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来,这里的风景别样好!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曾幽默地说:“什么是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就是面对孩子学习特不着急的教师.”的确,优秀的教师上课都是从容不迫,在教学时能够耐心地等待学生,引导学生慢慢思考、逐步发现,最后掌握知识点.
  可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去发现、去体会、去领悟.我们教师都太过“性急”,唯恐学生说不出、想不出,所以单刀直入地讲解,简明扼要地表述,简单直白地解答,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扼制了思考的欲望,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只能成为不会思考,只会装知识的容器.因此,我们应该“慢”下来,等一等我们的孩子.
  一、新授课后,请等待
  数学课程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我们的教材编排存在一定的弹性.以一年级上册为例,书本上的新授、联系及实践活动内容总共安排少于60节,但是一个学期上课节数却在100节左右,这里面存在将近40节课的机动时间.那么,这40节课你是怎么安排的呢?我觉得,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些机动课,来等等那些后进生.
  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孩子,等待的最关键时间应该是在新授课之后,因为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时间可能要多于一堂课,所以我们可以在新授课之后马上穿插一节机动课.这节机动课的主动权要交在孩子手里,让他们针对上堂课的知识,说说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当然,能表述出来的,一般都是能力比较强、已经掌握知识点的孩子,那么我会在他们讲述的过程中要求尽量详细地阐述计算或者问题的思考、解决过程,教师从旁协助,适时补充.这样做有三点好处:首先,对于这些阐述的孩子来说,进一步巩固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点,能够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也可以锻炼他们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在他们阐述的过程中,那些还没有掌握好的孩子也可以再复习一遍知识点,也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在机动课之后,我还准备了一本“特色练习”本.做这套作业的要求是:上一次的课堂作业达“优秀”的学生,只需做其中的“思考家”一题,即稍稍提高的题目.作业达“良好”的学生,需要做其中的“解题小能手”一题,即基础题,但要求准确率高,有兴趣也可做“思考家”的题目.作业达“及格”或“不及格”的,则需要完成“解题小能手”这一题,其余不需要做.这套作业量不多,但是很有针对性,而且也是天天反馈,能有层次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优秀的学生能获得智力上的进一步开发,心理上也获得优势,培养信心.中下游的学生对新授知识点也有了一个再学习的机会,查漏补缺,不会“拖后腿”,造成失望的心理.
  可以说,这样的等待,给了后进生“喘气”的机会,也给了优秀的孩子更好的表现机会,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呢?!
  二、产生疑问,请等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因此,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教师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共同反思,来解决疑问,收获成功.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时,我安排了平年和闰年两种年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了:2月有时是28天,有時是29天,这时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在原先的设计中就安排了马上插入一段天文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其中的缘由.但经过其他教师指点,我改变了教学设计.在学生提出疑问之后,我表示自己也有这样的疑问,是否有哪些学生知道原因,并等待了半分钟左右.别小瞧这短短的半分钟,还真有几位学生能大概地说出来.这时,我再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短片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能更加清楚、详细地了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在学生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这不仅是在传授一个知识点,更是在树立孩子学习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兴趣,所谓“一举三得”.
  三、出现错误,请等待
  华应龙老师提倡“容错、融错、荣错”的观点,我想要做到这三点,那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除了不能一味批评外,更多的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进而反思、解决错误,教师所能做的除了因势利导外,就是耐心等待.
  我在上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一课时,在课的末尾播放了一段“多美滋”奶粉的广告——分蛋糕,其中出现了一些分数,我让学生观看后说说找到了哪些分数.学生都很踊跃,但是都只找到了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然后有一名学生说找到了九分之一,原因是最后一个镜头,分蛋糕的小男孩把自己所得的八分之一的蛋糕分了一半给第九个小朋友,所以出现了这样一个答案.这时,我没有急于纠正,而是提醒他,并给了他和其他孩子充足的时间去讨论、交流.最后的结果是喜人的,这位学生否定了自己原来的说法,而是认为这个分数应该是这块小蛋糕的二分之一,这就表明他已经在头脑里明确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概念,可以说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还有学生能从整个蛋糕上来观察,得到了十六分之一,即把八块小蛋糕的每一块都再次平均分成两份,这也是非常正确的想法.由此可见,这里的等待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停下来等一等,适时点拨,给学生提供重新思考的机会,寻找错误的根源,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来挖掘错误潜在的教育价值.
  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学生的学习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没有办法代替学生的思维,也不能代替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我们所能做的,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地探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学生的思维,等待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与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各金融类院校都在如火如荼地搞数理金融、不确定金融,面对经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缺少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等课程的支撐,普通高校欲进一步发展十分受限.本文通过总结二维随机向量知识要、难点,结合经管学生专业特色,强调该部分知识的学科重要性.以一种更加简单的思维方式,发挥传统的授课模式优越性,突出课堂教学效果,展现概率论与概率统计的学科重要性.  【关键词】课程建设;大数定理;依分布收敛
【摘要】 数学文化是国家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指出:“数学文化一般来说,其内涵表现为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它既包括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人的思维训练功能和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功能,也包括在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和所能达到的崇高的境界等.”
一、引 言  章建跃博士曾说过,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石,是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理解数学”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理解学生”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而“理解教学”则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三者兼顾,最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笔者借此与大家一起从“理解”的三个方面分享“两条直线的交点”
【摘要】排队论是研究服务系统中排队现象随机规律的科学,银行决策服务网点ATM台数是典型的排队论问题.针对服务时间和达到时间概率分布数据不足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有限统计数据,假定服务时间正态分布、间隔时间均匀分布,利用排队理论进行模拟计算,以期为银行决策提供建议.  【关键词】排队论;概率分布;数学模拟;逻辑判断  一、引 言  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有形和无形的排队现象,它是数学运筹学的分支学科,也是
[摘要]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三角形中的两个重要定理,它们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在解三角形时,我们应充分关注问题的几何背景,利用好正余弦定理和向量等工具实现三角形的边角互化, 从而优化解题方法。  [关键词]解三角形;边角;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考察的重点又放在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如何利用好正、
【摘要】学生刚接触到分数,对分数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感悟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数的理解和把握.课后延伸,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操作;感悟;分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0—91页例1、例2、例3及练习二十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
关注过程教学优化教学设計
期刊
【摘要】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本文主要就联想导学模式谈谈我的体会.  【关键词】联想导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实验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传授知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思维被教师牵着走,课堂教学演变为解题教学,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
在某一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内容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P54例2“按比解决问题”的教研活动中.数学组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第一次磨课,大家一致觉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文字解说部分学生比较陌生,而且该部分量大、难度也大,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教研组决定把例题改编成学生熟悉的生活信息,并进行了第一次试教.  一、第一次试教  (一)复习铺垫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一、问题的背景历年高考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市试卷之中的圆锥曲线题目形式多样,既有小题又有大题;题目分值高,占试卷总分比例大;难度很大,易于区分学生能力档次.因此,总是引起广大师生关注.很多优秀学生对圆锥曲线题目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方面他们喜欢挑战难题,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是希望提高解答圆锥曲线题目能力,期待在高考有所突破,达到提升总分目标;成绩普通的学生对圆锥曲线的题目普遍存在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