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琬与《二妙轩碑》稽考(上)

来源 :大观·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代高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备受书史推崇,垂范千古。殊不知清代诗人宋琬集“二王书”杜甫秦州杂诗,因其诗书合一,同臻妙境,故世称《二妙轩碑》,其艺术成就当不下于《圣教序》;前者整饬、典雅,后者潇洒空灵,更能体现王书风采。《二妙轩碑》布置巧妙,气势连贯,蔚为壮观。同时,摹刻精到,格高韵古,可谓轩轾《圣教》,书苑瑰宝。
  【关键词】杜甫 秦州杂诗 宋琬 二妙轩碑 南郭寺
  一、弁言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度攻入唐都长安,唐玄宗逃难奔蜀。756年,太子李亨乘机在灵武继位,名号肃宗。自此,拉开了玄宗和肃宗父子之间的权力斗争。肃宗极力排斥玄宗旧臣,宰相房耕成为首革之人,被罢黜相位,同党受株连,杜甫和京师大云寺主持赞公均为房耕至交,因而皆受牵连。赞公被贬,杜甫只身西去秦州。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出走华州司功参军之任,立秋后跟随流民,携眷西行,离开关中,翻越陇山,出大震关向西,经由张家川、清水南下到达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位于陕甘交界处的陇山西侧,唐代属陇右道所辖,隋唐时在此设有秦州郡。诗圣流寓秦州期间,贫病交加,生活困顿,以其饱蘸血泪的生花妙笔,为陇右的山水注入了不朽的精神和灵魂。从麦积山到南郭寺,从东柯谷到魏嚣宫,其足迹遍及古秦州的山山水水,且留下了《秦州杂诗二十首》以及纪行、怀亲、咏物、遣兴诗共计117首,统称“陇右诗”。纵观杜甫的陇右诗,在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基础上更增添了亘古少有的“沉郁顿挫”风格,蕴含了厚重的文化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造诣和审美价值。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山东莱阳人宋琬以诗人身份出任分巡陇右道兵备佥事,驻节秦州。宋琬勤于职司,深得秦州百姓爱戴,能诗善书。宋琬一向心仪杜甫,人称“杜痴”。恰好秦州是杜甫当年的流寓地,百十首“秦州杂诗”早已广为流传。宋琬在浏览秦州胜迹时,去得最多的地方大概要算城北玉泉观李杜祠堂了。那里原有许多刻石,其中好几块就刻着杜甫的诗歌,但其对刻石的书法不满意,再加上李杜祠堂破败不堪,于是宋琬心中萌动了新建李杜祠堂、因取先生流寓诸诗,集古人书法重刻杜诗的想法:“庶使后人之来此者,按籍而知遗迹之所在”(宋琬《题杜子美秦州流寓诗石刻跋》)。次年,宋琬在新建的李杜祠堂中专辟一轩,精选杜甫《秦州杂诗》中的60首,“构求二王笔法”,同时以兰州肃府本《淳化阁帖》为底本,又旁求古人墨迹,采撷陕西富平青石数十块,并请来兰州著名摹勒书法家张正言、张正心兄弟摹刻,历时一年之久,集诗、书二妙为一体的秦州杜诗石刻终于镌刻成碑,立于秦州玉泉观杜甫祠堂(今已圯)。
  二、宋琬生平及其诗书考略
  宋琬(1614—1673年),字玉叔,号荔裳,一号漫人,别署二乡亭(醉乡、梦乡)主人。祖居溪聚村,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1647年)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授戶部主事,累迁浙江按察使,出为陇西道。宋琬在秦州任职三年,清正廉洁;不仅完成了杜诗石刻,还主持编纂了州志,整修了河堤。奖励生产,减轻赋税,压抑豪强,改革陈规陋习,使当地民风为之一新。顺治十一年六月秦州发生大地震,其诗云:“板屋尽丘墟,坚城无遗堞。余也对残黎,呼天眼流血”。
