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素法语化现象浅析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h83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借鉴当代西方语言学理论,集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于一体,在对英语词素语法化的基本理论、缘由、途径的浅析中,寻求语言演变规律,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语言,并对语言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语言学 语法化 规律 启示
  一、语法化理论
  语法化研究始于德国人类学语言学家洪堡特(Humboldt),早在1822年他提出语法形式产生与发展的四个步骤,并将其与他的语言类型学说相联系。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Bopp将语法化现象运用于对语法变化及语言结构的探析。1912年法国学者Meillet在其新书《语法形式的演化》中首次提出语法化这一术语,用来解释原先的独立词逐步转化成固定语法形式的过程[1]。
  我国学者王寅则将对语法化的研究内容大体总结为三个方面: (1) 狭义的语法化,主要研究词义从实词到虚词以及词汇如何转变为句法中的语法成分的过程; (2) 广义的语法化,侧重将词汇层面的研究延伸到语用和语篇层面; (3)最广义的语法化,重点研究最典型的概念结构如何最终显性成为语法手段或句式结构[2]。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将共时与历时相结合,通过对语言的描述和追溯, 推论出语言形式的演变过程并指导英语语法与词汇教学。一方面,学生加深了对英语词素与句型的理解与认知;另一方面,教师在英语语法、词素和语句分析教学的视域更加开阔。本文拟通过对平日教学中常见词、句法的语法化特征、过程的分析,从而阐述其动因与机制并且进一步探讨语言变化的规律[3]。
  二、语法化现象分析
  (一)“that”语法化分析
  1.语义丧失以及语法功能的获得
  例句:a. I [think that:] [they will go.]
  c. I do not like this coat. I like that one.
  b. I [think] that they will go.]
  在最初的语言表述中,that为代词,用来指示接下来要出现的事物并起着引导读者的注意,如例a所述,that具有确切的词汇功能。从这个层面上来看,that和this相对应,并且需要在读音方面重读。c句中的that也是如此。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的扩展, that逐步被应用于宾语从句中,并充当一个标记词,从而实现了语法化并且无需重读,如例b。在从a到b的语法化的过程中,that所表示的词汇意义逐渐丧失并且逐步失去与指示代词的联系,慢慢转变为宾语从句中的语法标记,从而完成了由词汇到语法,由具体到抽象的虚化过程[4]。
  2.强制固定
  在最初的语言表述中,that和this一样,都是指示代词。经过语法化演变后,that渐渐不能被其它词所代替,也就是一个自由词素的位置逐渐被固定了下来。“that+宾语从句”逐渐演变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Hopper在其书Grammaticalization中提出当that语法化为标记词并且专门用于宾语从句时,就显现出专门化的特质[5]。在随后的日常语言使用中,that和宾语从句越来越经常被连在一起使用,所以相对来说它被进一步语法化的可能性就更大。后续发展中,由于语言简化,that在形式上有时候被省略。但是that的省略形式并没有完全替代“that+宾语从句”的固定形式,而是在语法中皆为正确形式。
  (二) “head” 语法化分析
  a. My head aches. (头部)
  b. inside sb’s head (头脑)
  c. the former head of FBI (首要人物)
  d. The movie heads the list of Oscar. (居于首位)
  e. head north (朝…行进)
  f. get your head round (理解、想通)
  在语法化理论中,实词虚化就是在不同的认知领域迁徙的过程。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中,语言的发展与人类的认知范围与历程息息相关,因此语言的范畴也经历了从人类行为到时间、空间再到性质的过程从而逐步抽象或者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变得更加抽象。比如a.b.c.d.e.f各个例子中back和head自上而下地由具体变得抽象[6]。通过初级阶段学习,学习者掌握了词素的基本意义后,按照人类认知规律的从具体到抽象并且进一步虚化的思维模式,可以在上下文的语境中推导出在词素的引申义,有助于积累词汇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力[7]。
  (三)“have” 语法化分析
  1.a. She has dark hair and brown eyes.
  b. The wolf has sharp teeth.
