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假设复句日汉对比研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益冈「ナラ」的分类,以表示假设的「ルナラⅠ」为研究对象,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ルナラⅠ」在汉译形式中,理论上应该是“如果P(的话),(就)Q”的形式,但实际考察的结果是无标形式“P,Q”最多,并且出现了表示既定事实“既然P,Q”的汉译形式。
  关键词:ルナラⅠ 语料库 对译 中日对照 如果……那么…… 既然……就……
  一、引言
  大多数日语学习者可能会将「ルナラⅠ」翻译成“如果,那么”,但从实际的对译结果来看,并不是只有“如果,那么”,也出现了表示既定事实的“既然P,Q”。同时也存在“ P,那么(就)Q”等汉译形式。
  二、先行研究
  益冈(1997)将「ナラ」分成了7种用法:1.P是从听话人得到的情报;2.观察听话人的样态;3.典型的假定表现。4.反事实条件句。5.「タラ」的强调形式。6.提题用法的「ナラ」。7.P是客观事实,现实的状态。本文只研究「ルナラⅠ」的汉译倾向。
  ナラⅠ:「モシ+(という)ナラ/ノナラ」表示偏句中假设听到的信息为真,正句中表示说话人的判断和态度。从听话人口中得到的信息是发生在说话当时获得的新信息,无法判断其真假。因此说话人只能假定听话人的信息是真。句首可以加上「モシ」,并且「ナラ」的前面也可以加入「という」。「ノナラ」的形式也很常见。例如:
  (1)a.私は間違ったこととは言っていない。
  b.間違っていないのなら、証拠を見せなさい。
  (2)a.歓送会には太郎も出席するそうだ。
  b.太郎が出席するのなら、僕は出席しない。
  汉语中,邢福义(2003)将因果复句分为因果句、推断句、假设句、条件句、目的句。推断句是“据实性因果推断句”的简称,以事实为根据推断事物间的联系,代表句式是“既然……就……”,与日语中偏句为事实句的「ナラ」很接近。假设句是“假设性因果推断句”的简称,以假设为根据推断某种结果,代表句式“如果……就……”,与日语中的假设句和伪实句很接近。
  三、对译语料分析
  从18部日语小说中抽出复句「ルナラⅠ」116个。如图所示,「ルナラⅠ」的汉译形式中,无标形“P,Q”最多,占总体的43.1%,假定连词“如果P(的话),(就)Q”是38.79%,表示既定事实的“既然P,Q”形式为4.31%。
  (一)“如果P(的话),(就)Q”
  “如果”是典型的表示假定的连词,与其意思相近的还有“要是,假使,假如,倘若,若”等。在汉译中“(倘)若P(的话),Q”也很常见。假定语气“的话”常与“如果”搭配使用。
  (3)a.取り次がないなら、勝手に入りますぞ!
  b.如果你不传达,我们这就撞进去啦!
  (『三毛猫ホームズの推理』)
  (4)a.しかし、それなら、なぜ、命を狙われるなんてはめになったんです?
  b.若是那样,为何陷入被人狙击的窘境?
