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基因作物的机遇与风险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已经闯入了生物基因的神秘世界,借助分子“剪刀”及“粘合剂”,将生命密码随心所欲地拼接,按自己设计的蓝图重塑地球上的生命。毫无疑问,这场在基因上进行的技术革命,对生物圈和人类未来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遗传工程在农作物上的运用及转基因农作物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引起了全球大辩论。国际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有关转基因生物的政策。以美国为代表大力推广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以欧盟为代表按“预先防范原则”谨慎从事,至今未进行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并对转基因食品及饲料实施强制性标识制度。
  2008年7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在2020年前,我国将投入200亿元作为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训科技重大专项的资金支持。有学者担忧,基因污染对我国栽培作物的野生品种,特别是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破坏将是一场灾难。
  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于未知的风险。我们必须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的研究和评估,慎重对待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审批和种植,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确保生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我国转基因品种研发和引进的概况
  
  中国在转基因动植物的研发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中国首次成功地在鱼类进行转基因的实验,也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试验种植的国家之一,即抗病毒转基因烟草。中国转基因作物正式商业化种植始于1996年,国家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西红柿和甜椒。但中国目前主要的转基因作物还是Bt抗虫棉花,2006年种植面积达350万公顷,约占棉田总面积的30%,有400万个体农户。B航虫转基因棉花约一半是我国自己研发的,另一半是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种子。
  中国还有许多转基因作物正在商业化进程中,如抗病害水稻和马铃薯、抗虫玉米、耐除草剂水稻、提高油脂量的大豆和油菜籽等;转基因动物则有转生长激素基因的鲤鱼。据2006年报道,农业部已发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424项,包括转基因大豆、油菜、棉花、玉米等18个品种的进口加工原料。其中功能基因多达100余种,但仍多是抗虫、抗病害、耐除草剂、提高营养成分等方面。
  中国是大豆和油菜籽进口大国,每年进口大豆2000多万吨,购自阿根廷、美国和巴西。油菜籽则购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有上百万吨。这几个国家(除澳大利亚外)的这两种油料作物大部分都是转基因品种。因此,中国进口的大豆和油菜籽基本上是转基因品种。用于榨油的大豆,进口的远远多于国产的,故有人估计市面的大豆油80%都是转基因大豆生产的。
  
  转基因食品的社会反应
  
  中国社会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支持和反对的不同观点。绿色和平组织曾委托益普素咨询公司于2004年底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进行调查,发现有57%受访者明确表示不选择转基因食品,表示愿意食用的仅有16%。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物目前最关注的是下列几个方面:
  
  1 中国本土大豆的命运堪忧
  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具有极其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单是大豆的栽培品种就有840余种。野生大豆的类型更是极其繁多,国家基因库收集保存的野生大豆资源就有6500余份。中国也一直是大豆的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在1000万公顷上下。由于不敷食用油所需,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大豆,其中大部分为转基因品种。由于国外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中国本土大豆种植成本比美国大豆高出33%,因此无法与之竞争,中国大豆种植业开始出现萎缩。人们担心的是:中国的大豆连同它休戚与共的豆农,最终会被实力雄厚的外国大豆公司所消灭吗?具有悠久种植历史且种质资源又异常丰富的中国大豆果真会如此不堪一击吗?
  
  2 难以容忍的“双重标准”
  在中国市面上屡屡发现一些外国知名大企业所生产的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而这些公司在欧洲和日本却是宣布绝对不采用转基因原料的。报道激起公愤,国人最不能容忍这种“双重标准”,还担心外国生物技术公司“把风险和潜在危险转嫁到我国消费者身上”。但几次事件包括对簿公堂的结局,最终是消费者败诉或不了了之而收场。仔细分析这些“案例”,不难发现问题多出在当前对转基因的监测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游戏规则也南辕北辙。但通过这些事件,消费者也不是没有斩获,至少在中国市场上,已有几十家食品公司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其中包括一些国际知名的食品生产巨头。
  
