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别人的善心成为一堆灰烬(外二题)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17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說法的。对全人类抱着仁慈和博爱的托尔斯泰恐怕也是相信的,他说,“人富有爱心,这是自然而然的,正如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而然的一样。”善心和爱心虽非同义,却属近亲。人类与生俱来的善心,或者爱心,在社会大染缸的熏染面前,如果得不到正面强化,很可能会偏废,以至于最终丧失善良的“记忆”。
  说实在的,对于像我这样对周遭环境如此敏感而神经脆弱的人来说,虽然心存善念,但很多时候,这种善念仅仅停留于思想层面。说起来可能有些令人费解,内向如我者,置身于陌生人群中即是一种难堪,而要近距离对陌生人做一件善事,哪怕是说一句话,都是害羞和为难的。让座一事就让我颇费踌躇。这个美容业发达的时代,判定老年人似乎有些难度,白发苍苍算是老年人吗?皱纹满面算是老年人吗?相反的,皮光肉滑就不是老年人吗?有些时候,外在形象往往是一种误导。贸然让座,尤其是为女性让座,容易给人制造一种“你已经老了”的压力,难免为女性朋友所忌讳。不让吧,一个老人端端立在你身旁,但凡有点良知,就会喘不过气来。
  就算你打定主意让座,也未必就如愿。像我经常乘坐的18路和40路公交车,总是人满为患(上下班高峰期)。这个时候,你看到有老人像一片波涛中的树叶一样被人流裹挟着上车,离你有好几步远。怎么办?叫他过来吗?声音小了他听不见,声音大些吧,可能把一车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我是最怕这些来路不明用心难测的目光的。而且,老人近处那些安然稳坐的年轻人,如果听到你“越俎代庖”式的让座,恐怕也是深恨被陷于不义境地的。而且,如果多数人都不愿意让座,你的行为便算另类了,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我常常小偷似的,悄悄走过去拉拉老人的衣角,或者碰碰他的手臂,示意他去坐。但有时候又觉得,挤来挤去的麻烦,再说,行车途中万一一个急刹车,老人摔了算谁的?便也只好罢了。于是,或假寐,或故作欣赏窗外风景,掩耳盗铃似的认为可以逃离尴尬现实。行善还真需要一种氛围,以前在成都,是不必担心让座不自然这种事的,让座已成为一种习惯,老人上车都有坐,你不让,自有人抢着起身。
  还有一些情况是你所不能左右的。你好心让座,而对方并不领情。或许是他认为自己还够年轻,没必要让人为他挪地方,或许是他下一站就要下车,嫌挤过来坐座位不值得,或许他出于好心,认为君子不夺人之美。总而言之,你站起来后,那个位置并没有及时补缺。而你既已起身,便不好意思再坐下。于是,便让某个投机分子拣了便宜,或者一直空着,浪费座位资源不说,还无端让人觉得你有毛病占着座位不坐。时间一久,便学得聪明了。见有老年人上车,早早地起身挪到车后面去。有时候,会有一些“不懂音乐”的人捷足先登。登就登吧,只要自己没有坐,也就问心无愧了。多数时候,上来的老人会顺利坐到这个座位,而他并不知道你的善意,你也省却了那种种客套。
  芝麻样的事,也需要经历这么多的琐碎。而一个人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鼓起勇气做一件善事,那就不要冷了别人的心,让这历经周折的善意的火种熄灭为一堆灰烬。如果多几次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恐怕他就缺少继续行善的动力了——我是指像我这种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很容易在环境的麻木中走向自我的麻木。
  我一直觉得,让人的好心无处安放,是一种残忍。有时候人需要示弱。就算你并不需要别人的善意,这种帮助在你甚至是一种负担,你也要把它接受下来。让别人的善意最终成为善举,这对行善的人来说,是一种鼓励。他会从帮助人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得到自己存在的确证。因此,必要的时候,应该给别人制造帮助你的机会,努力让对方犹犹豫豫的行善变得果断,变得光明正大。记住,你不是在接受帮助,你是在温暖一种公德和良心。
  遗忘是记忆的另一种形式
  身体不太好,又没有运动的恒心,于是每日里走路上班,聊充锻炼。从明珠小区到檀木林,约5公里路,常邂逅一些有趣有意味的事。前数日,遇一女子,着长筒牛仔裤,但膝盖及以下,剜去一半只剩后半部牵牵连连。同行者笑称“好烂”。各种穿着眼花缭乱之今日,传统打扮精致也难出彩,自有人剑走偏锋。不过,现在唯记那一处破洞,于女子的面容已不甚了了,这未必是其本意吧?
