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引领城镇化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zh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推进城镇化要避免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距拉大,不同群体之间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以调整基础教育布局为契机,探索了一条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引领城镇化发展的路子。
  【关键词】城镇化 教育服务 均等化
  党的十八大把城镇化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攻方向,在城镇化建设中如何避免因城镇化导致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距拉大,不同群体之间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即如何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以调整基础教育布局为契机,探索了一条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引领城镇化发展的路子。
  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岑溪市的实践
  近几年来,岑溪市城镇化率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2000~2008年,全市人口同比增加93 190人,市区人口上升至18万人,城镇总人口达86.2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1.5平方千米,昔日的小县城,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浓郁岭南气息的现代化县级市,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究其原因,在于岑溪市找到了城镇化发展的切入点。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岑溪市就提出对基础教育布局加以调整,以优化教育结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公平,以此促进城镇化的发展。2007年岑溪市政府出台了《 岑溪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推进小学高年级寄宿制办学工作意见 》,2008年岑溪市从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利于教学研究以及教师培养,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农村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利于“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减少家长后顾之忧,促进农民增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出发,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适度集中、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改建、扩建、新建、撤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开了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工作。
  在改善办学条件上下功夫。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需要投入大笔经费。多年来,全市教育投入确保“三个增长”,建立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凡涉及中小学校调整布局的经费、建设项目,市财政予以优先考虑安排;凡涉及学校的征地、办证、审批等予以“一事一人”一抓到底。市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学校设施,同时确保教职工工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中小学校安全工程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近年来,岑溪市共计投入教育资金4.2亿多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特别是撤并的新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各项配套设施大为改善。
  在乡镇学校撤并上下功夫。岑溪市分期分批对全市各镇农村中小学校进行分类比对分析,根据布局现状适时加以调整,还对列入第二、第三批调整对象的水汶、归义、大隆、安平、糯垌等镇也加大了经费投入。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撤并布局不合理的教学点16个,撤并初中4所,促进了全市教育结构的优化。
  在市区“增容减压工程”上下功夫。针对市区义务教育学校班额大、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岑溪市采取新建与改建、扩建相结合的办法,为市区学校增容减压。一是建设新学校。新建了办学规模在2 500人的岑溪市体育实验中学、岑溪市第八中学和两所初中;还在岑溪市南北大道南段,落实建设用地5.33公顷,计划2013年内建成办学规模为2 500人的第三小学。二是改建、扩建学校。为缓解市区小学就读压力,改建、扩建岑溪市第五小学、第六小学、第七小学等8所学校,目前第五小学、第六小学在校生已由原来的600多人发展到1 600多人,并将旧职业学校校区改建为市第二实验小学。初中方面,扩建了岑溪市第五中学、第六中学两所初中,减少了市区初中招生的压力,这两所中学由原来在校生8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 600人。
  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上下功夫。岑溪市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将其纳入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总体规划之中,充分利用布局调整后空置的教育资源开办幼儿园,形成以学校办园、村级办园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机制,规划利用3年时间办好一所自治区级、两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14个镇均成立中心幼儿园。为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岑溪市制定了《 岑溪市创建全区农村学前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县工作方案 》,出台了《 关于促进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编制了《 岑溪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并落实了工作措施。目前已落实14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用地,编制了镇中心幼儿园设计方案,全面启动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
  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上下功夫。在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的同时,岑溪市注重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岑溪中学、岑溪市第二中学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契机,着力打造岑溪教育品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几年来岑溪市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市职业教育中心在校学生从2005年的2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1万多人。
