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困生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与对策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学困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困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几乎每个班都会有几个让教师头疼的学困生:上课不听,作业不做。刚开始教师还有耐心对其补补差,做做思想工作,时间一长,发现他的学习没有丝毫起色,干脆放弃。事实上,这些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只有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障碍,有的放矢,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1 初中学困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1.1 自卑心理
  大多数学困生由于在数学学习中长期处在下游位置,所以在数学学习中都有强烈的自卑感,很不自信。比如: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会也不敢举手,总认为自己是错的;做完作业总喜欢找其他同学对答案,甚至抄作业;当与其他同学就某一问题有不同意见时,不敢提出来,不能坚持己见;小组活动交流时,学困生总是充当听众,不能主动参与等。这些都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1.2 厌学心理
  在数学学习中,由于长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而是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学困生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厌学心理。这种厌学心理随着年级的递增也是呈递增趋势的。它由最初的“上课听的不认真,作业做的不认真”向“上课不听,作业不做”转化,最终以“逃课,缀学”作为它的终结。
  1.3 意志力差
  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表现出较差的意志力。如课堂上不能坚持长时间的认真听课,做小动作,或被教室外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吸引而转移注意力;简单的题目做的很快,一旦题目有点难,就望而却步,怕苦怕烦;当堂作业在老师监督下能认真完成,而家作则不能认真完成;经教师做思想工作后短期内学习态度有所转变,但坚持不到几天就又“打回原形”等。
  1.4 畏惧心理
  一方面,个人情感方面出现障碍,自我感觉数学学习常常失败,有强烈的挫折感,不愿学习数学,在心理上对数学产生惧怕、回避。另一方面,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从小学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向初中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转化,对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求较高,学困生对其望而生畏。而数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练习,不断纠错的过程,学困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要比一般学生要遇到更多的困难,长此以往产生畏惧心理。
  1.5 依赖心理
  这种依赖心理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课堂上依赖教师。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模仿硬套。二是作业上依赖同学。作业会做时喜欢跟同学对答案,以期找出作业中的错误;作业不会做或不愿做时抄同学的;有问题不喜欢独立思考,而喜欢问同学或干脆放弃不管。三是回家依赖家长。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家庭作业和复习工作只有在家長的监督下才能认真完成,没有了家长的监督,学困生的家庭作业就得天天在老师的监督下“重做”。
  2 学困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
  2.1 家庭教育对学困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困生心理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我所接触的学困生中,大部分家庭教育都有问题,具体体现在:
  (1)家长对子女没有要求。许多家长,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当子女进入学校后,就以为进了“保险箱”,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致使孩子养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家长对子女的学习结果很关心,却忽视最重要的过程。当学困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家长往往不是帮助子女寻找“问题出在哪儿?该怎么解决?”而是一味责备、讽刺、打击子女,使学困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心理。
  (3)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子女让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只能在生活上照顾他们,学习上则无能为力,使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散漫,学习习惯差,时间一长就成为学困生。由于在学习心理上长期得不到正常的沟通与心理输导,就容易形成焦躁、畏惧、意志力差等心理障碍。
  2.2学困生的个体差异对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形成的影响
  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明显表现出数学的思维障碍,不灵活,效率低,效果差。具体体现在:
  (1)理解题意的能力非常差。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给学困生讲解题目时一字一句、有重点、有突出的给学生读题,然后再对题意作进一步的“翻译”解释,最后才是思路上的导入,学困生可能当时明白,但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翻译”,学困生就会再次陷于“读不懂”的状态中。导致学生对教师有强烈的依赖心理。
  (2)思考过分依赖感性认识,思考表面化。学生的思维活动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迁移能力低,没有形成完整、优化的数学认知结构体系,概括水平低,不会多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的应用能力低。这也就易让学困生产生惯性心理等心理障碍。
  (3)运算推理能力差,解题步骤不清晰,不会合情推理,由条件不会发现与之相关的结论,导致解题过程错误。
  (4)学习方法不当。许多学困生喜欢采取文科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数学,没有把握数学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对数学对象理解不准确,只知记题型,背公式,因而事倍功半,知识极易遗忘,且经常与其它数学概念相混淆。
  2.3 学校教育对学困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形成的影响
  作为数学学习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对学困生的心理障碍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表现为:
  (1)过早的给学生“贴上标签”。学龄前儿童由于受到的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各不相同,思维灵活程度参差不奇。因此许多幼儿园或低年级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贴上“聪明”或“不聪明”的标签。这一方面给家长一种心理暗示:我的孩子“不聪明”,我对他不抱太大希望,自然对子女学习上的期望值会降低,随之降低的是对子女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也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既然我“不聪明”,我再努力也比不过别人,干脆不努力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时间一长,这部分学生就变成了学困生,逐渐形成了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等心理障碍。
  (2)偏重结论。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再加上家长只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无疑助长了学困生数学学习时只偏重结论的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3)教师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不到位。许多教师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认识,教学方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同时,往往忽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依赖心理、惯性心理等心理障碍。
  3 引导学困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的对策
