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华中宣教之父”杨格非汉译《圣经》,先后出版《圣经》“文言版”与“官话版”。本文节选两译本中《马太福音》第一章至第四章文本,以单音节动词和名词在重译过程中的双音节转变为研究对象,研究《圣经》重译的双音节演化问题。基于现有研究,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音节、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研究两汉译本中名词和动词的单音节到双音节的转化现象,探究双音节演化对杨格非“官话版”汉译本广泛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圣经》重译;双音节;文言版;官话版
一、杨格非两汉译本
被誉为“华中宗教之父”的杨格非19世纪中叶来到中国,当时正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希望通过宣扬基督教义《圣经》来减轻中国人所受的苦难,但当时《圣经》沿用古典文学之文言体栽,被称为“深文理译本”,不足之处在于,有时为迁就文体,竟然牺牲原文所应表达的正确意义。这类译本只适合满腹经纶的有学问人士阅读,这无形中将大部份人摈弃于福音门外。故杨格非竭尽心力,以较通俗的半文言半白话文体,将圣经重新翻译。1885年完成了《新约全书》,称为“浅文理译本”。由于文字精湛深刻有力,文人和普通百姓均看得懂,遂广受欢迎,这圣经翻译的一个重要进展阶段。迨至1905年,杨氏再推出旧约浅文理译本,可惜只翻译到雅歌为止。留下了《新约全书》的浅文理译本(1885)及官话译本(1905),为圣经的汉译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为中国新文化运动(1915-1919)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双音节化对杨格非两《圣经》重译本的影响
1.音节差异。纵观汉语词汇的发展进程,单音节词逐渐趋于双音节词,在这两个汉译本中亦是如此。对比分析两文本发现,杨牧师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将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一方面,遵从广为人们接受的潜在规则,将特定的单音节词转变为相应的异素双音节词即双音节词中不包含单音节词。另一方面,遵从当时的语言变化趋势,迎合汉民族的“喜双”心理定势,使译本更加口语化,满足大众的需求将单音节词转变为同素双音节词,即在原有单音节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凑为双音节词。
2.语法差异。在实例中,单音节词双音节化的语法差异一方面表现在与其前后成分的搭配上。在名词主要作为中心语时,单音节名词变为双音节名词时其前一般会有代词或者“的”,例如名词“母——母亲”。另一方面,实例中单音节词双音节化的语法差异表现在将同一个单音节词分别转变为相应的名词和动词,从而在句子中承担不同的语法成分。例如“命”一方面转变为名词“生命”,另一面又转变为动词“吩咐”,以及“感”一方面转变为名词“感动”,另一面又转变为动词“感动”。
3.语用差异。在实例中,单音节词双音节化的语用差异一方面表现在语体类型上,由文言文这种正式体逐渐转变为口语体,十分贴近当时大众的说话习惯,不再将文学作品束之高阁,顺应了从原仅属于文人的文学成为大众文学的趋势。名词部分主要体现在下面同素双音节词上,例如:“前——前头”,“上——上面”,以及双音节词以“上”和“里”结尾的词中如“场——场上”,“火——火里”等例子。而动词部分主要是体现在许多单音节动词后面加上“了”和“着”,没有书面语那么正式,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习惯相似。
在实例中,单音节词双音节化的语用差异另一方面表现在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词的频率上,在所选取的实例中,存在同一词多次出现的情况,在236组实例中,不重复的有145组,占比61.44%,重复的有91组,占比38.56%,其中名词不重复的有55组,占比56.12%,重复的有43组,占比43.88%,动词不重复的有90组,占比65.22%,重复的有48组,占比34.78%,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所以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词汇量的要求,使重译本官话版本的内容通俗易懂,更加大众化。
词性 不重复 百分比 重复 百分比 总计
名词 55 56.12% 43 43.88% 98
动词 90 65.22% 48 34.78% 138
总计 145 61.44% 91 38.56% 236
三、结语
由文言译本到官话译本的转变中,动词和名词相应的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词,无论是从音节、语法、还是从语用上进行对比分析,都显示了一个共同的趋势,逐步向口语体靠近,文体风格大众化。此现象与其创作背景密切相关,处于文言文语体向白话文语体的过渡时期,并且更能凸显作品的性质,为大众宣扬基督教义,是大众文学。
参考文献:
[1]高敏.共素同義单、双音节名词的语法差别[D].重庆:西南大学, 2014.
