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道对“爱”的不同解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x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儒家与道家思想在长期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行为方式影响深远。而在其中,儒道二家所秉持的价值理念也各有不同。本文通过对儒道两家思想系统的梳理进一步总结并阐释了儒道两家对“爱”的不同解读,将其分为仁爱与慈爱,并指出二者在实现途径、目的等方面的相同点以及在基础、可操控程度等方面的不同点,对此作出结论与评价,如此一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良好道德伦理氛围的理论与实践途径也能清晰明了。
  【关键词】 儒道;仁爱;慈爱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2-0080-03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彼此之间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框架。“爱”是一种深刻的人类情感,休谟曾说:“爱永远随之有一种使所爱者享有幸福的欲望。” ①马克思认为:“爱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通过发展他的理性而对一种自由、和谐的生存状况的渴求。” ②在中国,儒道两家对“爱”有不同解读,通过诠释儒道两家对“爱”的不同理解,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爱”的理解,这对当前中国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儒家对爱的解读——仁爱
  一般认为,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在“仁”,而“仁”的基本涵义是“爱人”。《论语 · 颜渊》篇载有樊迟向孔子问仁,孔子的回答即“爱人”二字,这可以看作是孔子对“仁”作出的一种界定。早在《国语 · 周语》中就有仁与爱关系的说法,如 “爱人能仁” ③“仁,所以保民也” ④等。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进一步指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⑤总起来看,孔子以前的“仁”以爱亲为本义,但到了孔子已经把爱亲发展为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并把爱人之“仁”化为普遍的伦理金律, ⑥所以儒家提倡“以爱人为仁”。儒家的“爱”其实具有明显的差等性,《中庸》引用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教,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⑦,可见孔子所认为的仁爱是分了等级的。爱有等差,是要首先爱自己的父母 ,即“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⑧,然后再爱别人。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要爱自己的父母、亲人,这是有血亲的爱;再者就是推己及人,把自己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推及给别人,这是超越血亲挚爱的大爱,正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⑨。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人先验具有仁爱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人可以推己及人,所以才能做到尊敬自己的长辈,同时也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同时也爱护他人的晚辈,这体现了儒家所说的大爱。儒家的仁爱是一种内在的德性原生力,既有親亲的起点,“亲亲,人也”,又有由此及彼、由己及人的推动力,必然涉及到“泛爱众”。如蒙培元先生所言,儒家的“仁”是人所具有内在德行,其根本内容是“爱”,其对象既有暂时的规定性,亦包含着潜在的可能性。即“仁”的实现首先是“亲亲”,由此形成孝道;接着“爱人”,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关怀,一种极富生态意义的生命哲学。⑩
  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孟子,在孔子仁爱、德治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并提出了“仁政”思想,将儒家的仁爱伦理延伸到治国理政的政治领域。孟子在阐述他的治国理政思想时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反对以暴力和强制对待百姓,要求奉行“以德服人”的王道,要爱护百姓,注重百姓的要求。从孔孟对爱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儒家的仁爱既是有等差的爱同时也是能够推衍至他人甚至万物的大爱,正如孟子所言,“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在儒家对“爱”的诠释中可以读到“仁爱”,同时能从中汲取很多能应用在当今生活中的真谛。仔细读,能够从儒家的“仁爱”中读到我们应持有一颗爱这个世界的心以及与世界和解的处世之道。当下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会存在不和谐。家庭内部之间会有不尊重长辈的亲情观念淡薄现象;社会中,会有因为利益出现猜忌,对他人不友好的现象;生活中,会有身边的人发生小摩擦的现象。此刻,儒家的“仁爱”思想就显得重要,当真正领悟儒家的仁爱时,你就能够在这偶尔横眉冷对,千夫所指的世界用仁爱之心去看待世界。儒家的“仁爱”是可以演化成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道家文化对爱的解读——慈爱