  例中的是 have表“拥有性”,主语为人或生命体,后接具体名词.
  2. a. The apartment has ten bedrooms.
  b. This TV has six channels.
  例中的 have 用非生命体做主语用来表述整体与部分,其意为包含、包括。
  3.a. have a look/walk/sleep/talk/think
  b. have lunch/a meal
  c. If you have any good ideas for presents, let me know.
  例a.b中的 have表示做某事或者吃喝。c句中的have抽象为有个主意。
  4. a. He has to sign the contract as soon as possible.   b. Citizens have to obey the law.
  例中的 have to 表示“必须,不得不…”,强调 have to 之后的动作及施动者的态度。
  5. a. We have finished the decorating.
  b. We have been spending too much money.
  c. I’d; They’ve; He’s;
  例a.b中 have 演变为语法标记词,与过去分词连用构成动词的完成式。 例c中的三个常见结构是 have 的简体或语音方面的弱化,是语法化不断地增强的表现[8]。
  三、语法化的机制及动因
  总体来说,有三大原因在词素发生语法化演变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分别是:产出性、频率度和口语使用情况。即词素发生语法化的演变是有实际的需求,在日常口语使用中频度较高并且其结构结合力较强。同时,有四大特性呈现在词素语法化的演变中。前二者为渐变性和有序性。所谓语法化是词素从实至虚到更虚的逐渐得演变过程。虚化到最终会与实词融为一体,甚至变成如宾语从句中that可以省去的零形式。第三为单向性。一旦一个语素已经丧失了其本意,完全演化为纯粹的语法标记词,就无法逆转。第四为共存性,即语法化不是一个意义突然代替另外一个意义或者新形式完全代替旧形式,常见的是两者或多者并存的现象[9]。
  语言是鲜活的动态系统,随着人类认知领域的扩展以及对外交流所引发的语言迁徙,最初的语言形式无论在功能还是用途方面都发生了演变,各种因素不断交织、竞技,最终形成语法化生动、丰富的局面。语言表现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反映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这种认知将语言交际目的和语义系统等外在因素以互补的方式体现出来,因而导致词素运用的多样化和语法化。
  四、结语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利用语法化理论,对现代英语中一些常见词素语法化进行了浅析,在对其基本理论、缘由、途径的探讨中不仅可以拓宽词素的研究视野,还可弄清其生成和演变的深层机理,寻找了语言产生和发展的理据依据,揭示了语言演变与人类认知之间的规律同时对促进语言教学和翻译也是起到了极大得促进。
  参考文献
  [1] 霍泊.语法化学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26.
  [2] 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1-5.
  [3] 王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l):17-19.
  [4] 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57.
  [5] Hopper,P.J.& Traugott,E.C.Grammaticalization[M]. Cambridge:CUP,1993:93.
  [6] 霍泊.语法化学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9.
  [7] 王灿龙.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2005(3):35-36.
  [8] 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Arnold,1994:33.
  [9] 郑银.There be结构的语法化过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7):17-19.
