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几何教学中发展数学思维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为什么学生要学会思考?
  思考问题的方法让我们的思维变的更加严密,让我们对生活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缜密地思考。其实,教学中有很多可以教会学生思考的内容,如函数思想教会学生把生活中变化的问题用变量和函数来思考;方程思想中寻找已知与未知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已拥有”和“想拥有”间的联系;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并且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教学情境类似于现实生活,从情境中感受知识、学会知识并运用知识,就是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学习的过程就应在以学习知识为载体,学习思考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有条件,因其条件的存在而产生相应的结论,这种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就体现了思维的价值。
  二、怎样在解读条件中教学生学会思考?
  知识背景的解读,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从问题的情境中“如何获取信息”和“如何加工信息”,而这是我们数学解题的首要的环节。在获取信息时,要明确已知什么、求解什么,也就是需要从题目本身去获取从何处入手、向什么方向前进的信息。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是两个信息源,为了从题目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我们需要分析条件之间、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在解读背景知识时总是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那么在学生的头脑中,就逐步可以形成比较完整、清晰的数学知识结构了。那怎么分析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又教会学生思考呢?
  (一)、还原图形,理清思路
  题目的方法是隐藏在题目的文字条件或图形条件中的,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分解图形,挖掘图形条件的方法。也就是说,读完题目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题目的条件自己重新画图,在画图中体会条件的作用,还原思维过程。这样下去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中每一句话,每个信息,把综合的问题逐步分解、解决。
  例:如图,在梯形 中, , , , 于点E,F是CD的中点,DG是梯形 的高.
  (1)求证: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2)设 ,四边形DEGF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这个题目的图形分解过程,第一个图形只是一个梯形,对于一个梯形来说,可以运用的知识是四边形内角和、邻角互补,而加入了线段相等,我们结合图形可以看出这是个等腰梯形,那么底角相等;第二个图形多了一条对角线,那么原图形被分成两个三角形,并且出现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图形,那么可以运用内错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观察图形会发现,还存在着等腰三角形;第三个图形多了一条高线,那么可以运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的性质等;在第四个图形中,多了一个中点的条件,结合图形可以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知识,到此为止,第一个问题: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得以解决了;有了平行四边形,则对边相等又可以应用了,可以进行等线段的代换了,为解决后面的问题提供条件。而第五个图形中又多了一条高线,实际上等于多了一个含30°的直角三角形,那么图形中很多相关的线段都可以用含x的代数式表达出来了,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四边形的面积的表达提供了条件。
  从上面分解图形的分析中,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如果学生学会了把图形按照生成的过程逐步显示出来,并且能够在每个图形多了一条线段或多了一个点的条件中挖掘出题目中蕴涵的相关的知识,那么题目的答案会随着图形的分解外显出来,解决问题。
  (二)联想定理,显现条件
  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常找不到解题的途径,其实是“理解题意”上有问题,只是关注了信息表面,而遗漏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对题目的已知条件和结论涉及到哪些数学知识没有看出来,通过哪些数学知识把条件和条件结合起来,条件和结论沟通起来没有挖掘出来,或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不能熟练的转化等等。实际上在题目中每一个文字条件对应一个相应的定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掌握怎么把文字条件与图形条件结合起来解读,联想相关的知识或定理,使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显现出来。让学生体会这个从已经明确的已知出发,去发现隐蔽存在的,需要求解的结论的过程。
  数学家希尔伯特说:“我认为,数学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的生命力正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尽管数学知识千差万别,我们仍然清楚地意识到:在作为整体的教学中,使用着相同的逻辑工具,存在着概念的亲缘关系,同时在它的不同部分之间也有着大量的相似之处。”这种被数学家的经验所捕捉到的“亲缘关系”和“相似之处”,无疑是数学概念中的一种重要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是体现数学本质的教学,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数学的本质,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探索的内容吧。
其他文献
这个学年,我担任四年级和六年级的英语科教学。四年级是我跟班上来的一个班,六年级是我新接手的一个班。但才一开学,我就为自己的工作感到困惑和苦恼。四年级的学生很喜欢上我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师生相处融洽,老师能用全英语进行教学。但六年级就有着千差万别,这个的班的学生英语基础很差,语法知识完全没掌握好,上课一问三不知,语言运用能力极差,而更令人头痛的是这个班的同学对英语有厌学情绪。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期刊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一班级的学生,年龄相仿,学习同一种内容,有的学生感到太难,而有的学生感到太浅。有的学生理解快而深,有的学生理解慢而浅,有的甚至还似懂非懂或根本不懂,产生上述学习的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个体的生理、心理上的差异,还有社会、家庭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材料与研究说明,能力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实践相结合的,可塑性很大。只要教育工作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积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阅读对于学习者来说,既是目的又是一种手段。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首先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作为小学英语的教学,又是希望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学英语,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字词句,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双重目的:通过课堂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获取更
期刊
一、特征  1、目标相同。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努力完成共同的目标,如果目标实现,全组成员都会受到表扬或奖励,一起体验成功的快乐;  2、互助互学。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之间的机会均等,并能互相之间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互动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成员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资源共享、共同探讨,在合作、交流中发展学习能力;  4、个体职责。小组成员要完成自
期刊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 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
期刊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把学生获取知识作为终点,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因而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学生。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封闭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与发展,我们尝试着去寻求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建立新的学习观,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数学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外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词汇学习(吴霞,王蔷,1998)。外语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说:“没有语法,思想很难表达,而没有词汇,根本什么思想都无法表达。”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课堂词汇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改变教与学中的单一性,指导学生多种词汇学习策略,丰富词汇教学方法,在各种语境、场合、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使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于综合性强,决定了作文训练的难度大。教师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质量如何,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质。这对认知能力尚弱的小学生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较城市学生信息储存更少的乡镇小学生来说,就更有一定的难度了。  如何有效地提高乡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期刊
一、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对阅读策略进行系统的讲解和有效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一般,缺乏灵活应用各种阅读策略的能力。针对这一情况,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实证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了阅读知识和技能等语言因素上,缺乏对元认知策略等非语言因素的针对性指导和训练。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学习缺乏自我管理和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感英语学科在农村初级中学教学中所处的弱势地位,它几乎是所有学科教学中的一个最为薄弱科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不如其他学科高。这学年我担任初二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从实际情况看,初二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分化现象十分突出,这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甚至影响中考的成绩,给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不利的因素。  那么,如何培养农村中学初中生学习英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