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青春别样红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中的儒家文化蕴涵了丰富深厚的树人育才理念,对“人”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处于人格理想成型阶段,作为民族复兴重任的挑梁人,将高等学校教育的内涵与儒家育人文化的溯源渗透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大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特别是对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思想文化;人格理想;责任意识
  当代社会的发展依靠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则首先需要理想与人格的塑造。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构建的主力军,不仅要求这个群体有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肩负民族发展复兴的重任感,且具有健全的人格思想塑造,方能成为真正的“人”。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仍然还需要从远古的孔子育人理念中吸取精华,溯源最质朴最本真的儒家育人文化,为人生之花培根。
  一、《论语》中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
  “学”在《论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学而》作为《论语》开篇就不难看出。学习在《论语》中一直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无论是学习本身,还是交友、为政、孝悌等其他方面,孔子总是以师者的姿态向弟子们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教育學生们,让他们在生活中少走弯路,多“向贤”、多“为仁”,而这一切都首先需要本着“学”的态度。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论“学”的思想,主要包括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如孔子所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学而》) 即在做人之余还要加强学习。但在孔子看来,知识学习又不是最终目的,把知识学习贯彻到做人修德的实践中,把理论内化为真知并借以提高德行,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一方面,学习知识是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才能有利于促进道德发展;另一方面,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对才能和成就有重要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的现状
  虽然如今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还是要看到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学生在人格培养方面出现暂时的缺失。
  理想追求淡化,道德意识淡薄。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淡化知识文化学习。很多同学认为上了大学就等于有一份好工作,于是松懈了对学习的追求。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人便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盈内心和充实人生。学习又分为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而大学里,专业课程的学习又是最基本的任务,同时也利于我们“为人”的学习。而目前很多高校出现的这些“不正”学风,跟高校本身的应试教育也有一定关系。大学里只要不挂科、补考能过就能顺利毕业,中国大学教育的“严进宽出”模式造成了大学生“考上大学有了保证”“60分万岁”的错误认识。此外,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一些同学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意识淡薄的现象。因此,就如《论语》中所倡导的“学”的思想,学习知识很重要,做人方面的学习更重要。师者,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解惑”,更是百年树人的“传道”。
  追求索取,个人主义膨胀。很多同学在大学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缺少付出与奉献的精神,只追逐自我名利的实现。而在就业择业等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一味追求自我价值的回报。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从而淡化知识文化学习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总认为社会不公,追求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这是大学生价值理念发生偏差的原因,也是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初衷相悖的。教育,不仅是教化人,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在教育里植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中国情愫,是高校的神圣使命。少年强,则国强。若中华少年能自强于世界,民族复兴的东方中国梦亦不远。
  三、大学教育寻根儒家文化,汲取人生启示
  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因此,我们可以寻根儒家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引导大学生加强学习,树立崇高理想。《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句子很多,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学生只有加强专业文化的学习,才有立身社会、发挥才能的资本。而学习又利于我们树立崇高伟大的理想。孔子的伟大志向是“修己以安百姓”。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的理想,孔子平生周游列国,历经磨难,尝尽艰辛,始终未放弃其济世安民的理想。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座右铭为后世仁人志士百折不挠、前仆后继、战胜困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孔子倡导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以此为导向,来确立自己的个人理想,并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需要。
  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古代文化洋溢着一种强烈的忧患气氛,而儒家的“君子有终身之忧”表现的最为充分。因此,人文教育必须弘扬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精神,提高其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使之不为物质欲望而丧失人格,发扬不平则鸣、甘作社会栋梁、不屈不挠的精神,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有益于人民的人,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由此可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自我理想与民族复兴有机结合起来,树立与国家“同呼吸 共命运”的伟大理想,与《论语》中儒家文化的内核同根同源。大学生应溯源儒家思想,让青春有根可寻,让人生的构建与发展多一份厚重与责任,也是《论语》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张玉芳.大学生人格教育[J].经济管理,2006(1).
  [2]郑小丽.论适应和谐社会要求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G].教育与职业.2009.
  [3]张自慧.论君子之道及其现代价值——对大学生道德理想与人格追求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G].2008(9).
其他文献
摘要:首先发放网络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并且在教学内容,学习策略和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我们选择一个控制班和一个实验班, 对实验班进行基于bb平台自主学习,同时对这2个班学生阅读水平进行前测和后测,对测试数据用SPSS16.0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成绩。  关键词:bb平台;大学英语阅读  1. 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首先探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模式下,学
期刊
摘要:正当性问题直接关系着一门课程的生死存亡,若不解决,将会导致这门课的萎缩、消失,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问题研究。本文则立足于这一背景,力图通过对合法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概念的分析,在批驳“思政课取消论”、“思政课非意识形态化”、“思政课自由选择论”以及“思政课无用论”四种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思政课合法性危机的原因和表现,提出了重建思政课合法性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
期刊
摘要: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必然选择。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高校资源共享意识淡薄,资源共享机智的缺乏、资源共享领域窄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也有高校的原因。为此,高校要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建立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提高师资水平及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资源,为高效实现资源共享提供服务。  关键词:教育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机制;信息网络
期刊
摘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专业课程学习成效的提高相结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成效,对大学前期职业生涯规划准备和后期专业课程学习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当今大学生前期职业生涯规划对专业课程学习成效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职业规划;学习成效;相关研究  1 研究背景  受就业制度以及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底子薄、起步晚等多种因素影响,职业指导目前在高校还是新生事物,大多数高校开展
期刊
摘要: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招,研究生群体越来越庞大,在数量增长的同时,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学术道德失范现象越来越严重。要改善这种现象,从外部来看,一是学校要完善学术管理机制,强化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建立多元化学术评价标准,创新教育方法;二是改善学术界不良风气,促使学术规范法律化。从内部来看,一是强化自身学术道德,增强内在自律性,提高创新能力;二是规范导师自身学术行为,充分发挥导师监督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外汉语课堂用语包括教师教学口语、书面语以及体态语,其变异现象非常显著,课堂用语的语用意义可通过它的动态性、肢体语言和评价反馈三方面来反映,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主题的汉语课堂的推进。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用语;用语变异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在学校这样目的性强的背景下,有效构建语言环境以便学生更好交流和学习便尤为重要。而面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时,如何构建适当
期刊
摘要:隨着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保障创业拉动就业,减缓就业压力,国家及社会各界均做出相应的支持,鼓动大学生进行创业。在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对大学生创业做出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大学生努力提升自我各项能力,自身适应创业的需求,才能对创业有所助益。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影响  大学生创业是指毕业生不参与传统意义上的规范就业,而是通过单干、合伙等方式,依据各自兴趣爱好、特长
期刊
摘要:在古代,汉文化的传扬起始于西汉,由张骞出使西域而开始。21世纪,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汉语更加面向国际。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与机遇之下,我国对于文化传播这项事业的发展更为重视。其中,在各大地区的高校里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其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设置。接下来笔者会对全国部分综合类、师范类、语言类以及三本类院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网络查询,参考专家的研究,走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倾向产生影响的几大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其对大学生创业的期望值以及可行性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倾向;家庭背景关系  前言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与创业活动与日俱增,但是,我国目前对大学生创业相关的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家庭背景关系与大学生创业倾向之间的联系进行详细的分析,期望能够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
期刊
摘要:通过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为调研对象,探究高校学生社团对三自教育的影响。调研分析了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对提高三自教育的作用,并探讨了三自教育的背景下,社团未来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社团;三自教育  一、前言  目前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课外活动的重要载体。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程度、学习行为能力和生活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的学生明显增多,学生自我教育、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