  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的深切同情。灾难当头,宋琬全力以赴抚恤灾民,助其重建家园;因国库空虚,他一面采取措施赈济百姓,一面“出家财,自莱阳邮政以恤其灾”,并捐献薪俸,重修城垣。因其救灾有功,陕甘总督上奏荐举,清廷“钦赐蟒服加一级,优升永平副使,管军饷”。在京为官期间,宋琬豪气十足,决心做出一番大事业。然而,这种生活对宋琬来说不过是昙花一现,受职不到三年却因其父抗清之事被捕入狱。
  顺治十八年(1661年)擢浙江按察使。十月,宋琬的族侄宋彝秉(又作宋奕炳)因盗窃案发,次月,宋琬及其妻、孥、侄等被逮往京城,再次被捕下狱,关入西曹刑部大牢。身为重囚,宋琬在狱中饱受煎熬,备受凌辱。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月,由于大司空蒋国柱亲赴莱阳核查,“知其冤,力为申雪”方得解脱。宋琬出狱后并未官复原职,朝廷不予起用。此后不久,宋琬再次流寓吴越一带,不料浙江又起狱案,宋琬又被牵连其中,几乎再度入狱,幸得蒋国柱再施援手,保救得释。康熙四年(1665年)后,宋琬先后寓居于杭州、江宁(今江苏南京)、苏州等地,备尝艰辛;“谗遘含沙,七尺卒逃于鼎镬;身如败叶,八年飘泊于江湖”(宋琬《贺山东袁抚台新任启》),至康熙十一年起用,授四川按察使。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月,宋琬回莱阳省亲后,不顾身体患病,奉命赴京觐见康熙皇帝。适逢吴三桂在云南、四川叛乱,举兵攻陷成都,因家属留蜀,京中宋琬闻讯后惊悸忧愁,以致气塞胸臆病逝于京都馆舍,享年59岁。
  宋琬自幼聪慧,刻苦好学,“年虽尚少,而诗文名实闻见四方”(王熙《宋琬墓志》)。宋琬在清初有“一代诗宗”之誉,与安徽宣城施润章一道开创了清代诗歌创作的先河,合称“南施北宋”。在京城与给事中严沆,部郎施润章、丁澎饮酒赋诗,相互酬唱,名动京师,时有“燕台七子”之称。清乾隆六十年《清水县志·宋琬赞》云:“国朝诗推朱王施宋故荔裳先生之诗,数十年来常讯咏不绝口。”和宋琬同时代的金之俊在为《安雅堂集》所作的序中说:“其思深,共识宏,其虑远,其情长,其气清以厚,其调隽以永,其格严以老,其言确而质”。王渔洋(士祯)《池北偶谈》中载其:“诗颇类陆放翁,五古歌行,时闯杜、韩之奥”。沈德潜《清诗别裁》说:“宋以雄健磊落胜”。邓之诚《清诗记事初编》认为其:“才气充沛,似过于施”。乾隆十一年(1746年),尹继善《读安雅堂拾遗集有作》诗云:
  “安雅堂中句,由来北宋传。杜、韩堪并驾,庾、鲍可齐肩。
  祖德真良治,孙谋有象贤。遗诗同韦、孟,奕世又重编。”
  清人张重启在《未刻安雅堂集序》中说他:“文则追踪两汉,赋则媲美三都,诗兼庾鲍李杜之长,词檀秦柳苏黄之胜,四海之内,五十多年来无不知荔裳先生之为人者”。宋琬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诗歌创作兼善各体;从古体、近体、排律、绝句到不拘形式的歌行体,尤以古体诗和律诗为胜,其诗感情真挚深沉,寓意深远,语言凝炼,奇丽清新。适当吸收了民间口语和地方方言,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其诗作内容大多抒写个人穷愁、哀伤,也有一些暗寓故国之思的作品。诗风雄浑,情调感伤。用凝炼而形象的语言描绘祖国的锦绣河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将所到之处的名胜古迹都形之于笔墨,见诸于文章。宋琬一生著述颇丰,现存诗1333首、词165首、文223篇,此外还有赋2篇、杂剧《祭皋陶》一卷,著作有《安雅堂全集》二十卷;《安雅堂诗》八卷、《安雅堂文集》、《安雅堂书启》、《安雅堂未刻稿》、《永平府志》、《入蜀集》、《二乡亭词》,另外,还有乐府集《祭皋陶》等。   