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医院生存状况究竟如何?在政策环境上,是否面临着不公平待遇?民营医院发展,最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扶持?时有耳闻目睹的虚假宣传,时有折射民营医院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国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对于民营医院发展无疑是个绝佳契机。应该说,如今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已经不存在政策限制和歧视。但是,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恐怕从“出生”起,就难言公平。
拿执照到开业,需要好几年
创办一家民营医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得先提交申请,说明规划打算、具体设想,从而获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冠名”资格;之后,你需要经历严格的资质考察,看你是否具备开办医院的实力;而后,看你的计划是否符合城市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规划和布局,附近医院呈现什么样的局面。你事先理想的选址,一旦与区域规划存在冲突,就需要再选址、重规划。
营业执照只是第一步。拿到执照,需要通过筹建、审核、环评等关卡。顺利的话,从拿到执照到真正开业,一般都需要几年时间,这中间沉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金巨大。所以,民营医院最初的几年,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
医院建立之后,还是不能松劲。民营医院在运行中,包括医政、卫监、药监、技监、消防、环卫、辐射、水务、工商、税收、质控、院内感染、爱卫办、派出所、街道等十几个部门,都有管理监督权。有时候为了办一件小事,都要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奔忙,一旦碰上推诿扯皮的事,可真让你急傻了眼。
公立医院当然也需要选址,需要规划。但是,你知道,公立医院的建立,更多的是政府推着走。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外来人和一家本土人竞争。妈妈立规划,爸爸搞审批,公立医院是自家的孩子,民营医院像是一个外来人。这其中的难易差别可想而知。
要说民营医院在发展上遇到的最大门槛,当然是人才了。好医生,是医院的“活广告”,可是好医生难请啊!过去,医生是不允许多点执业的。到民营医院就职,就意味着要和公立医院的“铁饭碗”告别。所以,能够请得动的,多是一些医院不得志的中青年医生,或是一些退休的老专家。那些顶级的专家,对民营医院来说,几乎是奢望。不少民营企业家,从最初开诊所,到后来办综合性医院,为了请一个好医生,三番五次登门拜访都是家常便饭。
知名医生不愿到民营医院就职,舍不得“铁饭碗”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在科研、晋升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待遇。在公立医院,你可以申请科研经费,自己带队伍,搞科研,而在民营医院,申请国家科研资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国家科研立项、国家科研资金的流向,主要倾向于公立医院,尤其是教学型医院。更重要的是,进了民营医院,就意味着职称晋升的机会可能就没有了,这也断送了医生个人职业发展道路。这个问题相当现实,也着实让人束手无策。
近几年,随着医生多点执业限制的放开,民营医院人才瓶颈有所缓解。有些著名的民营医院,坐诊的基本上都是副主任以上的医师,医院通过与医科大学及其它大学的附属医院合作,采取技术交流的方式,为医生提供了一定的科研机会。软环境的改善,对吸引人才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恐怕需要在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之间建立有效的流动机制来实现。根本上的问题,还需要由国家的政策来予以支持了。
医疗单位的属性亟待明确
民营医院大多数是营利性质的,除了医疗服务的营业税、所得税,还有房产税、城建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等,林林总总,10余种税收加起来超过30%。而公立医院因为是非营利医疗机构,是免税的。公立医院非但不用交税,还有公共财政投入和国家政府补贴;民营医院生来就背负着30%的税赋,又没有任何补贴。这样的竞争怎么可能公平呢?
还有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是,传统观念里,科教文卫都是公共服务,教育、文化都是按照3%征税的,只有医疗服务参照“服务业税目”的5%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这是在国家缺乏对医疗服务行业配套政策的情况下,采用洗浴、餐饮等服务业办法实行税收的结果。这好比生了一个孩子,姓啥叫啥的“属性”都不明确,他的爹妈是谁都不知道。可是,政府官员是否知道:高风险、高难度的医疗服务显然与普通的服务业性质截然不同?这样的税收规定,是否科学合理呢?
