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相睎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w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的西域文化,成为本人雕塑创作精神的根本架构。作为人工与自然合力塑造的综合体,故城废墟是人类寄托视觉、情感与想象的古典之物,它使我迈向“完美的艺术想像空间”,并能享受到与故城切近的交流,这种对残缺元素的审美可引发对未知形态的想象,和对现实中“圆满世界”的追问。
  关键词:西域文化;废墟:碎片:书法构成
  
  2008年,当我从俄罗斯留学归来,便开始思考我下一步的创作,重新面对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以及戈壁滩上的古迹、故城、民居和石窟,不由地想起小时候在这些遗迹与废墟中玩耍的经历,我开始理性地思考其间的文化意义。汉唐时期形成的高昌、于阗、龟兹以及罗布泊一带绿洲文化中心,经过多种选择和取舍,碰撞和接纳,或并存互补,或吸收再造,产生了适合当地民族审美需求的地域文化艺术。这是东西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也是西域民族包容性和创造性的产物。它们化作具像的历史语言,也发出幽远的历史回声,启发着我们的直观认识,丰富着我们的想象空间。由于它处于特殊地理位置和东西方汇流的文化环境,所以这个体系既包括西域本土多民族混交的游牧文化即草原文化,也包括中原汉民族的农耕化或日绿洲文化,还包括东西方贸易交往中的商业文化。从而,也就确立了西域文化艺术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使得一体多元的中国文化格局更具有包容性和特质。因此,文化遗址留下的废墟,尽管是千疮百孔,残垣断壁,但它始终是我们精神境界的基本架构。在西域多元文化的交融下,给予人们无与伦比的惊奇的广阔天地。
  废墟是人类寄托视觉、情感与想象的古典之物。废墟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雄心的回答,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类文化的终极版本。这是曾经毁坏的人类家园最终遗留下来的一种表征,它由各种情感碎片拼贴而成。那些散落在故城的废墟遗址使我迈向“完美的艺术空间”,在创作过程中我享受与故城切近的交流过程,以及它的极大魅力。这种对残缺元素的审美可引发对未知形态的想象,和对现实中的“圆满世界”的迫问。其实大自然也是洞察和了解人类的艺术大师,我们认识到文化遗址的残缺之美,其实就是真诚地尊重“道”——大自然之道。从残缺的废墟遗址到抽象的“残缺雕塑”。也许这就是我的故城系列雕塑的灵感源泉与原始动机,古城遗迹成为我渴望强烈的艺术表达的诉求所在。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基础强化后,我对雕塑本体的专业性、研究性和学术性上都有了全新的认知,其中,我求学的列宾美术学院之泥塑写生、素描、创作构图课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创作构图课。在得益于俄罗斯雕塑教学多年传承经典的基础上,我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创作构图课上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与我个人的先前经验相融汇,使我意识到中国书法的“章法与布白”乃至画品六法中的“经营位置”都与其有着相通暗合之处。在现代美术学观念里章法与布白指书法的构图可以视为“构成”,它是雕塑教学可以借鉴的方法。在阿恩海姆看来,艺术作品中张力的产生是由位置、色彩、形状、运动、题材引起的,这些元素合力影响作品的构成,最终产生表现力。因此,构图乃至“构成”成为艺术作品力的结构与张力表现的重要支点。而书法空间之意象是非平面的空间观念,启发我更多的空间维度去思考雕塑创作;其次,即使在纸麻绢帛的平面书写时代,“字里生金、行间玉润”的书法在空间压缩、逆向纵深,以及横向延展方面的贡献,更是引发了我视觉和心理深度的思考。在雕塑创作中,这就将潜意识与想象力与抽象形式的转化联系在了一起。
  其次,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这段经历,在孤独寂寥的求学之途中,在旧书店和博物馆间神游令我获益匪浅。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这样评价圣彼得堡“在最饱含幻想历史中,它是世上所有城市里最富幻想的一个”。这是一座精妙的欧洲城市,在彼得大帝的宏伟愿望下奇迹般地在湿软的沼泽大地中耸立而起,成为俄罗斯文学和以后的艺术幻想的源泉。不仅一座城市如此,在饿罗斯的艺术史中我了解到,俄罗斯艺术中独特的想像与幻想元素,正是其艺术精华。
  与城相睎,当我们能够超然于世事凡尘用心中之眼看到古城遗迹的隐秘光晕,也意味着它同样回眸在看我们。在这种神交之中,曾经熟悉的专业技术手段被隐藏在泥塑之下,甚至被无情地回避了,我既不想主动地追求某种既定的风格和样式,更不想为了顺应某种思潮和流派而创作,这是一种介于具像与抽象之间的内心真实形态,这种接近抽象状态的物体凭借其半躯干、半体量斑驳的形式特征展示出具有崇拜价值的本真性,也刻意回避了极易膨胀的自我欲望,这种类似消费需求而不加节制的强烈欲望会轻而易举地将事物从空间意义上拉近到自我身边,强占己有,从而也会强制擦掉作品本身的个性特征与审美本质。
  那些消失和隐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群和古部落,将我带入一个未曾谋面的时空。今天我们将自然的物质化为水泥、钢筋和玻璃,然后在大地上堆起一座座的高楼,透过高楼的巨窗,俯视地面上蠕动的车辆人流,你我也许会为自己创造的“景观”而自豪,可这种自豪感不免流于肤浅,甚至危险。从文化学的角度反思现代城市的景观既尴尬又无奈。因为它是消费欲望无限积累的产物,而这种欲望是对消费社会产生幻觉的“伪需要”,并最终使人走向进一步异化。那些留存的古老建筑元素逐渐变成点缀在全球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中的古代盆最。有时它们像远古的圣贤,静默沉寂地注视着当今浮华的芸芸众生,对我们默默陈述着历史的变迁;而有时它们似乎又像被遗弃的伤残者,带着一种痛苦的“挣扎感”蜷缩在世界荒寂的角落处低声呻吟。
