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ilan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方式主要有:(1)小组调查法;(2)学习/共同学习法;(3)拼图法;(4)团队游戏竞赛法;(5)学生小组成就分组法;(6)合作完整阅读写作法。在教学评价上,它强调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按个人记分改成按小组记分,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小组成员在共同努力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依赖,互相帮助和激励互动。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通过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建立和维护相互信任来有效地沟通,使小组成员之间有更多交流和自我调节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能力大有裨益。
  一、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且确定4个角色:组织者(本组活动的核心人物)、记录员(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计时员(确保本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记者(作为本组的发言人,活动结束后向全班汇报学习结果)。有效的学生分组活动是精心设计的、有目的和有准备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心所欲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根据不同的课型要求,充分备课。在准备教案时,分组活动的目的、形式、内容、时间、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的要求等都要精心考虑、设计和策划。
   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小组成员的性别、能力、原有成绩、性格特征、智力差异等因素,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重新分组。根据情况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按问题、兴趣临时组合。实践证明,同质分组有利于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深入研究;异质分组有利于资源的利用;按问题、兴趣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小组的划分应遵循一个原则,即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能使小组成员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本团体的学习目标。
  为了有利于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小组划分大致可分为同桌合作式、四人合作式、多人合作式。同桌合作式:同桌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pairwork。四人小组活动:不改变学生座位,前后两排的学生组成4人合作小组,适合做group discussion。多人合作式:按异质(即将特质差异者)由5—6人组成,适合完成teamwork。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充分地体现“生本教育”的新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内容交给学生,把舞台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表演欲望,让学生去实践语言构思和表达,使英语的词、句经过学生的记忆、思维,再由学生口头表达出来,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快乐的同时,自发地吸取语言素材,提高外语运用的能力。这也是学习外语最好的途径。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课堂中的运用
  1.角色表演。每一单元都有对话课,教师除指导小组成员合作操练课本中的对话外,还要指导小组成员运用新、旧知识,就某一话题发挥想像,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使语言的使用趋于熟练。
  2.合作调查。四人或六人小组采用合作调查、小组讨论、协作设计等方式进行语言训练,最后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作口头报告。
  3.小组讨论。各小组根据具体任务或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自由发表意见,经记录员记录整理后,向全班汇报。
  4.拼图法。拼图法是指小组中每人依次讲一段故事,全组讲完整个故事。学生在掌握了课文中的故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讲一个故事。每个成员都必须参加,每人讲一部分,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另外,还可提供几幅图画,让学生合作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5.团队游戏竞赛法。由5—6人组成一个小队进行猜词游戏、猜谜游戏比赛。猜对的得1分,猜错的不给分。
  6.共同学习法。每学完一课对话或一个单元后,按异质组合,4—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由同组成员互相发问、质疑,共同寻找正确答案。
  三、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小组评相结合。这几种评价形式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交互运用。教师应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立足于校园,充分挖掘校园地理资源,通过应用“形色”App辅助地理实践活动,开展校园植物调查,发现并解决校园植物布局、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  关键词:校内资源;地理实践力;形色App  校园作为学生长期生活、学习的场所,从地理学的角度充分挖掘校园资源,不失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踐力的重要途径。大数据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已滚滚而来,但当前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社会和学校衡量一个教师的标准是升学率,致使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始终围绕着升学在运转。在教学上往往采取题海战术、满堂灌、填鸭式等机械的死板方法,甚至还加班加点去训练学生的应考本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这样的教育与新课程体系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
【摘 要】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加强科际联系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建构主义理论,也具有心理学依据。历史学科要加强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迁移能力。  【关键词】 历史学科 科际联系 综合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因此,历史教师要努力探索如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我们采用开放式教学,突破写作教学误区,给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解除束缚,凸显主体地位    传统的作文教学,起于教师的“限题”、“限体”,甚至“限旨”,止于教师的批改,整个过程漠视了学生主体性。为
叶圣陶先生精辟地阐明了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自学”。“引导自学”,既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求得课本中的知识,又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从事事物物中读不用文字写的书”,最根本的是“练成自己发现问题和求得解决的能力”;既是引导学生在校时主动学习,又是引导他们将来终身自学。活用叶老的“自学”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一、“引导自学”教学思想.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长期以来,历史学为维护其客观严肃性、叙事公正性,史学语言往往显得机械呆板,缺乏生动形象性。因此不少学生虽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教科书;而不少历史教师在执教历史课程当中,也习惯于重视历史的知识性、逻辑性,对历史知识进行简单的公式化讲解和分析,言必称“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习惯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忽视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即不懂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看似科学实则机械,学生不能不慨叹学习历史的枯
摘 要:地理研学旅行是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抓手,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大禹陵远足活动为例,运用谷歌地球、LocaSpace Viewer和户外助手软件,详细介绍了地理研学活动视频的制作方法,以期丰富研学旅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成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研学旅行;视频制作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新课程倡导历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从内容到形式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除了正文部分外,教科书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选取了许多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献资料、注释等史料。这些史料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对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历史知
笔者所工作的南宁三职校是南宁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自治区重点职校,在校学生近2000人,开设有商业、电子商务、计算机、烹饪、旅游、饭店、电工等专业。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南宁市本地生源,二是全区县镇、农村学生。在这两部分生源中,都出现了“招进来,留不住”的现象,学校学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笔者在此对自己所在学校学生流失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一、学生流失的基本情况  笔者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静心思考,得出几点体会,略表拙见,还望同仁指正。  一、教师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育之中,德育为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师者为人师表,其言谈举止都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行为高尚的师者自然会带出行为高尚的学生,很难想像一个思想道德水平低劣,急功近利,唯金钱