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欧美“第三条道路”发展观论析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三条道路”是上世纪90年代西方出现的一种新的治国思想,是在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时代背景下,试图融合“右翼”和“左翼”,超越“经济自由”和“经济管制”,以新的思维模式探讨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尝试。这一思想有一些新的内涵和主张,有许多鲜明的特色;即使是“新瓶装旧药”,总归还有点“新意”。
  关键词:资本主义; 第三条道路; 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D093/097.56; D093/097.7文献标识码:A
  
  从资本主义在全球开始扩张,到今日经济全球化已成大势所趋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无数次规模巨大、损失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每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总会给经济学界造成相当程度的冲击,促使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经济运行规律,修订前人的学说,创建新的、更能够解释现状、预测未来的经济学理论,也就是诞生新的学派。1929年以纽约股市暴跌为起点,爆发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造就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经济学,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正是藉此理论推行“新政”,以政府的力量干预经济方才挽狂澜于既倒。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滞胀”性的新危机,于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兴起并逐步席卷了全球。世纪之交,始发于东南亚,波及东亚、俄罗斯和巴西的一场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有关世界性经济衰退的担忧,其中以英国首相布莱尔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思想尤为引人注目,其主要内容是希望超越“经济自由”与“经济管制”的争论,以新的“思维模式”探讨跨世纪经济发展的道路。
  
  一、“第三条道路”发展观的社会背景
  
  1997年以后,以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为主体的左翼力量相继在英、法、德、意等主要西欧国家执政,欧盟15国绝大多数国家由左翼或中左翼政府掌权。这些左翼或中左翼力量如何获取了选民的支持呢?我们认为“第三条道路”和“新中间派”是关键。
  其中“第三条道路”是美国民主党1992年提出来的,表明了他们接受共和党对问题、困难和当前世界现象的一些哲学解释的立场;后来由于吉登斯和布莱尔的作用而风靡欧洲,尤其是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作用格外突出。1998年2月他访问美国时,与克林顿总统一起探讨了“第三条道路”问题,并表示要发起一个新的全球性的中左运动,以讨论目前国际社会关于怎样解决存在的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共同策略;同年3月,他又在法国国民议会上阐述了“第三條道路”的政治理念;4月他在英国《独立报》上发表文章,谈到:鉴于欧洲中左力量在政府中的普遍掌权现象,中左政党已经找到“第三条道路”,应抓住历史机遇使之向全世界扩展。1998年9月21日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关于建立“中左派国际”的一次首脑会议上,布莱尔颂扬了社会民主主义的另一个概念“新中间派”或“激进中派”,这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争取中间派而提出的概念,意为“要在社会公正和经济进步之间取得新的平衡”,希望依靠“中间阶层”组成竞选联盟;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则大声称颂“中左派国际”为“世界性橄榄树联盟”,克林顿也为“第三条道路”的“世界性扩展”惊叹不已。一时间,“第三条道路”成为欧美政坛的“显学”,颇引人注目,因布莱尔的作用还获得“布莱尔主义”的称谓。
  当然在欧洲各国,由于各左翼力量对不同问题有各自的侧重,实际上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第三条道路”。但是面临共同的经济全球化现实,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社会民主党在“第三条道路”上具有统一的主张与策略。
  
  二、“第三条道路”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一)“第三条道路”的界定
  按照《第三条道路》的作者安东尼•吉登斯的看法,“中左”一词并非一个无意义的“标签”,“一个经过革新的社会民主党应当是中间偏左的,但是中间不应当被看成是空洞无物的。”由此而推出“第三条道路”的纲领:即一个“激进的中派”,一个新的“没有敌人的民主国家”,一个活跃的“市民社会”,一种“新的混合经济”,一种新的“家庭民主”,一种超越劳动社会的“公民自由主义”,以及一个“世界主义的民族”。在所谓的“布莱尔主义”那里,“第三条道路”是布莱尔更新工党、治理英国所提出的一套方针、政策、设想的概括性称谓,既不精确,也不科学,其主要目的在于:试图超越传统的左右分野,在新右翼奉行的“撒切尔主义”和老工党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之间,寻求一条中间性的治国道路。因为工党是一个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政党,必须适时地反映他们的利益和愿望,所以它不能奉行撒切尔主义,只能强调赋予“社会主义和社会团结等传统价值观念”以现代内涵,并加以保持,例如“社会主义”在布莱尔那里是“社会的主义”,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实际上“第三条道路”是社会自由主义者关于个人自由观点的某种翻版。
  
