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对此,叶圣陶先生精辟地回答:“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简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以教材为例子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于语言的训练,把对语言的感知、揣摩、体味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是不足为怪的。这样说,并非否定语文教学的其它功效和作用,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无疑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过程中,当然兼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的任务。但是,这又与思想品德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语文教学更强调熏陶、感染,它体现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如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受深切的影响。语文教学之思想教育之效果,宜于此求之。”语文教学就是这样通过语言的揣摩与品味,去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语文,首先必须姓“语”,这应该是无可争议。
  然而现实生活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所谓的阅读为机械的做题所替代,阅读的过程是丢失了语言的感受和体味,多是直奔主题的功利性阅读,这样的阅读是没有真正的语言训练的,是失去了语文教学原有的特色。就是有阅读,也是三分钟阅读,一分钟讨论,没有对语言的感知,也没有对文章中情感的体会,这样的语文教学和阅读过程必然会导致学生认认真真走过场,糊里糊涂得结论的结果。语文教学在不断地改革,但却不能很好地应对现实发展的需要。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本质,明确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领悟语言、形成语感,进而形成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每一个人,当他呀呀学语时,就是从语言实践中形成语言能力的,都必须经历听取语言、领悟语言、记住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理由不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语文教学就应该按照“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之途径去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就非常重视学生对经典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例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突出地表现了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和运用的特点。今天,在研究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语文教学由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个部分组成,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是学生吸收语言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因而就更关系到学生如何学习语言的问题。我们认为,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努力让学生直接获得语言的感受,引导学生因文悟道,因道解文,即在语言感受过程中去领悟文章主旨,而绝对不能让学生在支离破碎的分析与讲解中去研究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恰当处理四个“关系”,突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强调教会学生运用母语,强调指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实践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其根本任务,这并不意味着就否认语文教学的其他任务。况且,我们一再强调的语言训练也并非纯技术性的、机械的、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枯燥乏味的训练,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的训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地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针对这样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想获得全面的发展,那就必须恰当处理好四个“关系”:
  首先,处理好语言学习、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语言学习与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语言的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忘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人格,应该说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学即入学,文学作品对人的感染和熏陶的作用是巨大的,像《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不就是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吗?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绝大部分是思想性和文学性很强的典范作品,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春》、《荷塘月色》、《绿》等文章,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远,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背影》中那份感人的父子深情,《荷塘月色》中的孤独迷惘的心境,《春》、《绿》对生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这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字里行间,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熏陶。语言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一篇文章,一个语段,甚至一句话,都是一个完整的综合体。它既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又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说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要在对学生的语感训练中,在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在体味语言所传递的情感里,去体味语言的内涵,去感悟文章哲理,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教程中,一定要恰当处理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既不能一味地强调语言训练的意识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人格的影响与塑造,也不能一味强化政治思想教育而丢失了语文教学的个性,惟一正确的途径就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交融,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其次,处理好语言学习,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和训练语言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对信息的筛选与重组,对语句的改写与仿写。为此,我们在语言的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其三,处理好语言的学习,训练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语文教材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美: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这所有的美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光彩夺目的美的世界,对学生的审美陶冶是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是感受语言塑造形象的过程,因此,将审美专利的培养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训练密切结合应该是完全现实的。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的同时,接受情感的熏陶,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其四,正确处理好语言学习、训练与语言知识传授的关系。就语言学习的规律而言,语言学习的过程不特别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关注的是对语言的感受与积累。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丢失语言的传授,但也决不能以此为重点。那种在教学中精讲、细讲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体味与感悟的做法,都是本末倒置的表现。
  总之,学习语言和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至于其他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传授都必须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决不能与根本任务相分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习、训练语言为主,其他为辅,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说得清自己的话,写得通自己的文章,表得明自己的情感,完成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835811新疆新源县七十二团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作为教育的“媒体”——教材,更要体现时代精神,在编写内容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一、坚持“人性化”    我们必须坚持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最凝重、最美好的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这就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根本抓起,从娃娃开始进行良好的教育。因此要在教材的编写上,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摄入人性化的教育内容,
期刊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对体育教学在学生品德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克服困难和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还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因此,体育本身具有很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意志品
期刊
《机械制图》是职业学校接触较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基础课。教具是为了更直接地反映教学内容而制定的教学工具,它本身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机械制图课中教具的应用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选择教具要有代表性    不同学科,不同教材,不同年龄的学生,所需的直观手段各不相同。无论使用哪种直观教具,在使用时都应注意与本学科的联系,使它符合教学要求并能有效形成学生清
期刊
编写教案是教学的基础工程。它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实际,深入学习,解读文本(教材),把握内涵,设计教学线路的蓝本,也是教师在课堂施教的凭借。在很大程度上讲,备课的质量对课堂教学效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曾做过这样一项调研:选择同样内容的教材,由数名教师分别独立备课,然后依次在同一年级施教,其效果大相径庭。可见编写教案之重要。  然而,在基层学校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教案编写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备课门
期刊
昔日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耳熟能详。相传,在禹治水之前,人们只懂得造堤筑坝,结果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后来,禹被委以重任,用疏导分流的办法把黄河流域泛滥多年的洪水引入大海,解决了多年的水患问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笔者认为,治水尚能如此,治校亦然。  水,乃物流也,当年“疏导”之法即能解决根本。今日,学校管理,乃“人”之管理,要“疏”而“导”,绝非“堵”而“截”,此法若能运用得当,其功效能跟当年大禹
期刊
以往思品教材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编写,被称为“教本”,它主要从理论上考虑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高哪些觉悟。而新教材主要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可以称之为“学本”,“学本”的含义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帮助学生自学,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近年以来,教材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它体现了人性化、生动化,具有亲和力,让
期刊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七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小学生非常缺乏学习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乃至亲戚朋友帮照管,而他们对孩子非常溺爱,任其孩子随心所欲现象已很普遍。。另一方面,有的家庭虽然父母都在,但是本身没有文化,对孩子的学习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由于以上原因,使学生养成了懒惰,对学习感到厌恶。
期刊
【摘要】社会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但实践说明,新课标背景下的学生活动能力低下,有待不断地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实践活动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背景下对改变单纯接受教师在校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快问题的能力,培养
期刊
【摘要】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简笔画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倍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简笔画在语文目标教学中能起到激趣、解难、画龙点睛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手段 简笔画    小学生认识是从表象开始,由具体到抽象,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简笔画使用尽可能少的笔划线条,塑造简洁、生动、易懂的形象,把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
期刊
“意象”与“意境”在诗词中系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意象”包含“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意”指的是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物象一进入作品中,就会蒙上作者的主观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此意。故“意象”就是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  “意境”则是作者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