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把多少秘密写进书里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k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对张爱玲的死就如同对张爱玲的恋爱一样,浮想联翩。有人想把死变得浪漫,就编纂她死时穿着一袭华丽的旗袍,以此应对她的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有人愿意给这民国的传奇女子一个喻意深刻的悲剧性结局,便说她晚年悲惨,死去七天才被房东发现。
  如果能穿越时空,有点想问张爱玲,她要不要嘲笑这番热闹的景象,世人着迷她的文字和她的恋爱,有女作家励志步她的后尘,把她的人生奉为传奇。

1


  好作家常常很神秘又很坦白,他们以解剖自己为生,把自己和人世的痛苦当作生命的养料,把人生的秘密写进字里行间,成为日后研究他们的史料。张爱玲尤其如此,和她活在同一时期的读者是幸运的,他们能见证张爱玲亲手拿着一把手术刀,冷漠地切开了自己与整个天地。
  张爱玲出身显赫家族,童年时享有女仆、厨子、司机、私塾老师,有《西游記》也有松子糖,从不被物质所困。她住的房子大而空,她有很多门亲戚,多却疏离。大房子与大家族最易藏污纳垢,有失态的狂欢或者不见光的畸恋。



  只有了解张爱玲童年和少女时期经历的痛苦,才能理解她的乖张,她眼光的独到,她为何善于写浮华中最沉重的无情。
  张爱玲曾这样描述她出生的那座房子:“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这副没有生气的样子让人想起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某些悚人场景,太阳的光每每从屋顶上照下来,给幼小的张爱玲蒙上了一层层阴影。
  她在几幢类似的房子里经历了4岁与母亲的分别,因此她写:“最初的家里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16岁母亲从海外归来,和父亲离婚。面对变故,张爱玲表示了非凡的乐观:“家里有人离婚,跟家里出了个科学家一样现代化。”
  张爱玲算是从小过继给大伯,她称母亲为“二婶”,这将本身就不亲近的母女关系,又拉远了一些。最初张爱玲“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母亲”,母亲给她带来了某种遥远的希望,距离产生了美感,而后她理解到母亲对自己上学的资助,以及母亲正在考量这笔投资是否值得,因此“三天两天伸手问她拿钱,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在《小团圆》中,张爱玲说,二婶的钱我无论如何一定要还的。这般决绝地要与母亲拉开界限。
  张爱玲的父亲靠丰厚家底为生,吸食鸦片、嫖娼、纳妾、性情暴躁,一个完全活在旧时代的形象。相较于张爱玲对于母亲暧昧的情感,她相当直接地写出了对于父亲的厌恶:“另一方面有我父亲的家,那里什么我都看不起。”“我知道他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他喜欢我。”最剧烈的一次冲突,是张爱玲中学毕业之后,一次在母亲的家中留宿,回到父亲的家,不由分说便被后母打了一巴掌,张爱玲随即要还手。父亲听到后,展露了自己的癫狂,对张爱玲进行了非人道的拳脚交加,并给她的房门上了锁。在阴暗的屋子即便是张爱玲生病了,也没人请来医生。无助的程度像极了《半生缘》里,姐姐曼璐为了留住丈夫的心,把妹妹曼祯当作性奴监禁。
  这段经历一部分被写进《私语》,另一部分放在《小团圆》中,两者之间有重合的部分,让读者为她纠心两次。
  也是由于这次的囚禁,彻底造成了张爱玲对父亲的家的叛逃,等到张爱玲的病情稍有好转,张爱玲逃到了母亲的住所,“这是我那个家的结束”。
  或许是为了处置这种情感,张爱玲写出了《心经》,一个二十岁的少女恋上父亲的故事。

2


  张爱玲写过很多爱情故事,从女仆到平凡女子,官宦小姐,三六九等全都有机会成为她笔下的女主角。她对于爱情的判断发生在她遭遇爱情之前,在《天才梦》中她写道: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自杀失恋的女郎。张爱玲的早熟仿佛直接跳过了青春浪漫的日子,一下看到了人性的本质。
  张爱玲始终在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无情”和鄙夷,使人很难对她笔下的人物微笑。而写着写着,她不再是上帝视角操纵角色,而被人掣肘,因为二十三岁的张爱玲遇见了三十七岁的胡兰成。
  对于这段恋爱,张爱玲在《小团圆》中写出了许多惊悚画面,把自己卑微又情真意切的爱,暴露在所有人面前,等着旁人议论嘲笑。她写胡兰成来家做客是“他还是坐到很晚才走。次日再来,她端了茶来,坐在他的沙发椅旁边的地毯上”。胡兰成回到南京去,张爱玲写信给他说的是:“我真高兴有你太太在那里”。胡兰成爱女人,不能只爱张爱玲一人,他给张爱玲回信写,我觉得她非常好,你也要嫉妒嫉妒她才好,不过你真要是嫉妒起来,我又吃不消了。张爱玲笔触冷漠,像一只鞭子同时抽在了自己和读者身上,加重了读者对胡兰成的恨意。
  电影《色戒》因为大量限制级画面而令人惊诧,而张爱玲的《色戒》并没有任何性描写。张爱玲对他人狠,对自己更狠。她像一个旁观者写自己和胡兰成的性,那种奇异的不快,“她是洞口倒挂着的蝙蝠,深山中藏匿的移民,被侵犯了,被发现了,无助的、无告的,有只动物在小口小口的啜着她的核心”。以最大的善意猜测,写出来是张爱玲撕开伤口,清创愈合的途径。

