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荷塘月色》里的情感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塘月色》的情感主旨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对此,教学参考书上也是闪烁其词: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其他姑且不论,最具权威的教参里的分析也有自相矛盾之处,会有一个人,同时又喜悦又忧愁吗?
  《荷塘月色》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不宁静”。朱自清先生1920年北大毕业后,到杭州一师教书,月薪70元,虽然已经寄给家里一半,但还是不能满足要求,妻子儿女在家中,受着折磨。从《背影》中可知,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经非常惨淡。因为贫穷,与父亲失和,为了减少矛盾,节约开支,朱自清回到家乡任扬州八中的教务主任。由于庶母的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的私交,要求将朱自清的薪水直接送到家里,本人不得领取。迫于此,朱自清不得不接出妻儿,到杭州另组小家庭。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亲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后来,朱自清的父亲因为考虑到孙子的教育问题,从朱自清处把两个孩子接回扬州。朱先生的生母也随之一同回去。但是,父子关系一直没有缓和。朱自清每月寄钱回家,往往得不到回信。他在《背影》中提到:“家中的光景一日不如一日……他触目伤怀……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暑假中(也就是写作《荷塘月色》的7月份),朱自清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定。因而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语。所以,作者在文章里抒发的是由家庭矛盾引发的难以排遣的苦闷之情。
  作者心里的“颇不宁静”是“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定”的矛盾苦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文中也有矛盾的句段为证。第三段写道:“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很明显地有“平常的我”“今晚的我”的矛盾和“平常的世界”“另一个世界”的矛盾。此外,课文中也有需要仔细分析才能发现的有矛盾的句段。文章开头:“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这句话隐含着“平时的荷塘”和“今晚的荷塘”的矛盾,平时的荷塘是一个样子,并不值得写,而今天的荷塘“另有一番样子”,才值得写的矛盾。第二自然段中对小煤屑路的描写文字也隐含了“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幽僻与“今晚却很好”的矛盾。就是月光也有别人眼中的“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的遗憾和“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的矛盾。文学作品中所有的文字都是情感的外化。作者在文章中的言语间的矛盾,正是内心苦闷矛盾的外化。
  作者是怎样对待这种苦闷矛盾的呢?在文中作者选择了刻意的回避。首先回避了妻儿,“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回避了妻儿,没有家人在跟前,可以暂时忘却家庭矛盾,获得暂时的自由。其次回避了烦心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可以享受“独处的妙处”获得暂时的自由,“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再次回避了喧闹,“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作者用最明确的语言告诉我们,清华园的荷塘并不是如文章中所写的那样宁静,它还有喧闹的一面。朱自清回避了喧闹的一面,选择了幽僻的一面,因为幽僻的一面和他内心相通,可以让他暂得心灵的宁静。最后回避了现实世界,想起了六朝时的采莲盛况和《西洲曲》的句子。朱自清沉浸在一个人的自由天地里,可现实太苦闷,外界的烦扰几次把他拉回现实世界,“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把现实刻意忽略忘却,获得短暂的自由宁静。
  也许有人会问,内心那么痛苦,为何景物还那么优美?那是刻意忘记痛苦以景物寄托心情的无奈之举。孙绍振先生认为作者的痛苦是不可摆脱家庭伦理的痛苦,而文章主体部分有关荷塘与月色的景物描写是作者“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获得的“自由和独处的自我欣赏之妙”,“文章中外在的美好都是为了表现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一个人静静的、不受干扰的甚至孤独的情怀”。但欣赏完景物联想完古诗之后,作者还要回到现实中来,“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现实的矛盾苦闷依然缠绕着他,依然要承担作为丈夫、父亲、儿子的伦理上的负担。
  《荷塘月色》中的苦闷,其实是一位中年男人因承担家庭伦理责任而产生的浓重的难以排遣的苦闷。
  作者单位: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学(235121)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能力、综合学习能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加强。教师在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双管齐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原先较为沉闷的语文教学被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迷茫而又困惑的语文教学也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正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课改”的浪潮,庆幸自己的语文课一步步走出程式化教学套路时,蓦然回首,却发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高中作文教学不再是单纯地关注学生的高考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功底与语言的运用。近年来,作文教学改革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想要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需更加注重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1.提高命题分析能力  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于命题的正确分析能力,重点传授给学生分析命题材料的方法,让学
阅读如同绣花一般,需要细心和耐力,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精彩,绽放更为不一般的魅力与美丽。换言之,就是阅读需要有层次感,需要学生抓住主题进行深入理解探知。  一、读合为时文章,与时代合拍  文章的时代性告诉我们,青年人应该有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应该从相应的作品中捕捉更多语言文化知识。突出文章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多样化,利于学生在深入阅读和用心品鉴中获得深度认知。这样的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充斥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香飘四溢,是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人文教育之花”。就高中语文课而言,如何在生态化教学中开启它的“寻芳觅美”之路呢?  一、在语言鉴赏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更是文学作品中
清代刘淇在《助字辨略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他认为“虚词一乖,判于燕越”。虚词所表现出的内容就如同一个人的性情,虚灵而又不可或缺。换句话说,细细体察虚词则可能是体悟作者性情的切入口。  一、抓住虚词揣摩情感  “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神态就是作者要表现的志趣。“诗言志”,志是诗人要传递的情感。意趣与情感毕竟不是实在的事物,仅用实字是没法凸显那委婉而细腻的
《西游记》中成功辨认真假美猴王者,首非佛祖,而是地藏菩萨经案下的神兽谛听。传说谛听善辩世间万物,尤善听人之心。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有这种聆听的本领,要能够聆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