[2]王化鹏.论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及其发展规律[J],北方论丛, 2000(6).
[3]智红霞.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圣经》重译;双音节;文言版;官话版
一、杨格非两汉译本
被誉为“华中宗教之父”的杨格非19世纪中叶来到中国,当时正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希望通过宣扬基督教义《圣经》来减轻中国人所受的苦难,但当时《圣经》沿用古典文学之文言体栽,被称为“深文理译本”,不足之处在于,有时为迁就文体,竟然牺牲原文所应表达的正确意义。这类译本只适合满腹经纶的有学问人士阅读,这无形中将大部份人摈弃于福音门外。故杨格非竭尽心力,以较通俗的半文言半白话文体,将圣经重新翻译。1885年完成了《新约全书》,称为“浅文理译本”。由于文字精湛深刻有力,文人和普通百姓均看得懂,遂广受欢迎,这圣经翻译的一个重要进展阶段。迨至1905年,杨氏再推出旧约浅文理译本,可惜只翻译到雅歌为止。留下了《新约全书》的浅文理译本(1885)及官话译本(1905),为圣经的汉译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为中国新文化运动(1915-1919)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双音节化对杨格非两《圣经》重译本的影响
1.音节差异。纵观汉语词汇的发展进程,单音节词逐渐趋于双音节词,在这两个汉译本中亦是如此。对比分析两文本发现,杨牧师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将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一方面,遵从广为人们接受的潜在规则,将特定的单音节词转变为相应的异素双音节词即双音节词中不包含单音节词。另一方面,遵从当时的语言变化趋势,迎合汉民族的“喜双”心理定势,使译本更加口语化,满足大众的需求将单音节词转变为同素双音节词,即在原有单音节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凑为双音节词。
2.语法差异。在实例中,单音节词双音节化的语法差异一方面表现在与其前后成分的搭配上。在名词主要作为中心语时,单音节名词变为双音节名词时其前一般会有代词或者“的”,例如名词“母——母亲”。另一方面,实例中单音节词双音节化的语法差异表现在将同一个单音节词分别转变为相应的名词和动词,从而在句子中承担不同的语法成分。例如“命”一方面转变为名词“生命”,另一面又转变为动词“吩咐”,以及“感”一方面转变为名词“感动”,另一面又转变为动词“感动”。
3.语用差异。在实例中,单音节词双音节化的语用差异一方面表现在语体类型上,由文言文这种正式体逐渐转变为口语体,十分贴近当时大众的说话习惯,不再将文学作品束之高阁,顺应了从原仅属于文人的文学成为大众文学的趋势。名词部分主要体现在下面同素双音节词上,例如:“前——前头”,“上——上面”,以及双音节词以“上”和“里”结尾的词中如“场——场上”,“火——火里”等例子。而动词部分主要是体现在许多单音节动词后面加上“了”和“着”,没有书面语那么正式,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习惯相似。
在实例中,单音节词双音节化的语用差异另一方面表现在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词的频率上,在所选取的实例中,存在同一词多次出现的情况,在236组实例中,不重复的有145组,占比61.44%,重复的有91组,占比38.56%,其中名词不重复的有55组,占比56.12%,重复的有43组,占比43.88%,动词不重复的有90组,占比65.22%,重复的有48组,占比34.78%,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所以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词汇量的要求,使重译本官话版本的内容通俗易懂,更加大众化。
词性 不重复 百分比 重复 百分比 总计
名词 55 56.12% 43 43.88% 98
动词 90 65.22% 48 34.78% 138
总计 145 61.44% 91 38.56% 236
三、结语
由文言译本到官话译本的转变中,动词和名词相应的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词,无论是从音节、语法、还是从语用上进行对比分析,都显示了一个共同的趋势,逐步向口语体靠近,文体风格大众化。此现象与其创作背景密切相关,处于文言文语体向白话文语体的过渡时期,并且更能凸显作品的性质,为大众宣扬基督教义,是大众文学。
参考文献:
[1]高敏.共素同義单、双音节名词的语法差别[D].重庆:西南大学, 2014.
[2]王化鹏.论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及其发展规律[J],北方论丛, 2000(6).
[3]智红霞.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