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女性主义视角看日本漫画中的“恶女”形象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世纪70年代在日本漫画界开启了一股以平日里只做配角的“恶女”形象为主角的漫画风潮,这些“恶女”一反平日的圣母形象,她们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都是有勇有谋、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女性。其中以日本漫画大师手冢治虫为代表,手冢治虫于1970年创作了《人间昆中记》,其中十村十枝子这个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利用自己的美貌、肉体、智慧以达到自己目的“恶女”形象开启了“恶女”漫画的新大门。此后,温婉贤淑的女性形象不再是漫画中的唯一女主。
  关键词:后女性主义;日本漫画;人间昆虫记;恶女形象
  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日本漫画里温柔贤淑犹如大和抚子一般的女性不再是漫画家的唯一宠儿,漫画中出现了一批不同于传统女性形象的女主角。她们长相美艳,智慧超群,目的明确,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们并不作为男人的附属品所存在。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人间昆虫记》中的十村十枝子,她用尽自己女性的优势去完成自己的目标。漫画最后让女主十村十枝子前往希腊看着文明遗迹的日落叹息的一幕,引得许多类似漫画设置了类似情节向其致敬。本文试从后女性主义的视角以《人间昆虫记》的十村十枝子形象为例,分析日本漫画中的恶女形象。
  一、后女性主义
  1968年3月8日的巴黎国际妇女节,是女性主义转折为后女性主义的关键。精神分析与政治组织,后来改名为政治与精神分析)成员扛着“女性主义下台”的标语游行示街。自此之后一种更强调跨学科性与政治倾向温和的女性主义开始取代此前激进的女性主义,这就是所谓的后女性主义。[1]后女性主义并不表示女性主义已经结束,而意指女性主义理论的转折。[2]
  女性主义是指女性在长期奋斗的过程中,以行动争取性别平等的企图和欲望。女性主义强调英语中,关于“女性”与“男性”的不同的形容词。女性主义者用女性化的或阴柔的和男性化的或阳刚的这组形容词来指涉社会、文化和心理构建。另一组形容词——女性的和男性的则是指生理面向的性别认同。一般认为,这种语言学上的区别是意识形态所造成的,也是后女性主义者所质疑的。1960年代晚期,后女性主义开始发展对父权论述的解构。这是女性主义在精神分析、后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等当代思想分析策略影响之下的新发展。[2]确立后女性主义思潮影响的是1991年苏珊·法鲁迪的《反挫:对女性的不宣而战》,作者在书中认为后女性主义是对现代女性主义的质疑和反挫。[3]
  后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同样重视“社会性别”(Gander)这一概念,同样将男女差别视为男权社会的文化构成。但其着眼点却不再试图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社会文化而追求理想中的男女平等地位,而是在更多地承认女性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去适应甚至利用这一角色,在既定社会秩序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更多可能,其背后的逻辑是彰显女性性别差异本身就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4]李银河在《女性主义》一书中,提出后女性主义思潮的三个关注点:一是认为女性主义夸大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是一种“受害者”哲学;二是认为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原本就不应政治化,是女性主义人为制造出来的;三是认为对于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不宜以对立态度提出,而应以寻求两性和谐的态度提出来。[5]安托尼特·福格提出:妇女解放运动有两大方向:其一,是追求平等;其二,是追求认同。所谓认同,特别是指认同他者的独特性,而非相同性。简而言之,后女性主义者检讨和批判了女性主义运动的失误,肯定了女性的气质和性,属于用身体来表达自己。
  二、“恶女”形象的建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劳动力需求的大量增加,女性相较于过去,单单在家相夫教子的职责已不再适应于时代的转变。女性作为独立的人而存在的需求大于她们作为女性个体存在,女性主义也迎来了转变为后女性主义的转折点。女性为了追求理想,获得属于自己的利益,甚至毫不避讳地使用一些特殊的“上位”方法。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许多漫画家在那个时期的漫画中也建立了许多“恶女”形象,来侧面批判男权主义社会的不公,并表达出了对男女平等的新世界到来的期盼。[6]
  “恶女”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是指容貌丑陋之女。但是,在这一时期的漫画中通常引申为长相美丽,充满了女性的魅力,将男性玩弄于股掌之中,甚至不惜出卖色相获取成功的女性。在最初的女性主义中,追求“男与女,无二致”,这样的女性势必是不能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所出现的。但在后女性主义中女性需要肯定自己的特征,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自己。手冢治虫的《人间昆虫记》的女主角十村十枝子便是这样一个拥有傲人的美貌,利用男性对自己的倾慕来走向人生巅峰的具备了后女性主义特点的恶女形象。
  三、《人间昆虫记》中的十村十枝子