  相对儒家而言,道家对爱的理解呈现出了不同的理念。《道德经》说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从中我们可以将道家的“爱”概括为慈爱。“‘慈’作为《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上承道、德形上本体,下连宇宙万有众生,是生命的承载与担当,亦是生命精神的遍在与动源,更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于是越来越多人认为“三宝”和三宝之中的“慈”在道家思想中具有核心地位。在春秋前期,“慈”即被确立为人伦“九德”之一,“慈惠:慈知长幼。”“慈”乃根于血缘、源自血亲之自然情感,“亲而笃之,爱也”,故有“慈爱”之语。《左传》文公十八年,“慈”被定为八种贤德之一,孔颖达疏“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 ?可见“慈”可解为慈爱、包容、仁慈……有道之士,有了“慈爱”之心,就能“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 ?,将天下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道家这般描述是想告诉后人要爱自己更要爱别人。三宝中的“慈”中说到慈故能勇,意为拥有慈爱之心,也能产生出宽容、和善、勇敢等美好品质;有了慈爱之心,才能勇于作为。此外,“慈”不仅能体现在爱人、爱物,且能体现在视万物平等,是不会偏爱任何一方的理念。视万物平等体现在庄子曾提到过的“道”大无不包,细无不入,贯穿万物,囊括天地,周边包含,巨细不遗,既宽博又深远,这表明了万物都具备“道”,道内在于一切物之中,庄子认为虽然个体存在差异,但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必须存在于世间的原因,所以世间万物在爱面前并无亏欠,这也符合了对“慈”的解释:宽容、包容,从而进一步阐述了道家的爱是一种万物平等、包容性极强的爱。   同时道家的爱也是适度的爱,意为爱要自然,正如“三宝”中所提及的“俭”,“俭”意为节俭、节制,道家认为过度的爱无益,所以提倡爱要适度。《道德经》里有这样一段话:“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厚,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为过分爱惜会带来更多的耗费,丰厚的贮藏会带来惨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险情,这样才能长长久久。这观点表明我们凡事都要点到为止,追求多反而会适得其反。爱要适度也充分体现在君主对臣民的管理上:“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意思是君主无为,百姓就能自我教化;君主好靜,百姓就自然富足;君主无欲无求,百姓就能自然纯朴。这是《道德经》中所提到的无为而治思想,但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说在治理国家时不过多地干预,让臣民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总起来看就是爱要适度、自然。
  在道家对“爱”的解读中可以读到“慈爱”,道家的“爱”一直主张包容、适度、自然。现实生活中,出于亲情,人们之间总会过度关爱,于是便有了社会新闻、家庭伦理剧中家庭亲子矛盾的情节,这足以证明过度的爱会带来困扰。亲子关系紧张现象越发普遍,原因如下:首先是父母关心过度,嘴上说着“为你好”,包办一切。其次是偶尔会“道德绑架”,如果没有照着他们说的去做就是不孝顺,父母过度的爱是亲子关系紧张的催化剂。但父母若能将道家适度、自然的爱运用在和子女的相处之中,那亲子关系能改变不少。道家的“慈爱”可以好好利用进而升华成处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调和剂。
  三、儒家的“爱”与道家的“爱”之比较
  不管是儒家的“仁爱”思想还是道家的“慈爱”思想都阐述了“爱”是基础却又重要的感情,他们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首先,儒道两家推崇之“爱”在实现途径上一致。两家“爱”的实现途径都要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达到“爱”的不同境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要求人要克己,以及道家的“返璞归真”,要求人应该像个婴孩一样无欲无求才能实现“爱”。同时两者之间推崇“爱”之目的也一致。儒家文化兴起处于礼崩乐坏、动荡不堪的局势之中,为了天下太平于是孔子便提出了一套以“仁”为主要内容的学说,其中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是为了国泰民安而推崇的,希望可以将有血缘的爱推崇至天下万民之中,从而使天下太平。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兴起于同一个时代背景,老子和庄子当时提倡人们要回归自然,推崇爱人、爱物、万物平等的观念,这种做法同样也是为了建设一个人人和谐共处、天下大同的社会环境。
  那么儒、道两家“爱”的思想的不同之处亦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儒道两家之间所推崇的“爱”之基础不同。孔孟儒家之“仁”是由“亲”(血亲之爱)推衍到“民”(人际之爱),再扩充到“物”(天地万物)的过程,其“爱有差等”显现为一种推己及人、由内而外、从近到远之次序,即空间次序上的“差序格局”。?且儒家有等差的爱主要通过孝悌呈现出来,认为儒家仁爱中的血缘亲情是维系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纽带,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社会诸种制度“皆由‘尊尊’、‘亲亲’二义出……治天下之通义也” ?但道家“慈爱”范围是一视同仁的,“慈”心乃对万有众生无所偏私的“悲悯心”。《老子》提出“与善仁”(第8章)此处之“善”非伦常道德之善,而是自然无心之“善”。?所以道家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爱。其次是儒道两家之间“爱”在现实社会中可操作控程度不同,儒家的“仁爱”与道家的“慈爱”都以“爱”为主体,倡导人们去爱,但在当今社会中,儒家的“爱”被大众接受的可行性更高。因为“仁爱”是从血缘出发,推己及人的,是一种不借用外力就能让爱由内向外蔓延的爱,这在现实社会中更容易被认可。道家的“慈爱”讲究自然,但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且人是群居动物,所以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很纯粹的自然性存在的,因而道家的“爱”在当今社会中推行起来会遇到较多阻碍,可操控程度会降低。
  四、结论与评价
