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韩少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作为 “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深沉的文化寻根意识。“寻根”作为一种文学追求,贯穿了韩少功的整体创作,以《爸爸爸》为代表的作品,深刻的展现出了韩少功的精神历程,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个作家的一个渠道。本文试图通过解读《爸爸爸》这部小说,来探寻一下韩少功的文学创作思想,从而了解其创作的精神根源。
关键词:“寻根文学”;《爸爸爸》;文化保守主义;精神世界
一、“寻根文学”的提出
八十年代的中国是个高潮迭起的时代,仅从文学讲,出现了许多的宣言、口号以及影响深远的思潮。其中“寻根文学”作为构成中国八十年代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少功《文学的“根”》这篇文章被看做是“寻根”这一文学运动的“宣言”,韩少功认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1],文学“寻根”虽然受到了许多的质疑和批判,不过同时也得到了热烈的回应。
《爸爸爸》是韩少功作品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分析民族文化和心理病痛的基础上,给读者提供了一种精神性的思考空间,同时也向读者贡献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家园。他所探讨的不仅仅是人的精神性病态特征,而是对整个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质疑和分析,这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寻根”,显然是跟韩少功这一代人所受到的历史创伤性记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神秘世界中神秘的人
《爸爸爸》讲述的是一个叫鸡头寨的原始村落所发生的事情,小说以一个叫丙崽的痴傻人物为主要观察视角,看到的是这个村寨的历史,生活方式,村庄迁徙,展示出了一种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丙崽是一个精神上白痴,生理上畸形的人,只会说两句话:“爸爸爸”和“X妈妈”,这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全鸡公寨的人尊称为“阴阳卦师”和“丙仙”。
丙崽的畸形表现在他永远是孩子的样子,他长相畸形,发育畸形,他一直在受到人们的辱骂和殴打,可是这样一个侏儒,却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村子搬走了,喝了毒药的老人们都死了,可是那个永远无法长大的丙崽去在个了毒药之后没有死,他只拍以一下巴掌,咕哝这“爸爸”,用树枝搅着半个瓦坛子里的水。这种看起来很怪异的表达,其实充满了一种对民族文化的暗示,丙崽的畸形在韩少功看来正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畸形。有人曾说过丙崽象征着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是一种不成熟的,畸形的文化,它身上充满了各种不和谐因素,却在各种情况下依旧顽强,而我认为,丙崽不只是一种文化的畸形,更是充满这人类生命的一种畸形延续。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充满了楚地色彩的神秘村寨,这个村寨“落在大山里,白云上,常常出门就一脚踏进云里。你一走,前边的云就退,后面的云就跟,白茫茫的云海总是不远不近地团团围着你,留给你脚下一块永远也走不完的小小孤岛,任你浮游。”[2]这个神秘的村寨是韩少功的梦,也是我们中国文化最初的诞生之地。丙崽作为一个畸形却又被欺负又被膜拜的人,彰显的是一种人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不健全:他永远长不大的身体,只会说的两句话,他肚脐眼足有铜钱大。当他喝了毒药而未死时,他口中念的是“爸爸”,手中搅拌的是装有生命之泉的坛子,这些具有强烈暗示色彩的表达,正是韩少功对于生命的一种寻根,他找的根源就在这里,但是又不仅仅停步与此,因为放在丙崽面前的“那半坛子旋转的光流”被一个妇女拿走了,这是一个不健全的生活,当生命之泉被从“爸爸”面前强行夺走时,就意味着一种扭曲的、变态式的生活方式的继续。
鸡头寨人的生活被凝滞、扭曲了,所以最后老人都喝了毒药,寨子搬走了,可是这样故事还不算完,小说的最后充满了忧患,一种矛盾的心理驱使着韩少功继续思考下去。可以说,小说中刻画的丙崽并不是一个的人的形象,而是一种概念和思想的化身,他身上的一切都杂糅着韩少功对于这个时代、民族文化、人类命运的思考,这几乎就成了八十年代另一个“揭露国民劣根性”的阿Q,这种寓言式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着未来,表现的是一种深切而沉重的历史忧思。
三、文化保守主义的精神追求
韩少功曾说,“精神”可谓一体两面,亦佛亦魔,而他自己追求的就是一种“精神”在“群类”中的存在。他在《文学的“根”》中就曾说过:“‘文学之根’应深植与民族傳统文化的土壤里”,“文学不能么有传统文化的骨血”,这些都体现了他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鲁枢元曾把韩少功的这种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归结为了七点:“一、对东方文化传统的维护”、“二、对原始思维方式的推重”、“三、对科学技术的责难”、“四、对工业社会,商品社会的批判”、“五、对‘社会发展’的质疑”、“六、对都市的厌倦与对乡村的怀恋”、“七、对物欲的抑制与对精神的崇尚”。[3]这七点归纳很好的再现了韩少功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立场,使读者感受到他对民族文化、人类生存的严肃思考。
在《爸爸爸》中,鸡公寨人们的愚昧、落后,那种原始的生活生产方式,其实就是韩少功从民族、人类最为原始的起点出发,希望找到一种生命的源头,他的探寻总是会从一种精神之旅式的探问出发,得出的结论也总是在“精神”上回归,是一种循环往复式的不停止的轮回,正如丙崽的无限生命和鸡公寨人们不断重复的历史。