  (二)“第三条道路”发展观的基本主张
  “第三条道路”既然是一种中间道路,它就既不是自由放纵主义,也不是国家干预主义,有学者说它是既超越了专注于国家控制、高税收和生产商利益的“老式左翼理论”,又是超越了主张狭隘个人主义和市场万能的“新式右翼放任主义”的理论。从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关于纲领的讨论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新经济”:由于经济自由化与全球化扩展的趋势,以及90年代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说明国家政策所及的范围远远覆盖不了经济活动的全部领域,“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已经受到严峻的挑战。当然,第三条道路仍然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执行谨慎的财政政策。但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失效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方法应该有所改变,即扩大教育与培训投资,加大科研开发和社会资源的投入;强调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重视商业外交,主张加强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政治协调与合作,共同对付因经济全球化而引起的新失衡,制定全球规则,控制金融投机,保护环境以及劳工标准等。
  2.“新福利”:即改革传统福利制度,重新分配劳动,使福利阶层变成工作阶层。长期高达两位数的失业率是困绕欧洲各国的首要问题,这种大规模的失业使传统意义上的福利国家在收支两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完全市场的自由主义做法和传统“贴钱”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做法不同,“新福利”战略强调由福利促进就业,通过国家投资提高每个人进入市场的能力,也就是说,应为每个人提供职业培训、改行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他们在市场中的灵活反应和抵御各种危机的能力。
  3.“新执政方式”: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中央机构、官僚体制和指令性计划来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已不合时宜。新的执政方式在明确肯定国家对重要领域问题的解决仍负有总体责任的前提下,实行新的战略:①国家与社会各种力量对话,承担调节人的角色;②政府将某些重要的政治目标确定为社会力量履行的义务,例如环保问题的解决;③政府鼓励集体自救。具体而言:主张国家与企业间建立伙伴关系,政府与人民建立相互负责的关系,发挥企业与个人的积极性,强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也就是在国家与整个社会之间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分工,社会在更大程度上承担更多的政治责任。
  4.“新政治”:由于因特网的发展,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先驱们曾经深信不移的“理智的公开讨论的方式”的作用已经大为下降,政治信息与政治理念的传递只有通过“交流、沟通、宣传”才能达到。因此新的宣传战略必须有新的概念,“社会群体”概念的提出即是一典型例证,即按照人的世界观、日常生活追求和以对政治的理解与价值观作为分类标准;再如“提倡社会正义、机会平等、民主团结和相互尽责”的“社会价值观”,主要目的在于争取工人和新的计算机技术产业的从业者、独立开业者和医生、律师、教授等新生社会力量的支持。
其他文献
摘要:在对国内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所采用的综合类和专业类以及公司制和会员制的组织形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安徽省产权交易市场条块分割不利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影响安徽省技术产权交易机构设置诸因素的考察与分析,提出了在机构整合基础上构建安徽省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建议,并对这一综合性与公司制产权交易所的构建途径和运行思路进行了探讨与论证。  关键词:技术产权交易; 联合产权交易所; 组建; 运行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担保机构体系、担保基金来源体系、担保分散风险体系和担保监管体系。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需要把握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体系; 构建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DF438.2 文献标识码:A    资信不佳、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可以搭建大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
期刊
摘要:SA8000要求企业在童工、强制雇佣、健康安全、集体谈判、差别待遇、惩罚措施、工作时间和报酬等领域满足一致条件,它对我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有重大意义。“强资本—弱劳动”是对当前中国劳资关系的基本判断。以推行SA8000为契机,逐步改变当前的劳资关系格局,需要政府、企业、工会、行业协会以及工人自身共同努力。  关键词:SA8000; 强资本—弱劳动; 和谐劳资关系  中图分类号:F249.21
期刊
摘要:关于乌托邦的意义阐释,其表层更多意指人们所追求和渴望得到的一种与现实相对立的社会制度,以及在此制度支配之下的未来社会的生存图景,即完美无缺而又无法实现,只存在于乌有之乡的理想国度;而在引申的层面上,它则常常成为“理想”的同义词。由于极其漫长的农耕文明的制约,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往往以乡土社会图景的呈现作为表现方式。然而,在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乡土乌托邦建构中也自然潜存着消解的倾向,典型如在沈
期刊
摘要:以苏联教科书为蓝本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尽管基本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思考的内容,但这种概括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它遗漏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对人的发展尤其是重视个体发展的思想因素,人为地破坏这一学说本身内在的必然要推论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本文仅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初步论证。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基本矛盾; 个人发展  中
期刊
摘要:所谓行为经济学,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从而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并且常常是脱离实际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给经济学研究注入生机与活力。行为经济学倡导并注重对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为现代经济学建构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使经济学成为人的科学,人成为经济学的主体。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寻绎二战以后中国古典文学在德国流播的历史进程,进行学术分期并简述各阶段代表人物及学术成果;2、探讨德国学者在接受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特征,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流播史中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二战后; 汉学; 德国流播; 学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I516.06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内的德国汉学进入快速发展期,出现了格鲁伯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得公共事务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对传统的政府治理范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得回应型政府应运而生,回应型政府的一种典型功能就是调整而非压制,其所预想的社会是一种政治行动者面对问题、确立重点和做出必要承诺的社会,它的目标是实现公共目的并将一种自我矫正的精神铸入政府管理过程。迈向回应型政府为深化我国行政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回应型政府; 全球化; 政府治理范式; 转换
期刊
摘要:从奏议文体写作的角度来看,曹植后期表文存在不足之处。全面、客观地评价曹植及其表文在奏议文体发展史上的作用、地位,可进一步推动曹植研究与奏议文体研究,并对当今上行公文的写作有所鉴戒。  关键词:曹植; 表; 文体; 不足; 鉴戒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表是臣下上奏皇帝的书信,属奏议文体之一。从梁代任昉《文章缘起》把淮南王刘安的《谏伐闽越表》作为该文体开端看,表大致出现
期刊
摘要:现代国家植根于社会之中,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必然会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本文按照社会决定国家的现代政治逻辑,从民主转型和政治合法性两个方面,来阐述社会结构变化对于国家政治的影响,并根据社会学者们研究所得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对这种新变化已经和可能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作出分析  关键词:社会结构; 继裂社会; 断裂政治; 认同危机  中图分类号:D663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