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来源于浮躁

来源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貌与颜值,这两个词以逐年提升的频率出现在各大网站的宣传首页上,出现在人们的交谈中。所谓颜值,“颜”即外貌,“值”即数值,这个词,便是将外貌量化后的产物,它将一张张有血有肉的脸,转化为冷冰冰的数字和几句大众化的评价。
   网络上,“看脸的时代”正迈着大步朝我们走来,在一张张光鲜亮丽的照片背后,在一句句“颜值即正义”的字里行间,隐含的究竟是什么?
   在我看来,对颜值的过分看重,恰恰体现了当代人对内心世界的漠视。路遥曾说过,人们宁愿关心明星的那些鸡毛蒜皮,也不愿驻足探寻平凡人内心的波涛汹涌。社会的这种趋向正在引导人们向更肤浅的层面走去。试问我们该如何去了解一个陌生人?第一眼是外貌,这当然没错,但外貌的优劣不该成为检验美与丑的唯一标准。内心世界的高洁与否,才应是我们着眼的地方。
   王小波,一个走在路上被认为是做着最底层工作的人,却拥有许多人穷极一生也得不到的才华。他遭受冷眼与嘲讽,却不曾让自己的灵魂下跪半分。这才算是真正的“活得透彻”吧!他与那些俗人,一个重内心,一个重外表,孰高孰低,显而易见。
   而对内心品质的忽略,恰恰是出于当今社会的浮躁与不安。因为无法接受平凡的外表,便毅然去动以万元为单位计价的整容手术;因为不堪忍受低声下气的行为,便待在家里安心做米虫“啃老”。这些行为,就是浮躁的最好表现。因为浮躁,人们不肯多读几本书来充实内心;因为浮躁,人们在初次碰壁后便缩回龟壳之内;因为浮躁,人们再也离不开自己的舒适圈。
   对待世界的最好态度,在我眼中应为“知浮躁而不浮躁”。在他人行色匆匆、追名逐利的时候,能够停下流转的脚步,寻一处安稳的天地,静静地坐下,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这于我而言,大概是最幸运的一件事吧!
   愿你们以后都能知浮躁而不浮躁,知肤浅而不肤浅,知安宁而得安宁。
   文章从对“颜值”的词语解构开始,“外貌量化”的结论让人耳目一新;再分析这些流行语背后所隐含的,即“当代人对内心世界的漠视……正在引导人们向更肤浅的层面走去”;随后以王小波作为一个外貌虽丑但灵魂高贵的例证,对比一些忽视内心品质、浮躁与不安的社会现象,高下立判;最后提出“对待世界的最好的态度”。整篇文章条理清晰,层层递进。不足的是对社会浮躁与不安的分析有些浮泛,“不堪忍受低声下气的行为”和“待在家里安心做米虫‘啃老’”的说法放在这里也显得不妥当。
  皮囊终腐,韵骨永存
   在这个物质逐渐丰盈的时代,我们必须承认对“美”的追求是越发热烈地进行着的。而纵观古今,多少傾世容颜已凋零在历史长河中,随风而去,而那些风骨却仍在我们的脑海里鲜活着。
   皮囊只是父母赐予我们的工具,它会死,会腐烂,而灵魂是不会的。陈寅恪先生便是不在乎装饰其外在的人。作为一位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他从12岁起就在欧洲、日本、美国留学,不谋学位,只汲取知识。他将欲求、表皮看得很轻,为人朴素而低调,从不在外表上做过多修饰,清爽、符合礼仪即可。而他的学问,却被称为“三百年来独一人”,陈寅恪之后再无陈寅恪。外表的光彩夺目,会被后浪覆灭,抑或因舆论的变换而被草草遗忘。而灵魂,更确切地说,是健全的人格,则是独一无二且难以被超越的。
   也有一些美丽的皮囊被我们所牢记,而这些美丽的皮囊总是有他们独特的风韵。如《霸王别姬》中的张国荣,如《罗马假日》中的奥黛丽·赫本,再如《倩女幽魂》中的王祖贤……因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风韵,才能将皮囊的美丽发挥到极致。美人之美,应美在风骨。当今荧幕上的一些流量小生,手中仅握着青春这一资本。若空有皮囊,那也只是低级的美,功利地说,是如一次性消费品般,以青春为时限的美。这种美人的迟暮,才令人悲伤。皮囊总是会迟暮的,但韵骨不会。青春不应是一种资本,那些永恒的刻在骨子里的,才是资本。
   视觉上的享受固然是重要的,但灵魂上的契合更弥足珍贵。作家王小波其貌不扬,他曾对妻子李银河写道:“一想到你,我的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谁能说这样的情感不是真挚而又美好的呢?他们共同从事社会学研究,既是知己,又是伴侣。能与有趣的人相伴才令人生羡,而外貌的匹配只能令人眼前一亮,然后便灭。
   电影《怦然心动》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有些人浅薄,有些人平庸,有些人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而你终将会遇到一个如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就会觉得其他一切只是浮云而已。”这部电影很让我感动,电影中所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值得人深思。皮囊只是我们眼见的部分,而内在则是需要我们去发掘的部分。我们需要成为的,是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人。而皮囊,也总会因为内在的种种闪光点而变得可爱。
   皮囊终腐,而韵骨永存。这个世界不应只有表面的光鲜亮丽,还应有流传世代的风韵。
   这篇文章所用的素材,如陈寅恪、张国荣、奥黛丽·赫本、王祖贤、流量小生、王小波、电影《怦然心动》的台词等,丰富而贴切,而统率这些素材的见识也直击人心、颇有层次:先提出观点“皮囊终腐,韵骨永存”,后指出“美人之美,美在风骨”,最后点明“视觉上的享受固然是重要的,但灵魂上的契合更弥足珍贵”。全文围绕着“皮囊”与“韵骨”展开论述,表达流畅,观点鲜明。
其他文献
般认为,中国思想史上,是庄子最早提出了“人当自由”这一哲学命题。学者们根据《逍遥游》被列为《庄子》首篇推断,“自由”(“逍遥”)或许是庄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宋代诗人黄庭坚就曾赋诗云:“漆园(庄子曾任漆园吏,此处代指庄子)著书五十二,致意最在逍遥游。后来作者逐音响,百一未必知庄周。”  那么,庄子哲学中的自由究竟是什么?当然不是现实中的生杀予夺、为所欲为。从《庄子》全文看,庄子始终把自由视为人的本