  3.1 如何利用家庭教育来引导学困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来克服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一是利用家长会或家长学校等途径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困生的重要性,教会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帮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等。二是把“与学困生的家长及时的联系与沟通”作为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抓紧抓实。既让家长及时了解学困生在学校的表现,又让教师及时了解学困生在家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学困生体会到父母和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从而逐步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3.2 如何利用学校教育来引导学困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如何引导学困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可从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两方面入手,两管齐下,进行引导。
  3.2.1 智力因素
  一是注重学困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训练。让学困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的训练,打牢基础,对他们的后续学生起到奠基作用。
  二是注重学困生实际,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困生实际,教学内容也尽量跟学困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三是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教学。首先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的过程;其次是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再次,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最后,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
  四是注重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注重教法研究是指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而重视学法指导是指在数学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同时,要对学困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进行的指导。
  3.2.2 非智力因素
  据科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有显著影响。如何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观点。
  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困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困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去喜欢他所教的课程。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困生学好数学的强劲动力。当师生情感入于十分和谐的状态,学困生就会感受到上数学课是一种“快乐”和“享受”,从而也乐于倾听老师的讲解。在课堂上,鼓励学困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意见、问题,对于他们所提出的总是都给予最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耐心热情地帮助他们找出困难所在,让其完全参与并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不知不觉地解决难点、难题,这对学生重拾信心很有帮助。
  二是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加强班风、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小组;引导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家访,与家长及时沟通,使學困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三是建立目标体系,增强学困生的目标意识。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组目标、小组目标、个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而对于“学困生”针对他的意志力较薄弱,长期目标一般坚持不下来,更多注重他的短期目标的达成,鼓励他“小步走,快步走”,学困生一旦每次的短期目标都能达成了,他的自信心就有了,意志力也得到了加强,再对他提出长期目标,比较合适。
  总之,中学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学困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困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晋单 45(原名忻黄单 81 ) ,由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选育”课题组于1 9 96年育成 ,2 0 0 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于
摘要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好的形势下,结合我院“1+3+N” 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当前社会紧缺的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完善实用人才的具体模式,让技术培训课程体系化,加入正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并寻求有特色的社会急需的技能培训认证机构合作办学,充分发挥学校设备齐全和学员集中的优势,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为学校以后的发展寻求更有力的依据,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人
目的: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研究砷暴露对人群组蛋白H4K20甲基化修饰的影响及其与细胞DNA损伤的关系,为揭示砷抑制DNA损伤修复机制提供依据。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及
摘要地理教师要自觉接受终身教育的思想,主动了解地理科学的前沿动态,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要具备勇于开拓的精神,随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以丰富的地理教育内涵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自身的创新形象来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D633.5文献标识码:A    马斯洛把创造性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前者如科学家、艺术家等
为使职高学生达到文化、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心理教育.通过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和教师的良好心理状态的引导,培养学生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实训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之一.本文从分析课程实训的教学现状及出现问题入手,根据
摘要变革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事实上也成为了当前课程改革的亮点。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体现小学语文教学时代性发展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学习方式被广泛应用。只有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实现最有效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课堂主角激发潜能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别
摘要巴赫的《创意曲集》是钢琴教学的重要资料,可以作为复调由浅入深的过渡作品进行练习。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理解巴赫及其艺术特点,分析《创意曲集》的形式结构,学习演奏技巧。  关键词巴赫钢琴创意曲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oan Bach,1685-1750)创作的《创意曲集》是钢琴教学的重要文献。它包括十五首二部创意曲
摘要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和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关键词实验探究兴趣习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视角
安全,对于许多应用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如何保证网络中的数据不被恶意破坏,防止数据被查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