  手冢治虫笔下的十村十枝子,是一个高中未毕业就为了理想加入当红歌剧团的首席新星,后来又跨界在设计领域得到了国际性的大奖,她的第一本小说就在全国文学大奖上一举夺魁。她从一开始便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愿意为了自己所想的所要的牺牲一切。她不惜出卖色相,极尽全力地诱惑着她周围有才华的男性,吸干他们的才华。她获得设计和文学大奖的作品,用的是别人搜集的灵感和素材;被报社记者发现抄袭后毫不犹豫地让自己的情人动手干掉了记者;她的情人是一位反政府组织的杀手,十村十枝子窃取了情人的暗杀计划,在她的新书中写下了情人的暗杀计划并出版,致使她的情人被多方追杀。十村十枝子还在逃亡的路上把情人的行踪出卖给敌方,让情人命丧黄泉。随后十村十枝子开始与商界精英联姻,待商界精英利用殆尽后将其罪证卖给政府,商界精英被迫自杀。十村十枝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身体和婚姻都是她达到目的的手段,一切都只为了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在获得成功的道路上凭借自己高超的计谋和姣好的容貌,扫清“障碍”,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女”。
  但手冢治虫还在漫画中设置了另一个角色——阿砚。阿砚长相和十村十枝子几乎一摸一样,但是性格却和十村十枝子天差地别。她温柔善良,谨小慎微,可以说是传统的大和抚子的形象,完全是另一面的十村十枝子。然而,阿砚的命运与十村十枝子也是大相径庭。阿砚艺伎出身,后来被人赎身,却被赎身的人利用虐待,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那人为了讨好十村十枝子的初恋不顾阿砚身体濒临崩溃,将阿砚送给了他。好在十村十枝子的初恋对阿砚很好,但此时的阿砚早已病入膏肓,沒过多久也去世了。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年代,温柔、善良、软弱的阿砚无疑成为了牺牲品,和扶摇直上的十村十枝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十村十枝子这种“恶女”形象,与阿砚这种传统的相夫教子的女性不同,以自己为中心,不惜一切代价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漫画中甚至设置了“恶女”不顾他人,只为自己却得到了好的结局,而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在父权压制下的女性被迫害致死的结局。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在日本这种父权压制的社会下,女性主义在社会中争取权利,收效甚微。渴望成功的女性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利用自己的女性的优势,吸取男性身上她们所需要的东西,开启自己的成功之路。这是一种变形的后女性主义。她们为了追求与男性相当的地位,不惜牺牲自己,表面看似风光,其实为之付出了十分惨痛的代价。
  四、“恶女”形象的反思
  一方面,“恶女”形象有其积极的进步性。这些漫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漫画女主类型的变迁也可以看出日本女性地位的变化。后女性主义肯定了女性本身的价值,不刻意追求男性和女性生理上的完全平等,让女性追求自己的平等之路。恶女形象的塑造表明了女性并不是温顺的小绵羊,一旦被男性压迫到极点,她们便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是非法的手段,也会达到和男性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是超越男性,越来越朝着开明的方向发展,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所以说“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造就的。”[7]“恶女”为主角的漫画其实是对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一种肯定,使读者也感受到女性的价值。
  另一方面,“恶女”形象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十村十枝子这种“恶女”形象开启了漫画新型女主的新纪元,也通过漫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争取实现理想的艰辛。但类似手冢治虫《人间昆虫记》中十村十枝子这样的“恶女”形象依旧存在它的局限性。首先,开创了“恶女”漫画新纪元的手冢治虫是男性,这依旧是建立在男性视角下的“恶女”形象,十村十枝子这个形象从始至终也都是通过打压排挤男性角色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漫画中唯一正面出场的女性角色也只有阿砚,并且是作为十村十枝子类比的角色而出现。漫画中的阿砚这个形象表达了传统的女性形象不完善的一面,她们温柔、保守、过分善良、依附于身边的男性。但是女主角十村十枝子这种“恶女”形象依旧表达了另外一种女性性格上的不完善,甚至是三观的扭曲,为达目的用尽各种手段甚至于超出了人性、道德的底线。再次,这类型的女主都还有着另一个与传统漫画保持不变的特点——女主都容貌姣好。女主容貌姣好最主要的目的依旧是迎合男性的市场,依旧是对女性的一种物化。自这种“恶女”形象被大众所广泛接纳后,美丽的女性出卖色相取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达到自己的目的仿佛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引发了社会大众对美丽女性的偏见。
  在动漫文化盛行的今天,漫画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之一。漫画中的“恶女”形象的塑造尽管还有不足之处,但其依旧是对传统男权社会的一种抨击,是争取性别平等的一种呼声。我们应当看到女性主义者们反思的力量,即使追求平等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努力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张松存.论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莫言短篇小说[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42-45.
  [2]Sophia.后女性主义[M].谢小芩译.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3-5.
  [3]林樹明.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82-85.
  [4]刘岩,马建军,张欣.女性书写与书写女性:20世纪英美女性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5]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王利民,张安琪.东野圭吾的作品中“恶女”形象的考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10):26-27.