康熙十一年(1672年)春,王士祯曾审定其诗稿三十卷。宋琬入蜀后又结集《入蜀集》一部。据记载,宋琬最早的刻本为《荔裳集》,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正式刊刻稿为《安雅堂文集》二卷,《安雅堂诗》一卷,系作者康熙五年(1666年)寓居苏州时所刻。宋琬死后,其子思勃和族孙邦宪先后多次搜罗补辑,共凑成二十卷,其中大部分是未刻稿。由于宋琬诗词刊刻较少,故清人卢见曾在编选《山左诗抄》时,就有“未见其全”之憾。另据《登州府志》记载宋琬还写有《秦州纪异》、《治蜀条例》和《治蜀谳案》各一卷,“皆事理详尽,文亦简净不俗”。由于宋琬的诗名太盛,书法成就反为其所掩,鲜为后人道及;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其:“诗入韩柳之室,书得羲献之意”。终其一生,宋琬对书法孜孜以求;少时接受董其昌面聆教诲,青年时拜师于王铎而得其真传,平生与陈洪绶、崔子忠、高士奇、郑簠、祁豸佳等著名书画家交谊深厚。终其一生,宋琬对书法艺术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书法创作达到了相当水准,尤可称道的是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二妙轩碑》。
  宋琬出身名门,高祖宋黻,是明代莱阳第一个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父应亨,天启进士,历任大名府清丰县知县、吏部郎中。仲兄璜,崇祯进士,授礼部观政、杭州府推官。在莱阳宋家有“父子三进士”之誉。宋琬世代诗书传家,幼年即习诗文,接受了良好的儒学教育和扎实的书法训练。自崇祯三年起,应县府试皆第一,以高材生拔贡,入京师,游太学。宋琬《祁止祥书帖后》一文追忆了少时学书得到董其昌言传身教的情景:“昔予弱冠从先大夫宦游京邸,董文敏公为大宗伯,年八十矣。丰神散朗,矍铄如壮盛时。间一过从,谈笑终日始去。雅喜为先人作书,余尝储吴绫宣德纸,伺先生至,辄怂恿先大夫求之。挥毫泼墨,甚乐也。惜乎童稚之年,勿知贵爱,中更丧乱,遂无什一存者。”宋琬家藏书画甚富,《安雅堂未刻稿》中有鬻物诗十首,皆摹写罹狱前后鬻卖家私之状,所卖书画有王献之法帖、米芾书作、黄公望画幅和崔子忠画屏等。其中《鬻字》写卖米芾书作:
  “海岳先生起我饥,赫蹏半纸世间稀。
  鸾回鹊顾差能似,泽国山城忍暂违。
  飞动自形诸蔡拙,风流真觉大苏肥。
  一缣一字徒虚耳,售得囊钱仆喜归。”
  又有《鬻帖》诗云:
  “空囊垂敝讵堪茹,大令《银钩》劫火余。
  秘本共传唐内府,装池甚羡董尚书。
  久抛墨砚柳生肘,持换朱提釜中鱼。
  屋漏几行苔藓积,鹅群犹似在吾庐。”
  诗序曰:“献之帖二本,董文敏用羊毛笔跋其后,盖澄心堂旧帖也。”由此可见宋家对古代书画收藏之盛,其中不乏稀世国宝和传世珍品,藉此可大致推知董其昌与宋家关系如此密切之原因,亦可推知宋琬受二王及董其昌书法影响之深。宋琬对董其昌书法艺术的认识和评价,可以从其《题张幼量所收董宗伯卷》中得知:“文敏书法,人多喜其姿态飘逸,如簪花倩女,有回风舞雪之致耳。至其用羊毛笔作擘窠书,则别为一格,真有绛云在天、卷舒自如之妙。无论世俗纷纷,罔知爱重,即文敏生平,亦不数数涉笔。譬如右军父子篇翰最多,而得意者惟在《官奴》、《鹅群》诸帖,兴会所臻,在当日亦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幼量得此,允为鸿宝,而患难以来,留之于图书放失之余,尤可宝也。”这段对同时代书家书作的形象化评论,现在看来,确为的评,经得住历史检验,而宋琬实乃“知其所以然者”。
  宋琬对董其昌书法的酷爱,亦可从他的一首七律中得到佐证。曾题云:“崇圣院壁间石刻诸经,为黄慎轩、董思白及严印持忍公诸先生书,字法端严,钩摹精好,坐卧其侧,并拓数本以归”,诗云:
  “支许风流迥不群,古墙花雨尚纷纷。
  由来高士通三昧,可但中郎喜八分。
  贝叶何年镂玉版?鲛人终夜护龙文。