在鸡公寨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中的后生们以石仁为代表,他出过寨,收个些文明的渲染,但除了表相的“人样“之外,他只是一个落后、无知、无聊甚至是有点变态的年轻人,他看到妇女外露的一点肌肤就可以衍生出很多想象,但却在心里描绘出女人的身体之后,下定决心去与她谈一谈帽檐礼;也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从没有出过鸡公寨,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在数十年如一日的传统中苟延残喘,把一些现象归结为神示,正如他们把丙崽当做仙人来膜拜。这样的两种人,在鸡公寨中矛盾的存在着,这正是韩少功“文化保守主义”的再现,正如沈从文《边城》中打破了边城宁静的商品经济一样,这种对现代社会的厌弃,正体现在这群人身上。但在批判现代人的虚伪和变态的同时,韩少功又把传统原始的生活方式丑化了,在那些没有出过鸡公寨的人民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愚昧、丑恶和肮脏。这样的鸡公寨,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决定搬迁,可是搬迁后的问题又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是搬到外面的世界,还是移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之地,这样一种矛盾的思考杂糅在小说之中,我想这是连韩少功也没有真正能够解决的问题。
韩少功的“寻根”寻到的是“我们民族文化深处的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它正是导致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苦难之中循环往复的主要原因。它想幽灵一样盘旋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人心的深处,无法割除。”[4]在《爸爸爸》中,鸡公寨不断重复的历史,正式我们这个民族不断重复的精神家园,畸形、变态、扭曲,可是我们割舍不断,它正是支撑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石,若要动,便是翻天覆地的大动,我们的文化心态是接受现代还是拒绝新生,都不是一个小说所能涵盖和阐释的,所以这种寻根寻到的究竟是什么,需要历史来检验。可是对于韩少功来讲,他的精神世界是丰满的,他有他的坚持和守望,所以他的小说更显得宽厚和深沉。
“‘寻根’本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无限过程”[5],韩少功的“寻根”也没有停止,生活给了他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和创作,1996年《马桥词典》的出版,2002年《暗示》的出现,以及《山南水北》、《日夜书》等作品的问世,都是韩少功精神历程的再出发,而他对历史的解读,对文化的追寻,对人类生命的拷问都会是贯穿这些作品的主题,而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会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韩少功.文学的根[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2]韩少功.爸爸爸[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3]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4]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M].南宁:南方文坛,2007
作者简介:黄淑菡(1990,9—),女,籍贯河南平顶山,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寻根文学”;《爸爸爸》;文化保守主义;精神世界
一、“寻根文学”的提出
八十年代的中国是个高潮迭起的时代,仅从文学讲,出现了许多的宣言、口号以及影响深远的思潮。其中“寻根文学”作为构成中国八十年代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少功《文学的“根”》这篇文章被看做是“寻根”这一文学运动的“宣言”,韩少功认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1],文学“寻根”虽然受到了许多的质疑和批判,不过同时也得到了热烈的回应。
《爸爸爸》是韩少功作品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分析民族文化和心理病痛的基础上,给读者提供了一种精神性的思考空间,同时也向读者贡献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家园。他所探讨的不仅仅是人的精神性病态特征,而是对整个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质疑和分析,这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寻根”,显然是跟韩少功这一代人所受到的历史创伤性记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神秘世界中神秘的人
《爸爸爸》讲述的是一个叫鸡头寨的原始村落所发生的事情,小说以一个叫丙崽的痴傻人物为主要观察视角,看到的是这个村寨的历史,生活方式,村庄迁徙,展示出了一种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丙崽是一个精神上白痴,生理上畸形的人,只会说两句话:“爸爸爸”和“X妈妈”,这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全鸡公寨的人尊称为“阴阳卦师”和“丙仙”。
丙崽的畸形表现在他永远是孩子的样子,他长相畸形,发育畸形,他一直在受到人们的辱骂和殴打,可是这样一个侏儒,却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村子搬走了,喝了毒药的老人们都死了,可是那个永远无法长大的丙崽去在个了毒药之后没有死,他只拍以一下巴掌,咕哝这“爸爸”,用树枝搅着半个瓦坛子里的水。这种看起来很怪异的表达,其实充满了一种对民族文化的暗示,丙崽的畸形在韩少功看来正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畸形。有人曾说过丙崽象征着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是一种不成熟的,畸形的文化,它身上充满了各种不和谐因素,却在各种情况下依旧顽强,而我认为,丙崽不只是一种文化的畸形,更是充满这人类生命的一种畸形延续。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充满了楚地色彩的神秘村寨,这个村寨“落在大山里,白云上,常常出门就一脚踏进云里。你一走,前边的云就退,后面的云就跟,白茫茫的云海总是不远不近地团团围着你,留给你脚下一块永远也走不完的小小孤岛,任你浮游。”[2]这个神秘的村寨是韩少功的梦,也是我们中国文化最初的诞生之地。丙崽作为一个畸形却又被欺负又被膜拜的人,彰显的是一种人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不健全:他永远长不大的身体,只会说的两句话,他肚脐眼足有铜钱大。当他喝了毒药而未死时,他口中念的是“爸爸”,手中搅拌的是装有生命之泉的坛子,这些具有强烈暗示色彩的表达,正是韩少功对于生命的一种寻根,他找的根源就在这里,但是又不仅仅停步与此,因为放在丙崽面前的“那半坛子旋转的光流”被一个妇女拿走了,这是一个不健全的生活,当生命之泉被从“爸爸”面前强行夺走时,就意味着一种扭曲的、变态式的生活方式的继续。
