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消失,城市能繁荣吗?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每天消失百个村庄”的消息引起各界讨论和反思。有人感慨,“农村都变城市了,地都没有了,以后大家都吃什么,农用土地越来越少,没人种地了。”也有人惋惜,“农村的那个家再也回不去了。”更有人呼吁,“保护农耕文化、留住根”。
  有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有人说,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中国速度的城市化”正在引起人们的担忧。
  目前,一些城市的迅猛扩张是建立在大量吞噬农村土地的基础之上的。一些地方政府依赖于土地财政,将农民的土地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为建设用地,以高楼林立的土地城市化繁荣景象,来掩盖未能完成的人口城市化。
  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他们因大城市户籍制度的高门槛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也找不到农村家园的精神皈依。另一方面,学有所成的有志青年也面临着农村机会少、条件差、受社会歧视等因素影响,而无法回流反哺农村。
  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出现农村“被掏空”现象并不奇怪。但城市化显然不是要让农村消失,而城市和农村之间,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城市化本应是一个自然、自由且漫长演进的过程,而城市化的进程应当带动农村的繁荣,而不是农村的凋敝。
  城市化的发展一定要以“城进农退”为代价吗?笔者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比一味的加快城市化进程更重要。因地制宜地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在农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将资源向广袤的农村集聚、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也是实现人口城市化的必然途径。
  当农村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向城市“看齐”的时候,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农村,反哺农村。未来城市化的目标应当是以人口的城市化为重点,而不是一味推动土地的城市化。
  ——符晓波/来源: 新华网
其他文献
吕布是五原郡九原(山西忻县)人,字奉先,官拜执金吾。吕布身高一丈,腰粗十围,眉目清秀,骁勇善战,无人能敌,曾一人力战刘备、关羽、张飞而不惧。他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  吕布自幼跟随并州刺史丁原,拜其为义父。董卓召集王公大臣行废立大事,唯有丁原敢挺身而出反对,因为他背后有勇猛无比的吕
期刊
近年来,都市农业蓬勃兴起,“社区菜园”、“阳台种菜”、“屋顶农业”、“都市农民”……这些新词悄悄融入我们的生活,让因为城镇化而逐渐远去的乡村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但是我们逐渐发现田园风光可以复制,但乡村味道却无处可寻,因为每一段乡村记忆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时代,当新时代取而代之后,记忆中的那个乡村自然也悄然远去,只是那个时代留下的许多特定词语,有时会让人忍不住回忆过往。  1958年到1978年,在中国
期刊
“说刘洋,好姑娘,嫦娥飞天圆梦想……”看到刘洋飞天的报道后,河南林州市振林街道的五位老太太很快就编出了这段脍炙人口的方言快板。继上世纪60年代修筑的水利工程之后,“红旗渠畔的女儿”刘洋又让林州在全国火了一把,林州更因其多了一张耀眼的名片:中国第一女航天员故乡。  走进林州,可以感觉到,四处都涌动着一股“刘洋热”,在安林公路林州西街村的路口,有刘洋身着航天服的巨幅肖像,上面写着“刘洋,你是林州的骄傲
期刊
和以前的任何一次党代表大会报告一样,十八大报告中直接和间接涉及“三农”的论述可谓全面详尽、浓墨重彩。这是因为,不管在任何时候,解决好关乎13亿人口饭碗的“三农”问题,都不能不是执政者必须首先考虑的要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而民以食为天,是故,农业安则天下安。  “三农”的黄金十年  在总结过去五到十年的“三农”工作时,十八大报告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
期刊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暴露出来,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生活压力……难怪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网络游戏开心农场的广泛流行就是很好的例证。  事实上,都市种菜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这既满足了人们排压的心理需求,又促进了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还缓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都市农业正在世界各地以各种姿态铺展开来。  德国:自助菜园凭良心
期刊
6月28日,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在上海逝世。消息传到河南林州黄华村,76岁的农妇刘凤仙拿着一张黑白老照片,一遍遍地回看,脸上淌满了无声的泪水。照片上,两张笑脸凑在一起:张瑞芳穿着一件风衣,头发编成麻花绾起,笑容温婉,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短发的刘凤仙戴着一枚发卡,圆领的对襟外衣上布满了大小圆圈,她的笑容看起来俏皮一些,眼睛眯成了线……  这是刘凤仙此生拍摄的第一张照片。1960年仲夏,张瑞芳拍摄电影
期刊
对艺术家们来说,探索和发现一个城市的最好办法是行走和偶遇,没有目标,也不用拿着旅行手册去寻找地标景点。纽约是个千面魔怪,动静两宜,走出五大道、六大道,整个世界会立刻沉寂下来,而这一切,在地理意义可能只相差数百米。
期刊
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用一个部分专门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
期刊
最美乡村之石头村  石头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有着极其重要又极其平常的地位。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远古时代的女娲采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到现代人收藏美玉美石;从古代帝王刻制印玺发文布政,到普通百姓舂米碾麦,修房筑墙,无不使用石头。几千年来,在岁月冲刷下,城市、乡村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们回到那些古老村落里,重新感受石头的魅力。  河北·井陉县·于家石头村  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城
期刊
58岁刘爱和是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的一位铁匠,与铁锤铁砧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为周边的农户锻造了无数的铁制农具。1982年开始,他发挥打铁的技术特长,制造流动脱粒机和山芋粉碎机。两个月后,取得成功。他一边打铁,一边用两件新产品为乡亲们加工粮食,收效显著。1999年又成功研制了“水田轧滚耙”,与老式耙相比效率提高十多倍,且揉力强,耙过的田地无稻桩,获得国家专利。  一个乡村铁匠,成了庐江县泥河镇农机具厂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