  我来盥手寻遗墨,绝胜羊生白练裙。”
  宋琬《祁止祥书帖后》言及自己拜师王铎学书之事:“及余成进士,始得师事王文安公。公于后进最爱余,亦雅喜为余作书。”可见宋琬深得王铎器重。宋琬亦尊于其师:“其论前人书法甚精,独于文敏有取焉”。宋琬师法王铎,不是直接学习王铎的书法面目和书法风格,而是学习王铎的取法,直入二王堂奥,书得羲献之法,旁参鲁公笔意,形成自家风貌,可谓青出于蓝。
  宋琬的书法造诣深厚,书法成就在《益州书画录补遗》、《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等典籍有载。由于诗、书俱佳,所以当世名流纷纷求宋琬为画像题诗文、为字画题跋语,甚至于宋琬的赠诗、尺牍等片言只语,人争宝之。董俞《二乡亭词序》开篇直书:“莱阳宋荔裳先生,以文章名海内久矣。乃人称其登临燕集之暇,好为小词,甫脱稿,辄为好事袖去。”宋琬一生诗作宏富,题赠無数,可惜宋琬的墨迹传世极稀。烟台市博物馆藏信札一封,实为凤毛麟角,弥足珍贵。此外,河北省昌黎县五峰山韩文公祠尚留存宋琬任永平道时所书《云峰寺》、《宿五峰山》、《东五峰》、《西峰雨中》等诗碑。宋琬与当世号为“南陈北崔”的陈洪绶和崔子忠、礼部侍郎高士奇、上元郑簠、山阴祁豸佳等多有交谊。宋琬曾为陈洪绶的绘画《何天章行乐图》卷题过款,此画卷现藏于苏州博物馆。他与崔子忠是莱阳同乡,又都是“山左大社”的骨干,且其父应亨与崔子忠为同窗好友,自然与崔子忠的交情更为深厚,所藏崔子忠丹青墨宝当不在少。宋琬《鬻画屏》诗序曰:“崔子忠画辋川图二十幅”。宋琬在为礼部尚书、书画家王崇简所作《王敬哉诗序》中所记:“犹忆上元之夕,余与米子吉土、崔子青蚓(米寿都,字吉土,米万钟子。崔子忠,号青蚓——引者注)从灯市醉归,道经大明门,天大雪,夜少人,因下马狂呼,蹈藉雪中。明旦视之,衣履尽污。敬哉独约手忍寒,清吟微笑而已。”
  宋琬与能诗善书精鉴赏的大收藏家高士奇有来往,高士奇《城北集》中有《答宋荔裳赠安雅堂集》诗二首可以为证。宋琬与书法家郑簠也有交情,《安雅堂未刻稿》中收有宋琬写给郑簠的一首七言古诗《赠郑汝器歌》,诗序:“莆田宋珏,善八分,郑之师也。”诗云:   “近代八分复何有,专家独让莆田叟。
  作者纷纷祖唐隶,臃肿支离转粗丑。
  郑君博物饶天姿,书法遒劲多离奇。
  老笔纵横森剑戟,尺幅光怪盘蛟螭。
  大书径尺悬赑屃,仿佛再见峄山碑。
  家藏图书半秦汉,陈仓石鼓宣王诗。
  岣嵝传疑夏王禹,《之罘》篆刻丞相斯。
  缥缃卷帙各精好,岩搜壑剔将无遗。
  我来焚香肆展阅,神游三代观鼎彝。
  主人爱客出斗酒,高斋日午桐阴移。
  况复髯兄善豪饮,醉挥三百金屈卮。
  君从壁上观人醉,独踞匡床作奇字。
  泼墨淋漓四座惊,咫尺苍茫风雨至。
  昔我持节陇首经,磨洗中郎《郙阁铭》。
  会将什袭称双绝,置向浮岚暖翠亭。”
  诗跋:“余家藏黄大痴山水曰《浮岚暖翠图》,因以名亭。”这首古诗不仅显示了宋琬充沛的艺术才情和深厚的书法涵养,也真实再现了郑簠作为一代隶书大家的艺术形象,是研究郑簠的重要史料之一。宋琬还为祁豸佳《宝彝堂帖》作过跋文《祁止祥书帖后》,通篇跋文反映了宋琬的一些书法思想和观点。宋琬认为,董其昌、王铎殁后,“士大夫擅临池者颇少,惟山阴祁止祥为得文敏公笔法”。高度称赞祁豸佳所书、伍君士长所刻《宝彝堂帖》,“矩矱井然,犹有晋人风度。人但知君绘事之妙,而不知其兼长绝艺有如此。班固有言:世人徒见杨子云状貌禄位,不及中人,故其《法言》不传。今君名爵虽不逮二公,然当世有伍君者,能笃好而传之,是亦羊欣之于子敬也。此帖出,当与两文公相为鼎足。君老矣,当及今矍铄时,广书数十百本流布人间,勿使他年求其片蹏只字,如青李来禽,断缺不可读也。”