其他文献
1971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  2006年获得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6年莆田海峡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母子守夜》获得金奖,《独占鳌头》获得银奖。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发现一种可持续化学反应,它能将海面上漂浮的藻類变成源源不断的石油。目前,这项技术已被犹他州一生物技术公司注册专利,该公司计划建立实验工厂,批量生产这种新式“海藻汽油”。在这个过程中,泥浆般的湿海藻被泵入化学反应器前端。系统开始运行后,不到一小时就能向外流出原油、水和含磷副产品。通过提纯,这些“原藻油”就能转变成航空燃料、汽油或柴油。
人体冷冻保存技术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1964年,物理教师罗伯特·埃丁格出版了《不朽之前景》一书,开启了现代人体冷冻技术的研究。  世界上最早的低温人体保存可以追溯到1974年,第一个冷冻人体在液态氮中至今仍完好如初。  杰姆斯·贝德佛德是美国的一个物理学教授,当他死于癌症时,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处理”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冷冻起来。由此,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冷冻的人。  所谓人体冷冻,
2014年6月,由《雕塑》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创作实践课在河北饶阳华日青铜文化产业园进行。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比利·李辅导下,学员们将自身对西方现代抽象雕塑的艺术技巧与创作理念的理论学习,运用到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在师生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本届研修班创作实践活动圆满结束。28日,由衡水华日公司承办的本届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汇报展与观摩研讨会同时召开,旨在检阅学员学习成绩与加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鲁迅美术学院协办的张峰雕塑个展《影子》于2012年11月17日下午2点在中国美术馆5号厅开幕。此次展览由张英超先生策划,展出张峰近年来的雕塑新作,并将融入艺术家生活与创作纪录片段,从多个视角近距离地展现张峰艺术与创作的历程。  策展人张英超评论为:“张峰的雕塑,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求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把“骨法用笔”做为画法,把“气韵生动”做为理想追求,这就是中国画式的做法
艺术天地之大,源于大自然之浩瀚无边,也源于人类创造性思维之广阔、活跃与精微。凡在艺术创作上有所建树者,莫不是敏感于客观世界之美、敢于冲破世俗观念束缚,而有独特发现的人。发现平凡事物中蕴藏着的美,领悟到自己的性情与自然中某种美的元素的内在呼应,从而在内心涌动起创造的欲望与激情,由此产生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富有真情实感而不是冷漠、平庸的。当然,这里还必须有合适的中介条件,那便是“手艺”,即艺术家经过长期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prosperity of economy and trade in Huizhou lead to the prosperity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furniture art. During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
⊙by reporter of our magazine   Science Arts Philosophy—Take the National Grand Theater for Example to Understand Zhang Baogui’s Sculpture Arts     编者按:当我们来到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的时候,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搬迁,厂区里已经稍显空荡荡的了。但是在办公室
Flight of Youth: Spiritual Pursuit of Zhang Hua’s Sculptures    著名艺术评论家孙振华先生在看了我的水墨创作画时,这样评价道:“有一句古人爱说、今人常用的话‘画如其人’,这句话看怎么理解。如果搁在陈培一身上,他的画并不如其外表。陈培一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他的画却非常细腻,非常雅致,完全不似平日对他粗犷外表的直观印象,这是我感到意外和惊奇
2016年11月1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北京图文天地文化集团承办的“回乡的路上——刘巨德艺术作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圣之空间艺术中心开幕。这次展览既是刘巨德教授在国内举办的首次个展,也是他将于201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艺术展的预热。本次展览由王鲁湘担任学术主持,卢新华任策展人,展出作品65件,包括水墨、油画、陶艺、青铜、玻璃等新作。值得关注的是,刘巨德教授新近创作了一组陶艺作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