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环境是影响高校校园品质的重要因素,校园环境设计不仅在塑造大学良好形象方面,还在形成大学生完美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校园环境文化形态的了解,结合自身在鸿德学院校园环境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体会,对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构成要素和组织与协调等相关内容做出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 构成要素 组织与协调
校园环境艺术化是实现教育意义上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着眼于“教育立美、以美育人”,旨在通过实施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创造一个高品质的艺术化教育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所院校的精神之所在。尤其大学校园,这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空间,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主体的师生、员工在空间内工作、学习、生活形成并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又能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校创新能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运行。
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物质文化是以某种符号为载体,将大学精神显现于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中,以标志化的外形表达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的。所以在对环境设计时应注重特色,挖掘特色,整体规划,以现有校园文化状态为基础,根据时代发展需要精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 国外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形态概况
1.1 英国大学校园模式
早期英国大学校园格局基本类似修道院,形成一个自我包容的环境。建筑群是围绕四边而建造的,中心留出一个四方院,这个修道院式的建筑几乎囊括了学院里应有的一切设施,这种模式成为英国大学校园设计的传统方院。毕业于剑桥大学的JohnCaius博士在重修母校时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将封闭方院变化为开放式方院,四周用低矮的墙体或通透的材质进行围合,使大学校园有了一定人文主义色彩。像作为老牌名校的格拉斯哥大学一直是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英国大学之一。
1.2 美国大学校园模式
美国大学的校园环境特别讲究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氛围。大学较大一部分都建在郊外旷野、远离城市,这是几百年来形成的独特教育文化。这样的文化环境,自然能与外面社会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避免学生受到市区商业和娱乐的干扰,但同时又能发挥大学的社会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美国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
1.3 法国大学校园模式
法国大学教育渗透在城市中,没有特定风格的建造和规划组织方式。如巴黎的拉丁区成为了城市中一个以特定而多样的大学功能,以多种专业混合为特征的城市地段。
对三者的比较分析会发现与国内大学不同,西方大学校园环境追求的是社区式的大学模式,大学提供了一种自治生活的空间,成为所在地域的主人,大学校园的建立符合其所在社会发展规律、文化背景,形成特殊的社会群体。
2 中国大学校园环境概况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得益于其形成和发展的独特时代背景,得益于其百川入海的胸怀和历久弥香的丰厚文化底蕴,更因为它承载了清华人百年一脉的精神传承。百年,成就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文化内涵很深,给人一种庄严阔大的感觉。据说这是梁启超为清华命定的。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后又制定校徽;校风:行胜于言;校色:紫、白。梁启超先生为北师大所撰的校训也非常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很能标示这所师范大学的宗旨。
作为一所民办独立院校,在2008年建校之初,周院长根据教育形式发展和学院的实际向全校师生提出了“我行,我能成功”的校训。倡导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建设有特色高质量的应用型大学的建校精神,旨在突出立校为公、执教报国的办学理念,对校园的总体规划中强调在继承中创新和扬气中突破,将学院的校园环境建设作为一门艺术来实践。
3 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中构成要素
3.1 总体布局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校区整体规划为例,学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机场辅路北侧29号,占地500多亩,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55%,绿化率为42%。在校生总数近8000人。规划设计方案把唯一的高层建筑——教学主楼置于南北中轴线上,并以教学主楼为中心,将校区分为南北两区。主楼以南为教学区,南侧主入口与教学主楼间的南北轴线上为约200米长,200米宽的校前广场,行政办公楼、学院教学楼分列于广场两侧,它们构成了广场的东西界面,烘托了教学主楼的中心地位,增强了教学区的场所感和秩序感。为了突出图书馆的重要性,主楼北侧设置了一条东西向的次轴线,图书馆置于轴线西端。同时在东西轴线上设置了文化墙、文化长廊等,来突出校园文化氛围。
3.2 指示系统
以校园内设立一套完整的校园指示系统为例,设立于校园内的指示标识分为三部分:
①校园道路指示标牌。校园内多条道路,在对这些道路命名中渗入人文要素后,增加了校园文化底蕴。以鸿德学院为例,如“崇德路”“地坤路”。指示牌可选用木质或铁质,材质古朴、自然,易被师生接受认同。
②校园平面图,如东南大门、田径场门口、食堂门口等地设立全校平面图,将学校整体面貌展现在读图人面前,使其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便于读图人寻找自己所要到达地点。
③路口指示牌,在路口设立指示牌,标出主要地点的名称及方向,方便人们寻找。指示牌在设计上应加入文化元素从中体现自己的特色,在一点一滴中散发人文气息,尽量在校园内实现统一整体。
3.3 校园雕塑
