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竞争、合作精神的政治课教学法——讨论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yz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创新、竞争和合作,因此要赶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学科教学就必须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创新意识、竞争合作精神。而传统教学法,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地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更谈不上竞争和合作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能力、激励竞争意识、适于合作的氛围呢?讨论式教学法正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而走进课堂教学,并为大家赞同的方法之一。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师生围绕一定问题,经过认真而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以解决问题的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教学法。
  
  一、讨论什么
  
  讨论虽然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造思维和应用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性质来选择哪些适宜采用讨论的内容和知识点。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进行选择:(1)当课文内容必须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给予适当扩展、深化,以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时组织讨论。(2)在知识内容属于教学重点而学生对此产生困惑时组织讨论。(3)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4)在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意见产生分歧时组织讨论。(5)在一个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回答时组织讨论。(6)在对某些问题认识模糊产生对立观点时组织讨论。(7)当知识内容可以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时组织讨论。
  
  二、怎样讨论
  
  1.要善于设置问题。要达到讨论应有的目的,首先讨论的话题要选得巧,要找准讨论的“引爆点”,选择的论题要新颖,要能引起讨论的兴趣,能激起学生讨论的激情。比如新聞热点、时事报道、中外故事、名人名言、图书漫画等等,不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只要话题引得巧,就能激发起学生们的讨论兴趣,使学生的神经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吐不快、欲罢不能”的兴奋之中。其次,选择的话题必须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选的话题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展开讨论,导致冷场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因此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应精心设计相应的论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述,有感而发。再次论题的选择要能更巧妙地切入本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切不可讨论场面非常热闹,而讨论的宗旨却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巧妙地为实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埋下坚实的伏笔。
   2.要采取多种讨论形式。讨论形式一般有下面几种形式,采取哪种形式因内容而异。(1)同桌讨论:主要用于一些难度低而综合性较少的内容。例如:“桌子是不是物质”、“氧气是不是商品”等等。(2)小组讨论:前后桌为一组,也可以6人或8人为一组,主要用于有较高难度,综合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实践的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3)随堂讨论:一般在教师讲完某一问题时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学生辩论后归纳总结。(4)专题讨论:主要是针对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组织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专题辩论,辩论方式一般采用正反双方进行。为了使辩论有序进行,一般要遵循以下规则:A.正反方代表各4人;B.第一轮是双方代表发言,表述自己观点;C.第二轮自由辩论,彼此用一定的理由说明自己的见解或剖析对方观点;D.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E.总结。例如在讲授“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时,可以组织题为“近墨者是否黑”的辩论课活动,双方摆事实讲道理,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发挥了良好的辩论能力。通过辩论,学生对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有了深刻理解。
  3.要控制讨论过程。我在开始几次组织学生讨论时,学生还不习惯,出现了“沉默”的尴尬场面。但经过几次认真组织训练,学生很快适应并积极参与。下面我主要说一说在讨论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敢放。所谓敢放,就是教师要敢于放开讨论,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让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自己的认识、感受、看法。这样既能活跃讨论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又使讨论更具有真实感,使教师准确地摸清学生的思维动态,更能有效地做出中肯的评价。(2)对远离议题的倾向和无关大局的枝节性争论要及时引导,以免舍本求末,偏离主题,延误时间,转移注意力;在冷场的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及时提出新的材料,使讨论充满活力。不能“强灌”,不能“压服”,而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3)要善收。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不可能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而永远讨论下去。作为导演角色的教师所设计的讨论,就如一部戏,该收的时候就收住,决不能拖泥带水。要善于把学生的各种讨论、看法逐渐地收拢起来,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恰到好处地点出讨论要点,使学生真正明白道理,得到启示,受到教育,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实践证明,讨论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竞争、合作精神的教学法,是思想政治课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一、轻松的微笑——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张艺谋导演的8分钟申奥专题片,出现频率最多的是笑脸,影片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世界:“北京欢迎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影片对宣传中国政府申办奥运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微笑的影响力是十分惊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是人类交流最有效的语言。当我们对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近距离微笑时,婴儿也能作出微笑的回应;不同国度的人相处时,尽管语言不相通,但微笑能让他们拉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创新,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成败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門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
在语文互动的课堂模式中,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资源)是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源点,这是新课标视野中语文互动模式的情感交流的特质。在新课标的视野中,把握这些特点及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就能深化我们对教学模式的理性认识。    一、教学模式的本质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教师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
笔者认为,身为班主任,最关键的是能够合理、妥善地处理好班级的一切事务,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种种纠纷和矛盾,这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前提和条件。现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略谈浅见。  一、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公平、公开  在一个班级集体里,虽然每个班级成员的性格迥异,家庭不同,贫富有别,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他们的地位和人格在班主任面前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拥有特权。为此,班主任应该明白千万不能让学生平时
新课程下教学的本质在于交往互动。课堂教学就是师生的交往、生生的交往;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就是教与学主体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广大的一线教师满怀激情地积极探索,在课堂上努力以“问题解决、活动参与”等形式实现教学互动。观察思想品德课,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互动方面做出了大量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学互动实践的观察和
目前新课程改革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并不断地深入和开展。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动,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而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由“脱离生活”到“回归生活”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就在于与时俱进。倡导回归生活的教育,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音要美,做到声情并茂,娓娓動听    中学生正是处于青春时期,特别活跃。教师美的语言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一节语文课,师生就像在演唱会上一样互
【摘要】了解中职学生现状,明确教学目的,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适应职业能力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将语文的四种能力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强化训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形式。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明确目的 强化训练    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就存在一种现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侧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而轻视文化知识学习,即使是作为学好所有学科的重要基础工
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智力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我采取了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即“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能力成效明显。    一、认真读书,提出问题    我讲每一篇课文都是在要求学生认真精读,深入思考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是具体的知识性问题,涉及文章精华的研究性问题很少,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去引导,在实践中我体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撑,再好的课程改革目标也很难实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课程管理的高度集中统一,导致教学与课程的分离,课程是控制的一方,教学是被控制的一方,教师的任务就是围绕课程进行教学。因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成为我国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崭新课题,对于实践性、时代性很强的政治课教学来说,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