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思源兼济苍生东坡兄弟保卫蜀茶的故事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131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从驾游幸,君臣相与吃喝:“雍容已餍天庖赐,俯伏初尝贡茗新。”(《次韵曾子开从驾二首》)
  他在做中书舍人和知制诰时,每天要代表皇帝、太后发布各种奖励、慰劳、赏赐的文件,叫做“口宣”,比如元祐三年拟写的口宣:“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诏书茶药口宣,有敕。卿德齿俱高,诚请弥确。重以民事,久劳元臣。既饬还车,宣颁珍剂。尚加调养,以副眷怀。”
  查检《苏轼文集》,涉及“茶药”的“口宣”超过了30条,可见,茶在当时宋朝內政外交、士民生活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口宣中提到的“珍剂”、“名剂”,既说茶,也说药,茶在中国古代,从来就被看作是一种药剂。
  无上尊荣的背后隐藏着随时袭来的危机,苏轼危立魂惊之中,竟然思考起“收身早晚回”的问题来。黄庭坚送双井茶给他,劝他抽身而出,归隐山林。苏轼似乎被说服了,次韵说“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汤雪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诗后注曰:“草茶以双井为第一。画舫宿太湖,顾渚贡茶故事。双井在洪州分宁县,所产茶亦称双井,宋初以两浙所产日注为第一,自景祜后,双井渐胜,出于日注之上。”
  元祐二年夏天,看到朋友宋构回川,他流露出羡慕的神色。宋构字承之,成都双流人,元丰七年为夔州路转运判官,绍圣三年提举川茶事。
  元祜二年某日,老太师文彦博腹泻且疼,百药不效。苏轼献一方:“以生姜和皮切碎,如粟米,用一大璜,并草茶相等,煎服。”这个生姜加草茶的方子叫“宪宗姜茶汤”,治好了文彦博的病。
  自上次黄州周穜送煎茶器具石铫,这次他收到来自巴蜀石工镌凿的一副茶磨之后,显然非常高兴,因此,他从煮茶“不问叶与骨”探究,说到“臼”的使用,然后说茶碾(磨)的产生,赞美“能创物”的“智者”。“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浸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予家江陵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次韵黄夷仲茶磨》)
  苏轼从诗人的角度出发,纵横俯仰,形成了无比富厚的茶文化,这种文化,远非蔡君谟、丁谓、宋徽宗所及,即便是撰写《茶经》的陆羽,也要叹为观止。
  特别是有关茶农民生问题时,苏轼坚决站在了茶农一边,这是陆羽无法办到的。当然,下面的章节也稍有侧重,将苏辙的巨功次第梳理。
  熙宁、元丰年间,一群苛酷之臣经营四川茶马,变本加厉,到元祐元年秋,即有人上奏朝廷,言“陆师闵茶法为川陕所害,廉奏罢其太甚者”。苏辙元祐元年官右司谏,是年七月二十四日疏《论蜀茶五害状》。
  笔者初读此状,即从独尊苏轼,变为二苏共尊。昔“乌台诗案”发,苏轼身陷囹圄,苏辙上《为兄轼下狱上书》云“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一语,即震慑于心,而同其情。但是苏辙当时所救者,至亲兄长,今审其《论蜀茶五害状》,苏辙胸襟,由爱一人而爱天下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苏轼当年怜农,遭遇“诗案”,然苏辙之同情西蜀茶农,与苏轼异曲同工。宋之后,为三苏所立祠者遍布,香烟不断,无他,二人大有恩义于生民,大有恩义于天下也。   “右臣伏见朝廷近罢市易事,不与商贾争利,四民各得其业,欣戴圣德无有穷已。唯有益、利、秦、凤、熙河等路茶场司以买卖茶虐害四路生灵,又以茶法影蔽市易,贩卖百物。州县监司不敢何问,为害不细,而朝廷未加禁止。”好政策便民、利民,坏政策残民、害民。苏辙坚持认为王安石的市易法造成茶场司以买卖茶虐害四路生灵,影蔽市易,乱法乱政,为害不小。
