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指出:“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时就立于主动地位。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1]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地指出,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一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出现动荡,就是在于不发展,人民群众长期处于艰难困苦之中,看不到国家的希望。同时只有发展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才能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要求。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改革是要付出成本的,只有发展了,才能为深化改革提供物质支撑。
  (三)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今后我国面临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从经济增长的量上看,一是随着经济总量的日益增大,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要降低,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趋势,特别是经济增长点越来越不明显,过去30多年时间,家用电器、小汽车、住房等都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未来这些产业虽然还会增长,但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二是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快速提高,生产要素的低成本“红利”将逐步消失。三是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也将越来越大。四是伴随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牵制将越来越多。从经济增长的质上看,我国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不高,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还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复建设严重、浪费大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任务十分严峻,既需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更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二、在新的起点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状况、综合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都得到极大提高,今天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深化对发展的认识
  一是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产出即GDP或人均GDP的增加,侧重于量的指标;经济发展则是在经济增长量增加的同时,经济结构的变革和优化,是质的飞跃。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持续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但是有经济增长未必就有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系统中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每一个子系统的良性运行都为其他子系统提供了良好条件,反过来,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故障也都会影响到其他各系统的运行。在一个社会的各个子系统中,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为其他各项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但是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了,其他各项也必然共同发展,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其他各项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加剧、文化发展滞后等问题,原因是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等不协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要进一步深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2]。他还进一步强调,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别无它途。改革就是要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消除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是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既与发展水平低有关,更与各项改革滞后有关。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当前我国面临的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改革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在各项改革中,主要矛盾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决定了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和引领其他各项改革,当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能忽视或代替其他各项改革。
  (三)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各个产业、各个地区、城乡以及各种需求等等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指的是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整体的全面的具有长远意义的优化和调整,而不是局部的个别的缝缝补补式的改造。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我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如高投资、高消耗、高浪费导致的经济低效率,在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付出沉重环境代价,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愈益突出,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缓解,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和出口方式粗放等等,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1.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我国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通过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路子。2013年8月23日至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需要加快推动和鼓励信息技术创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研制和运用世界上最先进信息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可以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不仅要把信息技术渗透到工业,同时要渗透到农业、服务业,推进农业和服务业现代化。
  2. 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工业化就是工业代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必经的历史阶段。城镇化就是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农村人口逐步降低的过程。城镇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完成城镇化,城镇化率已经超过80%甚至90%。我国工业化总体上还处于中期阶段,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因此,面临着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双重任务。工业化和城镇化不能孤立发展,需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没有工业支撑的城镇化就是“空城”甚至“鬼城”。工业是城市的脊梁,城镇化需要有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支撑。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要实现工业化推动城镇化,重要的是要做到:(1)要对工业进行合理布局。过去一个时期,有的地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工业过度分散,没有相应地推进城镇化。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工业进行合理空间布局,实现工业企业的相对集中,推进工业项目进园区,促进工业产业和劳动力相对聚集,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2)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真正成为城镇居民,享受城市文明。推动城镇化需要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凡是有固定住所,有稳定职业者均可成为所在地的城镇居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3)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工业,发展与现代工业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业,实现工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只有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可以为工业化提供便利的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减少交易成本;可以提供庞大的工业品市场,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等。