  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岑溪市实施“五大工程”,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一是实施“名师工程”,评选出百名“教学名师”和百名“教坛新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发挥“名师”的传、帮、带、教作用,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质量提升工程。制定了“6636”教研工作细则,加强对课堂教学、学校教学业务及教师的业务培训的管理,通过督查、评估促进工作落实,积极推进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是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建立城市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帮扶制度,帮助薄弱学校不断进步,其中岑溪市第五中学、第六中学、第五小学、筋竹中学等60多所学校,已由原来的薄弱学校转变为学生、家长向往,社会认可的优秀学校。四是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将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相结合,注重以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宿舍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来凝聚人、激励人、引导人、教育人。据统计,全市学校增加或者更新班级文化园地5 427个,新增校园景点245处,新添宣传橱窗3 148平方米,打造楼道文化1 558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寄宿制学校根据学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充分利用好第七节课堂,让有一定专长的教师组织开展绘画、书法、舞蹈、音乐、手工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增长知识。同时,积极开展校运会、艺术节、书画作品展、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五是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从2008年起,岑溪市每年都开展感恩教育活动,2012年全市共举办“知恩·感恩·报恩·爱国·爱党·爱民”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专场报告会48场,并深入开展了读书征文、感恩体验等感恩教育活动;举办了第五届中小学师生书画作品巡回展与“扬艺术魅力,展师生风采”艺术节巡演活动。   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引领城镇化:岑溪市的效果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目的是让受教育者都能享受平等、公平、便捷的教育;让农民工子女接受城镇教育,解决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让城市公共教育服务的阳光普照到农村的社会群体;通过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鼓励农民向城镇集聚,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有效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使继续留在农村的居民也能享受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过上现代化生活,促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岑溪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践,适应了当地农村地区学龄人口变化,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反映了当地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成效十分明显。
  1.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2006年以来,岑溪市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统筹和整合各类基建专项资金共计1.3亿元(均为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不断加强生源较为集中和相对稳定的乡镇及以下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改造、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等建设,共新建校舍15.24万平方米,改扩建校舍0.57万平方米,改造危房7.59万平方米,新增寄宿制学校59所,新建及改建、扩建学生宿舍15.24万平方米,减少体育场馆面积4.51万平方米(主要是被撤的学校运动场作为学前教育利用),新增教学仪器设备18台(套)、计算机356台。
  2.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得到提高
  2011年乡镇及以下农村地区初中、小学教师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65万元、2.63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46.51%、86.49%;2006~2011年,岑溪市乡镇及以下农村地区教师办公面积,增加了0.35万平方米,2011年人均达到6平方米,比2006年增加了4.38%。2006~2011年,共有606名教师进入乡镇及以下农村地区初中、小学任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优质师资向县镇聚集的矛盾。
  3.出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格局
  2006~2011年,先后共有156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任教,平均任教期限1年,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教师有568人次到县城以上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交流、进修,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推进县域内城乡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岑溪市积极改善和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2011年,岑溪市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合计7 757人,实有6 574人,与2006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27%、1.01%。专任教师从2006年的5 684人增加到5 959人,有利于落实“一科一师”教学工作的要求,发挥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任教师的作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学校教师队伍的扩大,也增加了教师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2011年,岑溪市初中、小学的生师比分别从2006年的24.7、28.2下降到21、22.4,按照课程开设标准,配备音乐、体育、美术专任教师的学校有23所,音乐、体育、美术专任教师总人数比2006年增长35.97%;初中、小学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分别为27人、1 361人,分别比2006年增加35%、50.55%;本科毕业以上的教师合计1 817人,比2006年增加了308.32%。
  4.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加强标准化建设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岑溪市结合布局调整,不断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室和教学仪器设备、专用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完善了农村中小学学制、规范了学校课程设置。与2006年相比,2011年岑溪市初中、小学校班数分别为713个、2 324个,分别减少了1.25%、20.55%。学校标准化水平的提高,规模化效益逐步显现。2011年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57.98%、91.72%,初中升学率比2006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2011年小学毕业生语文、数学科目学业水平测试优秀率分别从2006年的47.35%、48.74%提高到51.61%、52.65%;初中毕业生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优秀率分别从2006年的36.74%、37.29%、30.72%提高到38.39%、39.67%、37.62%;初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优秀率分别从2006年的20.51%、18.01%提高到22.28%、21.03%。
  5.城镇人口集聚加速