  现代人的表达,和穿衣服一样,标新立异。一些人的叙述,常追求一种陌生化。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为了陌生化而陌生化,仿佛要把汉语支解破碎才甘休,就远离初衷了。我一直不能理解“悲伤逆流成河”是什么意思,更不能理解居然那么多人追捧诸如此类的表达。一些人的叙述更是玩绕口令:本来对立的两个词汇,却一味消解它们之间的差异,使之模糊一体。第一次看到“遗忘是记忆的另一种形式”时便有这种错觉。
  其实不然。科学家与文学家有着本质的不同。弗洛伊德认为,一般遗忘从机体上来说,都是自我不乐意接受而压制的东西,是意识状态覆盖了它。一旦意识隐退,过去遗忘的东西又找回来了。弗氏认为,遗忘只是被放在无意识的黑箱里。一种情况是不被重视的正常流失,另一种情况是被意识认为不好的,被意识这个检察官强行抵制回去了,因之而有压抑之说。
  我们的一生,总在压抑中度过。一些人,由于后天的努力或者其它的机缘巧合,成为了人上人,或者近似人上人,便忘记了过去,忘记了来处,把自己掩饰为天生贵族——说起来,上溯三代,都是农民,哪有贵族之说。事实上,就像弗氏所说,被压抑的,总会以各种伪装的形式再现。被掩饰的,也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泄露了秘密。一个人的习惯,一个人的动作,或者身体的一点小小差异,都会是一种暗示,一种俏皮的泄密。
  一个周吴郑王的人,目无斜视惯了——也许是装的,有些人缺什么显示什么,以我小人之心度之,先前那位女士会否也是如此——正眼也不曾扫我辈一眼,尤其是那种自诩天仙下凡者,吹气都带着五分骄傲。于这类人,我总是下意识地以带毒的眼光去观察他或她的左手食指。据我的经验,大凡农村出来的人,十之八九左手都有或大或小的伤疤,这是童年时宰猪草留下的烙印——也是我们身份的烙印。每当看到对方左手食指第一、二关节处隐隐约约的伤疤,我便在心里坏笑:原来我们是一丘之貉。自信心瞬间爆棚。   泄露我們秘密的某些细节,实际上与我们的经历有关,与我们的童年有关。我的童年是在快乐的贫困中度过的。那个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勉强置上一身新衣服。印象颇深的是正月间去舅舅家,爬上高高的树端又缘树滑下,把新缝制的灯芯绒裤子勾破了,好生心疼。更心疼的是,后来这条裤子不知所终,直到很久以后才从床下拖出来,彼时已经因长期受潮而腐坏掉了。还有,读小学时,好不容易争取让父母买了一双“回力”白网鞋,刚买时,舍不得下地走,只穿着它志得意满地在床上兜圈。后来终于穿到学校去,每日就像爱惜自己的脸一样,小心往上面扑满白粉。
  正是穷得刻骨铭心,造成今天一些不合时宜的习惯。比如,喜欢收罗各种收银条,就连挂面的包装纸、废旧的信封也不舍扔掉——我的两部长篇小说的构思都是写在废纸上的。在洁白的稿纸上,我不大敢下笔,心疼纸张。有几个硬面抄笔记本,随我成都、自贡地东奔西走,至今仍作为摆设存之高阁。
  现在,我开始训练自己面对事物的麻木感。以前,看到老婆把自己的旧衣服扔了,心里就难受,看到没吃完的饭菜被倒掉,也难受。老婆不以为然地开导我,这个值多少钱嘛。但这似乎不是钱的问题。但是,穿的衣服、鞋子,总不断被淘汰,自己的垃圾越来越多,如果不亲手处理,就得假人之手。老婆替我做这件事,省却了我之不忍,但心理的成长,得挣扎疼痛。于是自我安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让生命拥抱更多美丽。
  怀疑主义与熟人依赖症
  女生做好事送孕妇回家,却陷入设计好的圈套,被孕妇的丈夫奸杀;老妪明明是自己摔倒,却要诬陷来扶自己的小学生……这样的事情让人愤慨而悲凉,长此以往,谁还愿意行善积德?谁又敢行善积德?极端的恶劣事件,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种种现实,让我们不幸成为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对陌生人,一概采取不信任态度。
  中国人总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对于熟人,他们却寄予了无限信任,几近于患病,一种对于熟人的依赖症。这种病有时候甚至是有害的,那个拐卖婴儿的张霞不正是利用了熟人的信任么?当然,这和开篇所列之事一样,都只是个案。
  可能很多人会在替别人办事中找到一种存在的确证和荣耀,但如果这种帮忙是经常性的,那就是一种打扰了。很多在医院工作的人都有一种焦虑,就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人,不断会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找你给他行方便。