实现环境教育功能,通过对雕塑这一文化载体的理解和审美过程,可以让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对真善美的感悟,增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使师生们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得到放松和休息,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校园雕塑这一校园文化的缩影,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我们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用心去解读和体会。 3.4 植物绿化景观
从景观到绿地的空间设计来说可分为三种:
①仪典式纪念性景观。强化重点建筑及仪典气氛,主要配置在校门主入口或重点建筑前草坪的轴线上。
②人文庭院景观。配合建筑呈现人文秩序的院落绿色植物,呼应学术及教育活动,强调回廊、步道、阶梯、平台与绿色植物的配置,绿地空间以简单素雅为主。
③自然田园景观。是在学校建造人工湖及周边生态绿地,以有机的手法塑造田园景观风格,塑造舒适宁静的气氛。
4 校园环境艺术在设计中组织与协调
4.1 规划的基本要求
①合理的功能布局。高校校园建设必须为师生留出部分自由空间,校园是学生上课、锻炼等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需要有适合较多人流聚集和分散的场地和空间。
②校园整体形象符合育人要求。校园形象系统的营造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它既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上,也反映在校园的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中,因而需要全面合理地规划和安排。
4.2 新校区扩建原则
①新老建筑形象协调。
②建筑体量和尺度的控制。
③建筑的材料肌理与环境。
在外部空间设计时,距离与材料的质感有一种相当密切的关系。如建筑物就在道路边上,观者近距离观看就要十分注意细微的效果。最常看到的是大理石贴面的墙体,大理石切割十分精细,缝隙笔直、色彩一致、横竖成行、非常整齐;如在一定距离上观看建筑物时,饰面的质感越往上越减弱,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是立面上的色彩感觉而已。除了建筑物本身外,我们在设计小品建筑时也应考虑观者的观看距离。
5 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校园环境是一个充实的空间,学生生活在校园内,不仅是为了方便,还要在感觉上达到舒适愉快。如何让建筑与环境在共同的主题思想下得到和谐是校园空间布局的主题;如何使人亲身感受各种美的意境,才是校园环境设计要达到的目的。好的环境才会使人心旷神怡,才会使校园环境赋予更深远的意蕴。
近十多年来,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十一五”教育发展计划,高等教育已经在大力发展,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大学校园建设速度再加快,将大量新建、扩建、改建。
参考文献:
[1]张鹏.校园视觉文化环境设计[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11).
[2]杨宁宁.关于校园环境艺术设计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2(22).
[3]石宇熙.论大学校园环境艺术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01.
[4]陈锦通.谈大学校园环境艺术设计[J].山西建筑,2006(03).
[5]张昕.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教育意义[J].美与时代,2004(11).
[6]时竞.大学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谈论[J].现代装饰(理论),2012(03).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 构成要素 组织与协调
校园环境艺术化是实现教育意义上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着眼于“教育立美、以美育人”,旨在通过实施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创造一个高品质的艺术化教育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所院校的精神之所在。尤其大学校园,这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空间,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主体的师生、员工在空间内工作、学习、生活形成并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又能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校创新能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运行。
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物质文化是以某种符号为载体,将大学精神显现于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中,以标志化的外形表达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的。所以在对环境设计时应注重特色,挖掘特色,整体规划,以现有校园文化状态为基础,根据时代发展需要精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 国外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形态概况
1.1 英国大学校园模式
早期英国大学校园格局基本类似修道院,形成一个自我包容的环境。建筑群是围绕四边而建造的,中心留出一个四方院,这个修道院式的建筑几乎囊括了学院里应有的一切设施,这种模式成为英国大学校园设计的传统方院。毕业于剑桥大学的JohnCaius博士在重修母校时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将封闭方院变化为开放式方院,四周用低矮的墙体或通透的材质进行围合,使大学校园有了一定人文主义色彩。像作为老牌名校的格拉斯哥大学一直是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英国大学之一。
1.2 美国大学校园模式
美国大学的校园环境特别讲究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氛围。大学较大一部分都建在郊外旷野、远离城市,这是几百年来形成的独特教育文化。这样的文化环境,自然能与外面社会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避免学生受到市区商业和娱乐的干扰,但同时又能发挥大学的社会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美国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
1.3 法国大学校园模式
法国大学教育渗透在城市中,没有特定风格的建造和规划组织方式。如巴黎的拉丁区成为了城市中一个以特定而多样的大学功能,以多种专业混合为特征的城市地段。