  岑溪市从2007年起,着力推进农村小学高年级集中寄宿制办学,并注重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相结合,每个镇重点建设1~3个寄宿点,把周边村4~6年级的学生集中到政府所在地或较大的村且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寄宿,逐步实行了初中集中镇办学、小学高年级集中镇或附近较大的村校寄宿点办学。2011年岑溪市初中、小学寄宿生分别为46 523人、21 849人,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25 002人、18 844人,增加了116.17%、627.09%。相关科目考试优秀率、科目学业水平测试优秀率都有了显著提高。学生良好行为和习惯逐渐形成,农村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解决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减少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压力。教学研究以及教师培养得到显著增强。岑溪市按照“市级建园为示范,镇级建园为重点,村校办园为拓展”的思路,利用布局调整后闲置教室等教育资源兴办学前教育,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化学前教育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学前教育在园(班)30 645人,学前四年入园(班)率达56.75%,学前一年入园(班)率达82%,2010年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试点县(市),创造了引领全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岑溪模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人口不断向城镇流动和聚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不断减少。与2006年相比,2011年岑溪市的县城常住人口从15.00万人增加到26.75万人,增加了78.33%。
  (作者单位:广西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其他文献
面对教育功利化环境,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如何使道德教育“回归基础、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回归实践”,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为此,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第十中学开展了学科德育渗透研究。  一、明确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纵观一个人一生中道德的养成,父母是启蒙,社会是熔炉,“学校是德育的主渠道”;横看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各种活动是载体,各种文化建设是熏陶。“德育课程是德育
期刊
【摘 要】学术界对民办中小学的研究大多立足于教育公平、教育市场化和教育竞争等方面,且大多是综合分析。本研究从教育管理现代化着手,对民办中小学自身管理以及政府管理两个层面进行探讨,运用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理论解决民办中小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管理现代化 民办中小学管理 对策研究  围绕着民办中小学的发展,学者们的分析视角多局限在教育市场化、教育竞争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针对民办中小学管理失效
期刊
一、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理论背景和可行性分析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自主学习”这一教育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语文学习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确立了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自主学习势在必行,那么高中生能否有效地进行语文自主学习呢?笔者以为完全可以,理由有以下几点。  1.高中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期刊
自主学习能力,顾名思义,即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它与对自主学习的界定相一致,即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1]而小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在成人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时逐渐形成的。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内江市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为小学阶段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也期望为英语学科的教学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深刻在师生心中的“精神中轴线”,它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追求,也就是校园精神或称“校训”。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以“原道”校训为自己的“精神中轴线”,通过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学文化和课程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分别从“尊道”“守道”“论道”“行道”四个维度对“原道”文化建设作了整合建构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原道”校训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整合建构实践探索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深刻在师生
期刊
一、寄宿制民族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主要来自少数民族贫困家庭中的子女,他们大多来自偏僻边远的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在学校中,寄宿制民族班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从入学前的分居到入学后的集居,生活环境和文化的巨大反差,民族班学生的心理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亲恋家心理强烈  文化人类学认为,每个人出生后,必然先在
期刊
【摘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本文以G县为观照样本,对当前县域义务教育教师的编制问题、老龄化问题、退补比例失调问题、城乡交流问题、教师待遇问题进行分析归因,并从破解问题的视角进行思考,在改革教师编制、配齐配足教师、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县域义务教育教师问题对策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当前,深入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期刊
叶澜教授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律动,焕发生命的精彩,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而生命的源泉是什么呢?是阳光!因为阳光代表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在教育中,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阳光一般的情怀。让课堂充满阳光,让阳光普照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应成为每一位教育人
期刊
因为人类道德的价值目标是拥抱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所以品德教育要以真、善、美为核心主线。笔者结合理论与实践,寓德育于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探索师生都深深感悟到:美从真开始,德从善中来。  一、晓之以理乐做真人  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小学教师是学生道德启蒙的引路人,崇尚真实,因此一定要晓之以理乐做真人。  1.凭借大师引领乐做真人  教师可以结合古今中外人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增加,中国的家长对子女接受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期望值显著增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率先引发了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的热潮,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地区乃至部分西部地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以及“推动普通高中多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