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白发儿女债

来源 :三农中国·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2月1日 晴
  两天前,我才回家。
  总体来说,天气不算冷,现在已经春意萌动,如果下场雨,不出10天,肯定万物复苏。可我回来那天,气温骤降,刺骨的北风,漫天遍野吹着。
  记得那天下了三轮车,我搓着几乎冻僵了的手,急急匆匆地跑进屋。母亲一边催我去烤手一边说:“看把你冻的,我去给你生盆干柴火。”
  “天这么冷,我爸怎么还去放牛?”听着,父亲去放牛了,我埋怨母亲。
  “一直都没怎么放,今天没什么事你爸就把牛牵出去了。”母亲一边生火一边说。
  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弟弟的饭店前天关了门,上午他收拾完院子,要账去了。哥哥刚打电话说一会儿就到家。
  落黑时候,父亲回来。
  “爷爷回来了!”听到父亲说话,小侄子最先迎了上去。
  “快回屋,外边冷,让爷爷先洗洗手。”父亲笑着说。
  父亲的脸冻得发红,看上去有些干燥,他花白的头发有些凌乱。没有顾得上和我们说话,他先到屋里洗手,又照着镜子梳了梳头,这才和我们搭起了腔:“咋回来了?这么冷的天。”
  过年,家里的杂活,父亲基本上已经做完,我和哥哥最多煮煮肉,母亲知道我俩喜欢“啃骨头”。
  我拿出几百元钱给父亲,父亲不肯接:“家里的酒和肉,你弟都买过了,蔬菜是你哥从新乡带回来的。腊月二十三我过生日那天,你妹妹给了我1000元钱,足够了。”父亲笑着解释说,“主要是今年没卖牛,再加上粮食价格低也没有卖,要不然,你们谁的钱我也不要。”
  想起过去每次我给父亲钱时,他总是说有钱,说我结婚了再要我的钱。
  家里不算穷,每年回来,我们都不担心父亲没钱的。通常情况,只要给他换百十元的零钱让给来拜年的孩子们发。
  大年三十,我们家习惯摆上一大桌丰盛的酒菜。,
  “今年菜很贵,买的不多,看看想吃啥,让你妈给你们做些。”吃过了饺子,父亲对我们说。菜一般都是嫂子和弟弟做的,母亲只是一边和我们说话一边干点其他活,有时候,我和哥哥也做一点,露一手。
  通常父亲不喝酒,但大年三十,全家人坐在一起向他敬酒时,他总一饮而尽。
  父亲现在一共喂有大小8头牛。
  大年初一下午,在老院。我见到了正在喂牛饮水的父亲。他站在一头小花牛前,注视着水桶。小花牛喝喝停停,时不时地用眼瞪一瞪站在父亲旁边的大黄狗。大约5分钟,小花牛才喝足了水。
  “你们先吃吧,一会儿牛就饮完了。就剩那一头黄牛了。”见我叫他吃饭,父亲一边说,一边拿起水桶,来到压井旁开始压水。
  “你先歇会儿,让我压吧。”我接过父亲手中的压杆。父亲丢开手,径直走到一个竹筐前。
  “我再给牛喂点草。”说着,他拿起竹筐往草屋走去。
  来到草屋,父亲先是把竹筐往草堆上一撂,拿起旁边的一块破布铺在地上,紧接着,父亲右腿跪在布上,左腿弯曲着呈半蹲状,把竹筐放在胸前地上,用双手刨了满满一筐草。
  起身时,我看到父亲有些吃力。父亲已经58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可听母亲说他有时候会说腰疼。来到牛槽旁,父亲把筐放在槽沿上,用双手掬着草一下一下地放到槽里。我看到父亲的手有些粗糙,虽然,他手上满是灰尘,但仍然掩盖不了上面的裂纹。筐里的草完了,还有3头牛没有喂到。
  “让我去盛草吧。”我伸手去要筐子。
  “再盛一筐就中,太脏,你先走吧,喂完,我就回去了。”父亲转过身又进了草屋。
  我知道父亲的脾气,他的表情和说话的语调告诉我,他是不会让我去盛草的。望着父亲的背影,我的眼角湿润了。
  父亲的话不多,和我们在一起时,他喜欢我们给他一些活做。有时候,我们也会忽略他。好几次,我们晚上打牌入了迷。想起他,回头看时,他已经和衣坐在沙发上睡着了。
  每天父亲照例喂着牛,一转眼,春节的假期就要过去了。
  初五那天,我问母亲家里还需要什么。
  母亲说:“也不需要啥,你爸爱看电视,最近眼睛有点花,听说‘大锅’天线收台多,也清晰,本来打算年前安个的。”母亲略有遗憾,“年前牛没卖,天线也就没有安。”
  听母亲这样说,我心里一阵惭愧。我知道父亲爱看电视,在家这几天,我也发现家里电视信号不好的。没想到,父母亲过年的一个心愿让我给疏忽了。
  父亲一辈子没咋出过远门,虽然身体还很好,但他花白的头发告诉我们:他一天天显老了。
  “别放牛了,只要你身体好,就是全家最大的福气。”我曾多次劝父亲。
  “我身体还好着呢,能干就多干点!再说,你还没结婚呢,结婚还需要花不少钱。等你结了婚,我再休息。”父亲语气总是很平静。
  “历历深纹岁月痕,丝丝白发儿女债”。大多时候,父母总是默默地付出全部的爱,而从来不求回报。有人说,母亲的爱像河流,温柔而绵长;父亲的爱像大山,深沉而巍然。我想,这应该是对父母之爱最妥帖的比喻了。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祝楼乡村民金波的春节日记中,饱含着对父母的无限深情。
  (应主人公要求,文中名字为化名)
其他文献
一、杨家湾村芦笋种植概况    杨家湾行政村隶属河南省灵宝市西闫乡。东距灵宝市区30余公里,往西30余公里是豫陕交界,南靠秦岭,北濒黄河,隔河与山西省永济市相望。全村2400余人,耕地(含黄河滩涂)近万亩,土壤属黄河滩涂沙壤土质,适应芦笋种植。目前,全村种植芦笋5000余亩,一些种植大户,可达50余亩。芦笋是该村农业增收的主要作物之一。    二、芦笋种植的历史与现状    芦笋是一种营养价值高、
期刊
肇始于乡野大地的改革开放,尘土功名,沧海风烟。数十春秋走过,领引在前列的那些朴素的实践者总会给行进的社会留下借鉴的版本。  在土地上着力培育竞争力的李楼乡。就是一个明证。  李楼乡,静静地坚守在洛阳古城的边缘地带,感受着近在咫尺的繁华都市与清新纯净的村舍乡间的文化激荡,但自身的先天不足又让地方主政者不得不为现实而深思,因为,这里没有所谓的矿产或者旅游等资源优势,介于城乡之间的尴尬区位也常常给这里留