  我是一个表面随和内心清高的人,对于朋友的选择比较挑剔。以前也没觉得有多少朋友,自从到了医院工作,就有许多根本不认识的人,通过种种关系搭桥,跋山涉水而来。目的只有一个,他生病了,或者他的戚友生病了,要我帮忙找一个熟悉的而且水平高的医生。
  人吃五谷杂粮,焉能不病?一般的还好,有些还是性病之类的,中国人对此总有所忌讳。医生会怎么看?近朱赤近墨黑,朋友患了这种病,可见我也是一丘之貉。即使如此,总还是热情、认真去做。以为别人既然找到你,便是对你的信任,可不能随便辜负。
  然而,一所千多人的医院,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所以,这种帮忙,很多时候都只是象征性的。如果遇上个熟悉的医生,能省却一些手续,解释可能耐心些,用药可能注意些,但注意到什么程度,恐怕也很难说。还有一些只是点头之交的,碍于同事关系,只可能勉强关照一下。遇上根本不认识的医生,但又是不得不帮的忙,便辗转通过其他同事从中说项。如果限于眼界而找不到中间人,便也只好拿起内部通讯录,贸然求人。
  而我们的那些病亲患戚们,又是不太自觉的,以为在医院有熟人,便可以享受某种特权,理所当然地要耍脾气,对于医生的某些指令拒不执行,甚至提出过分要求,让夹在中间的我颇感为难。他们哪里知道,就算是我本人看病,也还对医生客客气气的呢。而且这类人大抵不知道感恩为何物,认为我们之间有那么一点藕丝般的关系,就有了某种契约,帮助他是应该的,出院时悄悄走了,连个谢字也听不到。
  我本人并不奢望回报,除了三次推脱不掉之外,从未收受钱物。一个是朋友,送了一瓶酒、一盒茶,后来我去看望他,还了他两百元慰问金;一个是农村亲戚,因为反复帮忙,且也得到了些实惠,便送我一只鹅。我过意不去要给她钱。她沉下脸说,要给我就把鹅提回去。只好罢了;还有一个也是老家亲戚,帮了点小忙,在我坚决拒绝其红包后,趁我不在场,生死给了我三岁儿子五十元钱。
  而大多数时候,你不仅要负责联系医生,还承担慰问他们的义务。既然人家生病了,你又知道了这个事情,不去看望总是不好的。慰问了那么多人,只有一个朋友是坚决拒绝了的。在医院五年多来,也不清楚送出去多少钱,有些是可以给老婆说的,有些就只能节衣缩食自己消化。后来感觉长期如此也不是办法,就装厚脸皮,有选择性地进行慰问。
  如果确实是亲朋好友,帮忙也好,慰问也好,倒都无所谓。但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交游广、面子大,总是大包大揽的,家小看病、上司看病、远亲看病、同事看病,甚至才在路边上搭讪认识的人肚子疼了,他都认为有必要仗义拔刀,一个电话就找上你了,好像医院是自家开的,来去自由。
  后来看到一句古人的话:君子爱人以德,细人爱人以姑息。毫无原则地帮助他们,不是在姑息他们么?我岂不成了小人?有了这个理由作后盾,于是,对这样的人便可以以一种君子姿态婉言相拒了。
其他文献
1  何伟明想起了那只鸟,那只栖息在漂浮着的树枝上的鸟。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树枝拖进了水底,鸟一声惊叫,飞了。何伟明想,我要是那只鸟就好了,可惜我不是,我是那根树枝。何伟明翻了个身,旁边妻子轻微的鼾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他打开手机看了下,四点四十三分。今夜无眠。翻看微信朋友圈,第一条是何丽发的:只有黑夜,只有黑夜属于我,我用整个夜晚端详黑夜的模样。看发布时间,两小时前。看来她也失眠了。  我的婚姻走到尽
期刊
一  女儿一起床就开始整理,她把行李箱放到客厅中央的地上,两边摊开,然后一一地找东西,一一地往箱子扔。她一边找着一边嘴里哼着歌:有三只乡下老鼠要到城里去……  女儿首先要找的当然是她的衣服,然后是洗脸台上用品,再然后是书桌。我看到她抽出一本书一边翻着一边走到行李箱边上,将那本书轻轻塞到箱子的最底下,又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在厨房给她煎鸡蛋。暑假开始以后,她突然很喜欢吃煎鸡蛋了,而且很喜欢自己煎
期刊
漫步在浙东北仑绵长的海岸线上,看东海潮起潮落,闻波涛声声不息,凭海风亲吻脸庞,任思绪随风飞扬,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心旷神怡。我作为从小生长在海边的北仑人,尽管对家门口的海很熟悉,但每次来到海边,我的内心深处仍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情。  面对大海,我的脑海里常常会想的很多,但每次思想中,总会条件反射般地跳出一个“盐”字来。此时此地的这个“盐”字,不仅只是咸的化身,更有一种给人亲近和厚重沉甸的感觉。  