鸡头寨人的生活被凝滞、扭曲了,所以最后老人都喝了毒药,寨子搬走了,可是这样故事还不算完,小说的最后充满了忧患,一种矛盾的心理驱使着韩少功继续思考下去。可以说,小说中刻画的丙崽并不是一个的人的形象,而是一种概念和思想的化身,他身上的一切都杂糅着韩少功对于这个时代、民族文化、人类命运的思考,这几乎就成了八十年代另一个“揭露国民劣根性”的阿Q,这种寓言式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着未来,表现的是一种深切而沉重的历史忧思。
三、文化保守主义的精神追求
韩少功曾说,“精神”可谓一体两面,亦佛亦魔,而他自己追求的就是一种“精神”在“群类”中的存在。他在《文学的“根”》中就曾说过:“‘文学之根’应深植与民族傳统文化的土壤里”,“文学不能么有传统文化的骨血”,这些都体现了他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鲁枢元曾把韩少功的这种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归结为了七点:“一、对东方文化传统的维护”、“二、对原始思维方式的推重”、“三、对科学技术的责难”、“四、对工业社会,商品社会的批判”、“五、对‘社会发展’的质疑”、“六、对都市的厌倦与对乡村的怀恋”、“七、对物欲的抑制与对精神的崇尚”。[3]这七点归纳很好的再现了韩少功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立场,使读者感受到他对民族文化、人类生存的严肃思考。
在《爸爸爸》中,鸡公寨人们的愚昧、落后,那种原始的生活生产方式,其实就是韩少功从民族、人类最为原始的起点出发,希望找到一种生命的源头,他的探寻总是会从一种精神之旅式的探问出发,得出的结论也总是在“精神”上回归,是一种循环往复式的不停止的轮回,正如丙崽的无限生命和鸡公寨人们不断重复的历史。
在鸡公寨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中的后生们以石仁为代表,他出过寨,收个些文明的渲染,但除了表相的“人样“之外,他只是一个落后、无知、无聊甚至是有点变态的年轻人,他看到妇女外露的一点肌肤就可以衍生出很多想象,但却在心里描绘出女人的身体之后,下定决心去与她谈一谈帽檐礼;也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从没有出过鸡公寨,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在数十年如一日的传统中苟延残喘,把一些现象归结为神示,正如他们把丙崽当做仙人来膜拜。这样的两种人,在鸡公寨中矛盾的存在着,这正是韩少功“文化保守主义”的再现,正如沈从文《边城》中打破了边城宁静的商品经济一样,这种对现代社会的厌弃,正体现在这群人身上。但在批判现代人的虚伪和变态的同时,韩少功又把传统原始的生活方式丑化了,在那些没有出过鸡公寨的人民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愚昧、丑恶和肮脏。这样的鸡公寨,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决定搬迁,可是搬迁后的问题又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是搬到外面的世界,还是移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之地,这样一种矛盾的思考杂糅在小说之中,我想这是连韩少功也没有真正能够解决的问题。
韩少功的“寻根”寻到的是“我们民族文化深处的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它正是导致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苦难之中循环往复的主要原因。它想幽灵一样盘旋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人心的深处,无法割除。”[4]在《爸爸爸》中,鸡公寨不断重复的历史,正式我们这个民族不断重复的精神家园,畸形、变态、扭曲,可是我们割舍不断,它正是支撑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石,若要动,便是翻天覆地的大动,我们的文化心态是接受现代还是拒绝新生,都不是一个小说所能涵盖和阐释的,所以这种寻根寻到的究竟是什么,需要历史来检验。可是对于韩少功来讲,他的精神世界是丰满的,他有他的坚持和守望,所以他的小说更显得宽厚和深沉。
“‘寻根’本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无限过程”[5],韩少功的“寻根”也没有停止,生活给了他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和创作,1996年《马桥词典》的出版,2002年《暗示》的出现,以及《山南水北》、《日夜书》等作品的问世,都是韩少功精神历程的再出发,而他对历史的解读,对文化的追寻,对人类生命的拷问都会是贯穿这些作品的主题,而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会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韩少功.文学的根[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2]韩少功.爸爸爸[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3]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4]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M].南宁:南方文坛,2007
作者简介:黄淑菡(1990,9—),女,籍贯河南平顶山,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