3


  她留下很多金句,以供后人词穷时总结陈词。那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常常用于表达爱情的美好与玄妙,可这句话的来源,是张爱玲的那篇散文《爱》,讲一位生在村庄的女人,经历做妾和转卖他人之后,怀念少女时期一位点头之交的青年。她的冷酷被人错用了。
  生活的冷酷无情在张爱玲身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和她相同,不过她的高明之处是她更早地察觉到了。


其他文献
每一个现代人都忙于实现个人价值,在如战场般激烈的商场上发光发热,这使任何一个能彻底放松下来的机会都显得珍贵且来之不易,燕十六俱乐部就是这样一个为政商学界精英创造的沟通平台。志同道合的人们总会走在一起,在这里,各界精英们自在交流,畅论天下,笑谈人生;在这里,会员们在人与自然、力量与美感充分结合的贵族运动中集结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资源。  正像燕十六俱乐部所倡导的那样,“绿色生活,文明经商”,会员们不
期刊
熙熙攘攘、寸土寸金的南锣鼓巷里,常卧虎藏龙地潜着些令人惊诧的小店。这家名为“创艺无限·心灵便当”的软陶主题手作店便坐落其中。走进店里一看,右边是兔儿爷扮上花脸,穿上戏服,插上靠旗,眯笑着眼睛双手作揖的样子,既像送福,又像神采飞扬地唱着一出《长坂坡》。左边儿的布老虎突然成群结队地跳出来,瞪着圆眼睛机敏地观察四周。前边又有几个卖艺的,顶着快把花棉袄撑破的大肚子,旁若无人地拉着胡琴。  “创艺无限·心灵
期刊
总是说在努力减肥的你,腰腹两边被小肚子和Bra一起挤出来的肉肉,叠起来就像冰激凌那么高,这是为什么?身上的赘肉远比你想象的更占体积,如何甩掉它们,让身体变紧致?锻炼了那么久,身体却頻繁出状况;天天吃草,日渐憔悴,怎么办?  健身原本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也许你只是还没找对方法。  B Active Fitness必爱体健身房:健身24小时  像“7-11”一样全天营业的健身房你见过吗?B-Activ
期刊
喜欢,使来自广西的瑶族女子由门外汉成为匠心独具的京绣艺术家。坚持,让“京绣”成为北京南锣鼓巷的“小强”。  生活,灌溉着艺术生生不息。  北京,南锣鼓巷,人流往来,商者云集。随着人潮的变换与流行的演替,街市也在更新着一批批的商品与商家,能在这条街上经营十年以上的店铺少之又少。一家名为“京绣”的店铺却安安静静地在这里成为“老字号”,从用作国礼的手帕到日常使用的钱包、围巾、披肩、衣冠,再有为佰草集、娇
期刊
与人相处,仿佛一场无形中的角力,有人能四两拨千斤,轻易把握对话的方向。  有的人却羞于公开谈论自己的想法,取悦别人是他们的主要社交方式。就像《欢乐颂》中的“关关”,她是朋友的好闺蜜,公司的上进职员,可她太不懂如何满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她的存在感犹如她不太立体的五官一般模糊。可即使百般委曲求全,自己依然无法快乐。  每个人身边可能都有这样不懂得拒绝别人的人,他们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又是怎样变成
期刊
陈衡哲,笔名莎菲。1890年7月29日生于江苏省武进县,祖上是诗书世家“衡山陈氏”,祖父陈梅生是一代名儒,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父亲陈韬以诗文扬名于世;母亲庄曜孚是民国享誉全省的著名女画家。值得一提的是,陈衡哲与盛爱颐、瞿秋白、吴祖光等都是远房表亲。乱世才女  陈衡哲7岁时,当时社会上已经有开明人士抨击缠足的陋习,而她的父母从来不强迫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这让她得以保持一双天足。13岁时,陈衡哲离开父母
期刊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丝绸之路”更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  一条连通中外的财富之路  根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古代中国就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更以茶马交易的方式远销东南亚和阿拉伯等国,丝绸之路更让中国茶文化辗转西伯利亚传播至欧洲各国。所以,在西方各国记载中也将茶马古道称为“东南亚的陆路码头”,其中以云南普洱出发直达印
期刊
曾被称为“伦底纽姆”的伦敦,在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落成时便已经开始了它浪漫的历史。伦敦是固执的,它不会因时间而变,自始至终,伦敦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并快乐着。  跨越五个世纪的邮政史  一个收录了英国邮政五个世纪历史的博物馆Postal Museum,在伦敦开放了。不同于大英博物馆的气派宏伟,Postal Museum是由伦敦Clerkenwell区的一座废弃印刷厂改造而成的。在这里,五个世纪
期刊
纹章瓷是中国明清时期外销瓷器的一种,因瓷器上绘有欧美个人、家族、社团、公司或城市的纹章而得名。它以欧洲来样图案为稿,经中国瓷匠手绘制烧成,是欧洲纹章艺术与中国制瓷工艺相结合的产物。  “纹章”译自英文的“armorial”,英文亦可称“coat of arms”,特指一种用于个人识别而独一无二的图像标识。它源自中世纪的欧洲战场,用于区分身穿盔甲而无法识别身份的战斗者,后来逐渐演变成个人财富和身份的
期刊
嗨!展信快乐!  我在台南生活有一段日子了,虽然还总是要在热情的台南人讲出一大串我听不懂的闽南语时,不好意思地请他们翻译成普通话,但这没耽误我被可爱善良的人们照顾了很多;虽然还是没能学会驾驭南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交通工具——机车,但这也从未阻挡住我探索这座城市的步伐。就这样,我积攒了好多专属于台南的回忆,它们在这个和煦的春日里,跟着藏不住的阳光一起跑了出来,翻看照片的时候,总觉得要是有个旅伴就好了,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