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材料,按照中考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要求,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技能;培养
【作者简介】吴廷莉,高邮市南海中学。
一、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技能有过明确的定义: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能够根据文章大意推断语法结构和理解生词含义;能够梳理段落之间的内涵关系和逻辑;能够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自由调整阅读策略。
然而,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注重的是语法的讲解、词汇的拼写,有的初中英语教师甚至忽略了阅读技能的培训和指导。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个人差异;通过阅读策略的引导;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训和指导;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
1.没有足够的词汇量。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表明:就单词量有效的初中生而言,强化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很多英语教学者对此并没有重视,不但没有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单词记忆培训,也未就如何提高学生单词量进行过思考。因此很对初中生虽然能够熟读课文,甚至背诵课文,但是却无法拼写。
2.语法运用能力差。一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者对语法非常重视;基于此;我国的初中生基本具有一定的语法基础。但是也存在以下现象;即在考试中能够取得高分的学生;虽然熟悉语法但并不能正确的运用语法;更很难独立的完成作文撰写;高质量的文章撰写更无从说起;这使得语法的学习沦为考试的工具而已。
3.英语背景不够了解。作为语言工具的英语具有自身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因此;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只有深刻掌握了英语国家的这些文化背景;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真实含义。以见面打招呼为例;中国人与西方人见面礼截然不同;这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世界各国因为文化的差异;社交场合谈论的内容也存在差异;比如;美国人在社交的时候谈论的话题一般不会涉及家庭和孩子;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隐私;而中国人社交的时候谈论的话题则常常是家庭和孩子等。
三、英语阅读技巧培养策略
1.重新认识课标;正确使用教材。我国有关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各项学习技能标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因此标准为准。在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中;根据标准可以将教材分为听、说、读和写等方面的内容、七个模块。在此不对各模块进行详述;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化;通过对学生“reading”知识点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材料加深对西方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使其在阅读强化中;能够灵活运用跳读、精读等阅读技巧。学生能够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适时调整阅读技巧;实现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的双重提升。
2.简化教学环节;设置课堂“留白”。虽然有些英语教师也比较重视“reading”部分的教学;但是设计程序过于复杂、教学过程是一个闭环;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有限;反而达不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笔者参见过很多公开课;发现很多教师不会留给学生太多的课堂时间;教师成为课堂主角的现象特别严重。事实上;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存在很高的相似性;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通过长期经验积累;总结出高效的教学办法;能够给学生恰当的时间去拼读课文、理解课文和总结课文;最终能够完全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英语教学者也可以充分借鉴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文章阅读中要留给学生恰当的时间品读文章;想象主人翁的经历并理解其心情;然后将这种心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英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进入课本中所营造的意境中;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等。
3.设计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深挖文本。教师要为学生设置更多的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在“reading”的学习中能够主动挖掘文章含义。以九年级上册Unit2 Reading 为例;教师可以以该部分内容为重点;设置有关“when”“where”和“how”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通过这种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等。英语教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问题设计:1930:born in(?)the USA ;1936:took his(?);1946:received his student(?);1955:became(?);1966:went into(?) with David Scott;1969:became the first man to walk on(?)。這样的问题设计就引导学生必须深入阅读文本;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因而锻炼了深层阅读的能力。
4.加强阅读过程中与学生的合作交流。通过阅读获得有关信息的过程属于个体行为;而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交流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属于群体行为。开展群体活动的好处是可以解决个体信息差异;促进个体的深层次思考。同样以九年级下册“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向学生讲解完有关内容后;会给学生恰当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文的再次阅读;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和交流;然后笔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一些开放式的提问等。在恰当的时候;提高问题难度;这时候就可以使学生强化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各小组自行设计问题;然后 让另外一个小组进行回答;这种方式既增加了课堂的兴趣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互问环节结束后;笔者还会根据内容安排一个作业;即让每个小组挑选2名学生进行主人翁的扮演。学生想要完成此项任务;必须熟悉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掌握课文深层次含义。只有各小组都完成了精彩的表演;才能说明他们完全理解并掌握了该课程内容;笔者也就完成了该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魏瑜.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1(8).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技能;培养