但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强大的产业吸引力。工业化过程是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要发挥生产要素的综合效益,需要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规划,实现更多工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既需要提供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打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也需要打造诚实、守信、投资者利益得到切实保护的良好人文政策环境,还需要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包括适宜人居的自然环境、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均衡优质的教育文化资源特别是让更多外来劳动力融入城市生活的政策资源等。总之,要以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为契机促进城镇化,以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3. 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因为城镇化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实现规模经济创造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生活和就业有了新的出路。城镇化可以提高农民素质,城镇化让农民享受城市文明,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城镇化可以为农产品提供广阔市场,只有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同样可以促进城镇化,因为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武装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伴随着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广泛使用,可以从农业领域节约大量劳动力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弥补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促进城镇化发展。没有农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没有农业现代化同样没有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未来我国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需要推动二者相互协调,良性互动。(1)要科学规划,实现城乡发展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教育和文化等一体化,让农民在享受农业农村文明的同时享受城市文明,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造就和培育更多高素质劳动力和各级各类人才。(2)要深化改革,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代乡,工农互惠,城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3)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的过程,更多地是要实现农业生态文明,把农村打造成城镇后花园,让更多城市居民在享受更多高质量农产品的同时,享受现代农业和农村文明,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总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每一个方面都与其他三个方面不可分割,必需“四化”同步推进才能充分发挥合力作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也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目的。
  (四)推动技术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伴随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资源和能源约束、环境约束、国外需求不足的约束越来越强,要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走内生型经济增长路径,依靠技术创新。只有技术进步和创新,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让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降低企业成本,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才能节约更多的资源和能源,实现循环经济;才能形成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形成品牌效应,产生品牌价值。创新要求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把企业培育成创新主体,让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以企业为主体带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形成协同创新的局面。创新需要激励。无论是管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归根结底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自于健全的激励机制,完善的政策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新还需要良好的宽松的环境,一方面创新是创造性劳动,需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创新是全新探索,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甚至失败比成功的概率更大,需要形成容忍失败的氛围和环境。
  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要保护市场经济中弱者的利益,因为即使公平的市场竞争也会带来不公平的结果,必然会形成市场经济中的弱者,这是客观事实。以人为本不是要为增长而增长,为发展而发展,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推进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展。协调发展要求各个领域及其内部关系要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以不牺牲后代人利益、不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做到上一代和下一代、人与自然之间具有可持续性。以人为本要求发展为了人,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更要求发展要依靠人,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让人民群众自觉地成为发展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特别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人为本就要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包括体面劳动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权利、享受公平教育以及住有所居等各项权益。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不应该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而是要创造性劳动。
  实现以人为本,就需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恩格斯曾经指出,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从个人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想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和更加幸福的生活,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唯一的途径是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从民族和国家的角度而言,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期实现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同样需要脚踏实地地劳动。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同样需要诚实劳动,创造性地劳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各种难题,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位于世界后列,贫困人口数量还相当庞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要破解这些难题,最终都需要依靠人来解决,依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来解决,依靠诚实劳动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一是除了要在全社会坚持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导向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深化改革,排除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要形成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公平的初次分配机制,劳动贡献大获得报酬低,自然就没有人愿意更多地为社会劳动;劳动贡献小获得的报酬多就是鼓励懒惰,鼓励投机。改革开放之前之所以存在偷懒行为,根源就在于平均主义分配,干多干少一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甚至干的不如不干的。二是要构建企业劳动报酬的集体协商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工资需要集体协商,协商的主体就是政府、企业主和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当前推行企业集体协商制度的关键是要完善工会组织特别是非公企业的工会组织,代表工人与业主进行谈判。三是严格执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权利。从根本上确保劳动者的利益,打击侵害劳动者利益的现象。四是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让市场经济中弱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五是要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既要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也要促进劳动者全面提高文化、教育素质以及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切实改善民生就要按照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地向前走。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上学难、上学贵;就医难、就医贵;住房贵。