  接下来,苏辙陈述川陕四路中榷茶的历史,着重指出,淳化年间横征暴敛,造成茶贩王小波、李顺“因贩茶失职”,于是“穷为剽劫,凶焰一扇,两蜀之民,肝脑涂地,久而后定”,给朝廷带来无穷之灾。“近岁李杞初立茶法,一切禁止民间私买。然犹所收之息,止以四十万贯为额,供亿熙河。”苏辙在文中提到从川茶中“掊取”的收入,送到熙河的前线去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六:“天圣六年三月辛酉条:成都岁市布织纤数千万,以给秦陇军用,吏多隐克。”为应付西夏战争,馈饷多取给于四川及东南等地,于是,“天下赋税,川蜀为最”。而蜀中茶法,反复变化,民不知所从。一变:李杞初立茶法,一切禁止民间私买;二变:刘佐、薄宗闵提举茶事,取息太重,立法太严;三变:吕陶奏乞改法,只行长引,令民自贩茶;四变:孙回、李稷极力掊取,息钱、长引二说并行,陆师闵奏乞于成都府置都茶场,客旅无见钱买茶,许以金银诸货折博,贱买贵卖。其结果则是:“每变取利益深,民益困弊。”
  其三,多重增税,多行欺诈,茶税亏减,兼害酒课,商旅不行。苏辙特别从纸币交子兑换银钱的增减现象中,看到了茶法害政的情况。
  其四,蜀道行于溪山之间,从四川运茶至陕西,最为辛苦。苏辙举例说,元丰初以成都府路厢军数百人运茶,不到两年,这些人死的死,逃的逃,没有剩下几个人了。茶官只好命令州县雇人搬运。雇不到人,就去差遣税户。百姓受其骚扰,一言难尽。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设置递铺。每隔15里就设立一铺,招收军士50人,起屋60间,政府投入经费156贯,加上民力的帮助,勉强能够运转。现在已经设了百余家递铺了。如果200家递铺建成,就增加了军士1万人,每年耗费衣粮20万贯以上。军士招收不足时,就让各州厢军顶替。每个州都缺人,事情总是难以奏功。还有,一个人运送茶,每天搬运四驮,重400余斤,回程是装载解盐,山谷中来去,危险重重,一旦天雨路滑,就危险了,货物损失,只好逃亡躲藏,造成悲剧。运茶之危险,称“纳命场”。苏辙详状递铺之害,如亲历然。
  其五,蜀茶官榷,不仅害蜀,也害到陕西。“卖茶地分止于秦、凤、熙河,今遂东至陕府,侵夺蜡茶地分,所损必多。”苏辙并未囿于一隅,专为蜀茶说害,蜀茶官榷,还害及陕府,这是苏辙的大格局。
  “五害不除,蜀人泣血,无所控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苏辙再度提及王小波、李順之乱:“假令万一蜀中稍有饥馑之灾,民不堪命,起为盗贼,或如淳化之比,臣不知朝廷用兵几何、费钱几何、杀人几何,可得平定。今但得七八十万贯钱,置此不虑,臣窃惑也。”苏辙看到王朝根基的稳固问题,高瞻远瞩,文后专疏弹劾陆师闵:“乞重行黜谪,以慰远方积年之愤。”苏辙的建议有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哀怜远民,罢放榷法;百姓自作交易,政府只收税钱。第二、所在茶场务只根据规定数量选买博马茶,确保朝廷武备。第三、如朝廷以为陕西边事尚未平息,不能立刻停止茶事,那就请先放宽驰榷禁,让百姓贩茶。第四、停止设置茶递,节省养兵衣粮及官吏缘茶所费息钱、食钱各种费用。第五、严惩贪冒茶官。   苏辙说:“陆师闵久擅茶事,欺罔朝廷,奏请如意,为吏民所畏惮。若留在本职,虽特遣使命,恐必难以体量实害。欲乞先罢师闵职任。及利州路转运使蒲宗闵,昔同建议榷茶,曾窃冒恩赏,显有妨碍,亦乞指挥,不得同签书体量事。所贵官吏不忧后害,敢以实告。”