  宋琬在书法理论方面没有形成专著和论文,所以也见不到其完整的书法思想体系。他的书法思想和观点只是散见于他的大量诗文中。如《王季友诗序》中有言:“譬之于书,邯郸淳之于古文,史籀、程邈之于大小篆,蔡邕、毛弘之于八分,张伯英之于草书,羲、献父子之于行楷,莫不自成一家,深造于能事之精微。后之人或欲易其波磔点画,则人将从而笑之。然此数君子者,其气魄已销亡矣;其法虽存,其巧不可得而传也。故昔之善学书者,至于发冢呕血,废眠食、濡毛发以求之。猝然有得,变化乃生。阳开阴阖,雷兴电逝。山岳之崩颓,日月之薄蚀,举不足入其胸中,而后蛟龙神怪出没于吾之指端,而作者不自知也。夫一艺之成,非专精且不能至,而况于诗乎?今季友之诗,已卓然名家,而于临池尤甚精,触类而进之,日新而不知止。则二者之长,古人未知其孰胜也。”又如《题梵公上人论王右军书卷后》云:“昌黎之评右军,似为失言,梵公驳之当矣。乃其送高闲上人,则极称张长史书,以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亦少褒矣。岂其独善草书,而不知行楷中自有簪花垂露之妙耶?之二者不具论,吾独喜夫梵公之多艺而好辨也。岂昌黎所云浮图氏善幻而多技能者耶?则即以梵公之论书,为支遁之谈禅可也。”再如《沈伊在诗序》中有句:“嗟乎!书画虽小技乎,古人往往触类而益进。张旭之于蛇斗,右军之于鹅群是已。”诸如此类的书法妙论,不一而足,在《安雅堂全集》中時可见到。
其他文献
东汉郑羌砖铭(永初七年)宽21厘米,高24厘米,厚11厘米。此砖存铭23字,隶书,刻于永初七年(公元113年),文为:无任长沙临相□钳郑羌永初  七年正月十四日死在此下。  (此藏品为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館所藏)
期刊
1900(庚子),出生。  7月12日,生于江西彭泽县株树峦村。乳名卯生,谱名国顺,学名文,字博吾,别署白湖散人。  父陶次园41岁,母周太夫人33岁。  1904(甲辰),4岁。  父亲次园公逝世,由母周太夫人抚养。  1906(丙午),6岁。  入私塾,从周载西先生读四书、唐诗,开始临颜柳诸帖。  1908(戊申),8岁。  从周介藩先生读《诗经》、《左传》,继续临写颜柳诸帖,能做短篇文言文和
期刊
从清代乾隆至慈禧统治时期,如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因为皇家的需求和宫廷造办处的参与,使其不仅在数量上大大超越前代,形制丰富,某些异形作品甚至突破了原有的如意结构。所选用的材质除金属、竹木外,玉石、陶瓷等无所不包,制作工艺精益求精,在很多方面能代表相关门类当时的最高水平;装饰手法变化多端,异彩纷呈,尤其是配以编扣美妙的各种所谓“中国结”,如盘长结、铜钱结、蝴蝶结、喜结、寿结等,取得了和谐的视觉效果,也
期刊
金属如意  中国的金属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传统。商周的青铜器、春秋战国的错金银器、汉唐的铜镜、唐宋的金银器以及明代的宣德炉、明清的景泰蓝等,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金属工艺品。特别是清代宫廷,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不仅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匠师和艺术家,而且也汇集了从各地进贡来的精美艺术品和各种奇珍异宝。明清两代宫廷在艺术品的制作与搜集上,可以说是不惜工本、不遗余力,至清代乾隆 时期,宫廷的金属工艺
期刊
童俑右腿担于筌蹄之上,双手抱鸭。此前有学者论述此类抱鸭形象陶俑为酒间酒令,作游艺用途。有学者认为是鸭形水(酒)囊。还有填鸭之说等。曾在日本收藏家处见过成组唐俑,均为杂技杂耍,其中一件為抱鹅俑,按此推测,抱鸭俑是否属于百戏中的禽戏内容,将鸭嘴插入管状器,再灌入酒类,观其走姿颠簸滑稽之态。《唐会要》记载,唐代有负责饲养飞禽走兽的机构,称为五坊使,五坊所饲动物却不止于五种,除了供皇家打猎用途,也供表演用
期刊