  解决教育问题,一是需要均衡教育资源,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面对广大城乡居民对更高教育质量的需求,需要改善教育质量,推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二是要改革高考制度。高考制度是指挥棒,要推行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指挥棒,要建立对初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而不是一次考试定终身。进入大学之后,各个高校之间实行学分认可和转换制度。三是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实行助学制度,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四是要划分政府和市场在教育中不同的功能,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解决就医问题就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要解决看病难,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解决。从供给方面来看,要增加供给量,改善供给结构。从需求而言,就是引导患者在社区医院或村医院就诊,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与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结合起来,提高在社区或村医院就诊的医药费报销比例,降低在大医院就诊的报销比例。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需要厘清政府、医院、药企、患者各自的职责。一是从患者来看,需要到保险公司买保险,尽快形成全民医保的格局。二是解决医院药费过高的问题,我国药价高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价格,要根本上解决药价过高,需要形成医药的市场定价机制。三是对于常见病特别是常见手术,需要有一个大体相一致的医疗价格范围,而不能同一个手术价格相差悬殊。
  解决住房难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责。政府的职责就是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的居住需求,也就是提供公租房。既然是公租房,面积就不能太大,只是满足基本居住需求;既然是为低收入者提供的,房租就要大大降低,甚至对一些无力支付房租的可以实行免费居住。在一座城市中,低收入者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也就意味着有一定的房源可以解决所有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如果收入提高,要么从公租房中搬迁,要么按照市场价格缴纳房租。对于高收入者而言,则需要由市场调节,究竟房价多高,由市场来决定。对于中等收入者而言,需要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息率,若干年之后付清房款。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责任编辑 莫仲宁
其他文献
摘要:历代王朝的民族工作有三个支点,即政治上“因俗施治”,经济上“天下主义”和文化上“华夷之辩”。这三个支点,深刻影响着历代王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走向 ,对做好当前民族工作有重大的启迪意义: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工作;要维护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共同奋斗;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狭隘民族主义。  关键词:历代王朝;民族工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
期刊
摘 要:我国刑法第10条并非是对域外刑事判决消极承认之依据,而是对域外刑事判决及其法律根据和判决形成机制的尊重、承认与接纳。中国刑事司法机关依据中国刑法结案的现实需要,将域外刑事判决转化吸纳为中国刑法评处置跨国犯罪的参考因素。打击跨境犯罪需要提升中国刑法的国际性。对刑法第10条形成的对域外刑事判决消极承认通说的误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提升中国刑法国际性的理论障碍。刑法典存在着类型多样的打击跨境犯罪规范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信仰,是主观和客观都确信的信仰,本质上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信仰离不开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关的集体生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组织,中国共产党内部的组织生活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重要基础。当前党内组织生活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教条化、制度执行不力、民主氛围不强等问题,导致一些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增强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推进党组织生活的活动形
期刊
摘 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广东的佛山、清远、惠州等地通过实施加速优化党员队伍、党员提质工程、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等措施,在解决精神懈怠的思想纯洁、脱离群众的作风纯洁、腐败消极的组织纯洁等问题方面取得了新的经验,切实推进了党的纯洁性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纯洁性;广东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成熟完善的制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制度自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是党的中坚力量,提高党员干部的制度自信至关重要。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党员干部制度自信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制度自信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党员干部;制度自信;问卷调查;福建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公共投资对地方经济的增长是否有绩效、有多大贡献等问题,则是一个有争议的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一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政府公共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一直占有较高的比例。广西在经济区域上属于西部地区,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广西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双核驱动战略”,公共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在这种情况
期刊
摘 要:民族地区是整个国家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国家治理转型到了关键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考察,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实现的必由之路,一是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以协调民族利益,实现民族地区资源共享;二是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民族政治环境;三是从
期刊
摘 要:可及性是一个评价服务系统与服务对象间“适合度”的概念。通过建构由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四个维度组成的理论政策宣讲可及性评价“4A”框架,对县乡理论政策宣讲的可及性进行了评估,探讨了进一步完善县乡理论政策宣讲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县乡理论政策宣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及性评价;桂林市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6)01-00
期刊
摘 要:开发红色旅游,是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效举措。桂西地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祖国西南边疆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所在地,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桂西又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加快该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意义重大。文章以河池市为例,通过对桂西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分析,提出发展思路及其对策建议,旨在为开发桂西红色旅游、造福老区人
期刊
摘 要: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规模扩张与城市承载力存在二律背反,有效的城市融入需要兼顾农民工利益诉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运用多目标决策法和趋势外推法对浙江省人口承载力进行测算,发现浙江总人口已超过适度人口规模,逼近人口容量阈值,而且经济—人口协调偏离度指数逐年升高。经济社会子系统对农民工的吸附力强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约束力,决定了当前以行政手段为主对农民工进行“逆向梯度筛选”无助于控制城市人口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