【作者简介】吴廷莉,高邮市南海中学。
一、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技能有过明确的定义: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能够根据文章大意推断语法结构和理解生词含义;能够梳理段落之间的内涵关系和逻辑;能够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自由调整阅读策略。
然而,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注重的是语法的讲解、词汇的拼写,有的初中英语教师甚至忽略了阅读技能的培训和指导。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个人差异;通过阅读策略的引导;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训和指导;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
1.没有足够的词汇量。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表明:就单词量有效的初中生而言,强化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很多英语教学者对此并没有重视,不但没有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单词记忆培训,也未就如何提高学生单词量进行过思考。因此很对初中生虽然能够熟读课文,甚至背诵课文,但是却无法拼写。
2.语法运用能力差。一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者对语法非常重视;基于此;我国的初中生基本具有一定的语法基础。但是也存在以下现象;即在考试中能够取得高分的学生;虽然熟悉语法但并不能正确的运用语法;更很难独立的完成作文撰写;高质量的文章撰写更无从说起;这使得语法的学习沦为考试的工具而已。
3.英语背景不够了解。作为语言工具的英语具有自身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因此;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只有深刻掌握了英语国家的这些文化背景;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真实含义。以见面打招呼为例;中国人与西方人见面礼截然不同;这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世界各国因为文化的差异;社交场合谈论的内容也存在差异;比如;美国人在社交的时候谈论的话题一般不会涉及家庭和孩子;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隐私;而中国人社交的时候谈论的话题则常常是家庭和孩子等。
三、英语阅读技巧培养策略
1.重新认识课标;正确使用教材。我国有关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各项学习技能标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因此标准为准。在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中;根据标准可以将教材分为听、说、读和写等方面的内容、七个模块。在此不对各模块进行详述;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化;通过对学生“reading”知识点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材料加深对西方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使其在阅读强化中;能够灵活运用跳读、精读等阅读技巧。学生能够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适时调整阅读技巧;实现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的双重提升。
2.简化教学环节;设置课堂“留白”。虽然有些英语教师也比较重视“reading”部分的教学;但是设计程序过于复杂、教学过程是一个闭环;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有限;反而达不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笔者参见过很多公开课;发现很多教师不会留给学生太多的课堂时间;教师成为课堂主角的现象特别严重。事实上;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存在很高的相似性;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通过长期经验积累;总结出高效的教学办法;能够给学生恰当的时间去拼读课文、理解课文和总结课文;最终能够完全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英语教学者也可以充分借鉴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文章阅读中要留给学生恰当的时间品读文章;想象主人翁的经历并理解其心情;然后将这种心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英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进入课本中所营造的意境中;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等。
3.设计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深挖文本。教师要为学生设置更多的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在“reading”的学习中能够主动挖掘文章含义。以九年级上册Unit2 Reading 为例;教师可以以该部分内容为重点;设置有关“when”“where”和“how”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通过这种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等。英语教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问题设计:1930:born in(?)the USA ;1936:took his(?);1946:received his student(?);1955:became(?);1966:went into(?) with David Scott;1969:became the first man to walk on(?)。這样的问题设计就引导学生必须深入阅读文本;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因而锻炼了深层阅读的能力。
4.加强阅读过程中与学生的合作交流。通过阅读获得有关信息的过程属于个体行为;而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交流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属于群体行为。开展群体活动的好处是可以解决个体信息差异;促进个体的深层次思考。同样以九年级下册“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向学生讲解完有关内容后;会给学生恰当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文的再次阅读;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和交流;然后笔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一些开放式的提问等。在恰当的时候;提高问题难度;这时候就可以使学生强化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各小组自行设计问题;然后 让另外一个小组进行回答;这种方式既增加了课堂的兴趣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互问环节结束后;笔者还会根据内容安排一个作业;即让每个小组挑选2名学生进行主人翁的扮演。学生想要完成此项任务;必须熟悉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掌握课文深层次含义。只有各小组都完成了精彩的表演;才能说明他们完全理解并掌握了该课程内容;笔者也就完成了该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魏瑜.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