竹木如意  在留存至今的古代如意中,以竹、木为材质的作品占据相当的比例。其原因不外乎竹、木的原材料俯拾皆是,取用方便,成本低廉,也不需要十分復杂的加工工艺。我们甚至可以说,早在“如意”之名出现以前,爪杖在民间兴起时,恐怕就是竹、木所制,而其批量化生产也必以竹、木为主流,只不过这类材料保存不易,因此在早期作品中反而显得稀少。至如意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也就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似乎上层人士所使用的高档如
期刊
百宝嵌如意  清代如意制造的主要成就之一是百寶嵌工艺的应用。百宝嵌,又称“周制”,清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述:“周制之法,惟扬州有之。明末有周姓者,始创此法,故名周法。其法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青金、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等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槅、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
期刊
玉石如意  清代中期以前,内地的玉料来源渠道不畅,玉石如意的制造受到限制。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新疆叛乱被平定,障碍消除了,上好的玉料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宫廷,令此时各类玉器的制造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其中,用玉制作的如意也大量增加,取代了竹木制如意,占据了主流。由于如意的基本形状为长柄,头大而回折,其整体需用较大玉料;而其柄细长屈曲,极易折断,又需用质地较好的材料,故而玉如意选用材料比较严格,制
期刊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6月18日(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岁  徐悲鸿先生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原名寿康。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2岁  祖母逝世。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3岁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4岁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岁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6岁  在家由父亲教读,初读“上大人”  “孔乙己”,继而《百家姓》、《三
期刊
瓷如意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如意中,陶瓷如意数量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乾隆时期的粉彩作品。  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借鉴珐琅彩的制作方法,在景德镇创制成功的又一个釉上彩瓷品种。因为在彩料中掺入一种含有砷的“玻璃白”彩料,具有不透明的乳浊效果,给人一种“粉”的质感,所以称作“粉彩”。其基本制作方法,是在白釉瓷器的釉面上,运用玻璃白打底,再用各种彩料进行渲染、涂绘、彩绘,形成图案后入窑二次烧成。乾隆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