  苏辙认为,赋税固然重要,如果伤及国本,失了民心,那不顾一切的“掊取”不过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已,因此苏辙继续奏状,要求贬窜那些见利忘义之茶官以及有关官员,首先上疏《乞责降成都提刑郭概状》弹劾郭概、韩玠二人。
  郭概是朝廷派去调查蜀中茶、盐以及市易的提点刑狱,他的责任是调查实际情况,上报朝廷。但是这个人“观望阿附,公行欺罔,其所奏报,并不指言实弊” ,又“畏惮茶官陆师闵,事势不敢依限体量。此又足以见其意在拖延,观望附会”,“今既不依朝旨相度,却于职分之外擅引三赦,意谓朝廷不合相度赦前之事,附下罔上,肆行胸臆,情理难恕。”这就是严重的失职之罪了。还有一条罪状,袒护提举官韩玢,意欲趋附其时任右仆射的叔祖韩缜。苏辙还在其中加了一条郭概为官上的劣迹:“况概资品鄙陋,尝通判凤翔,坐失入死罪,去官系监,当资叙。因缘权幸致位监司,而附会欺谩略无顾惮。”因此苏辙建议朝廷“先行罢黜郭概,所有卖盐、榷茶、市易等事,乞别委官体量施行”。
  提举官韩玢在数据统计时,以一个小小的灵泉县所收的利息增加了,就监督所有的县以灵泉县为标准,目的在于多得息钱。此人“或行遣,或释放,或原赦,或不原赦,自是临时圣旨指挥,非概人臣所当预定”。
  最后,韩玢被贬窜,通判河南。移文也由苏辙亲拟:“敕具官某:尔家世公卿,当识治体。而西南之政,俾民惊扰,达于朕听。往贰西都,服我恩命,无怠循省。”
  苏辙韧性十足,一鼓作气,一心一意要拿下陆师闵,他在《乞差官与黄廉同体量蜀茶状》中写道:
  “右臣近曾奏言益、利等路茶事司,以买卖茶虐害四路生灵。朝廷已差黄廉体量利害。乞先罢茶官陆师闵职任,使四路官吏不忧后患,敢以实害尽告黄廉。今闻朝廷却差黄廉就领茶事,臣窃以为黄廉若以专使按榷茶之弊,则身无利害,茶事巨细势必具陈。若身自领茶事,有课利增损、边计盈虚之责,则茶之为害,势必不肯尽言。兼朝廷本为远民无告,特遣此使,使事未达而就除外官,小民无知,必谓朝廷安于虐民,重于改法。此事体大,宜速有以救之。朝廷必谓陆师闵蠹害四路为日已久,不欲别差替人,淹延岁月,因黄廉在彼,即行替罢。事虽稍便,理有未尽。臣欲乞选差清强官一人,与黄廉同共体量,候了日赴阙面奏利害,所贵不敢隐蔽茶弊,四路之人终被德泽。谨录奏闻,伏候敕旨。”(《栾城集》卷三十八)
  又有《再乞差官同黄廉体量茶法状》:“右,臣近奏乞选差清强官,与黄廉同体量蜀中茶法,寻蒙朝廷差杜紘前去,既而详定编敕所奏留杜紘。紘既不行,而蜀中茶法至今未见差人同黄廉体量。伏乞检臣前奏,别选差一人,所贵黄廉不敢以课利增亏自作身计,尽具茶法利害闻奏。谨录奏闻,伏候敕旨。”(《栾城集》卷三十八)
  苏辙在《申本省论处置川茶未当状》中判断说,如果朝廷罢去益、利路榷茶之法,有五个好处:一是益、利茶户,不会被官场“以贱价大秤抑勒收买”;二是“民间采茶,凡有四色,牙茶、早茶、晚茶、秋茶是也”,“今既通商,则四色茶俱复采”;三是“所运减半,则茶递役兵及州郡雇脚,皆得轻减”;四是“陕西茶商既行,岐、雍之间,民皆食贱茶”,也就是说,那两个地方的百姓可以喝到价格便宜的茶;五是“益、利诸州百货通行,酒税课利理当自倍”,其他货物的税利会成倍增加。苏辙说:“由此观之,朝廷若但和买边郡合用茶数,只于边郡立榷法,其余率皆通商。此法一行,则上讲三说之弊自除,至于供给蕃部,收买战马之利,则与三说无异。以此较之,利害可见。谨录奏闻,伏候敕旨。”(《栾城集》卷四十一)
  说一個人有创造力,表现在其破之后能立,立之有法、有理、有据、有力,可操作性强,管理省,民称便,国家安全。苏辙为保卫蜀茶所做的一连串事情正是如此。