国家针对民营医疗机构是有税收优惠的,即三年内可免征营业税、增值税等。可是,当三年税收优惠结束后,医院怎么办?有些医院迫于压力,不得不在三年免税期内赚快钱,乱收费、虚假宣传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三年免税期结束后,转型或退出医疗行业者也不在少数。这对于民营医疗行业的长期发展,伤害极大。
目前,国家对民营医院融资还是卡得较死,民营医院基本无法得到贷款,只能靠投资方自己掏腰包拿钱。医疗卫生偏偏又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要扩大规模,提高服务,资金支持极为重要。相比起来,个人力量太有限了。作为一个从自己腰包里拿钱办医院的投资者,感受格外深刻。
一个监管过度的典型实例
牙片机是一种微量的X光机,进口的牙片机只有四五毫安,国产的最多也不足十毫安,对人体不会发生放射线的危害。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的私立诊所,口腔治疗椅旁都配置牙片机,随手可以用来诊断病人的牙病。可是,到了国内民营医院里就不得了了,因为它有放射线,因为有那么多口腔诊所,政府监管部门就小题大做,2005年上海突然冒出五六家人家,插手监管牙科X线机,他们是:放射研究所、辐射监督站、技监局、计量研究院、环保局等。
本来,牙科X线机属于卫监所管理的范围,新建、改建口腔诊所时,卫监所要测试、验收X线室防护装置、警示标志是否齐全、有效,射线有无泄漏;X线机投入正常使用后,每年要对辐射环境进行检测,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个人剂量仪测试。
民营口腔诊所根据卫监所要求,前往放射研究所,申请做2份报告书:A,牙科X线预评价报告;B,牙科X机房评价报告,二项费用共计1万元。后来被告知:二项评估及审批,仅限于某个区内有效,市辐射环境监督站不予承认。必须重新做:A,牙科X线预评价报告;B,牙科X机房评价报告,二项费用共计1.2万元。此外,辐射监督站要求口腔诊所购买X线检测设备一套,价格1万元左右。为此,口腔诊所配置一台牙科X光机花了1.25万元,评估费用却要花去3.2万元。
民营牙科X光机投入使用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四个部门到同一家诊所收取X线机检测费3010元。据一位行风监督员说:事业单位的收费,未经物价局批准的项目,属于乱收费。经了解,上述多头收费在物价局均查无依据。放射研究所与辐射环境监督站出具的评估内容完全相同,属于重复评估、重复收费。
政策虽好,却只打雷不下雨
一个好的政策,如果缺乏细则,完全可能变成一纸空文。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这些都是真正为民营医院发展救急解渴的良药啊!但是,相关细则和具体措施似乎就没了音信。好像一场及时雨,大家都盼着它快点下,至今却只打雷不下雨,着急啊!”
国家明确规定:医生可以多点执业,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允许多点执业只是在名义上松绑了,具体到执行,公立医院会通过设置各种障碍,阻碍自己最好的医生多点执业。有时候,为了请到好的医生,需要动用私下关系,找到公立医院的院长去做工作,这毕竟不能是个常态啊!