期刊
对一个作家来说,情况可能是:写虚容易,“务实”难;传奇化笔法容易,于平常中见出不平常来难。因为,毕竟写作不是仅仅靠想象就能完成,在这当中,对生活的观察、体会和揣摩,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似乎莫不如此。某种程度上,如何处理虚和实的关系,对于小说这样的叙事文体而言始终是其核心问题。谢志强和他的《艾城奇人异事》,情况似乎既是也不是。  一  就虚和实的关系论,贾平凹的作品是典范,他是通过实来写虚
期刊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1901-1968),20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评论家、翻译家,“隐逸派”三杰之一,生于西西里岛的一个铁路雇员家庭,早年攻读工程和数学,由于对文学的酷爱转而研习古希腊罗马文学,后来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教授意大利文学,成为“隐逸派”领袖人物之一。他著有诗集《水与土》(1920-1929)、《消逝的笛音》(1930-1932)、《厄拉托与阿波罗
期刊
《文学港》杂志社有一位工作人员叫俞永富,我是知道的。文学杂志社里的人,通常是作家,也有人会诙谐地说是“坐家”,料想他应该就是一个文弱书生,或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宅男”。不知何时,我们加了微信,一看他在朋友圈发的图片,倒是刷新了我的“作家观”:能用烟头烫脚上不知何故而溃烂的伤口,由此“以毒攻毒”起到疗伤效果。我突然就想起了硬汉作家海明威。然后,留意他朋友圈久了,发现他喜欢跑步,而且是跑量惊人,一个月能
期刊
说道地,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实在、纯粹的意思,古籍中出现的多是此类或与此相似。可是在黄岩话中,它又别有所指。我们管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叫道地,也就是其他地方所说的天井。  为什么管天井叫道地,已不得而知。汉马融《围棋赋》:“诱敌先行兮往往一室,捐碁委食兮遗三将七。迟逐爽问兮转相伺密,商度道地兮碁相连结。”此中的道地是指棋子行走的路数。想起古道,或是泥路,或是石头堆砌而成,不知
期刊
南宋淳熙六年(1179),在四川蛰居多年“燕饮颓放”的大诗人陆游接到孝宗皇帝的诏谕,要他去京城临安面对。于是,他在二月间携妻将雏离开成都,买舟东下,踏上出川之路。船到归州,已是端午,他感时而赋,作了两首绝句,其一为《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两千多年来,不知道多少个诗人笔下出现过屈夫子傲岸清癯的身影,当代才子余光中在《淡水河边吊屈原》:“青史上
期刊
要去俞源村,我立时来了兴致。  我也姓俞,生长在一座偏隅的小岛上,村名就叫俞家,俞姓为一大姓。曾经,我欲想探究本家的渊源,寻访一下宗脉所在。明清的两次海禁,岛上的人们都被迁徙大陆,解禁后,才有少部分原住民陆续来到岛上,伴随而来的更有新的移民。至今虽才二百九十年的时间,却早已不知从何而来,或曰镇海,或曰慈溪、余姚,虽大致以为是宁波地区,但众说纷纭,难以确认具体方位。这么多年来,我寻宗问祖的欲念自然也
期刊
海外学者浦安迪在《中国叙事学》中称中国明清小说为“奇书文体”,认为这种“奇书文体”的时空布局是以中国文化特有的时间经验和空间经验为基础构架布局,特别注意节令的时间处理,在节令中安排人物活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节令变化象征人生经验起落的美学意义。确实,节令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积累而成的把握时间的方式,浸透着中国人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生活智慧,延续、传承着中华文明最稳定、最动情,也是最敏感的因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