  苏轼对于蜀茶所遭受的不公平,也没有闲着。元裙三年十一月作《送周朝议守汉州》,怒斥“为西南病”的“二李”,说,岷江岷山的百姓都记恨他们,而挺身而出折其锋芒的,就有周朝议。朝议名表臣,字思道。“茶为西南病,岷俗记二李(谓杞与稷也)。何人折其锋?矫矫六君子(谓思道与侄正孺、张永徽、吴醇翁、吕元钧、宋文辅也)。君家尤出力,流落初坐此。谓当收桑榆,华发看剑履。胡为犯风雪?岁晚行未已。念归诚得计,顾自为谋耳。吾闻江汉间,疮疳有未起。莫轻龚遂老,君王付尺箠。召还当有诏,挽袖谢邻里。犹堪作水衡,供张园林美。”苏轼赞扬包括周表臣在内的正直官员为蜀茶的权利奋起抗争的行为,并说,皇帝圣明,把为民请命的权力交付给像周表臣这样的老臣。苏轼鼓励说,通过你们的努力,蜀山蜀水,一定会更加美丽。
  兄弟二人同在京城,并不轻松,兴龙节下着小雪,兄弟二人访王巩,就着小雪小饮,分享诗歌,这样的雅兴在元祐时期并不多见,二位国之干臣,实在是太忙、太累了。“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盎铺粟盘龙茶。”(《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小饮清虚堂,定国出数诗,皆佳,而五言尤奇,子由又言昔与孙巨源同过定国,感念存没,悲叹久之,夜归稍醒,各赋一篇,明日朝中以付定国也》)(本选题部分图片由四川川茶研究会、三苏祠提供)
其他文献
6月,成都博物馆的重头戏《影子之城》展拉开大幕。现场展出的图片。从营造学社留下的500多张珍贵照片中遴选而出,龙居寺、龙兴寺、城隍庙、关岳庙、娘娘庙、文庙、牌坊、潮广会馆、溪南祠,那些或消失或破败的古建筑.为我们还原了四川广汉这座西南小城的沧桑往事。  梁思成和林徽因对中国古建筑研究的贡献,毋庸置疑。从1932年4月开始,他们带领营造学社,在中国170多个县市进行了古建筑调查。1932到1937年
期刊
讲述者:张国文,作家  《我们长大啦: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十年成长记》编辑整理者:唐博  口述时间:2018年5月3日  中国人造“感谢”两个字,是非常有讲究的,它既要走心,也要发之于口,而且时间还不能拖得太久,所以“感谢”是一项即时表达的真诚的人际交往活动。  地震在我人生中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1976年,大家知道那一年发生了许多事,其中一件是唐山大地震,四川也震得厉害。我记得非常清楚,有一天,夜
期刊
讲述者:李海军,汶川地震志愿者,事迹被写入《理具抗震救灾志》  整理者:成豫  口述时间:2018年5月8日  十年前,我在理县做志愿者,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十年后,我遭遇不幸,是灾区社会各界和亲朋好友给了我最实际的帮助和亲切的关怀。  现在,距离手术过了一个半月了,我还在医院,躺在床上。医生说,预计6月下旬,我的骨折康复到一定程度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次手术。  说起来,人这一生,还真是因缘际会。
期刊
“天下行书之二”的《祭侄文稿》,写成于1260年前的大唐758年,那个戊戌年,从颜真卿淋漓的墨迹之中,人们看到的却是“盛唐乱象”。  在距今1260年前的大唐,那一年是公元758年,唐肃宗李亨即位的第二年,乾元元年,同时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三年,长安失而复得,一片残破之相。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  中国人对于盛唐总有着无限的向往,究其所以,大抵上是因为盛唐强盛的国力,四夷来朝的荣耀,以及繁荣发达的文化
期刊