  (『三毛猫ホームズの幽霊クラブ』)
  (5)a.犯人を知っている、としか思えないが、それなら、なぜ警官にすぐ言わないのか。
  b.只能推断他知道犯人是谁。如果那样的话,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警方呢? (『三毛猫ホームズの怪談』)
  “与其P,不如Q”是择优推断句式,是从“如果P,就Q”派生出来的句式。也可以把“与其”换成“要是”,“与其说”和“如果说”。
  (6)a.誰かと個人的な深い関わりを持つことが、青
  豆には苦痛だった。それならむしろ孤独なままでいる方がいい。
  b.在个人层面和别人维系深入的交往,对青豆来说是一种痛苦。与其那样,还不如孤独下去。(『1Q84』BOOK-1)
  (二)“既然P,Q”
  “既然P,Q”是据实性因果推断句的代表形式,是以事实为依据,推断事物间的联系。偏句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事实句),正句为客观或者主观的判断。在「ルナラⅠ」中,正句只涉及主观的判断,表示领会接纳的意思。
  (7)a.でもまあ、そういうことなら仕方ない。
  b.不过既然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办法。(『1Q84』BOOK-1)
  此处的「ナラ」表示的是假定的语气,例(7)b用表示既定事实的“既然”来假设偏句。
  (三)“P,那么(就)Q”
  接续词“那么”用来引出结果或结论(邢福义,2003)与日语的「ナラ」相同,汉语的“那么”也有表示与他人的主张,意向无关的用法。“那么”在表示假定时,与“如果P,就Q”的意思相近。
  (8)a.そうか。それなら、殺された女子大生の現場写真を見せてやろうか。
  b.这样啊。那就让你瞧瞧被杀大学女生的现场照片吧。(『三毛猫ホームズの推理』)
  (四)“P,就Q”
  “就”的条件句表示是前后事态的“条件—结果”关系,偏句的事态发生后,正句的事态随其实现,发生表示时间层面上的依存关系(井上,2003)。
  接续词“就”的前面如果接不同的副词,那么他表示的意思也就不同。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意思。表示假定时,前面可以加“如果”,表示推断时,可以加副词“既然”。
  (9)a.連れて行かないならお金出さないわよ。
  b.不带我去就不把钱给你。(『三毛猫ホームズの恐怖館』)
  (10)a.それなら早く点けろ!
  b.有就赶快把它开亮!”(『三毛猫ホームズのびっくり箱』)
  例(9)b和例(10)b,可以在句首添加“如果”和“既然”。添加“如果”,则表示假设句;添加“既然”,则表示前句是事实句。   (五)无标形式“P,Q”
  (11)a.あまりそういう旅を「さすらう」とは言うまい、と片山は思った。それなら俺だってさすらいたい。
  b.那样的旅行不叫作“流浪”吧。片山想。换作是我,我也想流浪啦。(『三毛猫ホームズのびっくり箱』)
  (12)a.あ、そのことですか。それなら僕より石津の大声のおかげですよ。
  b.啊!你说那件事?那不是我,乃是拜托了石津大声的功劳! (『三毛猫ホームズの幽霊クラブ』)
  例(11)是假定句,句首可以添加表示假定的“如果”。例(12)b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在句首添加连词“如果”会略显多余。相反在日语中,表示上下文假设关系的「ナラ」不能省略。
  四、结语
  表示假定的「ルナラⅠ」,理论上的汉译形式应该是表示假设的“如果,那么”。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无标形式“P,Q”最多。汉语的复句中,即使不用连词,根据语感也可以判断上下文的关系;但是在日语中,连词不能省略。汉译形式中,出现了并非表示假定,而表示既定事实的“既然,那么”,这种句式是承认偏句为已发生的事实,在正句中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判断。译文“既然,那么”虽然不多,但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种汉译形式。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项目编号[DUT13RW416];大连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MS201311]和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XM20125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光赫.日中対照から見る条件表現の諸相[M].大阪:風詠社,
  2011.
  [2]井上優.文接続の比較対照―日本語と中国語[J].言語,2003,
  (3):54~59.
  [3]益岡隆志.複文 新日本語文法選書2[M].東京:くろしお出
  版,1997.
  [4]李光赫,张建伟.条件复句的日汉对比(10)表示动作连续的
  「ト」条件句和“一P,就Q”句[J].日语知识,2012,(10).
  [5]李光赫,林乐青,张北林.“テモ”和口语句式“タッテ”的差
  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3).
  [6]王楠,李光赫.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因果复句对照研究——以倒装
  「カラ」句为中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4).
  [7]王楠.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8]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3.
  [9]张北林,李光赫,林乐青.累加条件的テモ句式日汉对比研究
  [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12).