在医保待遇上,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一视同仁。但是,民营医院院长普遍反映,民营医院进医保还是很难。即使进了医保,报销比例仍有许多问题。“谁都不愿意看到好政策最后成为‘镜中花’啊!”一句话,概括了民营医院院长的诉求和愿望。
调动和发挥民营医院积极性,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要尽快改善民营医院的发展条件和生存环境,还要正确引导长期形成的对民营医院的社会偏见。这个道理很简单,受父母关爱的孩子,健康成才的几率要比放任自流的小孩大。想让更多的孩子成才,我们必须一视同仁地投入关爱。
医改必须以促进医疗能力的提升为基本目标,发挥社会力量办医是多赢的选择。新医改文件在这点上已经表述得非常明确,当前的任务是地方政府如何正确落实和有效执行的问题。当然,有些地方政府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比如:在“管办分离”和发挥社会力量的措施方面落实得比较到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让内行管理内行,不失为真正有效的管理措施。
国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对于民营医院发展无疑是个绝佳契机。应该说,如今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已经不存在政策限制和歧视。但是,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恐怕从“出生”起,就难言公平。
拿执照到开业,需要好几年
创办一家民营医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得先提交申请,说明规划打算、具体设想,从而获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冠名”资格;之后,你需要经历严格的资质考察,看你是否具备开办医院的实力;而后,看你的计划是否符合城市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规划和布局,附近医院呈现什么样的局面。你事先理想的选址,一旦与区域规划存在冲突,就需要再选址、重规划。
营业执照只是第一步。拿到执照,需要通过筹建、审核、环评等关卡。顺利的话,从拿到执照到真正开业,一般都需要几年时间,这中间沉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金巨大。所以,民营医院最初的几年,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
医院建立之后,还是不能松劲。民营医院在运行中,包括医政、卫监、药监、技监、消防、环卫、辐射、水务、工商、税收、质控、院内感染、爱卫办、派出所、街道等十几个部门,都有管理监督权。有时候为了办一件小事,都要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奔忙,一旦碰上推诿扯皮的事,可真让你急傻了眼。
公立医院当然也需要选址,需要规划。但是,你知道,公立医院的建立,更多的是政府推着走。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外来人和一家本土人竞争。妈妈立规划,爸爸搞审批,公立医院是自家的孩子,民营医院像是一个外来人。这其中的难易差别可想而知。
要说民营医院在发展上遇到的最大门槛,当然是人才了。好医生,是医院的“活广告”,可是好医生难请啊!过去,医生是不允许多点执业的。到民营医院就职,就意味着要和公立医院的“铁饭碗”告别。所以,能够请得动的,多是一些医院不得志的中青年医生,或是一些退休的老专家。那些顶级的专家,对民营医院来说,几乎是奢望。不少民营企业家,从最初开诊所,到后来办综合性医院,为了请一个好医生,三番五次登门拜访都是家常便饭。
知名医生不愿到民营医院就职,舍不得“铁饭碗”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在科研、晋升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待遇。在公立医院,你可以申请科研经费,自己带队伍,搞科研,而在民营医院,申请国家科研资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国家科研立项、国家科研资金的流向,主要倾向于公立医院,尤其是教学型医院。更重要的是,进了民营医院,就意味着职称晋升的机会可能就没有了,这也断送了医生个人职业发展道路。这个问题相当现实,也着实让人束手无策。
近几年,随着医生多点执业限制的放开,民营医院人才瓶颈有所缓解。有些著名的民营医院,坐诊的基本上都是副主任以上的医师,医院通过与医科大学及其它大学的附属医院合作,采取技术交流的方式,为医生提供了一定的科研机会。软环境的改善,对吸引人才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恐怕需要在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之间建立有效的流动机制来实现。根本上的问题,还需要由国家的政策来予以支持了。
医疗单位的属性亟待明确
民营医院大多数是营利性质的,除了医疗服务的营业税、所得税,还有房产税、城建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等,林林总总,10余种税收加起来超过30%。而公立医院因为是非营利医疗机构,是免税的。公立医院非但不用交税,还有公共财政投入和国家政府补贴;民营医院生来就背负着30%的税赋,又没有任何补贴。这样的竞争怎么可能公平呢?
还有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是,传统观念里,科教文卫都是公共服务,教育、文化都是按照3%征税的,只有医疗服务参照“服务业税目”的5%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这是在国家缺乏对医疗服务行业配套政策的情况下,采用洗浴、餐饮等服务业办法实行税收的结果。这好比生了一个孩子,姓啥叫啥的“属性”都不明确,他的爹妈是谁都不知道。可是,政府官员是否知道:高风险、高难度的医疗服务显然与普通的服务业性质截然不同?这样的税收规定,是否科学合理呢?