  [7]水田宗子.女性的自我与表现[M].陈晖,吴小莉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84.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西方绘画长期的发展,致使在绘画造型语言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性。“镜像”可以说是西方绘画造型语言的一大特点,目的是为了达到对视觉效果的追求。而“物感”则是东方绘画造型的一例典型,是为了实现感官体验的把握。两者虽然都是将客观事物作为生成艺术“感应”和“提炼”的形象素材,事实上兩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此,要更好地了解中西绘画的形象造型,需准确掌握两者的差异性。  关键词:镜像;物感;绘画造
期刊
摘 要:生活与艺术相辅相成。没有一丝生活特点的艺术作品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根之花,会淘汰、凋谢。生活是极其丰富的,每个人选择的是不同的艺术视角。艺术家唯有在生活的波浪里去沉浸后,去锻造出独特的眼光来观察、提炼、选择生活后,才会挖掘创作的动力元素,成就艺术。因此,基本所有的艺术家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以,生活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  关键词:生活;艺术;运用与来源;相互影响
期刊
摘 要:《画山水序》和《叙画》是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文献,宗炳和王微在这两篇文论中分别提出了“以形媚道”“披图幽对”“拟太虚之体”“故动生焉”的观点。从“以形媚道”到“拟太虚之体”,宗炳和王微清晰地说明了绘画本质与道的密切关系,而“披图幽对”与“故动生焉”则共同构成了艺术审美中的二元世界,探索以此来体悟宇宙的精神和生命的秩序。  关键词:《画山水序》;《叙画》;宗炳;王微;艺术审美  众所周知,在中
期刊
摘 要:扬·凡·艾克是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绘画艺术的大师,他改良了油画的材料,推动了油画的发展进程。其细密画的纤细、精巧、细致加之扬·凡·艾克对自然之光的描绘,使得作品画面如镜子般的真实自然。  关键词:尼德兰;扬·凡·艾克;根特祭坛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一、尼德兰艺术  尼德兰是位于欧洲北部的一个历史区域名称,它包括今天所指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一部分。它是莱茵河、马斯河和些耳德河流
期刊
摘 要:中世纪时期绘画艺术可以概括地称之为基督教美术,它是西方文化在特定时期内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多数画家对中世纪时期绘画等艺术的感情往往高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除了因为它那份程式感的神秘趣味,还因它有许多不可言的宗教以外的魅力,不禁让人联想到我国东汉的画像砖显现出的独特魅力,再加上中世纪盛行的骑士精神正是现代社会重视和亟需的契约精神,为中世纪的绘画艺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引起了很多人关注和研究
期刊
摘 要:清初四王大兴摹古之风,直至民国时期,美术界依然消沉。许多爱国志士在灰暗的社会背景下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呼吁社会各界进行革命,陈独秀、康有为等改革思想家提出“美术革命”的口号,提倡学习西方写实主义,引起众多人士纷纷响应。“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美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中国画学习西方写实主义与文人画继承成为当时各派所激烈斗爭的问题,随之出现了如陈师曾、金石等众多美术思想家和齐白石、黄宾虹等
期刊
摘 要:河北曲阳白石造像的发现,填补了北朝佛教美术的空白。曲阳造像中菩萨的数量最多,从北魏晚期出现延续到唐代。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一尊或双身菩萨像及作为主尊胁侍的胁侍菩萨,皆表现为右手持莲蕾,左手握桃形物的形式,且左手无论是否持物,手背一律朝外。通过对比发现此手心向内的手势与犍陀罗梵天形象相似,对此进行梳理。  关键词:曲阳造像;菩萨;犍陀罗;手势  河北曲阳修德寺造像的发现具有补充和丰富北方造
期刊
摘 要:文章以陆俨少先生与桂林山水的缘起谈及先生的艺术生涯与写生情怀。从中国山水绘画写生发展的脉络入手,探讨在山水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山水画在写生演进中表现手法以及表现形式的演变。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中国山水画如何发展,直至50年代左右,写生热潮的簇拥下,其写生的缘由以及发展的历史背景需要,从而衍生出陆俨少先生绘画生涯中这一阶段对于他在山水画写生方面的突破、探讨与同时代的画家相较有何异同,有何发
期刊
摘 要:传统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从画家个人的角度来讲,就是把所有个人的品格、学养、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看法、价值观等全部都用绘画的样式表现出来。徐芳教授在自己的花鸟作品中亦是如此,以花鸟画寄情于物,不仅仅只是描绘花鸟,而是以动植物表达生活境遇、思想情感,以及描绘对象的深层寓意。  关键词:徐芳;工笔花鸟;创新  古人云:“学画者先贵立品,品正之人,笔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
期刊
摘 要:女性主义艺术是与男权社会的对话,是艺术家利用独立的女性意识反思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身份地位,清晰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后利用这一特点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行为。通过对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图像分析,探讨其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意识;绘画  传统的“男尊女卑”与“三从四德”思想使中国女性长期生活在男性思想的禁锢下,这种长期的群体无意识导致女性逐渐迷失在社会生活中,除生育以外的女性价值都被无限度地缩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