  [10]张北林,李光赫,林乐青.“WH疑问词+テモ”转折句式日汉对
  比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
  (王紫微 李光赫 吴世兰 林乐青 辽宁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116024
其他文献
摘 要:古典诗歌中修辞格的翻译历来是汉诗英译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那些基于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表达方式的修辞手段,更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契机。本文以《红楼梦·金陵判词》的修辞翻译为例,就四种英译里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展开探讨,以期对古典诗歌中修辞格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古典诗歌 《金陵判词》 修辞翻译 译者主体性  一、引言  修辞格是组成诗歌的重要部分
期刊
摘 要:立足详尽语料,从语言本身的因素和语言以外的因素(如民族因素和习俗因素)出发,发现“红色”这一颜色词在汉英文化中存在词汇联想重合与碰撞。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揭示“红色”(red)一词在联想意义中所积淀的民族文化心理、汉英两种语言间的相互渗透、影响及碰撞。  关键词:红色(red) 词汇联想重合 词汇联想碰撞  一、引言  颜色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人们可以找到任何颜色的载体,通过对载体的感觉和联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典籍英译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本内涵的掌握程度不同,直接影响了译文的呈现,造成了译本的多样性。本文对理雅各和陈荣捷的《中庸》节选译本提出批评与鉴赏。  关键词:《中庸》 理雅各 陈荣捷  一、引言  《中庸》是中国思想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中庸》原为《五经》之一《礼记》中的一篇,后来北宋程颢
期刊
摘 要: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不仅直接促使了语言研究理论视点的转移,而且深刻影响了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走向。透过加拿大文论大师诺思洛普·弗莱对文学批评的思考,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点。他所创建的文学批评理论是以口语及其背后的口头文化内涵为内核的,其文论蕴含着对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反差性的深刻认识。  关键词:书面语 口语 弗莱 文学批评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语言,但语言研究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在不同的时期
期刊
摘 要: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结合湖南省旅游景点英译文本翻译实例进行探析,阐述译者应在英译过程中进行“多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灵活运用翻译技巧,以此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本,提高旅游外宣文本英译质量。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 多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湖南省旅游景点文本英译  一、引言  湖南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如“绝美张家界”“浪漫凤凰城”等。随着湖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形合与意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形合与意合角度探讨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并选取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朱纯深英译版本进行实例分析,从而为文学翻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形合与意合 语言 文化 《荷塘月色》  一、引言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于1927年7月在北京清华园创作的一篇精美散文,堪称中国现代散文的名篇。作者采用首尾呼应的结构、清新自然的语言、天然去雕饰的风格、新
期刊
摘 要:重音是朗读最重要的基本技巧之一。要准确而清楚地表现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赋予朗诵以音乐美,就必须处理好重音。突出重音的方法多种多样:重读、轻读、拖长、快中显慢、重中见轻、高低相同、虚实互转、前后顿歇等。文章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子为主,分析了朗读中重音的这几种重要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朗读 重音 表达 方法  朗读时,为了实现朗读目的,强调或突出的词、短语、甚至某个音节,即称为重音。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影视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逐渐受到翻译界的重视。本文以日本电影《SPEC~零》的字幕翻译为例,结合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对网络流行语的借用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有:1.归化为主,异化为辅;2.符合影片的整体基调;3.把握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4.适当使用网络流行语。  关键词:《SPEC~零》 字幕翻译 网络流行语  作为翻译研究中的新兴领域,影视翻译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日语中表示“事态或行为的原因”的因果复句「ダケニ」句为研究对象,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进行全语料库检索,按照「当然」「强调」和「逆说」的三种用法,通过「ダケニ」句的对译语料考察了其汉译倾向。考察发现,表示「当然」时的汉译形式中无标形式“P,Q/Q,P”“因为P,所以Q”和“由于P,所以Q”较为常见。而表示「强调」时的汉译形式中无标形式“P,Q/Q,P”“因为P,所以Q”和“到底是/不
期刊
摘要:文章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法为例,对现有的若干种语言研究方法进行层次上的分类讨论。主要观点是:1.应该突出一个作用,即语言研究方法的重要性;2.要理清两个分支,即在不同语言观下的描写和解释两大语言学派分支;3.必须明确三个概念,即语言观、语言研究观和语言研究方法;4.要立足于三个层次,即哲学层次、逻辑学层次及实际操作层次来认识语言研究方法。  关键词:语言观研究方法归纳演绎一、语言观、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