其他文献
摘 要:上海作家王周生的长篇小说《性别:女》, 是一部典型的“性别文本”。 小说通过已婚女性镁子填写一张离婚登记表,因“性别”一栏引发的对女性处境的困惑与思考。通过母女两代人尤其是“金银铜铁锡镁铅”诸姐妹的婚姻、情爱、性爱遭遇,展示作为女性全体的“集体无意识”和悲剧命运,揭示她们性别梦魇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困扰,并通过母亲和几姐妹的情爱叛逆揭示女性命运与政治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中国女性性别觉醒
期刊
摘 要:以“文革”记忆的书写为研究视角,对戴厚英的知识分子小说及其创作进行分析,探寻“文革”故事在潜意识中对她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文艺哨兵到受难者的身份转换,从现实到现代的写作技巧转换,从批判到呼唤人道主义的态度转换。三个方面的转变可看出作家书写的理性态度,对“文革”故事的理性诠释。  关键词:“文革”记忆 理性 转换 人道主义  “文革”是一场充满道德主义、唯美主义色彩的政治运
期刊
摘 要:红娘是王实甫《西厢记》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中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同时其形象的塑造亦有别于中国古典戏剧中婢女形象的“欲”与“丑”,是集“才”、“情”、“美”于一身的丫鬟典型。  关键词:红娘 形象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情,大多跳不出“才子佳人”的固定模式。在这个模式中,风雅高贵的佳人小姐们若要踏上自由婚姻的旅途,身边一定会安排一位忠义灵俏的贴身丫环一路相随,如紫娟之
期刊
摘 要:唐·德里罗的第十三部小说《大都会》(Cosmopolis)自出版伊始,就被誉为美国小说家所创作的最优秀作品之一。德里罗用后现代主义笔触,呈现出二十八岁富翁埃里克·帕克在二十四小时内历经心灵剧烈转变的心路历程。作者借由无趣的对话以及埃里克几近癫狂的自白,极致地呈现出在喧嚣沉沦的后现代社会中,人类心灵世界的荒原。本文透过分析车内、外两个时空领域的“失衡”,展现出德里罗对在全球化崛起的后现代社会
期刊
摘 要:《好兵》是英国现代主义大师福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一直以来,评论界对该小说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叙事学、伦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等方面,而从后殖民批评理论视阙出发剖析主人公帝国军官爱德华的“自我”身份和其“他者”妻子利奥诺拉的身份冲突的考察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尝试以维多利亚时代帝国殖民主义意识为背景,通过分析和阐释利奥诺拉在与丈夫爱德华在涉及世俗与宗教两大领域的“求爱战役”中胜出,成功实现被殖民者的
期刊
摘 要:女性作为父权文化下的“他者”,其身体历来被看做权力的焦点。本文借鉴福柯的权力理论并结合女性主义思想,探析《白雪公主后传》中女性由他者到自我的嬗变历程:女性虽因身体被父权规训驯服,丧失了对身体的主体性不幸沦为“他者”,但随着自我意识的渐渐复苏,女性选择以身体为战场与父权相抗衡、较量,从而建构起女性话语以达到重获自我的目的。  关键词:《白雪公主后传》 女性身体 福柯 权力理论 女性话语  作
期刊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发展迅猛,各种社会新思潮涌现,与旧有的社会等级制度冲突,其中就体现在人们开始变动的婚姻选择上。英国女性对于自由民主婚姻的追求与斗争,对西方女性地位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亦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女权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婚姻是体现社会背景的一个微观入口。本文主要通过对该剧中所展现的三种婚姻选择,来探讨英国社会等级制度的变革,进而体会英国独特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唐顿庄园》
期刊
摘 要:当今互联网发展迅速,其自身存在的弱点、漏洞给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何把信息安全文本准确、通顺地传达给各企事业单位IT部门负责人至关重要。笔者通过结合自己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处理方式,提出信息安全文本中常见的几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信息安全文本 零翻译 直译 意译 引申翻译  当前互联网已深入涉及各个行业、领域,为单位开展各项业务带来便利和快捷
期刊
摘 要:日语中的女性用语不仅和男性用语之间差异显著,而且用法复杂,为现代日语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且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亦是日语语言文化和社会人文文化的双重反映,反映出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她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从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入手,对日本女性用语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日本女性用语 特征  世界各国诸多语言中都存在着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之间的差异现象,特别是日语尤为突出
期刊
摘 要:苏秦外交辞令是战国辞令的代表之作,具有不同于春秋行人辞令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其探讨可以管窥战国辞令的特色。通过研读《史记》《战国策》等文献以及与其他时期外交辞令相比较,不难发现苏秦外交辞令具有以下特点:直陈其事、毫不委婉,气势磅礴、咄咄逼人,目的明确、态度坚决,巧用修辞、灵化语言。  关键词:苏秦 外交辞令 直白 譬喻  苏秦,是战国策士,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之一。“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