美国民谣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摘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一度引起舆论哗然,似乎中国民众对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歌手/诗人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引发的反响甚至超过了以往的几届。其中既有社会的质疑,又有学界深深的思考。  对于鲍勃·迪伦获奖,人们的疑惑自然就是一位歌手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事实上,鲍勃·迪伦于1996年和2006年两次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时至今日,“陪跑多年”
名校自主招生一直备受关注,而今年首次安排在高考之后,想要报考名校自主招生的同学们,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呢?3月6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5年自主招生方案。  清华自主招生测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分别在6月10日和16、17日两天进行,6月22日公布认定结果。招生简章中取消了以往的“校长推荐”,考生报名一切凭高中三年实际成绩和成就、潜质“说话”。初试科目要求考生无论文理科,都必考“数学与逻辑”,复试还将包括
以下文字,滋滋冒油,散发不可抗拒的肉香。两千字不到,带来的效果完全不输“深夜报复社会”的高清美食照。如果说“做菜”的画面是一步一步写出来的,那么香味又来自哪里?是“放上一点五香,放上一点黄酒”?是“屋子里响起一片吞口水的声音”?  这些文字,要送给刚过完年的“吃货”们——经过好吃好喝好睡的寒假,你们的胃口还好吗?如今人人乐得称自己为“吃货”,爱吃,一天到晚想着吃,除了吃什么也不想——这简直是婴儿,
世界上靠酒标找到卖点并且大获成功的恐怕也只有木桐酒庄了.而这一创意来源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商业巨子——菲利普男爵。1924年,木桐酒庄有了第一个专业级的酒标,该酒标一直沿用到1944年,这段时期是木桐酒庄开始走向成功的发展期。所以,菲利普男爵采用了一种让客户便于认知酒庄的方法:固定不变的标志,让人看一眼便知。然而自1945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的72个年头里,木桐酒庄依据当时菲利普男爵定下的规矩: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固然有其道理,但如果就此认为这三者乃并驾齐驱的关系,甚至将读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凌驾于读有字之书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读有字之书不仅是读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后两者的终极归宿!是所谓始于斯终于斯矣!  读有字之书是读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基石。如果没有积累足够的有字之书的阅读量,是无法体味无字之书的奥妙与心灵之书的内涵的,就好比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物質极大丰富,文化多姿多彩,这带给我们更多的选择,但也带来了选择的困惑:可选的商品多了,应该选哪款?可读的书刊多了,到底选哪种?可走的路多了,到底该选哪条?……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第十八届雅加达亚洲运动会于2018年8月18日正式开幕。《炉石传说》《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国际版(AOV)》等六款游戏首次以表演项目的形式登上亚运赛场。  中国电竞国家队参加了其中的3项比赛。电竞国家队的主教练李托表示,为国出征亚运会“就是一个奇迹”!  2017年,电子竞技成为国际奥委会“认证”的体育项目,而在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也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尽管电竞产业发展如此迅速,但电竞
鲁迅的文章都很难读懂,比如《拿来主义》。读了对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有何帮助呢?  鲁迅的文章有着强大的理性力量,幽默而深刻,但是同学们不易理解。《拿来主义》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是一篇经典的議论文。文章深入浅出、耐人寻味,也为议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首先,议论文的观点要鲜明。  文章究竟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要有破有立,“破”,即批驳错误观点;“立”,即鲜
古代常识,解题必备,万一穿越,更用得着  如果有一天,你穿越回了古代,睁开眼看到身边的人,张嘴想叫人家过来,你知道应该怎么称呼对方吗?用电视剧和穿越小说里学来的“知识”,八成会出丑。  古人信奉“在家从父”,父亲的地位不言而喻。假如你穿越回了古代,成了别人家的孩子,首先得知道怎么称呼父亲!  对于父亲,最古老的口头称呼就是一个“父”字。如果你穿越到东汉末年之前,比如汉武帝时代,见了老爷子,张嘴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