国家针对民营医疗机构是有税收优惠的,即三年内可免征营业税、增值税等。可是,当三年税收优惠结束后,医院怎么办?有些医院迫于压力,不得不在三年免税期内赚快钱,乱收费、虚假宣传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三年免税期结束后,转型或退出医疗行业者也不在少数。这对于民营医疗行业的长期发展,伤害极大。
目前,国家对民营医院融资还是卡得较死,民营医院基本无法得到贷款,只能靠投资方自己掏腰包拿钱。医疗卫生偏偏又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要扩大规模,提高服务,资金支持极为重要。相比起来,个人力量太有限了。作为一个从自己腰包里拿钱办医院的投资者,感受格外深刻。
一个监管过度的典型实例
牙片机是一种微量的X光机,进口的牙片机只有四五毫安,国产的最多也不足十毫安,对人体不会发生放射线的危害。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的私立诊所,口腔治疗椅旁都配置牙片机,随手可以用来诊断病人的牙病。可是,到了国内民营医院里就不得了了,因为它有放射线,因为有那么多口腔诊所,政府监管部门就小题大做,2005年上海突然冒出五六家人家,插手监管牙科X线机,他们是:放射研究所、辐射监督站、技监局、计量研究院、环保局等。
本来,牙科X线机属于卫监所管理的范围,新建、改建口腔诊所时,卫监所要测试、验收X线室防护装置、警示标志是否齐全、有效,射线有无泄漏;X线机投入正常使用后,每年要对辐射环境进行检测,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个人剂量仪测试。
民营口腔诊所根据卫监所要求,前往放射研究所,申请做2份报告书:A,牙科X线预评价报告;B,牙科X机房评价报告,二项费用共计1万元。后来被告知:二项评估及审批,仅限于某个区内有效,市辐射环境监督站不予承认。必须重新做:A,牙科X线预评价报告;B,牙科X机房评价报告,二项费用共计1.2万元。此外,辐射监督站要求口腔诊所购买X线检测设备一套,价格1万元左右。为此,口腔诊所配置一台牙科X光机花了1.25万元,评估费用却要花去3.2万元。
民营牙科X光机投入使用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四个部门到同一家诊所收取X线机检测费3010元。据一位行风监督员说:事业单位的收费,未经物价局批准的项目,属于乱收费。经了解,上述多头收费在物价局均查无依据。放射研究所与辐射环境监督站出具的评估内容完全相同,属于重复评估、重复收费。
政策虽好,却只打雷不下雨
一个好的政策,如果缺乏细则,完全可能变成一纸空文。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这些都是真正为民营医院发展救急解渴的良药啊!但是,相关细则和具体措施似乎就没了音信。好像一场及时雨,大家都盼着它快点下,至今却只打雷不下雨,着急啊!”
国家明确规定:医生可以多点执业,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允许多点执业只是在名义上松绑了,具体到执行,公立医院会通过设置各种障碍,阻碍自己最好的医生多点执业。有时候,为了请到好的医生,需要动用私下关系,找到公立医院的院长去做工作,这毕竟不能是个常态啊!
在医保待遇上,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一视同仁。但是,民营医院院长普遍反映,民营医院进医保还是很难。即使进了医保,报销比例仍有许多问题。“谁都不愿意看到好政策最后成为‘镜中花’啊!”一句话,概括了民营医院院长的诉求和愿望。
调动和发挥民营医院积极性,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要尽快改善民营医院的发展条件和生存环境,还要正确引导长期形成的对民营医院的社会偏见。这个道理很简单,受父母关爱的孩子,健康成才的几率要比放任自流的小孩大。想让更多的孩子成才,我们必须一视同仁地投入关爱。
医改必须以促进医疗能力的提升为基本目标,发挥社会力量办医是多赢的选择。新医改文件在这点上已经表述得非常明确,当前的任务是地方政府如何正确落实和有效执行的问题。当然,有些地方政府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比如:在“管办分离”和发挥社会力量的措施方面落实得比较到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让内行管理内行,不失为真正有效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