对三者的比较分析会发现与国内大学不同,西方大学校园环境追求的是社区式的大学模式,大学提供了一种自治生活的空间,成为所在地域的主人,大学校园的建立符合其所在社会发展规律、文化背景,形成特殊的社会群体。
2 中国大学校园环境概况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得益于其形成和发展的独特时代背景,得益于其百川入海的胸怀和历久弥香的丰厚文化底蕴,更因为它承载了清华人百年一脉的精神传承。百年,成就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文化内涵很深,给人一种庄严阔大的感觉。据说这是梁启超为清华命定的。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后又制定校徽;校风:行胜于言;校色:紫、白。梁启超先生为北师大所撰的校训也非常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很能标示这所师范大学的宗旨。
作为一所民办独立院校,在2008年建校之初,周院长根据教育形式发展和学院的实际向全校师生提出了“我行,我能成功”的校训。倡导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建设有特色高质量的应用型大学的建校精神,旨在突出立校为公、执教报国的办学理念,对校园的总体规划中强调在继承中创新和扬气中突破,将学院的校园环境建设作为一门艺术来实践。
3 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中构成要素
3.1 总体布局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校区整体规划为例,学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机场辅路北侧29号,占地500多亩,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55%,绿化率为42%。在校生总数近8000人。规划设计方案把唯一的高层建筑——教学主楼置于南北中轴线上,并以教学主楼为中心,将校区分为南北两区。主楼以南为教学区,南侧主入口与教学主楼间的南北轴线上为约200米长,200米宽的校前广场,行政办公楼、学院教学楼分列于广场两侧,它们构成了广场的东西界面,烘托了教学主楼的中心地位,增强了教学区的场所感和秩序感。为了突出图书馆的重要性,主楼北侧设置了一条东西向的次轴线,图书馆置于轴线西端。同时在东西轴线上设置了文化墙、文化长廊等,来突出校园文化氛围。
3.2 指示系统
以校园内设立一套完整的校园指示系统为例,设立于校园内的指示标识分为三部分:
①校园道路指示标牌。校园内多条道路,在对这些道路命名中渗入人文要素后,增加了校园文化底蕴。以鸿德学院为例,如“崇德路”“地坤路”。指示牌可选用木质或铁质,材质古朴、自然,易被师生接受认同。
②校园平面图,如东南大门、田径场门口、食堂门口等地设立全校平面图,将学校整体面貌展现在读图人面前,使其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便于读图人寻找自己所要到达地点。
③路口指示牌,在路口设立指示牌,标出主要地点的名称及方向,方便人们寻找。指示牌在设计上应加入文化元素从中体现自己的特色,在一点一滴中散发人文气息,尽量在校园内实现统一整体。
3.3 校园雕塑
实现环境教育功能,通过对雕塑这一文化载体的理解和审美过程,可以让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对真善美的感悟,增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使师生们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得到放松和休息,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校园雕塑这一校园文化的缩影,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我们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用心去解读和体会。 3.4 植物绿化景观
从景观到绿地的空间设计来说可分为三种:
①仪典式纪念性景观。强化重点建筑及仪典气氛,主要配置在校门主入口或重点建筑前草坪的轴线上。
②人文庭院景观。配合建筑呈现人文秩序的院落绿色植物,呼应学术及教育活动,强调回廊、步道、阶梯、平台与绿色植物的配置,绿地空间以简单素雅为主。
③自然田园景观。是在学校建造人工湖及周边生态绿地,以有机的手法塑造田园景观风格,塑造舒适宁静的气氛。
4 校园环境艺术在设计中组织与协调
4.1 规划的基本要求
①合理的功能布局。高校校园建设必须为师生留出部分自由空间,校园是学生上课、锻炼等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需要有适合较多人流聚集和分散的场地和空间。
②校园整体形象符合育人要求。校园形象系统的营造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它既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上,也反映在校园的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中,因而需要全面合理地规划和安排。
4.2 新校区扩建原则
①新老建筑形象协调。
②建筑体量和尺度的控制。
③建筑的材料肌理与环境。
在外部空间设计时,距离与材料的质感有一种相当密切的关系。如建筑物就在道路边上,观者近距离观看就要十分注意细微的效果。最常看到的是大理石贴面的墙体,大理石切割十分精细,缝隙笔直、色彩一致、横竖成行、非常整齐;如在一定距离上观看建筑物时,饰面的质感越往上越减弱,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是立面上的色彩感觉而已。除了建筑物本身外,我们在设计小品建筑时也应考虑观者的观看距离。
5 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校园环境是一个充实的空间,学生生活在校园内,不仅是为了方便,还要在感觉上达到舒适愉快。如何让建筑与环境在共同的主题思想下得到和谐是校园空间布局的主题;如何使人亲身感受各种美的意境,才是校园环境设计要达到的目的。好的环境才会使人心旷神怡,才会使校园环境赋予更深远的意蕴。
近十多年来,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十一五”教育发展计划,高等教育已经在大力发展,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大学校园建设速度再加快,将大量新建、扩建、改建。
参考文献:
[1]张鹏.校园视觉文化环境设计[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11).
[2]杨宁宁.关于校园环境艺术设计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2(22).
[3]石宇熙.论大学校园环境艺术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01.
[4]陈锦通.谈大学校园环境艺术设计[J].山西建筑,2006(03).
[5]张昕.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教育意义[J].美与时代,2004(11).
[6]时竞.大学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谈论[J].现代装饰(理论),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