  3 面对即将成为主粮的转基因水稻
  尽管在美国和世界一些地方,人们已经吃了十几年转基因食品,但全是作为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或多数作为饲料,没有一例是主食口粮。没有美国人会把转基因黄豆当饭吃。在电影院确能见到美国人大把大把地吃爆米花,但用于爆米花的硬粒玉米品种不是转基因的。
  目前,中国已有几种抗虫和抗病的转基因水稻研究成功,正等待国家批准商业化种植。对此的评论一致认为其意义“非同寻常”,因为这将是转基因主粮。但对“非同寻常”的理解完全不同。支持者们所理解的“非同寻常”是我国通过转基因技术解决水稻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使主食口粮更有保障。但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水稻对国人太重要了,转基因水稻作为主食应慎之又慎,因为长期大量食用是否有慢性副作用没有进行过研究。环境学者认为中国是水稻的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丰富的野生稻是我国水稻杂交育种取之不尽的源泉,不容被转基因污染。经济学界则担心种植转基因水稻会影响我国稻米的外销。各方都有道理。那么,中国老百姓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是什么态度呢?根据绿色和平组织于2006年2月委托益普索咨询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对800位居民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有79%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选择转基因大米。
其他文献
转基因水稻,已由政府准许在湖北种植,但争论并不就此终结。  反对者首先提出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一对人类健康是否有害,其次是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多大?主张者强调中国地少人多,解决吃饭问题,转基因是“唯一”可取技术——当然,主张者,如农业部属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专家还有许多非常“专家”的解释,说:安全管理遵循了科学、个案、熟悉性和逐步完善四项基本原则,安全评价经过了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
期刊
方世彤  英国志奋领学者,Stirling大学传媒管理硕士,长期致力于电视传媒的发展研究和咨询顾问工作。  一切由数字平台说了算,自然就会导致“理科生对文科生的野蛮收割”。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出面,通过立法来保证新闻机构与数字平台的议价权利是非常必要的  近期,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新闻媒体和数字平台强制议价法案》(News Media and Digital Platforms Mandatory
期刊
最近,关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争议不断出现于报端。争论中,转基因专家推出两条重要理由:一是转基因能够提高粮食产量,甚至是“唯一可行技术”;生态学的办法虽好,但不能“吃”;二是转基因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对于第二个问题,恐怕几十年内全球科学界难以达成共识。以前文章中,正反专家都讨论了很多,本文不谈这个问题。现在,来谈谈第一个问题,即生态学不能满足粮食安全吗?  在此之前,笔者就经常听到这样的
期刊
现代意义的社会形式是以公共领域为基础产生的、外在且独立于国家的、具有高度自主性和自治的团体。社会学家提及社会,首先是指“公民社会”,而社会学的发展也是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健全的社会中,国家、市场、社会应该是一种共存共荣与相互制衡的关系。    社会主义元社会的状态    “公民社会”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新的社会概念。我们知道,传统中国有社群,有基于血缘、地缘或业缘等关系的共同体而缺少现代
期刊
恰逢建党100周年,2021年主旋律影片扎堆上映。截至目前,今年已经定档或即将上映的主旋律题材电影数量接近20部,影片数量和题材广度达历史新高。即将于下半年上映的《狙击手》《长津湖》《中国医生》 《我和我的父辈》等重量级影片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和我的祖国》《八佰》《红海行动》等按市场规律运作的“新主流大片”,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价值,传递中国精神,获得市场和口碑双丰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期刊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是自然之友十六岁生日!仔细盘点,心里充满了期待。十五周年的年会上,杨东平理事长把我介绍给会员和志愿者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年来,我能感受到社会各界对自然之友的关注。应该说,拥有如此多的关注,自然之友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这种关注可以从自然之友开展的各式环保活动中发现,同时也可以在针对自然之友的担忧声中觉察。  自从2005年梁从诫教授离开日常管理工作之后,自然之友的理事会经历了从大
期刊
联合国已确定2005年至2015年为世界水日国际行动10年,主题是“生命之水”。201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水质量,其目标是:“水质的挑战和机遇的交流”。通过应对水管理过程中日益增多的水资源质量方面的挑战,提高人们对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认识。鼓励世界各国政府、组织、社区和个人积极关注水质量议题,开展如水资源污染预防、清洁和恢复活动,提高人们对水资源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水资源质量和数量同等重
期刊
2009年12月的一天,在汽车中听到广播里一则新闻:农业部最近为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颁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当时我的反应就是,这是真的吗?  很想知道一直关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绿色和平是什么态度,但接下来的几天内,没有在主流媒体听到绿色和平对这一事件的表态。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了一个多月,在《新京报》中看到了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的一篇评论,说的就是转基因水稻将危及中国野生水稻及生物多样性。心里不
期刊
在我住地的旁边,高耸着一座硕大的烟囱,每天里边不停止地冒着白烟。虽然我相信在德国这个相当重视环保的国家里,排出的废气肯定达到了排放标准,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但我仍然十分纳闷,不知道这是家什么样的工厂要24小时排放废气。后来,在询问了当地居民后,才知道这是家垃圾处理厂,而且更让我吃惊的是,这家工厂处理的垃圾竟然大部分是从意大利等国进口的,原因是本地垃圾“吃不饱”。  进口垃圾?在我曾看到的
期刊
任何有利于让中国过上健康快乐生活的导流方式,都是值得倡导的,无论是乐活,还是环保。中国现在正处在环境高度不健康与心灵高度不健康的并发症阶段。  尽管我最崇敬的环保英雄廖晓义女士把乐活变化为了“乐和”,甚至为此推理、集约出了很成规模、顺古通今的一套理论,但是她仍旧伤心地发现,全中国用“乐活”这个词来形容某种生活态度的人,还是比“乐和”要多。  但这不影响许多幻想改良中国环境现实的人想要和“乐活”沾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