期刊
河南省煤业化工集团年产突破5000万吨  河南省煤炭工业在做大做强的征程中又有了一个新的历史性突破:截至12月10日,组建刚刚一年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2009年煤炭产量已突破5000万吨,同比增加1026万吨,增幅25.72%,成为河南省首家年产煤炭超过5000万吨的企业。  自2008年年底战略重组以来,河南煤化集团对现有产能扩能挖潜、技术改造,使整体机械化采煤率同比提高20%以上,进一步加大项目
期刊
记者:  中国既是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又是世界上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第一农业人口大国。您作为亚洲财富论坛董事会主席,能谈一谈中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应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放在何等位置来考虑,才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  韩剑锋:  三农问题实际上是民生问题。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80%以上,国家要扩大内需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需不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扩大农
期刊
统筹/陈朝锋  策划/刘林  执行/本刊记者 万晓艳 张健 卞瑞鹤 曹珊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人们行色匆匆,纷纷拥挤进简陋且廉价的乡村集贸市场,于是。采购节日食品的传统话题,又成了坊间的流行元素。  我们穿行在这些花花绿绿的市场里,看着充斥于货架、柜台,甚至商店门外的各种食品。不免会有疑虑:这些食品安全吗?  不是我们本质上多疑.而是诸如“瘦肉精”、“地沟油”、“劣质奶粉”之类事件的恶劣影响
期刊
在寒冬悄然隐退的最后一刻,春节,这个充满了温暖的字眼,以幸福和团圆的名义,召唤人们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走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人们看到,一些熟悉的乡邻多了几分笑容和坚定,一些朴素的柴扉流露出了节日的明媚和鲜艳,人们从四面八方匆忙归来,重新聚集在生养过自己的故土上,讲述着从异地他乡带来的一个又一个悸动和梦想。  或许就在几日前,他们还在高高的脚手架上,伴着钢筋和水泥,与生长的城市一起垒砌着自
期刊
2009年1月10日至15日,河南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在郑州召开,在会议间隙,《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记者就三农问题专访了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主委张亚忠。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上,党和政府再度把三农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层面,从实际状况来看,三农工作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的三农工作在2008年取得了哪些长足的进步?  张主席:2008年12月27
期刊
2008年12月21号恰逢冬至,也是轰动全国的辉县市裴寨新村落成典礼大喜的日子。  《农村农业农民》记者被邀请参加了裴寨新村落成典礼仪式,亲眼见证了这一盛况。从哪个角度探寻村官裴春亮的大公无私精神和崇高境界,更有深度、更有高度呢?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裴寨新村。    “俺村有了裴春亮,肯定会提前奔小康”    “住房不忘裴春亮,幸福不忘共产党”。记者与裴寨新村153户中的村民代表交谈时,这是村民们说
期刊
2009年1月25日即农历大年三十,喜庆的气氛浓重而热烈。开封的大街小巷里鞭炮声声、烟火飞舞,大人和小孩的脸上都流露出了快乐、幸福的笑容。  在开封市水系二期工程施工工地上,一大片灰黄色,显出与节日不相称的氛围,小桥、河岸、楼阁还在雏形中,成堆的钢筋水泥堆放在地上,偶尔有人匆忙地从远方走过,这情景与市区喧闹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年过花甲的李松峰,正在工地上看护建筑材料。  李松峰家住扶沟县曹
期刊
家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的杨建成今年春节没能回家,这是他在郑州度过的第二个春节。  当记者提出要采访他时,杨建成笑着提起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吉祥三保》中的那句经典台词:公安有枪,保安还有棍呢。咱保安那就是一道城市的灰色风景线。“当保安,我很骄傲。”  “当了一名保安,谁知道一干就是两年,我都没想到。”杨建成说。  2000年,高中毕业的他跟着老乡一起到郑州打工,“那时候什么都干过”。刚开始时,他在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