讲述者:廖文武成都慈善总会常务副秘书长  整理者:成豫  讲述时间:2018年5月8日  我个人认为,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经历,至少把我国的慈善事业向前推进了10年,已经从无意识的输血式慈善向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式慈善转变了。  2007年,我从部队回到地方,进入成都慈善总会任副秘书长。那个时候,成都慈善总会一共只有5个人。  在部队的时候,我经历过地震,去过小金县、松潘县救灾,虽然震级不大,但是知道地
期刊
我在乔大壮原墓所在的荒地上徘徊,心里反复在念着钱谦益“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这句诗。时光回逝,场景重现,1948年3月的台湾大学,钱锺书和乔大壮那一场以诗以酒的见面,我以灵魂穿越的方式,得以候教在场。  资料料和个人自署的“四川华阳”人乔大壮祖地让我很有一番好找,一因晚清及民国早期的华阳属地和今日的华阳属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乔大壮自1948年7月3日自沉后,距今已近70年,乔大
期刊
清代康熙年间,翰林院里一帮文人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期间话题突然转到了各自家乡特产上。广东人最先开口,说他们那儿出产稀有的象牙犀角;陕西人不甘示弱,陕西有狐裘毛毡;我们湖北盛产优质木材,湖北人抢道……平时温文尔雅的翰林们此时此刻显得十分亢奋,唯独苏州府籍的汪琬显得十分平静,一言不发。于是,翰林院的同事们开始给他下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汪先生是苏州人,怎么对于苏州的特产一点也不知道?莫非苏州虚有其名
期刊
鸟粪时代的繁荣,使一个不受约束的政府大量扩充机构,大笔借债,盲目投资。随着鸟粪的断绝和氮肥的出现,整个国家都陷入困境。可以说,没有技术创新的资源经济是极其脆弱的,也不可能持久。  早在一亿多年前的恐龙时代,鸟类就已经飞翔在天空。作为卵生动物,鸟类在陆地上有许多天敌,这样一来,远离大陆的海岛往往就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亿万年以来,这些海岛几乎完全成为鸟岛,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鸟粪。  地理大发现以后,许
期刊
讲述者:傅艳,“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负责人  整理者:陈娟  口述时间:2018年4月27日  曾女士给遇难女儿的亲笔信里这样写道:“亲爱的婷婷你好……这些年妈妈没有失言,一直遵守你我之间的那个约定!你给我介绍的那个高高的、黑黑的‘男朋友’,我已经和他和好了,也就是你过去、现在、永远的爸爸。”  今天,成都档案馆与“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共同举行仪式,接收了17位汶川地震遇难学生家长捐赠的孩子遗
期刊
皇帝让“无欲”的亲信宦官们干预帝国经济贸易  的初衷是想让他们为皇室经营财产,实际上,他 们在财富上的“欲望”却相当强。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几个朝代的宦官势力很大,甚至影响了历史发展轨迹,作为特殊群体,明代宦官权势更属空前绝后。明代宦官之所以被皇帝倚重,跟明朝初年设定的政治统治架构密切相关,为了让宦官势力与文官集团互相制约,明朝宦官们不仅在政治、军事上被委以重任,而且还逐渐把持了国家经济命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