  钱穆曾引用过梁漱溟对孔子的评价:“中国的文化,在孔子之前的,都被孔子收在他的手里了;孔子以后的文化,都是从孔子手里面放出来的。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齐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之演进,控制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从这评价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重要性,“仁爱”作为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孝”是“仁爱”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传统美德,无论是几千年前的孝悌之义还是当今社会的尊老爱老倡议,都反映出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仁爱”同时也体现在政治方面,儒家的“仁政”从古至今都备受推崇,从贞观年间太宗实行的仁政到当今的习近平总书记发言会上会提到的“要增强仁爱之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能看出儒家“仁爱”思想对中国各方面的深远影响。道家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林语堂素来对道家文化情有独钟,他认为中华文化精髓不在“儒”而在“道”。有学者曾这样表达“如果说西方文明是‘狼的文明’,中国儒学文明是‘羊的文明’,那么道家文明则是‘龙的文明’。道家文化是人类唯一保存下来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原生态文化,它是人类最初的文化,也必将是人类最后的文化。我们应以道家的自然生态文化为基础进行现代化诠释和综合创新,将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接纳进来,创立集古今中外文明精粹之大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家文化,以解决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林语堂眼中,道家的生命哲学思维实质上不仅能够给人们以内心的温暖和活力,而且能使人们快乐地对付人生。林语堂曾这样引人注目的指出:“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而且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虽然是好商人,但他们永不是一个小国。什么使中国人成为哲学家的?不是孔子,而是老子。谁制作广传在中国民间思想中最好的格言?不是孔子,而是老子。因为老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深藏不露的哲学家,教人用质柔如水的力量。人除了思想的权利之外,还有惊异的权利。道家适应人们这种惊异的需要,用庄子的话来说,是人的心有自由地‘游于无何有之乡’的权利。” ?通过以上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儒道两家的“爱”对于当前中国伦理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即要掌握儒道两家之间“爱”的内涵、明确儒道两家之间“爱”的目的、传播儒道两家之间“爱”的理念。如此一来,必然能为实现构建和谐美好社会以及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伦理道德底线的建成带来帮助。   注释:
  ①西方思想宝库编委会:《西方思想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404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
  ③④陈桐生译:《国语》,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54页,第26页。
  ⑤《孟子 · 离娄下》参考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78页。
  ⑥陈来:《原仁——先秦思想中的“仁”的观念》,《中国文化》第三十九期,第47页。
  ⑦《中庸 · 中庸章句》参考朱熹:《四书集句章注》,中華书局2011年版,第30页。
  ⑧《论语 · 学而》参考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0页。
  ⑨《孟子 · 梁惠王上》参考朱熹:《四书集句章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5页。
  ⑩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342页。
  ?《孟子 · 尽心上》参考朱熹:《四书集句章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40页。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解》,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23页。
  ?许春华:“《老子》之‘慈’释义”,《哲学研究》2019年第2期。
  ?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62页。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解》,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1页,第241页,第280页。
  ?吴重庆:《“道”通往何方——兼论儒家的爱是否有差等》,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163页-165页。
  ?王国维:《观堂集林 · 殷周制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72页。
  ?许春华:《〈老子〉之“慈”释义》,《哲学研究》2019年第2期。
  ?钱穆:《孔子传》,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胡孚琛:《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论21世纪的新道家文化战略》,《青岛大学学报》,2005,第1页。
  ?林语堂:《我这一生林语堂口述自传》,万卷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172页。
  作者简介:
  刘敏艳,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 传统灯舞洋蛇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就是文化和艺术魅力的源泉。舞台表现的形式借助新媒体等手段进行创意的融合,能够更好地给观众呈现出丰富的舞台视听效果。同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洋蛇灯的文化正逐渐受到威胁,并影响其传播发展。因此,如何增添洋蛇灯的舞台表演内容,促进洋蛇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讨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洋蛇灯;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
期刊
【摘要】 书法艺术创作的发展能够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艺术的多种形式特点,通过对书法艺术创作文化的研究,将其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能够赋予新的含义。为了进一步了解书法艺术,需要结合书法艺术及创作的发展趋势开展分析,通过对书法艺术发展历程的阐述,提出当代书法存在的弊端,根据当代书法创作发展趋势说明书法艺术创作发展建议,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关键词】 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发展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雾月牛栏》作为首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短篇小说,体现了作家迟子建在时代转变背景下对人性的关怀体察与思考。《雾月牛栏》以充满生机、神秘与想象的北方边地为背景,展现了生活在黑土地上的人们粗粝的生活本色。作家迟子建无论是在意象,还是对小人物角色的刻画上,都氤氲着她独特的直觉思考,透射着她特殊的人生体验,体现了她温情的书写特征。本文从迟子建小说《雾月牛栏》中主要的三种意象“雾”“牛栏”与“牛”出发
期刊
【摘要】 河南位于黄河以南的中原腹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化成为发展旅游的重要保障因素的今天,河南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历史文化方面的明显优势。但在实际情况中,河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及体系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发展本省旅游,有必要对河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策略和体系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 河南旅游;文化;体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当前纯净水行业品牌众多,对于纯净水市场,价格不仅仅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消费者更注重的是形象、文化和情感共鸣。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的不单单是美观,更希望展示出自己的个性,生态化、情感化、简洁化的设计即将成为未来包装设计的主流。在这日益激烈的纯净水市场中,市场上的纯净水产品及其包装琳琅满目却千篇一律,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追求以及品位的提高,仅凭外在的美观已经无法打动人
期刊
【摘要】 刘震云小说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热度颇高。有关刘震云的研究论文一路攀升、成果颇丰,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审视很有必要。现有相关研究整体可分为主题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单篇、比较、影视改编和译介研究等七个方面,其中转型研究及译介、传播研究还有待加强,其创作本土性与现代性也尚存研究空白。  【关键词】 刘震云;小说;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中国传统社会奉行重农思想,有关农业的礼制众多。耕耤礼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典礼,皇帝通过此仪式来表达重视农业生产、劭农劝稼和祈求年丰之意。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耕耤礼的频率和盛大程度为历代之最。本文梳理明清时期耕耤礼的举行情况,其中可以一窥古代重农思想。  【关键词】 明清;耕耤礼;重农思想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期刊
【摘要】 王在晋著《海防纂要》成书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该书在吸收明代以往海防類兵书体例的基础上,兼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是明代海防的代表性著作。  【关键词】 《海防纂要》;体例;王在晋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2-0050-02  基金项目: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校级创新项目“王在晋《海防纂要》研究”,项目编号:
期刊
【摘要】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不断探索至今,其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今日,音乐教育在德育、美育的培养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探讨了在校园中红色音乐在培养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音乐教育;红色歌曲;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2-0100-02  当今世界格局变化
期刊
【摘要】 本文从电影《一一》入手,结合主要人物分析,阐释了导演如何以多维度的方式记录简家四代人的生活,童年的疑惑、青春期的迷惘、中年人的危机等问题被一一揭露,并通过现代都市下符号化物件的解读,表达电影观感。  【关键词】 《一一》;人物分析;物件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2-0087-02  《一一》,看似简简单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